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穴青蟹对盐度变化的生态适应及渗透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傅愔 马凌波 成永旭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4年第2期112-120,共9页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软甲纲(Malacostraca)、十足目(Decapoda)、梭子蟹科(Portunidae)、青蟹属(Scylla),其野生种群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和其他印度洋-太平洋海域,是中国传统海水养殖蟹类之一。...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软甲纲(Malacostraca)、十足目(Decapoda)、梭子蟹科(Portunidae)、青蟹属(Scylla),其野生种群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和其他印度洋-太平洋海域,是中国传统海水养殖蟹类之一。该蟹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人们对青蟹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仅通过海捕天然蟹苗或增加养殖密度,难以达到预期的产量,且不具有可持续性。合理规划拟穴青蟹养殖区域,拓展养殖空间,是推动青蟹产业迅速发展、扩大生产规模的有力举措。目前,青蟹养殖还未充分利用河口和沿岸地区众多亟待开发的不同盐度水域。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报道,总结了青蟹对盐度变化的生态适应性,尤其是盐度对青蟹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其渗透调节的分子机制,为不同盐度水域养殖推广,以及青蟹耐盐等新品种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 盐度变化 生态适应 渗透调节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盐度变化对凡纳滨对虾仔虾呼吸和排泄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凯 时翔 +1 位作者 徐晓群 朱小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149-154,共6页
凡纳滨对虾是我国沿海虾塘的主养品种,其对低盐和低溶解氧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本文研究急性盐度变化对凡纳滨对虾仔虾:(a)耐盐力;(b)呼吸和氨氮排泄代谢的影响;(c)涉及代谢底物的呼吸排泄氧氮原子比O/N;(d)培养于各驯化盐度梯度下仔... 凡纳滨对虾是我国沿海虾塘的主养品种,其对低盐和低溶解氧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本文研究急性盐度变化对凡纳滨对虾仔虾:(a)耐盐力;(b)呼吸和氨氮排泄代谢的影响;(c)涉及代谢底物的呼吸排泄氧氮原子比O/N;(d)培养于各驯化盐度梯度下仔虾的含水量和特定生长率(SGR).实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仔虾耐盐力随仔虾生长发育而增强,仔虾的耐盐力可作为虾苗质量或抗逆能力的指标;急性盐度驯化对早期仔虾耗氧率的影响尤为显著,急性驯化盐度梯度下仔虾耗氧率都高于原生存盐度下的,这是仔虾应急的能量消耗;急性盐度驯化对不同日龄与不同盐度梯度下的仔虾氨氮排泄率影响不大;无论是升高的或是降低的急性盐度驯化,仔虾的呼吸与氨氮排泄氧氮原子比(O/N)都高于仔虾原生存盐度下的.凡纳滨对虾仔虾渗透调节的可能机制是:属细胞外渗透调节,首先消耗能量丰富的脂储用于活跃的离子转运.凡纳滨对虾仔虾的含水量随盐度升高而降低;测定的特定生长率表明凡纳滨对虾最适的生长盐度为1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仔虾 急性盐度变化 呼吸代谢 排泄代谢 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日节律性连续变化对孔石莼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巧晗 董双林 +1 位作者 田相利 王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1-915,共5页
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探讨盐度日节律性连续变化对孔石莼(Ulva pertusa)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旨在查明潮间带大型海藻对盐度日节律性连续变化的适应性。实验共设5个盐度日节律变化处理(30±3,30±6,30±9,30±... 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探讨盐度日节律性连续变化对孔石莼(Ulva pertusa)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旨在查明潮间带大型海藻对盐度日节律性连续变化的适应性。实验共设5个盐度日节律变化处理(30±3,30±6,30±9,30±12和30±15)和1个恒盐(30±0)对照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孔石莼能够耐受较大范围的盐度日节律性连续变化,这种变化虽然对孔石莼的生长不利,但是仍然能够使孔石莼的相对生长率保持在12%以上;盐度变化幅度±3-±15与恒盐对照相比明显不利于孔石莼的生长,盐度变化幅度越大,孔石莼生长越缓慢。