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灰-硫酸钠复合激发矿渣-粉煤灰胶凝体系水化特征
1
作者 王营 顾晓薇 +1 位作者 胥孝川 王青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6,共10页
为解决碱激发矿渣-粉煤灰胶凝体系中使用氢氧化钠等强碱激发剂导致的凝结时间快、安全性差等问题,将石灰与硫酸钠以物质的量之比1∶1组成复合激发剂对矿渣-粉煤灰胶凝体系进行激发,分析激发剂掺量、粉煤灰掺量对该体系性能的影响,并采用... 为解决碱激发矿渣-粉煤灰胶凝体系中使用氢氧化钠等强碱激发剂导致的凝结时间快、安全性差等问题,将石灰与硫酸钠以物质的量之比1∶1组成复合激发剂对矿渣-粉煤灰胶凝体系进行激发,分析激发剂掺量、粉煤灰掺量对该体系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等检测手段探究胶凝体系的水化产物以及水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石灰-硫酸钠组成的复合激发剂可替代氢氧化钠对矿渣-粉煤灰胶凝体系进行激发,该体系的流动性能和凝结时间可控,胶凝体系中复合激发剂最佳掺量为10%,当粉煤灰掺量在50%以内时,胶凝体系28d抗压强度均在36MPa以上;石灰-硫酸钠复合激发剂能有效破坏粉煤灰外壳,促使粉煤灰参与水化反应,提高胶凝体系的后期抗压强度;C-(A)-S-H凝胶、钙矾石胶结不同反应程度和粒径的矿渣、粉煤灰形成致密的基体结构,为胶凝体系提供主要抗压强度.本研究可为新型低碳胶凝材料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硫酸 矿渣-粉煤灰胶凝体系 抗压强度 水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钠调控石灰激发矿渣-钢渣胶凝体系性能研究
2
作者 王营 顾晓薇 +2 位作者 刘剑平 胥孝川 王青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0,共9页
为解决石灰激发矿渣-钢渣胶凝体系工作性能较差、早期强度较低的问题,将石灰-硫酸钠按摩尔比1∶1组成复合激发剂对矿渣-钢渣胶凝体系进行激发。对比分析在石灰、石灰-硫酸钠两种激发剂下矿渣-钢渣胶凝体系抗压强度、工作性能的异同,并利... 为解决石灰激发矿渣-钢渣胶凝体系工作性能较差、早期强度较低的问题,将石灰-硫酸钠按摩尔比1∶1组成复合激发剂对矿渣-钢渣胶凝体系进行激发。对比分析在石灰、石灰-硫酸钠两种激发剂下矿渣-钢渣胶凝体系抗压强度、工作性能的异同,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等探究硫酸钠对石灰-矿渣-钢渣胶凝体系水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水胶比为0.4、摩尔比为1∶1的石灰-硫酸钠激发矿渣-钢渣胶凝体系的3 d和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28.7 MPa和36.5 MPa,较石灰单独激发矿渣-钢渣胶凝体系分别提升155.3%、14.8%,新拌浆体的流动度可提升44.2%,硫酸钠的加入缩短了石灰-矿渣-钢渣胶凝体系的凝结时间;石灰-矿渣-钢渣胶凝体系的水化产物主要为C—(A)—S—H凝胶、方解石、水化碳铝酸钙以及Ca(OH)_(2);随着硫酸钠的加入,胶凝体系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中增加S—O振动谱带,水化碳铝酸钙生成量减少并向钙矾石转化,胶凝体系中水化产物明显增加且相互搭结交错,填充结石体孔洞,使结石体内部更加致密,进而提高矿渣-钢渣胶凝体系的抗压强度;研究成果可为新型低碳胶凝材料的制备以及钢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 石灰-矿渣-钢渣胶凝体系 抗压强度 工作性能 水化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Ⅰ)——分解机理判别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红坤 任保增 +2 位作者 雒廷亮 王鸿显 刘国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1,共4页
利用TG-DTG和DSC对低浓度双氧水制备的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进行了热分析。结果表明,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的热分解为吸热反应,热效应为18 32kJ·mol-1;其热分解可分为两个阶段:407 15K~423 95K样品的DTG曲线为直... 利用TG-DTG和DSC对低浓度双氧水制备的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进行了热分析。结果表明,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的热分解为吸热反应,热效应为18 32kJ·mol-1;其热分解可分为两个阶段:407 15K~423 95K样品的DTG曲线为直线,为分解的第一阶段,分解过程受相界面控制;423 95K~449 85K为样品分解的第二阶段,为特征分解阶段。利用主曲线法对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分解的特征分解阶段进行了模型判别,其分解属于Am机理,即分解过程为核形成核增长控制,分解过程可用Avrami-Erofe ev方程式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 热分解动力学 研究 分解机理 判别 洗涤剂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稳定性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合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方方 张存社 +2 位作者 沈寒晰 蓝伟 孙群宁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924-926,共3页
