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监察全覆盖的内涵、原则及重点 被引量:29
1
作者 陈伟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50,共10页
国家监察全覆盖作为监察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与不可估量的实践价值。国家监察全覆盖开创了反腐败斗争的时代新境域,需要辨析其内涵并结合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予以功能挖掘。国家监察全覆盖应当在党的领导下... 国家监察全覆盖作为监察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与不可估量的实践价值。国家监察全覆盖开创了反腐败斗争的时代新境域,需要辨析其内涵并结合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予以功能挖掘。国家监察全覆盖应当在党的领导下结合宽严相济政策和法治原则有序推进,既要有体系视域又要有实践重点。国家监察全覆盖既直接涉及横向层面监察对象的合理划定与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的良好运行,也囊括了纵向层面监察权的合宪性与规范性、监察对象的权利保障、纪法贯通和法法衔接等内容,监察全覆盖应当把静态界定与动态运行结合起来予以一体化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全覆盖 监察 监察对象 法治规范 监察体制改革 国家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察建议在监察全覆盖中的表现形态与规范运行 被引量:7
2
作者 陈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123,共10页
监察建议作为监察机关践行监察权的方式,是监察体制改革与监察全覆盖深入推进的重要体现。监察对象和监察事项的非特定性决定了监察建议的类型及其内容具有广泛性,需要结合监察法规定的不同场合予以区别使用。基于监察机关作为监察专责... 监察建议作为监察机关践行监察权的方式,是监察体制改革与监察全覆盖深入推进的重要体现。监察对象和监察事项的非特定性决定了监察建议的类型及其内容具有广泛性,需要结合监察法规定的不同场合予以区别使用。基于监察机关作为监察专责机关的基本立场,监察建议应聚焦于廉政建设与正当履职的功能定位,并在具体使用中与单位的廉政自治权保持一定的距离。监察建议应保证提出主体的依法行使,在建议内容上实现具体与抽象的协调性,注重监察建议实践运行的闭环路径,合理构建监察建议提出之后的救济机制,有益促进监察建议在监察实践中的规范有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建议 监察全覆盖 监察机关 规范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派驻监督制度的实践反思及体系完善
3
作者 秦前红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7,共15页
派驻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规范公权力运行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多维价值定位体现在推进监察全面覆盖、强化外部监督力量、紧盯“关键少数”,以及构建常态预防机制等方面。在长期实践中,派驻监督... 派驻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规范公权力运行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多维价值定位体现在推进监察全面覆盖、强化外部监督力量、紧盯“关键少数”,以及构建常态预防机制等方面。在长期实践中,派驻监督形成了直接领导体制、统一管理模式、全面派驻布局及聚焦主责主业等成功经验。同时,当前派驻监督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制度设计与运行实践的偏差、人员配置与实际需求的矛盾、监督成效随层级递减的困境以及多元协同监督合力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制约着派驻监督效能的充分发挥。对此,亟需细化派驻监督规则、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创新派驻监督模式、健全内外衔接机制,从而破解派驻监督效能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驻监督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面从严治党 监察体制改革 监察全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察法》与《刑法》衔接实施的基点、问题与路径 被引量:25
4
作者 石经海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3-157,共15页
基于《监察法》的宪法性法律地位和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等理论基点,《监察法》的有效实施需《刑法》与之有机衔接。然而,《刑法》在相应职务犯罪主体及相关犯罪对象、罪名体系、刑罚配置和认罪认罚从宽规定等方面,存在与《监察法》不相对... 基于《监察法》的宪法性法律地位和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等理论基点,《监察法》的有效实施需《刑法》与之有机衔接。然而,《刑法》在相应职务犯罪主体及相关犯罪对象、罪名体系、刑罚配置和认罪认罚从宽规定等方面,存在与《监察法》不相对接的诸多问题,使得依《监察法》意图实现的监察全覆盖等目标难以实现,并会滋生新的权力滥用风险。《监察法》与《刑法》衔接实施以上问题的有效解决,应是基于以上理论基点,通过法律解释和刑法修正的路径,完善《刑法》相应规定的司法适用规则和立法规范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 刑法 理论基点 监察全覆盖 法律解释 刑法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监察法》中的涉案人员:规范意涵、角色定位及其制度建构 被引量:8
5
作者 秦前红 薛小涵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125,共12页
根据《监察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涉案人员是指与监察案件存在关联的,涉嫌行贿犯罪、介绍贿赂犯罪或共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或非公职人员。基于监察全覆盖的立法原旨,采行以目的解释为主,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相结合的法律解释方法,涉案... 根据《监察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涉案人员是指与监察案件存在关联的,涉嫌行贿犯罪、介绍贿赂犯罪或共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或非公职人员。基于监察全覆盖的立法原旨,采行以目的解释为主,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相结合的法律解释方法,涉案人员区别于《监察法》第15条所规定的监察对象,但其在事实上亦应归属于监察对象的范畴之中。借鉴香港廉政公署建设的有益经验,我们应当主要从以下三个面向入手,构建系统完备的涉案人员制度。首先,在主体层面,明确涉案人员的地位与范围;其次,在内部程序层面,以细化留置程序、规范涉案财物调查处置程序为抓手,规范涉案人员内部监察程序;最后,在外部制度层面,健全值班律师制度、司法审查制度、监察赔偿制度等涉案人员外部监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案人员 监察对象 留置 监察全覆盖 内外监督 权益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务督察与监委会监察权力关系勘定及协调 被引量:5
6
作者 赵祖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7-137,共11页
检务督察权与监委会监察权的配置需要遵循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基本逻辑,检务督察部门及监委会在组织机构定位、督察(监察)对象、督察(监察)职能方面应该既相互区别又互为补充。然而,就目前状况而言,检务督察权与监委会监察权之间的关... 检务督察权与监委会监察权的配置需要遵循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基本逻辑,检务督察部门及监委会在组织机构定位、督察(监察)对象、督察(监察)职能方面应该既相互区别又互为补充。然而,就目前状况而言,检务督察权与监委会监察权之间的关系不明晰,检务督察部门与监委会在组织机构定位、督察(监察)对象、督察(监察)职能方面出现不协调之处,不利于高效地监督检察机关及检察人员。为了最大化地发挥检务督察与监委会监察的功能,应该厘清检务督察部门与监委会的组织机构关系,明晰二者督察(监察)对象范围,确定二者督察(监察)职能,以此形成监督合力,加强对检察机关及检察人员的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体制改革 监察全覆盖 检察权独立 检察院内外监督 检务督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激励与创新能力:地方同级监督创新对监察改革创新的启示 被引量:3
7
作者 曾明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63,共8页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基本实现了监察监督的全覆盖,但制度改革的成功仍需要各级监察部门的努力以解决监察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各级监察委的工作创新极为关键。通过构建政府创新驱动分析框架,以A省B市的同级监督改革为研...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基本实现了监察监督的全覆盖,但制度改革的成功仍需要各级监察部门的努力以解决监察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各级监察委的工作创新极为关键。通过构建政府创新驱动分析框架,以A省B市的同级监督改革为研究对象,分析地方纪委创新机制,从中可以得到诸多有益启示。研究发现,创新供给需要有供给意愿与能力。获得政绩与实现个人抱负是政治精英创新的内驱力,而上级支持与资源是创新能力的保障。作为政治性与政策性极强的监察创新需要在符合中央精神的前提下,得到上级党委与纪委支持,通过创新容错机制与政绩晋升激励,鼓励基层纪委监察委在工作中的创新,可以激发基层工作活力,促进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取得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体制改革 政府创新 创新激励 同级监督监察 监察全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