同恒盐处理相比,盐度日节律连续变化对孔石莼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都有随着盐度变化幅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少的趋势。盐度日节律性连续变化使孔石莼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P〈0.05),随着盐度变化幅度的增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增加的趋势越明显,并且在盐度日节律性连续变化下,蛋白质增加的速度比可溶性糖增加的速度要快。同时,游离脯氨酸的相对含量随着盐度变化幅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缓和的盐度日节律性连续变化下(30±3)孔石莼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却显著小于恒盐对照组(P〈0.05)。盐度日节律性连续变化同恒定盐度相比,虽不利于孔石莼的生长,却促进了孔石莼生化产物的合成,是海藻干露时品质得以提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变化 孔石莼 生长 生化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磨刀门水道盐度变化与潮汐过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章文 刘丙军 +2 位作者 陈晓宏 辛彦博 严淑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6,共6页
珠江河口区河网复杂,受到径流、潮汐等多种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咸潮上溯过程中盐度变化异常复杂。选取近10年枯水期磨刀门水道广昌站逐日盐度序列与三灶站同期潮位过程,应用交叉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珠江河口区磨刀门水道... 珠江河口区河网复杂,受到径流、潮汐等多种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咸潮上溯过程中盐度变化异常复杂。选取近10年枯水期磨刀门水道广昌站逐日盐度序列与三灶站同期潮位过程,应用交叉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珠江河口区磨刀门水道盐度变化与潮汐过程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磨刀门水道盐度变化与潮汐过程在15d的变化周期上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位相差约为60°~90°,即盐度变化提前于潮汐过程约2.5~3.7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刀门水道 盐度变化 潮汐过程 时延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河口区盐度变化周期特征分析——以磨刀门水道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章文 刘丙军 +1 位作者 辛彦博 严淑兰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3,共6页
珠江河口区具有三江汇流、八门入海的复杂河网,水动力条件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加之河口区水资源系统受快速城市化、河口挖沙与河道整治、上游水利工程调度、海平面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盐水入侵现象异常复杂。选取磨刀门水道广昌站近10年来... 珠江河口区具有三江汇流、八门入海的复杂河网,水动力条件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加之河口区水资源系统受快速城市化、河口挖沙与河道整治、上游水利工程调度、海平面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盐水入侵现象异常复杂。选取磨刀门水道广昌站近10年来(2001―2011年)枯水期逐日及逐时盐度序列,应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珠江河口区―磨刀门水道盐度序列多时间尺度周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磨刀门水道盐度变化周期特征与潮汐周期特征一致,存在明显的日周期(24.6h)、半月周期(14.8d)及不明显的半日周期(12.3h)、月周期(3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变化 周期特征 小波分析 珠江河口区 磨刀门水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变化对栉孔扇贝钙化与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明亮 刘学光 +3 位作者 方建光 邹健 李斌 张继红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0,共6页
