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国产高分三号星座的洪涝灾害应急监测模式研究——以洞庭湖区团洲垸溃口险情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喆 向大享 +2 位作者 姜莹 程学军 李经纬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9-195,201,共8页
针对如何在应急条件下开展快速有效的洪涝灾情动态监测预警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国产高分三号星座数据的洪涝灾害应急监测模式,探索汛期洪涝溃堤灾前预警、灾中动态监测、灾后损失评估的监测方法和处理流程。基于该工作模式,针对2024... 针对如何在应急条件下开展快速有效的洪涝灾情动态监测预警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国产高分三号星座数据的洪涝灾害应急监测模式,探索汛期洪涝溃堤灾前预警、灾中动态监测、灾后损失评估的监测方法和处理流程。基于该工作模式,针对2024年7月5日发生的洞庭湖团洲垸溃口险情,利用溃口决堤前后逐日国产高分三号卫星影像时序数据,迅速开展团洲垸受灾区域应急遥感监测。根据水体提取结果和洪涝受灾前后变化检测结果,发现:决堤发生前一天溃口周围农田区域水体面积明显增大,2024年7月4日上午10时至7月5日上午11时,堤防渗水过程明显;2024年7月6日上午团洲垸基本全部被淹,仅剩主要干道两侧房屋屋顶在水面以上;7月8日至15日,团洲垸呈缓慢退水状态。监测结果表明,基于国产高分三号星座数据可实现高时空分辨率的溃堤前—溃堤中—溃口合拢后团洲垸灾情变化全过程监测,为溃堤灾前预警、灾中应急抢险、灾后损失评估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应急监测模式 国产高分三号星座 洞庭湖区团洲垸 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仪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莜面中脂肪酸含量
2
作者 张春萍 郭舒岗 +3 位作者 张蕤 熊慧霞 薛红波 杜兴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78,共9页
采用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仪(G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建立莜面中脂肪酸含量的分析方法。莜面样品和脂肪酸标准品经过氢氧化钾-甲醇和三氟化硼-甲醇溶液甲酯化15 min生成对应的脂肪酸甲酯。经DB-FastFA... 采用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仪(G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建立莜面中脂肪酸含量的分析方法。莜面样品和脂肪酸标准品经过氢氧化钾-甲醇和三氟化硼-甲醇溶液甲酯化15 min生成对应的脂肪酸甲酯。经DB-FastFAME(90 m×0.25 mm×0.25μm)色谱柱在电子轰击电离(EI)源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扫描,外标法定量分析。40种脂肪酸甲酯在38 min内达到完全分离,脂肪酸甲酯化标准品在0.4~40μ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达到0.9997。C20:2等6种脂肪酸定量限为0.003 g/100 g,其余34种脂肪酸定量限为0.0006 g/100 g。脂肪酸在3个浓度添加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86.8%~107.3%,精密度在0.9%~5.2%之间。此法操作简便,选择性高,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好,适用于莜面中脂肪酸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莜面 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仪 脂肪酸 多反应监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虫害的遥感监测模式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雷莉萍 胡德永 +1 位作者 江平 马亚吉 《遥感信息》 CSCD 1995年第3期12-14,共3页
根据松毛虫的生物特性和森林虫害的波谱特征,建立遥感监测模式和监测流程。模式的关键是植被指数的选择和计算以及植被指数变化与针叶生物量损失的关系建立。植被指数的选择以比值指数较佳;由常规林业调查建立植被指数与虫害等线划分... 根据松毛虫的生物特性和森林虫害的波谱特征,建立遥感监测模式和监测流程。模式的关键是植被指数的选择和计算以及植被指数变化与针叶生物量损失的关系建立。植被指数的选择以比值指数较佳;由常规林业调查建立植被指数与虫害等线划分的关系。以福建省建欧县为试区,用建立的模式和流程进行虫害预测和评价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虫害 遥感 监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RS和ZigBee的精准林业环境因子监测模式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徐伟恒 张晴晖 +1 位作者 李俊萩 苏志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403-14405,14409,共4页
