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黄蒿(Artemisia annua)挥发油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毕阳 李莹 肖雯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5-180,共6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盐池湾黄蒿(Artemisia annua)中提取挥发油,分析盐池湾地区不同生长阶段6月(A样品)和7月(B样品)黄蒿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测定,采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含量.从两个不同生长...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盐池湾黄蒿(Artemisia annua)中提取挥发油,分析盐池湾地区不同生长阶段6月(A样品)和7月(B样品)黄蒿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测定,采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含量.从两个不同生长期黄蒿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21和23种成分,其中相同成分8种.分子式为C15H24的1H-Cycloprop[e]azulene,1a,2,3,4,4a,5,6,7b-octahydro-1,1,4,7-tetramethyl-,1aR-(1a.alpha.,4.alpha.,4a.beta.,7b.alpha.)为样品A化学成分中含量最高的单一成分,匹配度达到98%,含量达到11.502%.桉油精(C10H18O)为样品B化学成分中含量最高的单一成分,匹配度达到96%,含量达到7.913%.两个生长阶段的黄蒿虽然其挥发油主要组成部分的种类及含量很相近,但化学成分种类及数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盐池湾地区的黄蒿所检测出的化合物中只有3种与其他产地黄蒿相同,其他化合物均属首次检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蒿 挥发油 GC-MS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动物物种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小鹏 吴小舟 《甘肃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1-5,9,共6页
甘肃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区内有脊椎动物 2 2目 48科1 35种。其中鱼类 5种 ,两栖类 1种 ,爬行类 2种 ,鸟类 96种 ,兽类 31种。含国家 I级保护动物1 0种 , 级保护动物 2 4种。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集中分布... 甘肃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区内有脊椎动物 2 2目 48科1 35种。其中鱼类 5种 ,两栖类 1种 ,爬行类 2种 ,鸟类 96种 ,兽类 31种。含国家 I级保护动物1 0种 , 级保护动物 2 4种。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集中分布区之一 ,尤其是高原有蹄类 ,占我国北方列入保护名录有蹄类 ( 1 6种 )的 56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 动物 保护 种类组成 区系特征 物种多样性 宣传教育 法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华 窦志刚 《甘肃林业》 2010年第1期28-30,共3页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盐池湾保护区),总面积136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54万公顷,缓冲区面积27.74万公顷,试验区面积72.9万公顷。主要保护白唇鹿、野牦牛、藏野驴等100余种珍稀濒危物种及高山寒漠生态系统、...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盐池湾保护区),总面积136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54万公顷,缓冲区面积27.74万公顷,试验区面积72.9万公顷。主要保护白唇鹿、野牦牛、藏野驴等100余种珍稀濒危物种及高山寒漠生态系统、高山草甸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保护对象众多,保护价值极高,属超大型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 生态问题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草原生态系统 珍稀濒危物种 湿地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野生动物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类群组成、区系分布及其与植被类型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玉斌 张书瑜 王惠萍 《防护林科技》 2019年第9期19-22,共4页
为了查清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昆虫种类组成及昆虫区系特征,采用实地踏查和样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样方内和踏查线路中出现的所有昆虫个体均采集标本并鉴定,统计昆虫种类,确定其目、科、属的区系地理成分。结果表明:分布于该... 为了查清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昆虫种类组成及昆虫区系特征,采用实地踏查和样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样方内和踏查线路中出现的所有昆虫个体均采集标本并鉴定,统计昆虫种类,确定其目、科、属的区系地理成分。结果表明:分布于该保护区的昆虫有7目25科61属88种。保护区最多是鳞翅目、鞘翅目和直翅目昆虫,其科、属和种数分别占全部科、属和种数的28.00%、45.90%和44.31%,32.00%、21.31%和18.18%,12.00%、11.47%和19.32%,其他目的属数和种数占比都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 昆虫 组成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色拥军 裴雯 +1 位作者 马志兵 杨巨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5-191,共7页
景观格局演化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景观破碎化在时空上的直接表现,其时空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分析,对了解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1996、2006和2017年3期遥感影像,结合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景观格局演化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景观破碎化在时空上的直接表现,其时空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分析,对了解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1996、2006和2017年3期遥感影像,结合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20年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6-2017年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沼泽草地、沼泽地、冰川及永久积雪和沙地面积增幅分别为42.05%、63.24%、259.03%和87.62%,天然牧草地、河流水面和裸岩石砾地面积降幅分别为20.15%、24.33%和22.39%;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减小,斑块形状趋于简单,连通性增强,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降低;降水与冰川及永久积雪和裸岩石砾地呈显著相关(P<0.05),气温与各土地覆被类型之间关系不显著(P>0.05)。在自然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下,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向连通性高、破碎化程度降低的方向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景观破碎化 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豺种群调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志兵 王普 +2 位作者 李祎斌 王忠骅 任学良 《甘肃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57-59,80,共4页
豺保护面临多种挑战,包括栖息地破碎化、人豺冲突和缺乏科学研究与监测等。通过分析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9-2022年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旨在初步了解和掌握保护区豺种群的分布和数量,并提供科学依据以制定豺种群保护对策。结果... 豺保护面临多种挑战,包括栖息地破碎化、人豺冲突和缺乏科学研究与监测等。通过分析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9-2022年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旨在初步了解和掌握保护区豺种群的分布和数量,并提供科学依据以制定豺种群保护对策。结果显示,94台红外相机的有效工作为12 512天,确定拍摄到豺的16台红外相机位点占有率为17.02%;获得的237份豺照片及视频资料独立有效探测数为28次,相对多度指数为0.22;豺有群分布在保护区内的3个重点区域,分别为鱼儿红、疏勒南山和野马南山西部。加强豺关键栖息地周边村镇的保护教育,缓解人豺冲突,建立跨省豺监测与保护单元,这些对策的综合实施将有助于保护豺种群,促进其栖息地的恢复和豺与人类的和谐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种群调查 红外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池湾高原湿地雁鸣鹤舞生机盎然
7
作者 索义拉 《甘肃林业》 2012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五月的盐池湾高、原湿地冰雪消融,河水盥盘,湖泊荡漾,水鸟熙熙。五月下旬,由盐池湾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实施的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项目,对盐池湾保护区湿地夏候鸟繁殖状况玎展了实地调查。
关键词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 动物资源调查 生命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 繁殖状况 管理局 夏候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池湾大量候鸟筑巢繁殖
8
作者 索伦格 臧建华 《甘肃林业》 2004年第4期44-44,共1页
五月的肃北盐池湾自然保护区阳光灿烂,春意盎然,到处呈现出绿意浓浓、百鸟争鸣的喜人景象。此时,也正是栖息在这里的候鸟筑巢孵化繁殖的最佳时机。
关键词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 候鸟 繁殖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