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陵凹陷八岭山—花园多层系盐和盐泥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佘晓宇 龚晓星 +4 位作者 吕鹏 梁斌 丁小辉 焦立波 唐婷婷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5-773,共9页
近年来在八岭山-花园背斜构造翼部有新的油气发现,有必要对其构造性质进行再认识。通过地震解剖,认为渔洋组-新沟嘴组(K2y-Ex)有盐和盐泥两类构造叠置,可进一步划分为盐丘-盐柱多层叠置构造、盐泥丘-盐泥株(柱)构造和盐泥丘构造;盐泥构... 近年来在八岭山-花园背斜构造翼部有新的油气发现,有必要对其构造性质进行再认识。通过地震解剖,认为渔洋组-新沟嘴组(K2y-Ex)有盐和盐泥两类构造叠置,可进一步划分为盐丘-盐柱多层叠置构造、盐泥丘-盐泥株(柱)构造和盐泥丘构造;盐泥构造的形成是塑化的盐泥岩顺层蠕动使每一单层变厚、多层累加增厚的叠加效应结果,盐泥沿早期断层侵入或底辟导致逆断层的产生,使断层具有下正上逆的特点;差异负荷和火山热对流为其主导动力学机制;渔洋组-沙市组下段(K2y-Es下)盐丘-盐柱产生期为中始新世,主要形成期为晚渐新世,沙市组上段-新沟嘴组(Es上-Ex)盐泥构造产生期为晚渐新世,两者均于更新世基本定型;盐泥构造翼部地层-盐泥封挡和上倾尖灭岩性-盐泥封挡圈闭为潜在的油气藏勘探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岭山-花园地区 盐泥构造 构造组合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rgos盆地Perdido构造带盐泥底辟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帆 胡望水 +1 位作者 蔡文杰 陈章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1-38,共8页
由于盐构造变形的特殊性及研究区所处构造背景的复杂性,影响盐层构造变形的因素众多,且在不同阶段主导因素有所差异。为了查明Perdido构造带盐泥底辟构造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充分利用测井、地震资料,选取典型剖面进行构造解释,从研究区... 由于盐构造变形的特殊性及研究区所处构造背景的复杂性,影响盐层构造变形的因素众多,且在不同阶段主导因素有所差异。为了查明Perdido构造带盐泥底辟构造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充分利用测井、地震资料,选取典型剖面进行构造解释,从研究区区域构造特征、演化历史、动力学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erdido构造带为盐构造和盐泥构造组合,是多套盐、泥丘、刺穿构造的组合,是长期发育的多层盐泥几乎同时活动引起的生长型构造样式;研究区多期盐、泥底辟复杂构造发育演化历史划分为6个阶段;差异负荷作用为盐、盐泥构造的主导动力学机制。研究成果对墨西哥湾西部Burgos盆地Perdido构造带深水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gos盆地 Perdido构造 盐泥构造 底辟构造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盐-泥构造的样式和成因机制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晓峰 解习农 +1 位作者 张成 姜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3-409,共7页
以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为基础,借鉴典型盐或泥构造的研究成果,文中确立了东营凹陷盐-泥构造样式:盐-泥枕构造、盐-泥滚—滑脱断层簇—滚动背斜构造、盐-泥核背斜—拱顶断层簇构造。区域伸展作用下的重力滑动作用是东营凹陷盐-泥构造的主... 以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为基础,借鉴典型盐或泥构造的研究成果,文中确立了东营凹陷盐-泥构造样式:盐-泥枕构造、盐-泥滚—滑脱断层簇—滚动背斜构造、盐-泥核背斜—拱顶断层簇构造。区域伸展作用下的重力滑动作用是东营凹陷盐-泥构造的主导成因机制。重力滑动作用表现为触发盐-泥层的聚集—隆升和引起薄皮滑脱作用。由此文中将盐-泥构造演化历程划分为盐-泥枕发育期和滑脱断层—盐-泥滚—盐-泥核背斜发育期。最终建立了东营凹陷盐-泥构造的成因-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构造样式 成因机制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东营三角洲与中央隆起带盐—泥构造形成的关系及其对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孙昶旭 崔永刚 +1 位作者 罗文生 曲长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2-467,共6页
东营三角洲是一个沿东营凹陷长轴方向发育的典型河控三角洲。在裂陷中期到晚期东营凹陷东部和南部发育的众多三角洲中,东营三角洲发育面积最广、时间最长,对古地形和沉积作用的影响最大。精细的三维地震资料、测井和钻井资料表明,东营... 东营三角洲是一个沿东营凹陷长轴方向发育的典型河控三角洲。在裂陷中期到晚期东营凹陷东部和南部发育的众多三角洲中,东营三角洲发育面积最广、时间最长,对古地形和沉积作用的影响最大。精细的三维地震资料、测井和钻井资料表明,东营三角洲对中央隆起带特别是梁家楼—现河庄构造带盐—泥构造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构造分析的基本原理,通过把东营三角洲进积过程和盐—泥构造的上拱作用相结合,认为厚度巨大的三角洲进积体是盐—泥构造形成的一个触发因素。由于盐—泥构造的形成、沉积斜坡突然变陡以及三角洲的不断进积,最终重力滑动和底辟运动导致了生长断裂的形成,进而形成了构造坡折带,而且在三角洲前缘形成了滑塌浊积岩体,并形成了与构造坡折带有关的砂体,如低位扇体系。综上所述,三角洲进积体、盐—泥构造和构造坡折带关系模式的建立对于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三角洲 -构造 生长断裂 构造坡折带 三角洲前缘 滑塌浊积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