以广义3S技术为基础的林业监测体系对于全球性、全国性和大区域性的宏观监测是必要的、理想的,而对于局部地区的微观监测,其精度和实时性难以达到要求。重点研究针对精准林业环境因子的微观监测模式,采用GPRS和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以广义3S技术为基础的林业监测体系对于全球性、全国性和大区域性的宏观监测是必要的、理想的,而对于局部地区的微观监测,其精度和实时性难以达到要求。重点研究针对精准林业环境因子的微观监测模式,采用GPRS和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一个多参数无线远程监测系统。系统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智能化、覆盖范围广等特点,为提高林业自动化水平和生产精准程度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RS ZIGBEE 精准林业 环境因子 监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疫病防控净化新型监测模式——现场快速诊断检测与远程监测云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雨 宋晓晖 +10 位作者 王瑞红 王睿男 马英 李硕 李晓霞 孙航 冯冰 毕一鸣 杨林 顾小雪 王传彬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12期50-54,共5页
当前,我国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实验室存在现场实时快速诊断技术落后、检测工作滞后、疫病监测数据不能实时共享分析、重大动物疫病预警不及时、应急处置协调复杂困难等问题。探索建立重大动物疫病远程实时监测预警大数据云平台等新型监测... 当前,我国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实验室存在现场实时快速诊断技术落后、检测工作滞后、疫病监测数据不能实时共享分析、重大动物疫病预警不及时、应急处置协调复杂困难等问题。探索建立重大动物疫病远程实时监测预警大数据云平台等新型监测模式是当前动物疫病防控信息化的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目前动物疫病防控净化的新型监测模式——现场快速诊断检测与远程监测云平台的构建与实际应用情况。上述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在创新推动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同时,重点解决了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净化过程中传统实验室检测效率较低、检测数据不能够互联互通等问题,为创新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净化新型监测模式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为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净化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疫病防控净化 新型监测模式 现场快速诊断 远程监测 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室伤害监测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8
6
作者 李丽萍 王生 崔华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4期2058-2059,共2页
关键词 伤害监测 监测模式 急诊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雨养农业区土壤水分动态监测模式 被引量:4
7
作者 侯琼 李一平 沈建国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2-79,共8页
文章根据多年实际观测资料,在土壤水分平衡参数模拟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初始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降水量和实际蒸散量3要素,建立了0~50cm土层的土壤水分动态监测模式,确定了各项参数的计算方法.通过11个站点两年的检验和试... 文章根据多年实际观测资料,在土壤水分平衡参数模拟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初始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降水量和实际蒸散量3要素,建立了0~50cm土层的土壤水分动态监测模式,确定了各项参数的计算方法.通过11个站点两年的检验和试用,对主要农作物春小麦和春玉米农田的水分状况监测准确率达80%以上.同时,对两个站点的土壤水分进行了预报,准确率平均为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养农业区 土壤水分 动态监测模式 实际蒸散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黑、白灾监测模式及等级指标的研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友文 刘寿东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99-504,共6页
文章从草地 -家畜 -大气系统出发 ,分别选用可引发黑、白灾的主要因子 (连续无积雪日数、可能发生期、最大积雪深度、积雪持续日数 )和基本因子 (家畜抗灾能力指数、冬前牧草平均高度 ) ,建立了黑、白灾监测模式 ;并通过对比分析黑、白... 文章从草地 -家畜 -大气系统出发 ,分别选用可引发黑、白灾的主要因子 (连续无积雪日数、可能发生期、最大积雪深度、积雪持续日数 )和基本因子 (家畜抗灾能力指数、冬前牧草平均高度 ) ,建立了黑、白灾监测模式 ;并通过对比分析黑、白灾评判系数与家畜表现特征及放牧情况 ,确定了黑、白灾等级指标 .检验结果表明监测模式和等级指标均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发生期 等级指标 监测模式 白灾 黑灾 畜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水禽监测模式的设立原则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杰 刘强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6-552,共7页
