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干湿循环耦合侵蚀下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评价及寿命预测
1
作者 黄跃文 杨文瑞 +5 位作者 刘利爱 周海 张勋 李成炜 熊小龙 钟勖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3-772,共10页
为了研究盐溶液侵蚀下玄武岩纤维对再生混凝耐久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下再生混凝土试块在受到盐-干湿循环耦合侵蚀后耐久性能变化规律研究。基于熵权法建立了综合耐久性指标D值来评价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分析了盐溶液干... 为了研究盐溶液侵蚀下玄武岩纤维对再生混凝耐久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下再生混凝土试块在受到盐-干湿循环耦合侵蚀后耐久性能变化规律研究。基于熵权法建立了综合耐久性指标D值来评价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分析了盐溶液干湿循环周期和玄武岩纤维掺量对D值的影响,并构建了GM(1,1)均值模型,用以揭示再生混凝土D值的时变规律,得到了不同条件下再生混凝土的预测寿命。结果表明:D值可以反映出不同盐溶液干湿循环周期及玄武岩纤维掺量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规律。随着盐溶液干湿循环周期的增加,试件D值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变化趋于剧烈,表现为D值下降速率逐渐增大;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D值,改善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玄武岩纤维掺量为1.0%时,耐久性能改善效果最佳;在数据量较少时,GM(1,1)模型可以较为精确地预测再生混凝土在盐-干湿循环耦合侵蚀下D值的时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再生混凝土 盐-干湿循环耦合侵蚀 耐久性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盐冻融循环作用下棉花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试验研究
2
作者 章蔚昊 张勤玲 +3 位作者 赵一帆 朱鹏燕 付锐 王成华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69-77,共9页
新疆南疆是我国主要优质棉花生产区,棉花秸秆储量巨大。为拓展棉花秸秆利用途径及范围,本研究以普通沥青混合料为空白组,路用短切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为对照组,自主设计室内加速干湿-盐冻融循环试验模拟南疆盐渍土自然环境作用下棉花... 新疆南疆是我国主要优质棉花生产区,棉花秸秆储量巨大。为拓展棉花秸秆利用途径及范围,本研究以普通沥青混合料为空白组,路用短切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为对照组,自主设计室内加速干湿-盐冻融循环试验模拟南疆盐渍土自然环境作用下棉花秸秆纤维对AC-13型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结合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技术从微观角度探究棉花秸秆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改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试验环境中,随着干湿-盐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均呈现下降趋势;在相同干湿-盐冻融循环作用次数下,路用短切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水稳定性能提升最大,棉花秸秆纤维次之,但棉花秸秆纤维的掺入明显改善了复合盐试验环境中沥青混合料抗水损伤的能力;微观分析显示混合料内部空隙的盐溶液在干湿-盐冻融循环作用下产生的相变(液态—固态)作用将刺破集料表面沥青薄膜层的同时增大混合料内部空隙,这是造成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纤维的搭接和增韧作用提高了混合料的抗水损伤能力。研究结果揭示南疆盐渍土自然环境中棉花秸秆纤维对沥青路面水稳定性能的改善作用,为推广棉花秸秆纤维在南疆地区沥青路面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棉秸秆纤维 湿-冻融循环 空隙率 冻融劈裂强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侵蚀和干湿、冻融循环下混凝土单轴受压损伤对比 被引量:4
3
作者 唐子祥 杨淑雁 +1 位作者 高海海 徐宁阳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8-438,共11页
为研究宁夏典型服役环境下混凝土材料的损伤特点,本文在硫酸钠侵蚀和干湿、冻融循环三因素的共同作用和耦合作用下研究混凝土棱柱体试样的不同单轴受压应力-应变特点。改变硫酸钠溶液浓度和腐蚀次数,测量试样的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 为研究宁夏典型服役环境下混凝土材料的损伤特点,本文在硫酸钠侵蚀和干湿、冻融循环三因素的共同作用和耦合作用下研究混凝土棱柱体试样的不同单轴受压应力-应变特点。改变硫酸钠溶液浓度和腐蚀次数,测量试样的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以及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随着腐蚀次数的增加,耦合作用下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模均先增大后减小,共同作用下则均逐渐减小;随着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增大,两种腐蚀制度下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斜率和峰值应力均逐渐减小,且共同作用比耦合作用劣化效果更明显;随着腐蚀次数的增加,两种腐蚀制度下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斜率均逐渐减小,耦合作用下峰值应力先增大后减小,共同作用下则逐渐减小,两种腐蚀制度下峰值应变均逐渐增大,共同作用比耦合作用劣化更大。