通过碱度异常技术(Alkalinity anomaly technique)方法测定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钙化率和呼吸率,发现栉孔扇贝的钙化和呼吸活动受盐度影响显著(P<0.5)。在海水盐度为15~25时,钙化率随盐度提高呈上升趋势,... 通过碱度异常技术(Alkalinity anomaly technique)方法测定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钙化率和呼吸率,发现栉孔扇贝的钙化和呼吸活动受盐度影响显著(P<0.5)。在海水盐度为15~25时,钙化率随盐度提高呈上升趋势,后随盐度降低而下降。在盐度为15~25,呼吸率随盐度提高而增大,盐度为25~35,呼吸率下降。钙化率与呼吸率均在盐度25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33±0.02μmol/(FW g.h)(钙化率)、(2.32±0.10)μmol/(FW g.h)(碳呼吸)、2.87±0.14μmol/(FW g.h)(氧呼吸),此时钙化和呼吸活动向环境释放CO2也最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钙化 呼吸 盐度变化 浅海碳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1999年热带太平洋次表层盐度年际变化同化数据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海洋 谢强 王东晓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1,共7页
通过统计方法利用一套海洋同化数据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的盐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次表层盐度的年际变化与ENSO相关,且次表层盐度信号区域呈东西方向“跷跷板”的分布.对影响这些次表层的盐度信号区域平均的纬向平流、经向平流、垂直... 通过统计方法利用一套海洋同化数据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的盐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次表层盐度的年际变化与ENSO相关,且次表层盐度信号区域呈东西方向“跷跷板”的分布.对影响这些次表层的盐度信号区域平均的纬向平流、经向平流、垂直运动和淡水通量异常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与影响表层盐度年际变化模态的影响因素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纬向平流的异常对表层盐度的异常变化影响较大,而对次表层盐度异常有较大影响的是海水的垂直运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ENSO 次表层盐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磨刀门水道盐度变化对水文气象要素的频率响应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子燊 高时友 陈玲舫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20,共7页
以2010年11月-2011年3月磨刀门水道挂定角、联石湾、竹排沙、平岗和竹银5个测站的盐度、马口水文站流量、三灶站潮位和竹银站的主流向风速为基本数据,应用偏相干谱估计方法分析了各测站盐度变化对潮汐、流量和风的频率响应。经验诊断分... 以2010年11月-2011年3月磨刀门水道挂定角、联石湾、竹排沙、平岗和竹银5个测站的盐度、马口水文站流量、三灶站潮位和竹银站的主流向风速为基本数据,应用偏相干谱估计方法分析了各测站盐度变化对潮汐、流量和风的频率响应。经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马口站入海径流存在准1日、半日、1/4日和1/3日等显著的潮致振荡周期;2)各测站盐度变化与潮汐主要振荡周期并不一致,沿磨刀门水道向上游,潮汐对盐度变化的影响递减,竹银站盐度可作为潮汐直接作用下咸潮上溯的平均上限位置;3)消除潮汐和径流的影响后风对盐度变化的作用明显加强;4)各测站盐度变化对潮汐、流量与风的响应过程存在时间超前或滞后但无特定规律,说明磨刀门水道盐度变化过程十分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磨刀门河口 盐度变化 水文气象要素 偏相干谱估计 频率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变化对单环刺螠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朱晓莹 孟霄 +6 位作者 甘宏涛 刘统昊 姚海洋 徐驰 丁寅 阙义进 许星鸿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197-200,共4页
在温度为15℃、pH值为8条件下,测定由初始盐度2.5%变化至不同盐度(1.5%、2.0%、3.0%、3.5%)对单环刺螠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血细胞密度、SOD和ACP活力、MDA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度变化后,血细胞密度在48h内和盐度呈显著正相关;各... 在温度为15℃、pH值为8条件下,测定由初始盐度2.5%变化至不同盐度(1.5%、2.0%、3.0%、3.5%)对单环刺螠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血细胞密度、SOD和ACP活力、MDA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度变化后,血细胞密度在48h内和盐度呈显著正相关;各试验组SOD活力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MDA含量表现为先降后升,且MDA含量与SOD活力呈显著负相关(r=-0.969,P<0.05);ACP活力则呈现2种变化趋势,盐度1.5%和2.0%2组先降后升再降,盐度3.0%和3.5%2组先升后降。至处理96h,盐度1.5%和3.5%2组的血细胞密度、SOD和ACP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盐度2.0%~3.0%为单环刺螠较适宜的环境条件,盐度1.5%和3.5%条件下其免疫力显著下降,以低盐环境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变化 单环刺螠 非特异性免疫 血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变化对糠虾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迪虎 邱楚雯 王韩信 《中国水产》 2014年第2期61-62,共2页