无人机水禽监测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高机动性等特性,较传统方法在监测范围、观察视角及数量统计精度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质量提升。但因其飞行方式灵活,且在监测水禽过程中与对象物种或集群距离较近,会对其行为等方面造成直接影响。因此,... 无人机水禽监测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高机动性等特性,较传统方法在监测范围、观察视角及数量统计精度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质量提升。但因其飞行方式灵活,且在监测水禽过程中与对象物种或集群距离较近,会对其行为等方面造成直接影响。因此,亟需构建合理有序的无人机水禽监测模式。文章使用微型多旋翼无人机(大疆御2 Pro )针对国际重要湿地纳帕海3种集群水鸟:①体长在80-120 ctn之间的大型鸟: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 )集群;②体长在40~80 cm之间的中型鸟: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③长<40 cm的小型鸟:骨顶鸡(曲icaafra)集群,通过不同飞行高度、拍摄角度等航拍方式对其进行无人机监测,并对比不同监测方式下,各水禽集群特征识别的差异及特点。文章列举了目前无人机水禽监测中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的部分问题,同时也提出了无人机水禽监测的一些原则供参考:1)无人机应尽量轻、小,以避免水禽将其误认为捕食者;2)在不惊飞水禽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低的飞行高度及合适速度;3)抵近水禽集群时,保持操作平丿顷与平稳,减少无人机状态突变;4)尽量减少无人机抵近水禽的时长,长时间监测应使无人机保持在水禽集群警戒距离之外,使用长焦镜头;5)因不同物种在不同时段、不同生境条件下对干扰的响应不同,因此无人机水禽监测时段和监测区的选择,应建立在对监测对象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水禽 监测模式 识别 集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遥感监测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绍民 傅玮东 桑长青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5期201-203,共3页
对新疆北部冬小麦区进行了分层,然后利用1992—1993年NOAA气象卫星的AVHRR资料分层建立了冬小麦种植面积与产量的遥感监测模式。
关键词 冬小麦 种植面积 产量 遥感监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自然资源利用监测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薛兆元 连恒 +3 位作者 仲星 焦鹏涛 冯志 王瑞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237-239,共3页
自然资源利用监测是保障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重要内容,是维持自然资源安全的重点工作。传统监测模式存在更新频率慢、监测结果不准确、监测难度大等弊端,该研究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自然资源利用监测,提高监测的准确... 自然资源利用监测是保障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重要内容,是维持自然资源安全的重点工作。传统监测模式存在更新频率慢、监测结果不准确、监测难度大等弊端,该研究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自然资源利用监测,提高监测的准确率及频率,并进行了自然资源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为保障自然资源安全提供全新的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自然资源 监测模式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动物疫病防控监测模式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叶俊晖 《畜禽业》 2022年第11期55-57,共3页
大数据能够通过其本身的优势对各种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以及提供个性化服务。将大数据应用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已经成为很多养殖企业重视的一项工作,其应用主要体现在针对动物疫病暴发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理等方面。... 大数据能够通过其本身的优势对各种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以及提供个性化服务。将大数据应用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已经成为很多养殖企业重视的一项工作,其应用主要体现在针对动物疫病暴发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理等方面。为更好地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动物疫病防控监测模式的创新发展,结合大数据在动物疫情防控中的优势,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构建智能数据模型系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为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动物疫病防控 监测模式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渡河流域库坝安全监测作业多模式应用实践
13
作者 李龙飞 高志良 鲁晨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39-245,共7页