本文提出的两种腐蚀制度下的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预测模型可为宁夏服役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寿命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钠 湿循环 冻融循环 共同作用 耦合作用 应力-应变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盐-干湿循环对高强水泥基材料的侵蚀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科 朱宏 +1 位作者 胡珂轩 周宇健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2,98,共6页
采用XRD和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高强水泥基材料经过复合盐-干湿循环侵蚀后的抗压强度、氯离子渗透性、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等组成、结构与性能特征。结果表明:高强水泥基材料经过80次复合盐-干湿循环侵蚀后抗压强度损失率5. 4%、抗氯离子... 采用XRD和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高强水泥基材料经过复合盐-干湿循环侵蚀后的抗压强度、氯离子渗透性、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等组成、结构与性能特征。结果表明:高强水泥基材料经过80次复合盐-干湿循环侵蚀后抗压强度损失率5. 4%、抗氯离子渗透深度7. 76 mm,材料抗压强度高达92. 8 MPa,高强水泥基材料是一种抗复合盐-干湿循环侵蚀性能良好的海工混凝土材料。高强水泥基材料具有良好抗复合盐-干湿循环侵蚀性能的主要原因是材料具有水灰比小、水泥石致密、抗渗性好、初始强度高、能够形成复合盐侵蚀的水化产物少、可供形成干湿循环侵蚀的结构空间小、抵抗侵蚀产物生长的力强等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能特征。高强水泥基材料原料中水泥和硅灰用量分别仅有353 kg/m^3和44 kg/m^3,应用这一材料可以获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水泥基材料 复合-湿循环侵蚀 强度 微观结构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沙吹蚀与干湿循环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抗氯盐侵蚀机理 被引量:26
5
作者 薛慧君 申向东 +4 位作者 王仁远 刘倩 刘政 韩超 原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18-126,共9页
针对风蚀区盐湖及盐渍土环境下服役的混凝土,配制满足特殊环境下工程要求的风积沙混凝土。分析风沙吹蚀与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抗氯盐侵蚀的损伤过程,借助超景深三维显微镜、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核磁共振孔隙分析等手段探讨... 针对风蚀区盐湖及盐渍土环境下服役的混凝土,配制满足特殊环境下工程要求的风积沙混凝土。分析风沙吹蚀与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抗氯盐侵蚀的损伤过程,借助超景深三维显微镜、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核磁共振孔隙分析等手段探讨风积沙混凝土抗氯盐侵蚀耐久性机理。研究表明风沙吹蚀对混凝土表面产生破坏,干湿循环对混凝土内部造成损伤;风沙吹蚀对混凝土表面造成的"吹蚀坑"可为盐离子入侵混凝土内部提供"通道";氯盐侵蚀后生成以Friedel盐为代表的腐蚀结晶物,可填充1~4 nm胶凝孔,消耗Ca(OH)_2等有效物质,迫使4~10 nm小毛细孔增多,随盐蚀损伤程度加剧,10~20 nm中毛细孔和20~100 nm大毛细孔向>100 nm非毛细孔发展,非毛细孔彼此贯通产生裂纹,致使混凝土加速破坏。该研究可为风积沙混凝土在风蚀区氯盐环境下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 混凝土 湿循环 侵蚀 风积沙 核磁共振 Frie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侵蚀和干湿循环条件下浮石混凝土的耐久性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倩 申向东 +2 位作者 薛慧君 王仁远 刘政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37-143,共7页
为了探究干湿循环条件下氯离子对浮石混凝土的侵蚀机制,借助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分析浮石混凝土在干湿循环条件下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对侵蚀后的浮石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进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与电镜扫描分析,进而探讨浮石混凝土抗氯离子侵... 