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新品种盐粳15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元洲 张亚 +3 位作者 司真真 张大友 邵凤康 梁尚虎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1期189-190,共2页
盐粳15号系由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中粳新品种,具有株叶形态好、产量高、灌浆速度快、品质优、抗病性强、抗倒性好等特点。本文作者总结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并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盐粳15号 选育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盐粳15号轻简栽培高产模式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元洲 司真真 +2 位作者 张亚 邵风康 张爱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6期156-160,共5页
水稻轻简栽培模式主要有直播、机条播和机插等三种模式,本次试验主要对盐粳15号的直播和机插两种高产轻简模式进行了探讨。盐粳15号的直播模式,主要探讨了不同播种期、不同播种量对盐粳15号最终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粳15号最适宜... 水稻轻简栽培模式主要有直播、机条播和机插等三种模式,本次试验主要对盐粳15号的直播和机插两种高产轻简模式进行了探讨。盐粳15号的直播模式,主要探讨了不同播种期、不同播种量对盐粳15号最终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粳15号最适宜的直播时间为6月15日左右,其亩用种量为6 kg/亩,亩有效穗为27万穗/亩,每穗总粒数为105粒左右,每穗实粒数100粒左右,千粒重27.9 g。盐粳15号的机插模式,盐粳15号的适宜机插密度为30 cm×13 cm,栽插前15~18 d播种,基本苗为7.5万/亩,每亩有效穗21万~22万,千粒重27.9 g,每穗总粒数120粒左右,每穗实粒数115粒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粳15号 轻简栽培模式 直播 机插 播期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插秧与条播对盐粳15号生育性状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春燕 马骏 +4 位作者 郭红 李进永 徐海港 李玲 贾玉萍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0年第2期9-12,共4页
对水稻新品种盐粳15号2018、2019年连续2年在江苏盐城地区机插和机条播2种栽培方式的种植表现进行考察,主要测试该品种的生育期安全性、叶龄、分蘖动态、产量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该品种在盐城地区具有安全稳定的生育期,2年机插条件下... 对水稻新品种盐粳15号2018、2019年连续2年在江苏盐城地区机插和机条播2种栽培方式的种植表现进行考察,主要测试该品种的生育期安全性、叶龄、分蘖动态、产量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该品种在盐城地区具有安全稳定的生育期,2年机插条件下全生育期分别为158、155 d,机条播条件下全生育期分别为138、134 d。该品种分蘖能力强,机插条件下2年成穗数分别为25.8万、26.1万个/667 m^2,机条播条件下2年成穗数分别为28.8万、27.9万个/667 m^2。该品种产量潜力高,2年机插和机条播产量均在700 kg/667 m^2以上。该品种机插条件下直链淀粉含量2年分别为15.3%、15.6%,蛋白质含量分别为9.8%、9.7%;机条播条件下直链淀粉含量2年分别为16.2%、16.7%,蛋白质含量分别为9.1%、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 盐粳15号 种植表现 产量 直链淀粉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盐粳15号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马骏 郭红 +4 位作者 李进永 张亚 刘志生 高春燕 徐海港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11-12,共2页
水稻品种盐粳15号属于中熟中粳品种,适合苏中及里下河地区种植。进行了不同栽培模式对盐粳15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粳15号钵苗摆栽模式生长发育均衡,产量水平较抛秧、机插秧、机条播模式高;盐粳15号机插秧模式和抛秧模式生长发育性... 水稻品种盐粳15号属于中熟中粳品种,适合苏中及里下河地区种植。进行了不同栽培模式对盐粳15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粳15号钵苗摆栽模式生长发育均衡,产量水平较抛秧、机插秧、机条播模式高;盐粳15号机插秧模式和抛秧模式生长发育性状相似,但抛秧模式产量受有效穗数和穗型大小制约;盐粳15号机条播模式在实际产量和出米率方面落后其他3种移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盐粳15号 钵苗摆栽 抛秧 机插秧 机条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粳15号在不同配方施肥下的生长效应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进永 费新茹 +4 位作者 赵呈明 郭红 许业 李玲 高春燕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5期73-76,共4页
盐粳15号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强、出米率高等优良特性。笔者重点研究了盐粳15号在不同配方施肥下的茎蘖动态、产量构成等农艺性状,并对成本投入与稻谷产... 盐粳15号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强、出米率高等优良特性。笔者重点研究了盐粳15号在不同配方施肥下的茎蘖动态、产量构成等农艺性状,并对成本投入与稻谷产出进行测算分析,发现不同配方施肥的经济效益差异显著。结果表明,水稻生产上选择合理的施肥方式,可以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粳15号 配方施肥 生长效应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盐粳15号”的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司真真 周建平 +3 位作者 张亚 陈元洲 张庆堂 梁尚虎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41-42,共2页
"盐粳1 5号"系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结实率高、品质优、抗倒性好、灌浆速度快、出米率高、适合多种栽培方式种植等优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及... "盐粳1 5号"系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结实率高、品质优、抗倒性好、灌浆速度快、出米率高、适合多种栽培方式种植等优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及在盐城市的种植表现,并从育秧、移栽、大田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其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粳15号 特征特性 种植表现 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盐粳15号适宜栽插密度试验
7
作者 陈元洲 司真真 +4 位作者 张亚 张大友 邵风康 徐海港 徐为元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1期130-131,共2页
盐粳15号系盐城市盐都区农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为探索该品种适宜的栽插密度,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本次试验。结果表明:盐粳15号产量潜力大,一般田块亩产达600 kg以上,高产田块产量可达700 kg左右,亩产量达到650... 盐粳15号系盐城市盐都区农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为探索该品种适宜的栽插密度,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本次试验。结果表明:盐粳15号产量潜力大,一般田块亩产达600 kg以上,高产田块产量可达700 kg左右,亩产量达到650 kg以上的适宜栽插密度为1.8万穴/亩,基本苗8万左右,有效穗为24万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熟中 盐粳15号 栽插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粳15号”不同稻作方式栽培技术初探