以工业H2O2为原料制备稳定的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稳定剂对产品的影响;研究了母液循环工艺及产品稳定性。结果表明,以250 g Na2SO4为基准,加入300 mL27.5%H2O2,50 gNaCl,反应温度10℃左右,稳定剂选... 以工业H2O2为原料制备稳定的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稳定剂对产品的影响;研究了母液循环工艺及产品稳定性。结果表明,以250 g Na2SO4为基准,加入300 mL27.5%H2O2,50 gNaCl,反应温度10℃左右,稳定剂选用复合稳定剂时产品质量最佳;母液经5次循环,其组成、固相产品质量及产品中H2O2含量基本不变;产品在100℃加热,3 h的分解率小于2%;将5%的产品配入国标洗衣粉,其稳定性为过碳酸钠的20倍,与洗衣粉的配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过氧化氢-氯化钠 工艺条件 母液循环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在中华鳖外塘养殖上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姚志通 夏枚生 胡彩虹 《饲料工业》 2007年第4期53-56,共4页
对包膜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的稳定性和缓释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物质在空气中敞开放置10d后过氧化氢分解率只有0.62%;该物质投放进水中后迅速释放出过氧化氢,10min过氧化氢的释放率达到18.6%,10h后过氧化氢的释放率为82.4... 对包膜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的稳定性和缓释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物质在空气中敞开放置10d后过氧化氢分解率只有0.62%;该物质投放进水中后迅速释放出过氧化氢,10min过氧化氢的释放率达到18.6%,10h后过氧化氢的释放率为82.4%。选取5口中华鳖外塘养殖池,其中1池为对照池,另4池为试验池。将包膜加合物分别按1、2、3、4g/m3水的用量投放到4个试验池,研究其对养殖水的增氧与水质改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开始后,与对照池相比,4个试验池溶氧呈升高趋势,氨氮浓度、亚硝酸氮浓度、S2-浓度、COD量、细菌数量呈下降趋势;随着包膜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投放量的增加,相同时刻试验池中相关水质指标变化的幅度增大;包膜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对养殖水体的作用持续时间达10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硫酸-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 稳定性 缓释性能 中华鳖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磷渣与硫酸钠-氯化钠制备高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被引量:3
6
作者 何镐东 杨林 曹建新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以黄磷渣及硫酸钠-氯化钠(Na_(2)SO_(4)-NaCl)为原料,采用混合烧结法制备了高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C-PCMs),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手段分析了C-PCMs的化学相容性、力学特性、相变特性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变材料Na_(2... 以黄磷渣及硫酸钠-氯化钠(Na_(2)SO_(4)-NaCl)为原料,采用混合烧结法制备了高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C-PCMs),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手段分析了C-PCMs的化学相容性、力学特性、相变特性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变材料Na_(2)SO_(4)-NaCl在高温环境下对黄磷渣的侵蚀作用较小,两者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随着Na_(2)SO_(4)-NaCl掺量的增加,C-PCMs的结构趋于致密,力学强度及潜热值逐渐增大;当相变材料Na_(2)SO_(4)-NaCl掺量超过60%(质量分数)时,C-PCMs出现明显的泄漏现象;当相变材料Na_(2)SO_(4)-NaCl掺量为60%(质量分数)时,CPCMs的抗压强度、维氏硬度、密度和潜热值分别为122.30 MPa、208.90 HV、2.08 g/cm3和119.09 J/g,经120次热循环,C-PCMs中的Na_(2)SO_(4)-NaCl没有发生泄漏,相变特性也保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磷渣 硫酸-氯化钠 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氯酸盐-硫代硫酸盐非缓冲体系的动力学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舜 高庆宇 +3 位作者 王新红 林娟娟 赖顺安 莫言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62-765,共4页