为了探究干湿循环条件下氯离子对浮石混凝土的侵蚀机制,借助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分析浮石混凝土在干湿循环条件下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对侵蚀后的浮石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进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与电镜扫描分析,进而探讨浮石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氯盐侵蚀作用下,浮石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损失变化率与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趋势相一致;发现浮石混凝土谱面积是普通混凝土谱面积的1.0~1.7倍;浮石混凝土侵蚀破坏主要为内部发育新的小孔隙和中小孔隙向大孔隙和裂纹发育造成的,普通混凝土侵蚀破坏主要为内部的微小孔隙和小孔隙向大孔隙和裂纹发育造成的;浮石混凝土(29)0.1~1.0μm孔隙所占比重较多,普通混凝土(29)0.01~0.1μm孔隙所占比重较多;干湿循环120次后浮石混凝土孔隙度增加26.7%,自由流体饱和度减少1.0%,干湿循环120次后普通混凝土孔隙度增加77.8%,束缚流体饱和度减少7.3%;氯盐侵蚀后均生成以Friedel盐为代表的多种腐蚀结晶物。该研究可为浮石混凝土在氯盐环境下农业水利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侵蚀 孔隙度 湿循环 浮石 微观形貌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下受弯钢筋混凝土梁的氯盐侵蚀 被引量:8
7
作者 蔡健 李名铠 +2 位作者 陈庆军 赖骏 魏沐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840-2850,共11页
为探究弯曲荷载对干湿交替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内氯离子输运的影响,引入混凝土标量损伤作为耦合中间量,并拟合氯离子的荷载修正函数修正不同损伤部位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建立干湿循环与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梁中的氯盐和水分的输运模... 为探究弯曲荷载对干湿交替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内氯离子输运的影响,引入混凝土标量损伤作为耦合中间量,并拟合氯离子的荷载修正函数修正不同损伤部位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建立干湿循环与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梁中的氯盐和水分的输运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COMSOL软件,提出一种混凝土中氯盐侵蚀的数值模拟方法,并以弯曲荷载、侵蚀时间为变量,进行干湿循环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弯曲荷载、侵蚀时间增加,混凝土梁内同一位置处的氯离子质量分数提高;对于同一试验梁,纯弯段氯离子质量分数比弯剪段的高;弯曲荷载影响构件的损伤范围和程度,进而影响氯离子在混凝土内的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循环 侵蚀 弯曲荷载 混凝土损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干湿侵蚀下高延性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及强度衰减模型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寇佳亮 张卓越 +1 位作者 景国强 周恒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9-212,共14页
为了研究干湿循环条件下氯离子对高延性混凝土(HDC)的侵蚀性能,以3种高浓度氯盐溶液(质量分数分别为:5%、10%、20%)为侵蚀介质,分别对3组(每组24块)HDC和普通混凝土试块进行了240 d干湿循环对比试验,分析了氯离子与干湿循环共同作用对... 为了研究干湿循环条件下氯离子对高延性混凝土(HDC)的侵蚀性能,以3种高浓度氯盐溶液(质量分数分别为:5%、10%、20%)为侵蚀介质,分别对3组(每组24块)HDC和普通混凝土试块进行了240 d干湿循环对比试验,分析了氯离子与干湿循环共同作用对两种试块的外观、质量以及抗压强度、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HDC在破坏时表面呈细裂缝,未出现混凝土脱落的现象,而普通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碎块脱落情况较为明显,延性很差。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加,HDC和普通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的下降程度也随之增大,且两种试块的平均抗压强度最小值均出现在浓度为20%的氯盐溶液中,其中HDC在150 d循环时达到最小值51.70 MPa,普通混凝土试块在120 d循环时达到最小值42.89 MPa,与清水中养护的两组试块相比,抗压强度分别下降了13.94 MPa、17.35 MPa。HDC在氯离子浓度越大的溶液中平均抗压强度下降越明显,但是都普遍优于同条件下的普通混凝土试件,说明HDC比普通混凝土试件的抗氯盐侵蚀能力更强。根据试验结果,对抗压强度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不同浓度氯盐溶液侵蚀和干湿循环共同作用下HDC的抗压强度衰减模型。最后根据最小二乘法对HDC单轴受压本构模型进行拟合,发现方程参数满足要求,且曲线吻合程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混凝土 -湿循环 力学性能 抗压强度衰减模型 单轴受压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侵-冻融-干湿耦合作用下天然浮石混凝土的耐久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萧萧 冯蓉蓉 +2 位作者 荆磊 刘曙光 闫长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13972-13979,共8页
