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致伴淋巴结肿大的迟发性“红人综合征”一例报告 被引量:9
1
作者 胡晓燕 夏照帆 +2 位作者 王光毅 唐洪泰 陈玉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淋巴结肿大 红人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纯度控制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敏 胡昌勤 相秉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目的 :改进盐酸去甲万古霉素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 :在中国药典与美国药典方法的基础上 ,优化了两种不同的流动相系统 (三乙胺 乙腈 四氢呋喃系统和磷酸氢二铵 甲醇系统 ) ,用梯度洗脱对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及其有关物质进行分离。结果 ... 目的 :改进盐酸去甲万古霉素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 :在中国药典与美国药典方法的基础上 ,优化了两种不同的流动相系统 (三乙胺 乙腈 四氢呋喃系统和磷酸氢二铵 甲醇系统 ) ,用梯度洗脱对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及其有关物质进行分离。结果 :与中国药典方法相比 ,分离效果显著提高 ,两种方法在 2 .5~ 4 0 μg范围内 ,峰面积与进样量线性关系良好 ,检测限 10ng。结论 :改进后的RP HPLC方法能更加真实的反映去甲万古霉素及其有关物质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RP-HPLC 梯度洗脱 有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浩 胡昌勤 仇仕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92-597,共6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法测定盐酸去甲万古霉素中去甲万古霉素的含量。色谱条件HPLCKromasilC18柱;流动相A0.3mol/L甲酸铵溶液(pH7.5)-水(15∶85),B0.3mol/L甲酸铵溶液(pH7.5)-二氧六环(15∶85);梯度洗...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法测定盐酸去甲万古霉素中去甲万古霉素的含量。色谱条件HPLCKromasilC18柱;流动相A0.3mol/L甲酸铵溶液(pH7.5)-水(15∶85),B0.3mol/L甲酸铵溶液(pH7.5)-二氧六环(15∶85);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80nm;MECC熔融石英毛细管柱;背景电解质含0.06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0.12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磷酸盐缓冲液(pH3.0);外加电压-15kV;柱温25℃;检测波长220nm。采用本文的HPLC和MECC方法,去甲万古霉素与有关物质尤其是与主要杂质之间的分离较好。HPLC方法和中国药典方法对暂行国家标准品和2批供试品中去甲万古霉素含量的测定结果一致。由于此前在标定暂行标准品时所用色谱系统未能分离出主要未知杂质,因而标准品的去甲万古霉素含量的标示值明显偏高,且测定结果揭示该批标准品中去甲万古霉素的含量显著低于中国药典的规定,故建议有关部门制备新的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国家标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含量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HPLC法测定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及注射用制剂的含量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悦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35-537,共3页
目的 :建立更适宜的测定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含量的HPLC色谱条件 ,使主要杂质或无效组分得以分离和检测 ,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RP HPLC法。色谱柱选用Alltech公司AlltimaC1 8(5μm ,4 6mm× 1 50mm) ,以三乙胺缓冲液 (用磷酸调... 目的 :建立更适宜的测定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含量的HPLC色谱条件 ,使主要杂质或无效组分得以分离和检测 ,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RP HPLC法。色谱柱选用Alltech公司AlltimaC1 8(5μm ,4 6mm× 1 50mm) ,以三乙胺缓冲液 (用磷酸调节pH值为 3 2 )—乙腈—四氢呋喃 (92∶7∶1 )为流动相 ,流速 1ml/min ,检测波长为 2 54nm。结果 :干扰主峰测定的一个较大杂质峰与主峰实现了良好分离 ,其他杂质在上述色谱条件下也被一一检出 ;在进样体积为 2 0 μl时 ,本品在 0 0 85~ 1 2 75mg/m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亦令人满意。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含量测定 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PNIPAAm-PEO纳米粒在兔眼内的毒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5
作者 王丽曌 陈翔 +2 位作者 王雨生 陈晓农 王庆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0-205,共6页
背景 传统给药方法治疗眼内炎症时,药物难以透过血-视网膜屏障而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局部药物缓释系统可以减少用药剂量并降低药物的毒性作用,构建载药药物缓释系统对眼内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评价多聚体材料聚N-异丙基... 背景 传统给药方法治疗眼内炎症时,药物难以透过血-视网膜屏障而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局部药物缓释系统可以减少用药剂量并降低药物的毒性作用,构建载药药物缓释系统对眼内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评价多聚体材料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PNIPAAm-PEO)构建的盐酸去甲万古霉素-PNIPAAm-PEO(NV-PNIPAAm-PEO)纳米粒在兔眼玻璃体腔内注射给药后的眼部毒理学和眼内药代动力学特征,为眼后节给药治疗感染性眼病提供依据. 方法 NV-PNIPAArn-PEO纳米粒平均载药量约为质量分数22%,用无菌生理盐水配成质量浓度为20 g/L的凝胶液.新西兰白兔41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1只和对照组10只,将20 g/L NV-PNIPAAm-PEO凝胶液0.1 ml注射入实验组兔的一侧眼玻璃体腔内,对照组注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后的第1、2、3、7、14、21和28天进行眼前后节裂隙灯显微镜和B型超声检查,记录实验眼的视网膜电图(ERG)反应,对角膜、虹膜、玻璃体和视网膜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评价NV-PNIPAAm-PEO对眼部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将兔眼角膜和视网膜脉络膜制备组织匀浆,收集兔房水、玻璃体和血浆样本,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法检测上述各组织中的药物质量浓度.结果 NV-PNIPAAm-PEO玻璃体腔内注射后1~28 d,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眼前后节组织正常,B型超声检查未见异常;最大混合ERG b波振幅、a波振幅和峰潜时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两组兔玻璃体腔内注射后视网膜结构均正常.HPLC法分析表明,注射后1~28d,兔眼角膜组织中药物质量分数均低于检测水平下限,血浆药物质量浓度最高为(0.34±0.11) mg/L,房水药物质量浓度为(0.08±0.04)~(2.16±0.07) mg/L,视网膜脉络膜中药物质量分数为(0.11±0.02)~(2.54±0.38)μg/g,玻璃体药物质量浓度为(5.65±1.14) ~ (406.69±21.05) mg/L,21d内玻璃体腔内药物质量浓度高于大多数革兰阳性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 结论 载药量约为22% NV-PNIPAAm-PEO纳米粒在兔眼玻璃体腔内注射未见明显眼内毒性反应,玻璃体腔内可维持有效药物质量浓度时间达21d,NV-PNIPAAm-PEO纳米粒是治疗眼内感染较好的缓释给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药代动力学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眼内炎 药物治疗 注射 玻璃体内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 纳米微粒 色谱法 高效液相 革兰阳性细菌 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黄静 张天托 +3 位作者 刘慧 朱家馨 周宇麒 吴本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56-559,共4页
目的通过对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在老年人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感染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为去甲万古霉素在老年人群中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观察了43例使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的老年患者,并与同期住院30例老年患者采用万古霉... 目的通过对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在老年人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感染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为去甲万古霉素在老年人群中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观察了43例使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的老年患者,并与同期住院30例老年患者采用万古霉素治疗比较,观察其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去甲万古霉素在老年患者中的治愈率为20%,有效率为79%,细菌清除率76.7%,不良反应发生率5.4%;在万古霉素治疗组中分别为23%、80%、80%和6.6%,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对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良好,耐受性良好,但对原有肾脏疾病与合并使用多种药物患者,去甲万古霉素应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S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老年 下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