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盐碱荒漠化预警理论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卞建民 林年丰 汤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7-209,共3页
提出了土地盐碱荒漠化预警的概念,建立了土地盐碱荒漠化预警理论。通过对盐碱荒漠化灾害成因系统的分析,采用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进行荒漠化预警研究,为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地 盐碱荒漠化 预警理论 灾害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与治理并重,改善吉林西部地区盐碱荒漠化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取生 庞治国 宋玉祥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2000年第2期53-55,共3页
吉林西部地区是我国北方生态环境脆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盐碱荒漠化是区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了该区盐碱荒漠化现状及其对畜牧业、生态平衡、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进程造成的严重危害 。
关键词 盐碱荒漠化 吉林西部地区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纪环境演变与中国北方的荒漠化 被引量:25
3
作者 林年丰 汤洁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3-191,共9页
从第四纪环境演变的观点出发 ,研究中国北方荒漠化的正逆演变过程。在末次冰期极盛期(18~ 15kaB .P .) ,气候恶劣、干冷 ,沙漠、黄土面积扩大。全新世 (11kaB .P .)以来气候开始转暖 ,9~5kaB .P .为全新世的高温、高湿期 ,温带森林植... 从第四纪环境演变的观点出发 ,研究中国北方荒漠化的正逆演变过程。在末次冰期极盛期(18~ 15kaB .P .) ,气候恶劣、干冷 ,沙漠、黄土面积扩大。全新世 (11kaB .P .)以来气候开始转暖 ,9~5kaB .P .为全新世的高温、高湿期 ,温带森林植被几乎取代了北方地区的干旱荒漠和干旱半干旱草原 ,在沙层和黄土地层中发育了多层古土壤。中全新世 (5~ 2 .5kaB .P .)以来气候向干冷方向转变 ,但仍有古土壤发育 ,自然和人文因素促使荒漠化的正逆演化。晚全新世 (2 .5kaB .P .- )气候向干冷方向转变 ,直到 2 0世纪下半叶全球变暖 ,加速了全球性荒漠化的发展。指出荒漠化问题的复杂性 ,对荒漠化的概念进行了讨论 ,并将我国主要的荒漠化分为 4大类型 ,即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碱荒漠化与石漠化 ,还划分了 10个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环境演变 中国北方 气候 风蚀荒漠化 水蚀荒漠化 盐碱荒漠化 石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西部草地盐碱化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取生 宋玉祥 赵春生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4-306,309,共4页
针对吉林省西部地区盐碱荒漠化现状及其成因 ,提出通过实施季节性禁牧和封原育草工程 ,实施舍饲优质羊工程 ,建设人工优质牧草———紫花苜蓿的种植基地 ,制定有利于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改革和完善草场经营机制等措施 ... 针对吉林省西部地区盐碱荒漠化现状及其成因 ,提出通过实施季节性禁牧和封原育草工程 ,实施舍饲优质羊工程 ,建设人工优质牧草———紫花苜蓿的种植基地 ,制定有利于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改革和完善草场经营机制等措施 ,以达到防止松嫩草地继续盐碱荒漠化、维护松嫩草地生态平衡的目的。参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盐碱荒漠化 治理 吉林 西部地区 成因 季节性禁牧 封原育草工程 舍饲优质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中游盐碱地植物生长与水分变化关系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牛赟 李秉新 +2 位作者 苗毓鑫 王艺林 边彪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69-1975,共7页
为了探索在盐碱地荒漠化防治中植物对水分变化的响应机理,提取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建立的试验站长期定位监测的生物量、盖度、土壤各层质量含水率、地下水埋深、降水量等数据,采用特征参数算法、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植物生长和... 为了探索在盐碱地荒漠化防治中植物对水分变化的响应机理,提取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建立的试验站长期定位监测的生物量、盖度、土壤各层质量含水率、地下水埋深、降水量等数据,采用特征参数算法、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植物生长和水分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及相关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2006-2014 年,盖度、生物量、地下水埋深呈波动性增加趋势,0-10、10-20、20-40、40-60 cm 土壤质量含水率和降水量呈波动性略有减少趋势.(2)在一年植物生长季的3-11 月份,降水量、地下水埋深、土壤各层含水率、生物量和盖度等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建立了盖度与生物量、10-60cm(10-20、20-40、40-60 cm)土壤质量含水率、降水量、地下水埋深的回归模型以及生物量与盖度、10-60cm(10-20、20-40、40-60 cm)土壤质量含水率、降水量、地下水埋深的回归模型,且均通过了R2 拟合检验、F 方差检验、t 偏回归系数检验.建立的模型可以解释植物盖度、生物量的变差分别为95.3%、98.6%.该研究可为盐碱地荒漠化防治的水资源管理以及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盖度 土壤质量含水率 盐碱荒漠化防治 黑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