内蒙古河套灌区渠道“重灌轻排”导致土壤盐碱化严重,严重影响了水工建筑的使用寿命。研究河套灌区渠道中盐侵-冻融-干湿耦合作用下天然浮石混凝土耐久性,以天然浮石混凝土(natural pumice concrete,NPC)作为衬砌材料,模拟河套灌区渠道... 内蒙古河套灌区渠道“重灌轻排”导致土壤盐碱化严重,严重影响了水工建筑的使用寿命。研究河套灌区渠道中盐侵-冻融-干湿耦合作用下天然浮石混凝土耐久性,以天然浮石混凝土(natural pumice concrete,NPC)作为衬砌材料,模拟河套灌区渠道水工建筑实际排水工程环境进行室内加速试验。以相对动弹模量以及质量损失率为损伤评价参数,分析天然浮石混凝土的宏观损失规律;借助环境扫描电镜和能谱成分分析揭示其退化机理;最后采用Weibull分布对天然浮石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模量的退化轨迹构建模型,获得寿命可靠度函数,并预测出其极限失效次数。结果表明:在盐侵-冻融-干湿耦合作用下天然浮石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相对动弹模量呈现出下降趋势;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盐溶液与混凝土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形成侵蚀产物,侵蚀产物膨胀引起混凝土内部孔隙变大、裂缝扩展,天然浮石混凝土劣化速率提高;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天然浮石混凝土的可靠度为三阶段退化模型,其失效机制为耗损型失效。研究成果可为天然浮石混凝土在河套灌区渠道水工建筑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浮石混凝土 -冻融-湿耦合 退化机理 可靠性分析 耐久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机理 被引量:17
10
作者 董瑞鑫 申向东 +1 位作者 薛慧君 刘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4040-24044,共5页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布和沙漠的风积沙作为细骨料,用40%的风积沙替代部分河砂,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风积沙混凝土的孔隙结构特征进行测试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风积沙混凝土的微观形貌,并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混凝土的物相成分。研...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布和沙漠的风积沙作为细骨料,用40%的风积沙替代部分河砂,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风积沙混凝土的孔隙结构特征进行测试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风积沙混凝土的微观形貌,并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混凝土的物相成分。研究表明:质量损失率在干湿循环60次时出现“拐点”,风积沙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抗压耐蚀系数分别降低到84%、87%;风积沙组谱面积是普通组的1.59~2.76倍,风积沙混凝土最大孔隙减小了34.1%,普通组最大孔隙减小了29.3%;风积沙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中无害孔的占比均不超过10%,孔隙度都与自由流体饱和度的变化成正比,混凝土内部存在着小孔隙向大孔隙演变的特性;风积沙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干湿循环120次对比干湿循环0次均出现了较多的CaSO 4·2H 2O衍射峰,腐蚀结晶物多为硫酸盐和碳酸盐;风积沙组的水泥浆体出现18~36μm的细长裂缝,普通组出现大量AFt。研究成果可为混凝土耐久性和盐侵环境下的工程建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混凝土 硫酸湿循环 孔隙特征 蚀产物 侵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冻融交替作用下混凝土受硫酸盐侵蚀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文霞 朱忠业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4,18,共4页
冻融循环、干湿循环及硫酸盐侵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因素。分别采用单一干湿循环、单一冻融循环、干湿-冻融交替循环3种方法,研究混凝土在水和不同浓度硫酸盐溶液(1%、5%、10%)中的耐久性能指标,包括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 冻融循环、干湿循环及硫酸盐侵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因素。分别采用单一干湿循环、单一冻融循环、干湿-冻融交替循环3种方法,研究混凝土在水和不同浓度硫酸盐溶液(1%、5%、10%)中的耐久性能指标,包括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研究发现,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作用效应并非简单叠加,而是超叠加效应,两者相互促进,共同作用,干湿-冻融交替作用下混凝土劣化最快。硫酸盐浓度对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显著,硫酸盐浓度越大,干湿-冻融后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越低,混凝土损伤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冻融循环 混凝土 硫酸侵蚀 耐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pH水环境干、湿循环作用对泥质砂岩的侵蚀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子娟 刘新荣 +2 位作者 傅晏 张梁 袁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31-3239,共9页