为提升大渡河流域库坝安全监测水平,构建库坝智能监测体系,首先,全面分析传统库坝监测作业的问题和难点,然后,系统阐述大渡河流域库坝管理中心的库坝监测作业创新模式。结果表明:大渡河流域库坝管理中心引入三维变形智能监测、北斗卫星... 为提升大渡河流域库坝安全监测水平,构建库坝智能监测体系,首先,全面分析传统库坝监测作业的问题和难点,然后,系统阐述大渡河流域库坝管理中心的库坝监测作业创新模式。结果表明:大渡河流域库坝管理中心引入三维变形智能监测、北斗卫星高精度变形监测、无人机航测监测、水下无人潜航器监测、智能巡检及深部测斜智能监测等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库坝智能安全管控体系。该体系集成多项监测技术,融合分析多源数据,能够实现库坝运行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及快速应急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渡河流域 库坝安全 智能监测 智能安全管控体系 监测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强矿压临界指标及多参量综合监测预警模式研究
14
作者 许利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95-100,共6页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及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工作面煤岩体的能量特征及应力特征愈加复杂,动力显现形式和破坏程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工作面回采巷道局部出现变形,并在采动影响下巷道两帮回缩、顶板下沉、底板鼓起等现象严重,为了提高监测预...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及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工作面煤岩体的能量特征及应力特征愈加复杂,动力显现形式和破坏程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工作面回采巷道局部出现变形,并在采动影响下巷道两帮回缩、顶板下沉、底板鼓起等现象严重,为了提高监测预警效果和保障工作面回采安全,运用多种监测手段,采用多参量综合监测预警模式进行矿井强矿压监测。根据某煤矿煤层赋存的具体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了每一种监测方法的预警临界指标及其权重值,并提出了对应的响应措施,建立健全了矿井强矿压监测预警体系,为矿井强矿压防治进行精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显现 多参量 监测预警模式 临界指标 权重值 精准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工作模式自由切换的电力光纤监测系统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晓娟 郑国男 王圣达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44,共4页
针对现有光纤监测系统存在浪费人工及切换不灵活而导致数据丢失,且无法实现自由切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三种工作模式自由切换的光纤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单片机编程控制各大模块与光器件结合,为电力系统通信提供具有... 针对现有光纤监测系统存在浪费人工及切换不灵活而导致数据丢失,且无法实现自由切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三种工作模式自由切换的光纤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单片机编程控制各大模块与光器件结合,为电力系统通信提供具有工作纤、有光备纤、无光备纤三种监测模式的光纤监测及模式间自由切换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线路状态 监测模式 自由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条带老采空区覆岩破坏多参量监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学良 李宏艳 +2 位作者 白国良 李大猛 余洋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161,167,共7页
针对深部条带老采空区覆岩移动变形问题,确定了裂隙发育、拉压应变、岩层物性等主要参量指标,采用钻孔电视法、分布式光纤感测法、井间电法CT、微震法构建了采空区覆岩“点-线-面-体”多参量监测模式;运用该监测模式对工程实例进行实测... 针对深部条带老采空区覆岩移动变形问题,确定了裂隙发育、拉压应变、岩层物性等主要参量指标,采用钻孔电视法、分布式光纤感测法、井间电法CT、微震法构建了采空区覆岩“点-线-面-体”多参量监测模式;运用该监测模式对工程实例进行实测分析,获取了采空区覆岩全方位、多层次的移动破坏特征,得出覆岩裂隙多集中在465 m以下,少量空洞位于垮落带及煤柱上方靠近采空区侧,煤柱塑性区范围约8 m的结论,综合判定采空区覆岩结构可在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结果表明:“点-线-面-体”多参量监测模式在内容上能够有效涵盖条带采空区覆岩移动变形的各参量指标,时空上可实现点(静态)、线(动态)、面(静态)、体(动态)相互结合的全过程监测,监测结果间能相互验证,可满足深部条带采空区覆岩移动变形监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采空区 覆岩破坏 全空间 多参量 监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开关柜“在线监测+带电检测”双模式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晓辉 赵雨 +3 位作者 柏小辉 李虎 尹建忠 李铠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6期21-24,共4页
