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干旱盐渍化地区果园土壤盐分离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郭全恩 王益权 +2 位作者 郭天文 刘军 南丽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4-669,共6页
以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郑川村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500个土样盐分离子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土壤阴离子主要是HCO3-、SO42-,阳离子主要是Na+。CO32-与HCO3-、Mg2+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与Na+... 以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郑川村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500个土样盐分离子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土壤阴离子主要是HCO3-、SO42-,阳离子主要是Na+。CO32-与HCO3-、Mg2+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与Na+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HCO3-与Cl-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与Mg2+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Cl-与SO42-、Ca2+、Mg2+、Na+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与Ca2+、Na+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SO42-与Ca2+、Mg2+、Na+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Ca2+与K+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与Na+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Mg2+与K+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K+与Na+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通过对盐分离子的聚类分析发现,Cl-、Mg2+、CO32-、Ca2+、K+和HCO3-在该区土壤中有着相似或相近的运移特征。对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这两种分析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偏相关分析能进一步消除由于其他变量的影响,因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刻化多元变量其中的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离子 相关性 半干旱盐渍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化地区土地整理过程中的土壤改良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清敏 刘峻岭 +1 位作者 李洪远 孟伟庆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4-229,共6页
针对盐渍化地区土地整理实践中土壤盐分含量高,养分含量少的特点,考虑隔盐材料(A)、隔盐层深度(B)和改良剂(C)三个因素,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方案,对土壤进行改良试验,以便筛选出较好的改良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改良后土壤容重、pH值... 针对盐渍化地区土地整理实践中土壤盐分含量高,养分含量少的特点,考虑隔盐材料(A)、隔盐层深度(B)和改良剂(C)三个因素,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方案,对土壤进行改良试验,以便筛选出较好的改良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改良后土壤容重、pH值和含盐量下降明显,有效氮、有效磷、有机质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有效钾含量略有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土壤理化性质、主要养分含量明显改善,作物生物量和产量显著提高,且各指标均差异显著。经过综合平衡,确定A2B2C1为最佳改良方案,其中隔盐材料选取炉渣和玉米秸秆,隔盐层深度为60cm,改良剂为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土地整理 盐渍化地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平原次生盐渍化地区地下水动态调控模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会峰 张发旺 +1 位作者 王贵玲 刘春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3期63-67,共5页
在盐荒地野外水盐运移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饱和-非饱和带的土壤水盐运移模型,以地下水埋深为调控关键因子,利用HYDRUS软件模拟了河套灌区荒地不同时段的不同控制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包气带水盐变化规律。通过模型反算,定量确定了... 在盐荒地野外水盐运移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饱和-非饱和带的土壤水盐运移模型,以地下水埋深为调控关键因子,利用HYDRUS软件模拟了河套灌区荒地不同时段的不同控制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包气带水盐变化规律。通过模型反算,定量确定了不同时段防治盐渍化的地下水埋深临界值。模拟结果:在年内2~3次灌溉淋滤的条件下,3月-6月份(春融返盐期)控制地下水埋深大于2.4~2.7m,7月初-9月初,控制地下水埋深大于1.8~2.1m,9月中旬-11月中旬(秋浇积盐期),控制地下水埋深大于1.5~1.8m,11月下旬-3月上旬(冬封期)控制地下水埋深大于2.0~2.3m可使0~50cm土层的全盐量基本小于0.2%,处于非盐渍化状态。研究结果可为河套平原次生盐渍化区水盐运移调控和盐渍化改良提供借鉴和依据,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盐渍化地区 地下水埋深 动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平原盐渍化地区单元农业生态系统综合分析
4
作者 马金忠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89年第4期9-13,共5页
本项研究选择了四个农户单元系统,试图通过对单元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的自然(能量、养分)—人(农民心理)的综合分析,寻求在目前情况下,农村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对不同系统的能量效益、土壤养分平衡分析及农民心理模糊评判表明,种—养结合... 本项研究选择了四个农户单元系统,试图通过对单元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的自然(能量、养分)—人(农民心理)的综合分析,寻求在目前情况下,农村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对不同系统的能量效益、土壤养分平衡分析及农民心理模糊评判表明,种—养结合系统从理论上及农民心理方面均优于单纯的种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地区 单元系统 农业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