糠虾(Mysis)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Malacostraca)、糠虾目(Mysidacea)。糠虾是鱼类良好的天然饵料,在某些水域是海洋生物链中的重要部分。近几年来,随着大黄鱼、牙鲆、东方!、石斑鱼、海马等名贵鱼类人工养殖的大规... 糠虾(Mysis)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Malacostraca)、糠虾目(Mysidacea)。糠虾是鱼类良好的天然饵料,在某些水域是海洋生物链中的重要部分。近几年来,随着大黄鱼、牙鲆、东方!、石斑鱼、海马等名贵鱼类人工养殖的大规模开展,糠虾作为活饵料来源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尤其在育苗期间,它是鱼苗重要的活饵料,对提高苗种的成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糠虾的养殖水体盐度的调节,观察其对糠虾成活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活率 糠虾 盐度变化 人工养殖 节肢动物门 海洋生物链 软甲亚纲 天然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盐度变化对声学测沙的影响试验研究
11
作者 邵宇阳 吴乾坤 +1 位作者 唐玉林 张志林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36,73,共8页
在河口海岸地区利用声学仪器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水体含沙量时,盐度的时空变化会对不同频率声学仪器的量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为认识水体盐度变化对声学测沙的影响,利用三种频率的声学仪器和两种黏性泥沙开展了一系列室内试验。试验成果... 在河口海岸地区利用声学仪器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水体含沙量时,盐度的时空变化会对不同频率声学仪器的量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为认识水体盐度变化对声学测沙的影响,利用三种频率的声学仪器和两种黏性泥沙开展了一系列室内试验。试验成果显示:含沙量与回声强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随声学频率、泥沙粒径和水体盐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随着水体盐度的逐渐增加,回声强度会迅速增强并逐渐达到饱和值,声学频率越高回声强度越容易达到饱和值。基于试验结果总结了盐度对回声强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盐度影响下回声强度的修正方法,可获得更为合理的含沙量与回声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声强度 盐度变化 含沙量 细颗粒黏性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变化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免疫因子的胁迫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月钗 杨玉娇 王国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9-484,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在盐度5.0,10.0,17.5,25.0,35.0胁迫0,12,24,48,72和96 h,锯缘青蟹血细胞总数(THC)、血细胞吞噬能力及其血清中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物酶(POD)、酚氧化酶(...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在盐度5.0,10.0,17.5,25.0,35.0胁迫0,12,24,48,72和96 h,锯缘青蟹血细胞总数(THC)、血细胞吞噬能力及其血清中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物酶(POD)、酚氧化酶(PO)、溶血素等免疫相关因子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各梯度盐度胁迫下THC明显下降,其他免疫指标均在12至24 h出现一个峰值变化,而后趋于平稳。在12 h盐度5.0和35.0组吞噬百分比(PP)、吞噬指数(PI)值高于对照组,盐度10.0和25.0组的LZM,PO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除盐度5.0组以外的ACK,APK活力均高于对照组;POD、溶血素活力在盐度10.0和25.0组显示随时间的延续而增高,分别在72和24 h达到最大值,且极显著高于对照组;SOD的变化不显著。说明盐度突变对锯缘青蟹各相关免疫因子均有影响,低浓度短时间的盐度胁迫能引起应激反应,适当提高其免疫力,而大幅度长时间的盐度胁迫可显著影响锯缘青蟹的抗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盐度变化 免疫因子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变化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3
