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烃盐水包裹体PVT模拟新方法及其在气藏古压力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俊武 邹华耀 +2 位作者 李平平 付孝悦 王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8,共7页
流体包裹体PVT数值模拟法是恢复地层古压力的重要手段,但在高成熟天然气藏储层中,因缺乏气液两相石油包裹体,传统的PVT模拟方法无法应用,探索新方法刻不容缓。含烃盐水包裹体在天然气藏储层中普遍存在,具有能溶解微量轻烃、并且捕获温... 流体包裹体PVT数值模拟法是恢复地层古压力的重要手段,但在高成熟天然气藏储层中,因缺乏气液两相石油包裹体,传统的PVT模拟方法无法应用,探索新方法刻不容缓。含烃盐水包裹体在天然气藏储层中普遍存在,具有能溶解微量轻烃、并且捕获温度与均一温度非常接近的特性。利用PVTsim数值模拟软件,结合包裹体气液比、均一温度等参数,提出了一种新的含烃盐水包裹体PVT模拟方法,并应用于恢复川东北元坝气藏的古压力。实验结果显示:元坝地区须家河组储层在160 Ma左右时发育弱超压,压力系数达到1.11;随后古压力迅速增大,至148 Ma左右时,压力系数达到1.86;在100 Ma时,古压力达到最大,但地层埋深也最大,压力系数有所降低,达到1.60。基于须家河组烃源岩生烃演化、储层古压力演化以及生储盖组合特征综合分析表明,烃源岩生烃产生的大量超压流体充注储层,引起的压力传递是储层发育超压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烃盐水包裹体 PVT模拟 古压力 须家河组 元坝地区 川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水包裹体在成岩作用研究中的应用——以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为例 被引量:20
2
作者 马红强 陈强路 +3 位作者 陈红汉 王恕一 钱一雄 陈跃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B11期601-606,共6页
该文根据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盐水包裹体观察测试资料,对其类型和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结合地质分析,重点讨论了盐水包裹体在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中的应用。研究表明,除了利用传统的显微镜观察、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分... 该文根据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盐水包裹体观察测试资料,对其类型和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结合地质分析,重点讨论了盐水包裹体在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中的应用。研究表明,除了利用传统的显微镜观察、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外,利用盐水包裹体所记录的成矿流体信息可以进一步探讨成岩作用,从而为储层预测与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水包裹体 成岩作用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相变过程对石英矿物中盐水包裹体再平衡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可禹 张书林 杨鹏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2-890,共9页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应当遵循先开展均一温度测定、后进行冰点测定的分析流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测试流程并未严格执行,不少研究者在测完冰点温度(T_m)后继续重复测试该样品的均一温度(T_h),从而导致测试结果可能存在诸多不确定...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应当遵循先开展均一温度测定、后进行冰点测定的分析流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测试流程并未严格执行,不少研究者在测完冰点温度(T_m)后继续重复测试该样品的均一温度(T_h),从而导致测试结果可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为了揭示低温相变过程对盐水包裹体再平衡作用的影响,引起广大研究人员对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流程的重视,在盐水包裹体岩相学观察以及显微激光拉曼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结合流体包裹体PVTx数值模拟以及前人研究结果,定量对比不同测温顺序得到的显微测温数据的差异。