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宁冬季PM2.5和PM10手工与自动监测现状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窦筱艳 王静 +6 位作者 赵雪艳 陈珂 叶景春 钟丹丹 王婉 杨文 白志鹏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6-164,共9页
为研究PM_(2.5)和PM_(10)手工与自动监测仪器在高海拔地区的适用性,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冬季)在青海省西宁市开展了为期34 d的监测比对实验。PM监测数据表明:手工监测数据之间都有差异,除了受监测滤膜种类的影响,还存在监测仪器间... 为研究PM_(2.5)和PM_(10)手工与自动监测仪器在高海拔地区的适用性,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冬季)在青海省西宁市开展了为期34 d的监测比对实验。PM监测数据表明:手工监测数据之间都有差异,除了受监测滤膜种类的影响,还存在监测仪器间的系统误差。石英滤膜的PM监测数据都高于聚丙烯滤膜,尤其是PM_(2.5)更为明显,偏高近1/4;石英滤膜与聚丙烯滤膜的PM监测数据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M_(10)监测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97。自动监测数据之间进行了同期比对研究,发现TEOM1405DF(微振荡天平法)和APM-2(β射线法)的PM监测值较低,BAM-1020(β射线法)的PM监测值最高;而Grimm(光散射法)的PM监测值居中。BAM1020配备动态加热系统(DHS),其PM监测数据比没有配备DHS的APM-2偏高40%。基于PM监测比对研究,建议在空气污染严重时加密对各监测仪器的运行维护,并加强长期观测以全面评估PM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手工监测 PM自动监测 监测比对 回归分析 监测仪器的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