研究了亚氯酸盐-硫代硫酸盐反应体系在非缓冲条件下的复杂动力学行为.结果发现,在开放体系中反应的pH值和Pt电位存在准周期振荡分叉和混合模式振荡分叉通向混沌的过程,且pH峰与Pt电位峰反相位.当[ClO2-]与[S2O32-]起始浓度比相对较小时... 研究了亚氯酸盐-硫代硫酸盐反应体系在非缓冲条件下的复杂动力学行为.结果发现,在开放体系中反应的pH值和Pt电位存在准周期振荡分叉和混合模式振荡分叉通向混沌的过程,且pH峰与Pt电位峰反相位.当[ClO2-]与[S2O32-]起始浓度比相对较小时,随着流速的逐渐升高,体系的pH值和Pt电位从简单的小振幅振荡(S)经过准周期振荡分叉到混沌,最后回到简单大振幅振荡(L);而当[ClO2-]与[S2O32-]起始浓度比相对较高时,随着流速的降低,体系的pH值和Pt电位出现LS1、LS2、LS3…LSn的混合模式振荡,并在每对(LSn、LSn+1)振荡区间发现了LSn、LSn+1随机出现的非周期振荡行为.运用硫价态变化的一般动力学模型,模拟出了反应体系的混合模式振荡及非周期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氯酸盐-硫代硫酸 非缓冲体系 动力学 准周期振荡 混合模式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铵-碘化钾-乙醇体系萃取分离钯 被引量:3
8
作者 马万山 钟黎 +1 位作者 孙光辉 王艳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91-693,共3页
A study on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of palladium based on KIethanol in the presence of ammonium sulphate was perform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dI42- can be easily extracted into the ethanol phase.Common io... A study on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of palladium based on KIethanol in the presence of ammonium sulphate was perform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dI42- can be easily extracted into the ethanol phase.Common ions,such as Fe(Ⅲ),Al(Ⅲ),Zn(Ⅱ),Mn(Ⅱ),Ni(Ⅱ),Cr(Ⅲ),and Co(Ⅱ),could not be extracted into the ethanol phase and do not interfere with the determination of Pd(Ⅱ) at pH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碘化钾-乙醇体系 萃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酸盐-亚硫酸盐-亚铁氰化物反应在CSTR体系中诱导的钙振荡 被引量:3
9
作者 吉琳 张媛媛 +1 位作者 胡文祥 李前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48-650,658,共4页
通过讨论反应条件对碘酸盐-亚硫酸盐-亚铁氰化物(ISF)pH振荡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pH振荡行为的反应温度、流速和酸度等条件,并在此条件下与CaNa2EDTA复配物的生成平衡过程有机结合,建立一种新型化学钙振荡器.该钙振荡器的振荡行为稳定且... 通过讨论反应条件对碘酸盐-亚硫酸盐-亚铁氰化物(ISF)pH振荡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pH振荡行为的反应温度、流速和酸度等条件,并在此条件下与CaNa2EDTA复配物的生成平衡过程有机结合,建立一种新型化学钙振荡器.该钙振荡器的振荡行为稳定且可用多种监测方式进行观察,利于进一步建立时空化学钙信号体系,为采用非线性化学方法研究钙信号提供了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振荡 碘酸盐-硫酸-亚铁氰化物体系 pH振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高岭土对聚合物改性PC-CSA-FGD防腐砂浆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许慧杰 张国防 +1 位作者 罗顺 张震雷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8-366,共9页