结果表明:冰点测试之前,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可以被多次重复测试;在低温相变测温过程中盐水包裹体可能会发生拉伸甚至泄露,其均一温度值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其冰点温度值基本不变,因此低温相变测温可能会造成其记录的原始信息发生重置;相较于方解石矿物,石英内部的盐水包裹体具有更强的抵抗再平衡作用影响的能力;较高的气体充填度以及高盐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再平衡作用对盐水包裹体的影响;在低温相变测温过程中,由于水结冰产生的体积膨胀作用,盐水包裹体发生拉伸甚至泄露等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导致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值普遍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水包裹体 显微测温分析 再平衡作用 PVTx模拟 充填度 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烃盐水包裹体PVTsim模拟的一种简化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瑀辉 袁玉松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8年第5期40-43,共4页
在利用PVTsim模拟地层古压力过程中发现,室温下包裹体气液体积比的模拟结果与捕获压力之间存在明显函数关系,提出了利用模拟得到的两组数据计算气液比与捕获压力的方程,再将实验室测得的室温条件下气液比代入,最后得到包裹体最大捕获压... 在利用PVTsim模拟地层古压力过程中发现,室温下包裹体气液体积比的模拟结果与捕获压力之间存在明显函数关系,提出了利用模拟得到的两组数据计算气液比与捕获压力的方程,再将实验室测得的室温条件下气液比代入,最后得到包裹体最大捕获压力的简化方法,可以便捷地进行批量包裹体样品捕获压力模拟,同时为包裹体成分校正及结果调整提供参考。应用此方法模拟了川东南地区林–1井下古生界地层流体压力演化过程,模拟结果揭示林–1井早期普遍存在超压,早白垩世时压力系数超过2.0,晚白垩世地层压力迅速下降,现今为常压,反映了白垩世晚期强烈构造抬升对地层超压具有显著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烃盐水包裹体 压力演化 压力系数 捕获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中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6
5
作者 刘德汉 肖贤明 +2 位作者 田辉 卢家烂 闵育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1-501,共11页
根据流体包裹体的透光和荧光性特征,首先将包裹体划分为烃包裹体、含烃包裹体和无荧光的盐水包裹体与非烃包裹体3大类。其次,再根据包裹体的组成和相态特征,将烃包裹体划分为以下9类:液态烃-气液烃包裹体、气态烃包裹体、含沥青包裹体... 根据流体包裹体的透光和荧光性特征,首先将包裹体划分为烃包裹体、含烃包裹体和无荧光的盐水包裹体与非烃包裹体3大类。其次,再根据包裹体的组成和相态特征,将烃包裹体划分为以下9类:液态烃-气液烃包裹体、气态烃包裹体、含沥青包裹体、含烃盐水包裹体、含烃气体包裹体、液相盐水包裹体、两相盐水包裹体、非烃气体包裹体和含子矿物的盐水包裹体。液态烃-气液烃包裹体类进一步划分为以下4个亚类:重质油包裹体、中质油包裹体、轻质油包裹体和凝析油包裹体。论文还重点探讨了烃包裹体在烃源岩、储集岩和输导岩中的分布规律及各类流体包裹体在油气生成、运移和成藏演化中的地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包裹 盐水包裹体 CO2 包裹 含油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包裹体PVTx数值模拟恢复油藏古温压---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应用实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席斌斌 蒋宏 +2 位作者 许锦 陈强路 尤东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6-895,共10页
包裹体PVTx数值模拟是恢复油藏古温压的重要手段。由于无法精确地确定油包裹体的组成,以及油包裹体成分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可逆的次生变化,现有方法恢复的古温压存在不确定性。一般而言,与油包裹体伴生的盐水包裹体成分相对简单... 包裹体PVTx数值模拟是恢复油藏古温压的重要手段。由于无法精确地确定油包裹体的组成,以及油包裹体成分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可逆的次生变化,现有方法恢复的古温压存在不确定性。一般而言,与油包裹体伴生的盐水包裹体成分相对简单,且遭受次生蚀变影响的概率较低。因此,尝试将伴生的盐水包裹体作为独立的地质压力计在塔里木盆地顺南地区SN1井进行了应用研究。包裹体岩相学研究显示,SN1井高角度裂缝充填的方解石中,发育大量遭受过次生蚀变的含沥青烃包裹体及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包裹体古温压恢复显示,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呈现异常高的均一温度(超过170℃),均一压力波动范围大,且存在异常高压(39.1 MPa起,甚至超过165.8 MPa)。上述现象可能与热流体活动和原油充注后所经历的裂解增压过程有关。基于盐水包裹体均一压力的最低值,结合该地区埋藏史和热演化史分析,推测热液活动时间为海西期。上述认识与该地区NE向走滑断裂活动具有较好的时空匹配关系。综上所述,油包裹体伴生的盐水包裹体作为独立的地质压力计,可以用来恢复油藏古温压的演化轨迹,并限定古流体活动的时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方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甲烷盐水包裹体 古温度 古压力 PVTx模拟 顺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26-24井区良里塔格组储层烃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次 被引量:5