选取三峡库区某边坡的泥质砂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pH=3和pH=7溶液下干、湿循环作用的泥质砂岩进行电镜扫描试验(SEM)、4种围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通过MATLAB软件处理得到不同pH值和干、湿循环次数下SEM图像的骨架面积比和分形维数。研究表... 选取三峡库区某边坡的泥质砂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pH=3和pH=7溶液下干、湿循环作用的泥质砂岩进行电镜扫描试验(SEM)、4种围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通过MATLAB软件处理得到不同pH值和干、湿循环次数下SEM图像的骨架面积比和分形维数。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干、湿循环次数下,pH=3酸性环境下的分形维数比p H=7的要大;分形维数与吸水率成正比例相关;与骨架面积、凝聚力成反比例相关;泥质砂岩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临界骨架面积比为0.55左右;提出了泥质砂岩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侵蚀度概念,计算并拟合了泥质砂岩的侵蚀度随干、湿循环次数变化的关系曲线;推导出凝聚力的损伤变量公式,为研究不同pH水环境对岩石的侵蚀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循环 电镜扫描 分形维数 侵蚀 摩尔-库仑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下机制砂粉煤灰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 被引量:7
13
作者 延永东 王鑫 +2 位作者 陆春华 陶松涛 季光前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1-737,共7页
为了探讨干湿循环下机制砂混凝土内的氯离子传输规律,在不同的机制砂替代率、粉煤灰掺量和石粉质量分数条件下,开展干湿循环下的氯盐侵蚀试验,通过试验得到混凝土内的自由氯离子质量分数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结果表明:随机制砂替代率的增加... 为了探讨干湿循环下机制砂混凝土内的氯离子传输规律,在不同的机制砂替代率、粉煤灰掺量和石粉质量分数条件下,开展干湿循环下的氯盐侵蚀试验,通过试验得到混凝土内的自由氯离子质量分数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结果表明:随机制砂替代率的增加,混凝土内的自由氯离子质量分数与氯离子扩散系数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机制砂替代率为50%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好;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机制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其中粉煤灰掺量为30%的机制砂混凝土能够最大程度抵抗氯离子的侵蚀;与不含石粉和石粉质量分数为11.6%的机制砂混凝土相比,石粉质量分数为5.8%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最强;用适量的机制砂替代天然砂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在氯盐溶液干湿循环下的耐久性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混凝土 侵蚀试验 氯离子扩散系数 湿循环 粉煤灰 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荷载和环境耦合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抗氯盐侵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卢凯 薛文 +1 位作者 徐锦超 周文建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12,共5页
沿海混凝土结构长期处于持续荷载和侵蚀环境的耦合作用中。试验设计可持续施加拉/压应力的加载装置,对13根混凝土梁施加不同等级的荷载;同时对受力状态下的混凝土梁进行模拟海水干湿循环的侵蚀。通过试验,研究不同等级荷载和氯盐侵蚀耦... 沿海混凝土结构长期处于持续荷载和侵蚀环境的耦合作用中。试验设计可持续施加拉/压应力的加载装置,对13根混凝土梁施加不同等级的荷载;同时对受力状态下的混凝土梁进行模拟海水干湿循环的侵蚀。通过试验,研究不同等级荷载和氯盐侵蚀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梁抗氯盐侵蚀性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通过在梁的受压、受拉侵蚀面浇筑水池,以取水注水的方式来模拟干湿循环可以有效防止盐水对持荷装置的侵蚀,可使试验梁受力更稳定;(2)以施加荷载的大小占极限荷载的比例记做荷载水平λ。当λ=0.3时,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各条裂缝最大宽度为0.04 mm,此时裂缝处氯离子浓度与不受力无裂缝混凝土内部氯离子浓度相近;当裂缝最大宽度为0.08 mm时,同深度处氯离子浓度较小幅度增加,影响氯离子传输速率的临界荷载裂缝宽度为0.04 mm。随着λ的增加,受拉区各位置氯离子浓度呈非线性增大,且距离裂缝越近,同深度处氯离子浓度越大;(3)λ<0.45时,混凝土梁受压区氯离子浓度随着荷载水平的增大而减小,当λ>0.45时,受压区氯离子浓度随着荷载水平的增大而增大;在压应力作用下,影响氯离子传输速率的临界λ=0.45。研究表明,荷载和氯盐侵蚀耦合作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具有巨大的危害,尤其是荷载裂缝处的氯盐侵蚀,实际工程中应采取相关措施加以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湿循环 持续荷载 裂缝 抗氯侵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2和高炉矿渣粉对OPC-CSA复合修补砂浆耐盐渍土侵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广平 刘庆峰 +1 位作者 牛梦蝶 李国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89-3594,3608,共7页
