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监管型小股东行权能否抑制企业数字化概念炒作?
1
作者 付莉 杨淑杰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8,共11页
数字化概念炒作是企业为误导投资者而实施的信息操纵行为,证监会设立的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正是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所进行的尝试和探索。本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发现,监管型小股东行权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数字化... 数字化概念炒作是企业为误导投资者而实施的信息操纵行为,证监会设立的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正是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所进行的尝试和探索。本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发现,监管型小股东行权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数字化概念炒作行为。机制分析发现,代理成本在监管型小股东行权与企业数字化概念炒作的关系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管理者短视主义会强化监管型小股东行权对企业数字化概念炒作的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监管型小股东行权对大规模企业及非国有企业数字化概念炒作的抑制作用相较小规模企业和国有企业更为显著。研究不仅为监管型小股东的公司治理效应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继续推动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型小股东 数字化信息披露 概念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管型小股东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姝 金振 +1 位作者 谢雁翔 耿明阳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7,共9页
基于2016年2月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简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试点的研究场景,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投服中心对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监管型小股东,投服中心持股行权降低了公司的股价同步性。进一步地,投服中心对股价同步... 基于2016年2月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简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试点的研究场景,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投服中心对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监管型小股东,投服中心持股行权降低了公司的股价同步性。进一步地,投服中心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在分析师关注度较低、媒体报道较少时更显著。机制检验显示,投服中心成立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提高,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改善,产生了信息效应;投服中心行权引起媒体和监管部门的关注,可减少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提高中小股东参与股东大会的积极性,发挥出治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型小股东 投服中心 股价同步性 中小投资者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管型小股东持股的未预期效应——来自年报可读性的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帅莹 伍利娜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7-88,共12页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持股对公司年报文本可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试点区域的公司,投服中心持股试点区域的公司在试点之后降低了年报文本可读性;经过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持股对公司年报文本可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试点区域的公司,投服中心持股试点区域的公司在试点之后降低了年报文本可读性;经过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以上结果主要出现在非国有性质、股权制衡度较高、管理层领取超额薪酬、控股股东掏空程度较高以及股吧讨论度较低的公司中。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投服中心持股后,公司内部人出于自利动机而实施了监管规避行为,策略性降低公司年报文本可读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投服中心持股的未预期效应,有助于全面认识和评估投服中心的监管效果,也有助于未来进一步完善投服中心的治理职能,对于证券监管实践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型小股东 投服中心 年报可读性 监管规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管型小股东与股价崩盘风险——基于投服中心持股行权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1
4
作者 任鹤 颜逢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100,共10页
选取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被投服中心持股行权的样本数据,从中小投资者保护的研究视角出发,考察监管型小股东的监督治理效应,实证检验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被投服中心持... 选取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被投服中心持股行权的样本数据,从中小投资者保护的研究视角出发,考察监管型小股东的监督治理效应,实证检验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被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降低,并且在非国有企业中效应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持股行权通过增强会计稳健性与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异质性分析考察了内外部监督治理水平差异下持股行权的治理效应,当内部治理效率较低和外部监督不足时,持股行权的影响更为显著,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治理替代效应;拓展性分析检验了企业被多次行权后的增量效果以及持股行权在行业间的溢出效应。研究为证券监管贯彻落实“创新监管方式、防范重大风险”的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持,对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完善投资者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型小股东 股价崩盘风险 内部治理 外部监督 溢出效应 投资者保护 持股行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