作者 冉凤霞 金文杰 +3 位作者 黄屾 刘超希 李梓瑄 李长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18,共9页
概括了盐度变化对鱼类产生的生理影响,主要从渗透调节酶、抗氧化酶、消化酶活性变化,离子细胞大小和数量的变化,凋亡及免疫细胞的活性变化,激素的分泌水平及其在组织内的表达水平变化,以及蛋白质标志因子在mRNA表达水平上的变化等方面,... 概括了盐度变化对鱼类产生的生理影响,主要从渗透调节酶、抗氧化酶、消化酶活性变化,离子细胞大小和数量的变化,凋亡及免疫细胞的活性变化,激素的分泌水平及其在组织内的表达水平变化,以及蛋白质标志因子在mRNA表达水平上的变化等方面,对鱼类适应盐度变化的应答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盐度变化 适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9—2013年北太平洋海表面盐度变化及其与淡水通量的关系
14
作者 魏翔 智海 方祝骏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4-763,共10页
利用海洋再分析资料,对北太平洋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变化及其与淡水通量(Fresh Water Flux,FWF)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14—2013年SSS存在增大趋势,且有25~30 a的周期变化;1979—2013年SSS存在先减小后增大趋势,... 利用海洋再分析资料,对北太平洋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变化及其与淡水通量(Fresh Water Flux,FWF)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14—2013年SSS存在增大趋势,且有25~30 a的周期变化;1979—2013年SSS存在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且有7~12 a的周期变化。北太平洋SSS变化的活跃区域位于黑潮及其延伸区(A区)和北太平洋中部偏东地区(B区)。A区和B区SSS在2000年之前存在减小趋势,在2000—2009年出现明显增大趋势。A区和B区SSS变化与北太平洋FWF变化显著相关,其中A区SSS受局地FWF影响较大(最大相关系数出现在FWF超前16个月),B区SSS受局地FWF影响较小(最大相关系数出现在FWF超前20个月)。北太平洋FWF与A区SSS的相关表明:它们存在较大范围的正相关区,正相关区主要位于黑潮延伸区(A区东部),且正相关大值区随着FWF超前时间缩短而向东移动。对应于北太平洋温度年代际变化,SSS也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并且北太平洋关键区盐度变化能够表征北太平洋气候变率,它可以作为北太平洋气候变率的替代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盐度变化 淡水通量 北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露及盐度变化对毛蚶苗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11
15
作者 曹琛 匡少华 +1 位作者 姜超 魏国庆 《河北渔业》 2007年第5期38-38,51,共2页
关键词 毛蚶 影响试验 盐度变化 干露 日本沿海 营养丰富 生长速度 近海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规格虹鳟鱼苗对盐度梯度变化适应能力 被引量:4
16
作者 贾素文 刘丽 《河北渔业》 2016年第3期11-11,41,共2页
虹鳟鱼(Salmogairdneri Richardson)是一种优质高产的冷水性鱼类,同时虹鳟鱼也属于广盐性鱼类,必须在淡水中繁育,可在淡水、半咸水或海水中生长,在海水中养殖的虹鳟鱼比在淡水中生长快,疾病少,肉味更加鲜美。
关键词 盐度梯度 广盐性 冷水性鱼类 RICHARDSON 盐度变化 半咸水 水温控制 体色 应激反应 正常摄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盐水滴撞击特性及结冰相变计算
17
作者 唐宇豪 柴得林 +1 位作者 易贤 桂业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
在寒冷恶劣的海上环境下工作的船舶和海洋平台常遭遇结冰问题,海水飞沫是导致其上层结构结冰的主要原因。将海水飞沫简化为含盐的液态水滴,基于NNW-ICE结冰计算平台,在Lagrange框架下建立了含盐水滴运动过程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并... 在寒冷恶劣的海上环境下工作的船舶和海洋平台常遭遇结冰问题,海水飞沫是导致其上层结构结冰的主要原因。将海水飞沫简化为含盐的液态水滴,基于NNW-ICE结冰计算平台,在Lagrange框架下建立了含盐水滴运动过程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并结合蒙特卡洛方法和含盐水滴运动相变模型实现了含盐水滴在结构表面上的撞击特性计算。模拟分析了运动相变对不同粒径液滴撞击特性的影响,其中20,30μm粒径液滴由于在运动过程中的质量损失较大,其撞击质量通量显著降低。结合ICEMOD、MARICE、SHIPICE中的海水飞沫结冰相变模型及2种冻结温度模型,基于NNW-ICE开发了二维的含盐水滴结冰相变计算程序;就典型算例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相差均在10%以内,验证了该计算程序具备较高的准确性,为含盐水滴结冰数值计算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飞沫 结冰强度 传热传质 数值模拟 盐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度水域对虾养殖病害的防治措施
