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监管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维亚 晏秀娟 +2 位作者 潘晖 邓李媛 文邦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288-3294,共7页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监管评价是行业主管部门对运营单位提供运营服务的质量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激励性补贴的重要依据。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监管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各监管检查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和总评结果对关键质量特...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监管评价是行业主管部门对运营单位提供运营服务的质量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激励性补贴的重要依据。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监管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各监管检查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和总评结果对关键质量特性的敏感性,采取专家主观赋权与实证数据校正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系数,设计针对运营单位、线路和车站的多层级综合评价系统。该评价系统适用于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有利于建立"评价—反馈—改进"的监管机制,也为鼓励运营单位建立服务质量改进机制提供更细颗粒度的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运营 服务质量 德尔菲法 监管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效电厂项目监管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建星 韩文花 徐俊 《广东电力》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能效电厂项目是一种新型的需求侧资源,因其具有规模大、易操作等特点而受到电网企业的青睐,因此电网企业每年会组织实施一定规模的能效电厂项目,但目前我国缺乏对能效电厂项目的监管和评价标准。对此,从监管的立场建立了能效电厂项目监... 能效电厂项目是一种新型的需求侧资源,因其具有规模大、易操作等特点而受到电网企业的青睐,因此电网企业每年会组织实施一定规模的能效电厂项目,但目前我国缺乏对能效电厂项目的监管和评价标准。对此,从监管的立场建立了能效电厂项目监管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监管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对能效电厂项目节电和投资效益等指标方面进行评价,并用布谷鸟搜索算法对模型优化,然后将优化结果与实际项目进行对比,以这种比较的方式来对电网公司开展的节能工作进行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效电厂 监管评价 布谷鸟搜索算法 节电量 节电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保护红线区监管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伟 孟祥亮 +2 位作者 刘金花 马银 史同广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3-172,共10页
科学监管评价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对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天-空-地"一体化获取多源数据,结合GIS和RS空间分析,从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人类活动、环... 科学监管评价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对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天-空-地"一体化获取多源数据,结合GIS和RS空间分析,从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人类活动、环境限制4个方面选取25个指标,构建了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区监管评价体系,并以泰山生态保护红线区为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质量、人类活动状况3个分指数得分及生态环境综合得分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就综合得分而言,2000-2005年、2005-2010年得分降幅分别为18. 73%和5. 24%,2010年得分最低(41. 97分),而2010-2015年得分增幅为81. 63%,2015年得分为76. 23分,生态环境综合得分评价等级由Ⅱ级升为Ⅰ级。其中城乡居民和工矿用地面积占比、生态系统破碎度和分离度、植被生物量是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关键指标,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研究区边界处人类活动的监管,并注重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植被生长状态的保护。该监管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监管评价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空-地”一体化 生态保护红线 生物多样性维护 监管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目标下金融监管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忠富 《金融监管研究》 2016年第5期73-86,共14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金融形势与政策的演变,金融监管的目标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金融监管评价的范围和内容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本文从道德风险和外部性这两个监管的理论基点出发,梳理了金融监管目标的演变特征与金融监管评价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金融形势与政策的演变,金融监管的目标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金融监管评价的范围和内容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本文从道德风险和外部性这两个监管的理论基点出发,梳理了金融监管目标的演变特征与金融监管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金融监管目标与金融监管评价体系的差异性,构建了以发展贡献度、社会满意度、改革进步度、依法合规度和监管配合度等"五个维度"为核心内容的"CATCH"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本文对"CATCH"评价指标体系在重庆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初步评价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应用"CATCH"监管评价体系和更好地以此服务于监管目标提出了相关监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性 多重监管目标 监管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感知视角下网络餐饮服务监管效果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5