采用复合盐-干湿循环和半浸泡相结合的方法模拟盐渍土侵蚀环境,以试件表观损伤、质量变化、相对动弹性模量、抗压耐蚀系数以及氯离子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纳米SiO2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OPC-CSA)复合修补砂... 采用复合盐-干湿循环和半浸泡相结合的方法模拟盐渍土侵蚀环境,以试件表观损伤、质量变化、相对动弹性模量、抗压耐蚀系数以及氯离子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纳米SiO2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OPC-CSA)复合修补砂浆耐盐渍土侵蚀性能的影响,并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试样浸泡部分和干燥部分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掺入1%纳米SiO2和10%矿渣粉(质量分数)的试件经干湿循环150次后未出现明显损伤,纳米SiO2和适量矿渣粉可以提高砂浆密实度,增强OPC-CSA复合修补砂浆的耐盐渍土侵蚀性能;试件浸泡部分以化学侵蚀为主,侵蚀产物为钙矾石和Friedel′s盐,干燥部分以物理腐蚀为主,结晶物质为硫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体系 普通硅酸水泥 硫铝酸水泥 高炉矿渣粉 湿循环 复合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激发胶凝材料抗硫酸盐侵蚀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8
16
作者 郑娟荣 杨长利 陈有志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对碱-矿渣、碱-粉煤灰、碱-偏高岭土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抗硫酸盐侵蚀机理进行了探讨,其中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对比样.采用实验室加速试验法(即干湿循环法),并对侵蚀后的碱激发胶凝材料的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在5%的硫... 对碱-矿渣、碱-粉煤灰、碱-偏高岭土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抗硫酸盐侵蚀机理进行了探讨,其中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对比样.采用实验室加速试验法(即干湿循环法),并对侵蚀后的碱激发胶凝材料的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在5%的硫酸钠溶液中,碱激发胶凝材料砂浆主要是由于环境中硫酸钠溶液浸入试块孔隙中,使盐结晶产生体积膨胀而破坏,而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主要是由于生成膨胀性产物石膏和硫酸钠盐结晶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胶凝材料 硫酸侵蚀 湿循环 X射线衍射分析 硫酸钠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盐溶液侵蚀与环境因素影响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朱红兵 李咏灿 +2 位作者 姚晨 李雅涵 石卫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641-5649,共9页
混凝土结构遭受各种盐离子侵蚀后,在远未达到其服役寿命时就破坏,位于恶劣环境下的混凝土还要同时遭到干湿循环、冻融、荷载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加剧混凝土的损伤劣化。开展在复杂环境下受复合盐侵蚀的混凝土损伤劣化机理研究非常迫... 混凝土结构遭受各种盐离子侵蚀后,在远未达到其服役寿命时就破坏,位于恶劣环境下的混凝土还要同时遭到干湿循环、冻融、荷载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加剧混凝土的损伤劣化。开展在复杂环境下受复合盐侵蚀的混凝土损伤劣化机理研究非常迫切,当前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已逐渐转移到多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的耐久性损伤领域。针对复合盐溶液侵蚀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对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分析。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关于混凝土在复合盐溶液与干湿循环、冻融、荷载等因素耦合作用下破坏机理和耐久性能试验研究成果,并对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耐久性 复合侵蚀 湿循环 冻融循环 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伶仃洋大桥锌-铝-稀土合金镀层钢丝腐蚀-疲劳耦合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宋神友 薛花娟 +2 位作者 陈焕勇 朱晓雄 邹威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30,共7页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主缆采用∅6 mm 2060 MPa锌-10%铝-稀土合金镀层钢丝,为了解腐蚀-疲劳耦合作用对该类型钢丝疲劳寿命的影响,对其进行试验研究。