本文研究了偏高岭土(MK)对聚合物改性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脱硫石膏(PC-CSA-FGD)三元胶凝体系防腐砂浆(简称防腐砂浆)凝结时间、力学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水化产物和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K掺量的增大... 本文研究了偏高岭土(MK)对聚合物改性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脱硫石膏(PC-CSA-FGD)三元胶凝体系防腐砂浆(简称防腐砂浆)凝结时间、力学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水化产物和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K掺量的增大,防腐砂浆的凝结时间逐渐缩短,掺30%MK防腐砂浆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较初始值分别缩短了28、47 min;当掺量较低时,MK能提高防腐砂浆的力学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和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掺10%MK防腐砂浆的90 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为13.6、73.4 MPa,氯离子扩散系数仅为0.30×10^(-12)m^(2)/s,这与MK能优化孔结构、降低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和钙矾石含量、反应生成更多水化硅酸钙凝胶和水化硅铝酸钙凝胶有关;MK在防腐砂浆中的掺量不宜超过20%,以10%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砂浆 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脱硫石膏三元胶凝体系 偏高岭土 物理力学性能 硫酸盐侵蚀性能 抗氯离子侵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硫酸钠-萃取剂体系中萃取剂及金属离子光谱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凡政 石影 +1 位作者 马承刚 闫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15-1017,共3页
本文用光度分析法,研究了在聚乙二醇-硫酸钠-萃取剂双水相体系中茜素S、孔雀绿和PAR的萃取行为,提出了萃取剂与聚乙二醇之间水作为中介的氢键作用。探讨了Zr(Ⅳ),Ti(Ⅳ),La(Ⅲ)几种稀有金属离子在聚乙二醇-硫酸钠-茜素S体系中萃取条件,... 本文用光度分析法,研究了在聚乙二醇-硫酸钠-萃取剂双水相体系中茜素S、孔雀绿和PAR的萃取行为,提出了萃取剂与聚乙二醇之间水作为中介的氢键作用。探讨了Zr(Ⅳ),Ti(Ⅳ),La(Ⅲ)几种稀有金属离子在聚乙二醇-硫酸钠-茜素S体系中萃取条件,结果表明,在pH 1-3缓冲溶液中,Zr(Ⅳ)几乎完全可被PEG相萃取,La(Ⅲ)离子部分被萃取,而Ti(Ⅳ)离子则不被萃取,通过控制溶液酸度(pH2),实现了Ti(Ⅳ)与Zr(Ⅳ)的萃取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硫酸-萃取剂体系 萃取剂 金属离子 光谱性能 氢键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I_4^-]从乙醇-水-硫酸铵析相体系中的“绿色”化学萃取分离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明改 司学芝 +1 位作者 张秀兰 马万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03-1205,共3页
试验表明,在保持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3比7的条件下,如乙醇3.0mL与水7.0mL混合,加入硫酸铵3.0g(即每1mL溶液中含硫酸铵0.3g),充分振荡后,此溶液可分成界面清晰的醇-水两相。如溶液中含钌(Ru3+),且同时含浓度达到3.0×10-3 mol·L-... 试验表明,在保持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3比7的条件下,如乙醇3.0mL与水7.0mL混合,加入硫酸铵3.0g(即每1mL溶液中含硫酸铵0.3g),充分振荡后,此溶液可分成界面清晰的醇-水两相。如溶液中含钌(Ru3+),且同时含浓度达到3.0×10-3 mol·L-1的碘化钾,则钌将以[RuI4-][C2H5OH2+]离子缔合物的形式萃取入乙醇相中。上述萃取体系的酸度要求在pH 0.5~4.4范围内。进一步试验了钌与其他12种金属离子(Al 3+、Zn2+、Mn2+、Pb2+、Ni 2+、Cr3+、Ga3+、Co2+、Fe3+、Mg2+、Ag+及V5+)共存的二元或多元体系的分离情况,结果都较满意,萃取率在98.9%~99.5%之间。此分离方法避免用有害的有机溶剂,有利于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硫酸铵萃取体系 碘化钾 析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牛膝菊中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辉 王治宝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88-92,共5页