18
作者 吴琴瑟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4-55,共2页
我国黄河、长江和珠江三角的河口沿岸,对虾养殖面积大,为群众致富起了很大作用,也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当前对虾养殖难度较大,低盐度养虾难度更大,主要是闪为水源较复杂、盐度变化大、水中高富营养化、生物种类繁杂、病源多。除... 我国黄河、长江和珠江三角的河口沿岸,对虾养殖面积大,为群众致富起了很大作用,也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当前对虾养殖难度较大,低盐度养虾难度更大,主要是闪为水源较复杂、盐度变化大、水中高富营养化、生物种类繁杂、病源多。除了海水的一螳有害生物种类之外,在水小能繁殖大量的淡水或半咸水的种类,尤其大量繁殖黼藻,引发一系列问题,对虾疾病不断发生,从而使低盐度水域养殖对虾难度更大,养殖中要紧抓对虾疾病的防治措施这个重要环爷,才能使对虾养殖取得完满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水域 对虾疾病 养殖病害 防治 有害生物种类 对虾养殖 养殖面积 盐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度对单环刺螠成活率及行为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凤仪 盖帅帅 +2 位作者 纪元 刘峰 陈克卫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2期178-185,共8页
以单环刺螠为研究对象,研究有水无沙、无水有沙潜沙后、有水有沙条件下不同盐度(10‰、20‰、30‰、40‰、50‰)对单环刺螠存活率、应激行为反应特征、摄食速率、沙下活动(挖掘洞穴数量)、潜沙率和潜沙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水有沙条... 以单环刺螠为研究对象,研究有水无沙、无水有沙潜沙后、有水有沙条件下不同盐度(10‰、20‰、30‰、40‰、50‰)对单环刺螠存活率、应激行为反应特征、摄食速率、沙下活动(挖掘洞穴数量)、潜沙率和潜沙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水有沙条件下,单环刺螠存活率在各时间点为S30>S40>S20>S10>S50,以S30为界存活率随盐度升高而降低幅度比随盐度降低而降低的幅度小,有沙条件比单纯水能延长单环刺螠的存活时间,在48 h时无水有沙条件下盐度改变比有水有沙条件下盐度改变存活率高。有水无沙不同盐度条件下单环刺螠应激行为反应特征明显,出现低盐度(10‰、20‰)身体膨胀,高盐度(40‰、50‰)“C”形皱缩和身体分节现象,并在30‰盐度下出现“S”形摆动现象,且在一定时间段内出现,S10培养24 h时均呈内脏溶解,刚毛炸裂状竖起,体壁溃烂死亡,身体逐步分解。无水有沙条件下潜沙后添加不同盐度水,单环刺螠在30‰~40‰盐度范围内摄食活动较强,20‰盐度下摄食受到一定抑制,盐度为10‰和50‰条件下不摄食。单环刺螠挖掘洞穴数量各组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多,洞穴数量在各时间点总体为S30>S40>S20>S10和S50,以S30为界洞穴数量随盐度升高而降低,幅度比随盐度降低而降低的幅度小,规律与存活率相同。有水有沙不同盐度下单环刺螠的潜沙率以S30处理最高,其他盐度均有潜沙后又出沙的现象,潜沙时间为S30<S50<S40<S20,S50较特殊,潜沙时间短于S40,12 h后会出现重新出沙情况,而S10不潜沙,低盐度下潜沙时间明显长于高盐度。单环刺螠正常生存的盐度范围为30‰~40‰;身体分节和“C”形皱缩可以作为对单环刺螠高盐度应激行为反应的判断标准,身体膨胀可作为对低盐度应激行为反应的判断标准应用于生产实践;潜沙状态下,单环刺螠具有更高的存活率、更强的摄食和活动能力;30‰~40‰盐度条件下,单环刺螠具有更高的存活率、更强的摄食、活动和潜沙能力;投放幼螠时应在退潮后,沙层浸湿时进行,待其潜沙完全后再加入水,否则会出现“S”形摆动应激行为,并影响其潜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环刺螠 盐度变化 行为反应 存活率 潜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盐度对大竹蛏孵化及幼虫生长变态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郝咏芳 曹琛 +3 位作者 邢佐平 黄金勇 匡少华 宋松伟 《水产养殖》 CAS 2016年第8期16-20,共5页
<正>大竹蛏(Solen grandis Dunker)隶属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竹蛏科,竹蛏属。贝壳较长,呈竹筒状,一般壳长约为壳高的4~5倍,足极发达。营埋栖生活,生活在潮下带至水下20 m水深处,生存底质为沙底、泥沙底,主食浮游性较弱易于下... <正>大竹蛏(Solen grandis Dunker)隶属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竹蛏科,竹蛏属。贝壳较长,呈竹筒状,一般壳长约为壳高的4~5倍,足极发达。营埋栖生活,生活在潮下带至水下20 m水深处,生存底质为沙底、泥沙底,主食浮游性较弱易于下沉或底栖的硅藻类[1]。大竹蛏广泛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以及菲律宾沿海,其肉质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高,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呈味氨基酸比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竹蛏 盐度变化 变态率 瓣鳃纲 受精卵孵化 帘蛤目 幼体发育 潮下带 底栖 孵化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