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
1
作者 仇正英 李刚 +5 位作者 辛蕊华 崔东安 张凯 王磊 张康 李建喜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0年第5期29-34,共6页
制备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建立其药物含量测定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主要凝胶载体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Eclipse Plus C18分析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4%辛烷磺酸钠的0.1%磷... 制备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建立其药物含量测定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主要凝胶载体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Eclipse Plus C18分析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4%辛烷磺酸钠的0.1%磷酸溶液-乙腈(76∶24),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7 nm,柱温30℃,建立药物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凝胶粘度、通针阻力及体外释放度测定评价凝胶处方。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LC方法,盐酸益母草碱在2.02~101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4.05%。注射型穴位埋植凝胶的最佳方案为3%盐酸益母草碱,20%PLGA,15%PEG400,60%甘油缩甲醛,2%HPMC,凝胶25℃粘度为193.7 mPa·s,37℃粘度为148.0 mPa·s,粘度流变为205 mPa·s;1 mL通针阻力为1.81 N,5 mL通针阻力为1.95 N;体外释放率在1 d时约达到64.50%,5 d时为91.02%。说明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制备成功,所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盐酸益母草碱埋植凝胶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益母草碱 穴位埋植 注射 凝胶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对色谱法同时测定益母草片中盐酸水苏碱、盐酸益母草碱 被引量:5
2
作者 符滇海 冯叶 +1 位作者 刘秋雨 卢蓉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3-875,共3页
目的采用离子对色谱法测定益母草片中盐酸水苏碱、盐酸益母草碱的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S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10mol/L辛烷磺酸钠溶液(用磷酸溶液调至pH2.0)和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192nm(... 目的采用离子对色谱法测定益母草片中盐酸水苏碱、盐酸益母草碱的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S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10mol/L辛烷磺酸钠溶液(用磷酸溶液调至pH2.0)和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192nm(盐酸水苏碱),218nm(盐酸益母草碱),体积流量为1.0mL/min,柱温35℃。结果盐酸水苏碱在18.29~914.5mg/L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6,n=7);盐酸益母草碱在0.6453-32.26mg/L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7,n=7)。盐酸水苏碱平均回收率(n=9)为99.7%,RSD为1.4%;盐酸益母草碱为98.2%,RSD为0.7%。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快速、通用,可用于益母草片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对色谱法 盐酸水苏 盐酸益母草碱 益母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益母草中4种成分 被引量:10
3
作者 乔晶晶 吴啟南 +3 位作者 许一鸣 薛敏 王倩 赵玲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67-2471,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as Houtt.药材中盐酸益母草碱、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含有量。方法益母草7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HPLC-PDA、Waters XBridgeTMC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含0....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as Houtt.药材中盐酸益母草碱、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含有量。方法益母草7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HPLC-PDA、Waters XBridgeTMC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含0. 1%甲酸)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 0 m L/min;检测波长277 nm;柱温30℃。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盐酸益母草碱、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分别在3. 73~466 (r=1. 000 0)、0. 40~198. 4 (r=0. 999 9)、0. 50~47. 92 (r=0. 999 4)、1. 83~109. 68 (r=0. 999 6)μg/m 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 25%、99. 46%、98. 61%、98. 91%,RSDs分别为1. 97%、2. 67%、2. 19%、2. 17%。同一产地中的不同成分、不同产地中的同一成分均存在一定差异,河南-南阳的益母草样品综合品质评价最优。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益母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盐酸益母草碱 芦丁 金丝桃苷 异槲皮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母黄丹口服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4
作者 孔洁 孙弟芬 +4 位作者 潘舒蕾 文敏 叶脐濂 张鹏 舒刚 《中国兽药杂志》 2020年第6期26-32,共7页
本研究为了确定益母黄丹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条件并建立质量标准。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益母黄丹口服液的提取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盐酸益母草碱为对照品,在277 nm处测定按照不同工艺制备的口服液中盐酸益母草碱含量... 本研究为了确定益母黄丹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条件并建立质量标准。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益母黄丹口服液的提取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盐酸益母草碱为对照品,在277 nm处测定按照不同工艺制备的口服液中盐酸益母草碱含量,再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口服中益母草、黄精进行定性鉴别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表明,口服液最佳制备工艺为煎煮时间1.5 h,煎煮3次,醇沉分数50%;紫外分光光度法能测定口服液中益母草碱含量、薄层色谱中益母草、黄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本试验制备工艺的方法简单可行,建立的质量标准适用于益母黄丹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工艺 产蛋性能 盐酸益母草碱 黄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