试验以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为溶剂提取牛膝菊总黄酮,研究提取条件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及牛膝菊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响应面法优化提取牛膝菊总黄酮的方法;以VC做对照,研究牛膝菊总黄酮对羟基自由基(OH... 试验以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为溶剂提取牛膝菊总黄酮,研究提取条件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及牛膝菊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响应面法优化提取牛膝菊总黄酮的方法;以VC做对照,研究牛膝菊总黄酮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清除效果。结果显示:采用双水相体系提取牛膝菊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34%、提取时间27 min、液料比53 mL/g。黄酮总提取率5.425%,与预测值接近。当牛膝菊总黄酮浓度为0.6 g/L时,对OH·清除率达75.0%;对·O_(2)^(-)清除率达92.5%。研究表明,提取物对OH·及·O_(2)^(-)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提取方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环境友好,适于中药中黄酮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 牛膝菊 总黄酮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硫酸铜-维生素C反应体系中的羟基自由基和菊花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6
14
作者 程宏英 曹玉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1-685,共5页
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方法,以对羟基苯甲酸为自由基捕捉剂,测定了硫酸铜-维生素C反应体系(pH7.4)中生成的羟基自由基。研究了电极电位、运行液的pH值、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对体系中反应物和产物分离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化的测定条件;... 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方法,以对羟基苯甲酸为自由基捕捉剂,测定了硫酸铜-维生素C反应体系(pH7.4)中生成的羟基自由基。研究了电极电位、运行液的pH值、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对体系中反应物和产物分离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化的测定条件;讨论了体系中各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浓度的影响。以直径为300μm的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工作电极电位为0.95V(vs.SCE),目标产物3,4-二羟基苯甲酸在1.5×10-4~6.0×10-6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S/N=3)为1.5×10-6mol/L。应用该方法,研究测定了不同品种菊花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 羟基自由基 硫酸-维生素^5C反应体系 抗氧化活性 菊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酸性乙腈-硫酸铜体系从辉铜矿中浸出铜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月斌 杨春锦 《湿法冶金》 CAS 2003年第3期136-137,共2页
研究了用酸性乙腈 硫酸铜体系从辉铜矿中提取铜。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5354℃、盐酸体积分数为10%、乙腈体积分数为60%、Cu(Ⅱ)的量稍大于矿样中的含铜量时,仅需2h,铜浸出率可达95%。
关键词 提取 辉铜矿 浸出 乙腈-硫酸体系 湿法冶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苯肼-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氯酸钾反应体系用于测定玉米中的痕量钒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启利 《饲料工业》 2005年第13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盐酸苯肼-1 8-二羟基萘-3 6-二磺酸-氯酸钾反应体系 玉米 痕量钒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钾-硫酸-水体系液固相平衡及其应用
17
作者 任保增 李伟然 +3 位作者 雒廷亮 刘国际 曾之平 赵天源 《无机盐工业》 CAS 2002年第6期8-9,共2页
在研究 30℃下K2 SO4 -H2 SO4 -H2 O体系相图特性的基础上 ,探讨了常温下在液相中用水分解硫酸氢钾制取硫酸钾的相平衡原理 ,并初步拟定了原则流程。研究表明 ,该流程主要由常温下固体的溶解与液固分离这些技术上非常成熟的单元操作组成 。
关键词 硫酸-硫酸-体系 液固相平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盐-硫酸-试亚铁灵体系中化学波的研究
18
作者 张蕊 徐世英 +1 位作者 冯长根 曾庆轩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08-512,共5页