作者 吕维霞 张鸿颖 肖志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44,56,共10页
基于消费者感知视角,探究网络餐饮服务监管效果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1313份有效问卷的因子分析,得出了合规性、透明性、有效性、信誉评价四个监管效果评价指标,以及政府监管、平台及社会监督两个影响因素。提出了影响因素与监... 基于消费者感知视角,探究网络餐饮服务监管效果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1313份有效问卷的因子分析,得出了合规性、透明性、有效性、信誉评价四个监管效果评价指标,以及政府监管、平台及社会监督两个影响因素。提出了影响因素与监管效果评价指标之间的假设,回归结果表明:政府监管、平台及社会监督对合规性、透明性、有效性、信誉评价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提出了提高监管过程和监管结果的透明度、加强智慧监管、加大处罚力度、赋予平台更大的监管权限和增加网络餐饮服务监管主体等提升监管效果的监管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感知 网络餐饮服务 监管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的“监管影响评价”及其评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乐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97,共8页
在过去的20年中,监管改革聚焦于改善监管质量。作为智慧监管的重要工具之一,"监管影响评价"已成为国际监管决策领域的热门实践和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积极倡导"监管影响评价"的理念,给"... 在过去的20年中,监管改革聚焦于改善监管质量。作为智慧监管的重要工具之一,"监管影响评价"已成为国际监管决策领域的热门实践和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积极倡导"监管影响评价"的理念,给"监管影响评价"提供了组织保障,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积极推行"监管影响评价"。"监管影响评价"通过严格地检查一系列可选政策方案的影响和结果,给决策者提供是否和如何监管而达致公共政策目标的关键信息,试图在最大化社会福利的同时设计出最正确的政策方案。"监管影响评价"实践背后有四种理论逻辑:授权、民主治理、理性决策和象征性政治。"监管影响评价"是循证决策过程的一部分,对于推进我国监管决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发达国家"监管影响评价"的实践经验,我国公共政策制定应该在决策方案选择上坚持理性导向,将"监管影响评价"内化为政策决策流程,增强决策部门间协同决策的能力及决策人员科学决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影响评价 决策科学化 成本收益分析 智慧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管限度内中国监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鸣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23,共6页
通过对西方国家市场监管演变轨迹的梳理可以发现,监管理论与实践呈现出放任自流—加强监管—放松监管—重构监管的历程。理论的变迁和监管的实践表明,政府对市场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导致市场效率低下;而相对放松的监管又可能助长市场失灵... 通过对西方国家市场监管演变轨迹的梳理可以发现,监管理论与实践呈现出放任自流—加强监管—放松监管—重构监管的历程。理论的变迁和监管的实践表明,政府对市场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导致市场效率低下;而相对放松的监管又可能助长市场失灵,增加市场的脆弱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双重转型进程中,政府如何正确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成为理论和现实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关键是在明晰市场监管目标的前提下从领域边界、底线思维、力度选择和成效评价四个方面来界定合理的监管限度,并在监管限度内通过四条路径构建监管绩效评价体系用来衡量监管的成效,进而进行监管政策的取舍或改革,以便更好地应对转型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监管 监管限度 监管绩效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机构董事会治理有效性评估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运通 杨婧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94,共18页
定期对董事会有效性进行评估是金融机构董事会发掘自身治理短板、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各国监管部门于金融危机后在法律法规中予以明确的重点要求。鉴于我国尚未要求金融机构定期对董事会有效性进行评估(以下简称为"董事会... 定期对董事会有效性进行评估是金融机构董事会发掘自身治理短板、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各国监管部门于金融危机后在法律法规中予以明确的重点要求。鉴于我国尚未要求金融机构定期对董事会有效性进行评估(以下简称为"董事会评估"),且金融机构的董事会治理能力亟待提升,本文详细展示了英国对董事会评估的规定和政策演变,结合英、美、德、日等国家的董事会评估规定和评估实践,对董事会评估的评估对象、评估方式、评估内容、信息披露等要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结合我国制度特征,建议监管部门推动建立金融机构的董事会评估机制,将监管评价与公司董事会评估相结合;同时,金融机构自身应针对董事会治理的重点问题进行专项评估和持续改进,并将监事会监督纳入董事会的评估流程,持续提升董事会治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评估 董事会有效性 金融机构 监管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银行的识别及处理 被引量:7
9
作者 吴玉国(编译) 王广龙(编译) 《金融监管研究》 2017年第10期40-73,共34页
问题银行是一个全球现象,监管部门需要做好准备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在总结各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巴塞尔委员会于2002年发布了《应对问题银行的监管指引》。2007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市场和监管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巴塞尔委员... 问题银行是一个全球现象,监管部门需要做好准备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在总结各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巴塞尔委员会于2002年发布了《应对问题银行的监管指引》。2007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市场和监管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巴塞尔委员会于2013年成立工作组对该指引进行修订。2015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问题银行的识别及处理指引》,新的指引包括问题识别、纠正措施、处置技术、退出策略等内容,为监管部门识别及处理问题银行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银行 监管审查 前瞻性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 监管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