高压开关柜是电力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压开关柜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到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电力设备的材质性质、电动力产生的震动等因素的影响。为保障高压开关柜安全稳定运行,采用“在线监测+带电检测”双模式监测,将在线状态监... 高压开关柜是电力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压开关柜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到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电力设备的材质性质、电动力产生的震动等因素的影响。为保障高压开关柜安全稳定运行,采用“在线监测+带电检测”双模式监测,将在线状态监测与局部放电检测有效结合,通过温度、湿度、风机在线监测实现对高压开关柜运行状态实时监测,采用暂态地电压检测与超声波检测实现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有效预防开关柜过热或凝露情况,及时发现电气设备潜在隐患及变化趋势,有效降低开关柜故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开关柜 暂态地电压检测 超声波检测 "在线监测+带电检测"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森林资源监测新模式 被引量:17
18
作者 黄国胜 刘谦 +1 位作者 蒲莹 孙乡楠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共5页
我国森林资源监测经60多年探索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对监测信息的时效性、协同性、现势性以及信息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时代,应用具有高度灵活性的“马赛克”概念,构建森林... 我国森林资源监测经60多年探索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对监测信息的时效性、协同性、现势性以及信息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时代,应用具有高度灵活性的“马赛克”概念,构建森林资源监测“马赛克”新模式,把原本条块分割状的“马赛克斑块”数据,通过互联网实现深度融合与实时共享,能显著提高资源监测能力和信息服务水平。遵循大数据思维构建的国家森林资源智慧管理平台,已经具备森林资源监测“马赛克”模式大数据云平台的基本雏形,应适应生态文明和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向各类专业调查和业务应用延伸,逐步建立以大数据为依托、基于“互联网+”数据采集与业务应用的过程监测与智慧服务新机制,可有效增强监测信息的现势性、时效性,推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监测 马赛克理论 监测模式 大数据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投资管理中监测预警的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宏 沈光先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1年第4期35-36,共2页
企业所处的环境是十分复杂的,探索企业投资管理中监测预警的模式对于指导企业投资行为,减少企业投资风险,提高企业投资的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企业 投资管理 监测预警模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儿童脊髓栓系松解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文海韬 王潜阳 +2 位作者 陈小燕 吴水华 赵斯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830-836,共7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儿童脊髓栓系松解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64例脊髓栓系患儿临床资料,男38例,女26例。年龄1个月至13岁,平均(23.5±28.9)个月。患儿在进... 目的探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儿童脊髓栓系松解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64例脊髓栓系患儿临床资料,男38例,女26例。年龄1个月至13岁,平均(23.5±28.9)个月。患儿在进行脊髓栓系松解术的过程中均接受多模式[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和/或球海绵体括约肌反射(bulbocavernosus sphincter reflex,BCR)]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根据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调整手术操作。结果64例中有62例完全松解脊髓栓系,2例脊髓栓系术后再栓系患儿由于脊髓脂肪瘤粘连紧密行部分松解,4例术前、术中无法诱发出运动诱发电位,60例(93.75%)术前、术中可诱发出运动诱发电位并记录到肌肉动作电位,术后监测所有患儿未出现运动诱发电位消失或显著下降。44例脂肪瘤型脊髓栓系患儿术前脊髓直径(CORD)/硬脊膜囊直径(SAC)的值为(0.81±0.22),术后CORD/SAC的值为(0.38±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85,P<0.001)。术后随访中发现14例大小便功能异常患儿中改善7例,无改善6例,1例术后小便障碍加重出现尿潴留,经导尿训练后恢复;8例腰背部疼痛或双下肢神经功能异常患儿中,改善7例,无改善1例,无一例加重或脊髓栓系复发。结论脊髓栓系松解术中应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multimodal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MIOM)可帮助术者鉴别正常神经组织,在保护神经组织的同时最大范围切除脂肪瘤,降低CORD/SA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缺损/外科学 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