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硝酸盐 -硫酸 -试亚铁灵体系中的化学波现象进行研究 .得到了该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与波速的关系 ,建立了反应的理论模型 ,给出了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呈现前沿波形且波速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 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硝酸盐 -硫酸 -试亚铁灵体系中的化学波现象进行研究 .得到了该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与波速的关系 ,建立了反应的理论模型 ,给出了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呈现前沿波形且波速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波 化学动力学 硝酸盐-硫酸-试亚铁灵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衍生FeOOH-MnO_(x)活化PMS降解盐酸四环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正义 王永全 +3 位作者 蔡蓝燕 曾静 叶荣斌 洪俊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935-6948,共14页
以金属有机框架(Mn-MOF-74)为前驱体,通过煅烧后引入Fe^(2+)合成Fe OOH-Mn O_(x),并将其作为催化剂有效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盐酸四环素(TCH).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证明催化剂为交织多面体结构.BET测试表明F... 以金属有机框架(Mn-MOF-74)为前驱体,通过煅烧后引入Fe^(2+)合成Fe OOH-Mn O_(x),并将其作为催化剂有效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盐酸四环素(TCH).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证明催化剂为交织多面体结构.BET测试表明Fe OOH-Mn O_(x)的比表面积约为改性前的2.25倍,为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提供了条件.在最佳条件下(10mg/L TCH,0.1g/L催化剂,1mmol/L PMS),FeOOH-Mn O_(x)/PMS体系中TCH去除率为92.5%,在无机离子干扰和真实水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电子顺磁共振(EPR)和猝灭实验结果表明O_(2)^(·-)为降解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质.XPS结果显示了Fe^(2+)的成功引入,Fe、Mn共存可以促进Mn(Ⅲ)/Mn(Ⅱ)和Fe(Ⅲ)/Fe(Ⅱ)的转化,加快电子转移速率,进一步提高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四环素(TCH) MnO_(x) FEOOH O_(2)^(·-) 过一硫酸盐(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大观霉素混悬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范惠敏 王忠 +3 位作者 王立琦 叶严锋 黄显会 曾振灵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4-247,252,共5页
8头健康猪按体质量单次深部肌内注射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大观霉素(5 mg.kg-1林可霉素,10 mg·kg-1大观霉素)混悬注射液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林可霉素和大观霉素的血药浓度,使用非房室统计矩分析方法处理得到血药浓度-时间数据... 8头健康猪按体质量单次深部肌内注射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大观霉素(5 mg.kg-1林可霉素,10 mg·kg-1大观霉素)混悬注射液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林可霉素和大观霉素的血药浓度,使用非房室统计矩分析方法处理得到血药浓度-时间数据.林可霉素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ke=(0.21±0.01)h-1;t1/2β=(3.38±0.09)h;tmax=(0.29±0.02)h;Cmax=(5.15±0.18)μg·mL-1;AUC0~LOQ=(10.27±0.38)μg·mL-1.h;MRT=(3.52±0.11)h;ClB/F=(0.46±0.01)L·h-1·kg-1;VZ/F=(2.26±0.12)L·kg-1.大观霉素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ke=(0.43±0.01)h-1;t1/2β=(1.64±0.06)h;tmax=(0.44±0.03)h;Cmax=(20.05±0.70)μg·mL-1;AUC0~LOQ=(51.82±0.98)μg·mL-1·h;MRT=(2.39±0.04)h;ClB/F=(0.19±0.01)L·h-1·kg-1;VZ/F=(0.46±0.02)L·kg-1.结果表明,肌内注射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大观霉素混悬注射液后,两药均迅速吸收并快速消除,但后者吸收稍慢,消除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大观霉素 混悬注射液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