7
作者 邢永亮 张鼐 +3 位作者 张宝收 赵瑞华 陈延贵 杨晓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1-658,共8页
塔中26-24井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丰富的烃包裹体。通过对烃包裹体的赋存位置、生长关系、烃包裹体特征和烃包裹体及其伴生盐水包裹体的显微测温分析,认为塔中26-24井区存在Ⅰ,Ⅱ,Ⅲ3期烃包裹体。第Ⅰ期烃包裹体(Ⅰ:OL+O... 塔中26-24井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丰富的烃包裹体。通过对烃包裹体的赋存位置、生长关系、烃包裹体特征和烃包裹体及其伴生盐水包裹体的显微测温分析,认为塔中26-24井区存在Ⅰ,Ⅱ,Ⅲ3期烃包裹体。第Ⅰ期烃包裹体(Ⅰ:OL+OLG)以浅褐色、无色液烃包裹体为主,在紫外光下发中等强度的黄白-黄色荧光。第Ⅱ期烃包裹体(Ⅱ:OLG+OG)多为无色、极浅褐色的气、液两相烃包裹体,在紫外光下气、液两相烃包裹体发强的蓝白色-蓝色荧光。第Ⅲ期烃包裹体(Ⅲ:OLG+OG+OA)多为浅褐色、褐色、深褐色的气、液两相烃包裹体,在紫外光下发强的黄-黄褐色荧光。其形成温度范围分别集中在80~90,90~100和97~110℃。结合本区地质背景,认为塔中26-24井区油气藏存在3个成藏期,即晚海西期中质油成藏、早喜马拉雅期轻质-凝析油气成藏和晚喜马拉稚期高成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 盐水包裹体 成藏期次 良里塔格组 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包裹体在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伟 张枝焕 +3 位作者 杨永才 孟凡魏 黄宇营 秦黎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0-603,共4页
应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SRXRF)无损分析技术,对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两口井侏罗系储集层砂岩中与含油包裹体共生的盐水包裹体进行了微区分析。结果表明,庄1井和征1井的包裹体样品同步辐射X射线能谱图各元素净峰面积存在一定差别,... 应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SRXRF)无损分析技术,对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两口井侏罗系储集层砂岩中与含油包裹体共生的盐水包裹体进行了微区分析。结果表明,庄1井和征1井的包裹体样品同步辐射X射线能谱图各元素净峰面积存在一定差别,通过标样对K、Ti、Mn、Fe、Ni、Cu、Sr等元素含量进行了标定,除Fe含量变化大外,其他元素含量都有较大差别,认为庄1井和征1井成藏流体性质差别较大,推测庄1井与征1井侏罗系油藏具有不同的成藏史,其油源也是有差别的。这也得到了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和全岩含油包裹体成分分析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盐水包裹体 微量元素 均一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包裹体技术恢复气藏古压力 被引量:11
9
作者 施伟军 席斌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8-134,共7页
包裹体捕获时的温度和压力反映了油气藏形成时的古温度和古压力,是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富(CH4)气盐水包裹体是气藏中最主要的一种包裹体类型,对这类包裹体捕获温度和压力的恢复最大的技术难点是其中气体(CH4)含量的精... 包裹体捕获时的温度和压力反映了油气藏形成时的古温度和古压力,是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富(CH4)气盐水包裹体是气藏中最主要的一种包裹体类型,对这类包裹体捕获温度和压力的恢复最大的技术难点是其中气体(CH4)含量的精确测定。通过建立CH4气体拉曼位移值与包裹体内压的相关曲线,根据包裹体总体积和成分保持恒定的原则构建迭代计算模型,可快速准确计算出含CH4盐水包裹体的捕获压力。该方法应用于川南隆32井中奥陶统宝塔组微晶灰岩中的包裹体古压力研究,计算结果显示包裹体的捕获压力为884.08~1 249.32 bar,压力系数约为1.3~1.8,证明了包裹体捕获时地层流体为超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CH4盐水包裹体 包裹内压 拉曼位移 均一温度 捕获压力 拉曼位移—密度迭代法 气藏古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