在钢丝试样常规疲劳试验的基础上,结合伶仃洋大桥主缆的承载特征和海洋环境下的服役特点,...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主缆采用∅6 mm 2060 MPa锌-10%铝-稀土合金镀层钢丝,为了解腐蚀-疲劳耦合作用对该类型钢丝疲劳寿命的影响,对其进行试验研究。在钢丝试样常规疲劳试验的基础上,结合伶仃洋大桥主缆的承载特征和海洋环境下的服役特点,对腐蚀疲劳试验的方法进行比选,最终采用了干湿交替腐蚀-疲劳循环耦合试验的新方法,研究不同应力变幅下主缆钢丝的腐蚀疲劳寿命、腐蚀状态及断口形态。结果表明:由于腐蚀和疲劳循环耦合作用,∅6 mm 2060 MPa锌-10%铝-稀土合金镀层钢丝抗疲劳性能有所降低,其疲劳应力变幅越大,疲劳循环次数降低幅度越大。当应力变幅为360 MPa时,在相当于4倍以上常规热镀锌钢丝盐雾腐蚀试验时间的腐蚀下,钢丝表面锈蚀超过30%,其应力循环次数为197万次,接近200万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大桥 悬索桥 主缆 -10%铝-稀土合金镀层钢丝 腐蚀疲劳 应力循环次数 湿交替腐蚀-疲劳循环耦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细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多工况耐久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占全 高猛 王海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5-603,共9页
为了了解不同细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多工况耐久性能,利用河砂、机制砂和风积沙制备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和不同工况下耐久性能试验研究,并结合微观结构试验,探究不同细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机制砂可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 为了了解不同细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多工况耐久性能,利用河砂、机制砂和风积沙制备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和不同工况下耐久性能试验研究,并结合微观结构试验,探究不同细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机制砂可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风积沙则降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二者均降低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在硫酸盐冻融干湿耦合条件下,风积沙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呈指数型增长,大幅度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机制砂增加了水泥基质强度并且强化孔隙结构使闭口孔隙占比相对增多,弱化了混凝土在硫酸盐冻融干湿耦合条件下冻胀力和结晶压力对孔隙结构的破坏作用,提升了混凝土的耐久性;通过对损伤数据拟合进行寿命预测得出,机制砂提升了混凝土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耐久性,而风积沙只能提升混凝土在硫酸盐冻融工况下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骨料 力学性能 硫酸侵蚀 冻融循环 冻融湿耦合 微观结构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环境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安明喆 王海鹏 +3 位作者 韩松 韩明明 余自若 张戈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4-150,共7页
通过硫酸盐冻融-干湿循环耦合作用试验,研究Na_2SO_4溶液浓度对预加载活性粉末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并结合SEM、XRD微观分析方法研究其破坏机理。结果表明:0%、5%、10%浓度Na_2SO_4浓度溶液冻融-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劈裂抗拉... 通过硫酸盐冻融-干湿循环耦合作用试验,研究Na_2SO_4溶液浓度对预加载活性粉末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并结合SEM、XRD微观分析方法研究其破坏机理。结果表明:0%、5%、10%浓度Na_2SO_4浓度溶液冻融-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劈裂抗拉强度的变化经历初期劣化、强化和后期劣化共三个阶段。Na_2SO_4溶液浓度对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较大,其中,5%浓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10%浓度,最后为0%浓度。冻融循环、干湿循环过程中的温度交变作用是初期劈裂抗拉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侵蚀过程中产生的Na_2SO_4晶体和石膏晶体对裂缝和孔隙起到填充作用,未水化水泥和硅灰二次水化产生的修复作用,共同作用使得劈裂抗拉强度经历了强化段;后期劣化阶段结晶更好的石膏晶体与钙矾石晶体等侵蚀性产物的有害膨胀应力与Na_2SO_4结晶应力共同作用造成基体损伤。5%浓度Na_2SO_4溶液耦合循环6次后,活性粉末混凝土、C60高性能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分别为6.09%、48.89%,活性粉末混凝土在耦合作用下的耐久性远优于C60高性能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硫酸浓度 冻融-湿循环 耦合作用 劈裂抗拉强度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