8
作者 张亚 周建平 陆立建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第1期45-46,共2页
"盐粳15号"系由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在近几年示范推广种植中,"盐粳15号"采用人工移栽、机插、直播栽培技术,均表现出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抗倒性强、灌浆速度快、出... "盐粳15号"系由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在近几年示范推广种植中,"盐粳15号"采用人工移栽、机插、直播栽培技术,均表现出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抗倒性强、灌浆速度快、出米率高、适应性广等特点。为更好地发挥"盐粳15号"在大面积生产中的增产作用,使良种良法相配套,总结了"盐粳15号"的特征特性及其人工移栽、机插、直播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粳15号 特征特性 人工移栽 机插 直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盐粳15号的选育与应用
9
作者 周建平 张亚 +4 位作者 张庆堂 陈元洲 司真真 梁尚虎 陆立建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盐粳15号系由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武粳2517与盐粳11号杂交,经5年7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抗倒性强、灌浆速度快、出米率高、适应性广、适合多种栽培方式种植等优良... 盐粳15号系由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武粳2517与盐粳11号杂交,经5年7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抗倒性强、灌浆速度快、出米率高、适应性广、适合多种栽培方式种植等优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粳15号 选育 应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盐粳15号全量麦秸秆机械还田机插发育规律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0
作者 李玲 李进永 +4 位作者 郭红 费新茹 许业 刘井祥 马骏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盐粳15号(盐粳1121)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种植,表现出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强、出米率高等诸多特点。本文作者重点介绍了盐粳15号全量麦秸秆机械还田机插栽培的群体... 盐粳15号(盐粳1121)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种植,表现出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强、出米率高等诸多特点。本文作者重点介绍了盐粳15号全量麦秸秆机械还田机插栽培的群体构成及产量表现,研究了全量麦秸秆机械还田对其茎蘖动态、产量构成等农艺性状的影响,最后得出该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中的全量麦秸秆机械还田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熟中 盐粳15号 秸秆还田 机插 效应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用量和机插密度对盐粳15号农艺性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伟 卫万娟 +7 位作者 金彦刚 赵其兵 夏中华 任仰涛 李珍富 常东伟 杨永乐 刘海浪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1年第4期14-19,共6页
为探明不同氮肥用量和机插密度对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盐粳15号农艺性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于2020年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吕良镇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淮南试验站进行不同氮肥用量和机插密度的二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 为探明不同氮肥用量和机插密度对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盐粳15号农艺性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于2020年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吕良镇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淮南试验站进行不同氮肥用量和机插密度的二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对盐粳15号的生育期、株高、产量及构成因素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盐粳15号的生育期延长,株高增高,高峰苗和有效穗数随之增加,但成穗率却随之减少,每穗总粒数先增加后减少,结实率降低,产量先升后降。不同机插密度对产量及构成因素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机插密度的增加,高峰苗和有效穗数随之增加,成穗率、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降低,产量先升后降。氮肥用量与机插密度之间有一定的互作效应。适当地增加机插密度可以弥补低氮水平下产量的损失,而在高氮水平下,机插密度应适度降低。综上,氮肥用量与机插密度分别为300 kg/hm^(2)和27.8万穴/hm^(2)时,盐粳15号生育期、株高适中,群体、穗粒结构协调,实现了最佳产量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用量 机插密度 盐粳15号 农艺性状 产量 产量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下机插密度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鑫 林晶晶 +5 位作者 李长亚 郭红 杨力 刘洪进 夏思成 王文彬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64,共7页
为了明确适合粳稻品种高产优质栽培的机插密度及缓释氮肥、常规氮肥的配施模式,以盐粳15号为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置3种氮肥运筹模式,即300 kg/hm^(2)常规氮肥按高产栽培施肥模式分次施用、240 kg/hm^(2)缓释氮肥一次基施、180 kg/... 为了明确适合粳稻品种高产优质栽培的机插密度及缓释氮肥、常规氮肥的配施模式,以盐粳15号为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置3种氮肥运筹模式,即300 kg/hm^(2)常规氮肥按高产栽培施肥模式分次施用、240 kg/hm^(2)缓释氮肥一次基施、180 kg/hm^(2)缓释氮肥与60 kg/hm^(2)常规氮肥配施;设置4种机插密度处理,即在机插行距均为25 cm下,株距分别设为11、13、15、17 cm。机插行距25 cm时,随着株距增加,盐粳15号的茎蘖数、有效穗数降低,穗粒数、1次枝梗数、2次枝梗数增加,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理论产量与株距呈二次曲线关系,根据曲线方程计算出盐粳15号高产最适株距为13~14 cm。300 kg/hm^(2)常规氮肥高产施肥模式虽然产量高,但肥料用量多,且稻米食味品质下降;240 kg/hm^(2)缓释氮肥一次基施影响大穗形成,不利于高产;180 kg/hm^(2)缓释氮肥与60 kg/hm^(2)常规氮肥配施,可以在降低氮肥用量的同时,利于产量提高和品质形成。得出结论,机插行距为25 cm时,株距13~14 cm,种植密度为28.57万~30.77万穴/hm^(2),有利于盐粳15号提高产量;180 kg/hm^(2)缓释氮肥基施与60 kg/hm^(2)常规氮肥配施模式,可以在降低总施氮量的条件下,取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粳15号 株距 产量 品质 氮肥运筹模式 机插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