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保护红线区监管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伟 孟祥亮 +2 位作者 刘金花 马银 史同广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3-172,共10页
科学监管评价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对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天-空-地"一体化获取多源数据,结合GIS和RS空间分析,从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人类活动、环... 科学监管评价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对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天-空-地"一体化获取多源数据,结合GIS和RS空间分析,从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人类活动、环境限制4个方面选取25个指标,构建了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区监管评价体系,并以泰山生态保护红线区为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质量、人类活动状况3个分指数得分及生态环境综合得分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就综合得分而言,2000-2005年、2005-2010年得分降幅分别为18. 73%和5. 24%,2010年得分最低(41. 97分),而2010-2015年得分增幅为81. 63%,2015年得分为76. 23分,生态环境综合得分评价等级由Ⅱ级升为Ⅰ级。其中城乡居民和工矿用地面积占比、生态系统破碎度和分离度、植被生物量是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关键指标,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研究区边界处人类活动的监管,并注重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植被生长状态的保护。该监管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监管评价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空-地”一体化 生态保护红线 生物多样性维护 监管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管限度内中国监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鸣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23,共6页
通过对西方国家市场监管演变轨迹的梳理可以发现,监管理论与实践呈现出放任自流—加强监管—放松监管—重构监管的历程。理论的变迁和监管的实践表明,政府对市场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导致市场效率低下;而相对放松的监管又可能助长市场失灵... 通过对西方国家市场监管演变轨迹的梳理可以发现,监管理论与实践呈现出放任自流—加强监管—放松监管—重构监管的历程。理论的变迁和监管的实践表明,政府对市场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导致市场效率低下;而相对放松的监管又可能助长市场失灵,增加市场的脆弱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双重转型进程中,政府如何正确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成为理论和现实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关键是在明晰市场监管目标的前提下从领域边界、底线思维、力度选择和成效评价四个方面来界定合理的监管限度,并在监管限度内通过四条路径构建监管绩效评价体系用来衡量监管的成效,进而进行监管政策的取舍或改革,以便更好地应对转型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监管 监管限度 监管绩效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