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八种果树盐害症状与耐盐性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马凯 汪良驹 +2 位作者 王业遴 姜卫兵 顾平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共5页
1989~1991年春季将18种果树苗木栽植于盛有脱盐土的盆中,6月中旬加盐处理,使土壤含盐量分别达到0.2%、0.3%、0.4%、0.5%。结果表明,各树种出现的盐害等级与土壤含盐量及胁迫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根据多元回归关系,初步判定18... 1989~1991年春季将18种果树苗木栽植于盛有脱盐土的盆中,6月中旬加盐处理,使土壤含盐量分别达到0.2%、0.3%、0.4%、0.5%。结果表明,各树种出现的盐害等级与土壤含盐量及胁迫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根据多元回归关系,初步判定18种果树耐盐强弱顺序依次为石榴、银杏、无花果、杜梨、君迁子、枇杷、葡萄、中国樱桃、毛桃、毛樱桃、李、杏、梅、山楂、枣、板栗、猕猴桃和刺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盐害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盐害症状与耐盐性鉴定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宏宇 李粉霞 李宝江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23,共5页
以24份盆栽葡萄栽培品种和砧木为试材,进行不同浓度NaCl处理,研究其盐害症状和耐盐性。结果表明,供试葡萄品种依耐盐性可分为4类,耐盐性强的品种有Saltcreek、775P、沈512、沈522和5C;耐盐性中等的品种有葡萄园皇后、Labrusca、沈519、... 以24份盆栽葡萄栽培品种和砧木为试材,进行不同浓度NaCl处理,研究其盐害症状和耐盐性。结果表明,供试葡萄品种依耐盐性可分为4类,耐盐性强的品种有Saltcreek、775P、沈512、沈522和5C;耐盐性中等的品种有葡萄园皇后、Labrusca、沈519、SO4和沈491;耐盐性较弱的品种有雷司令、沈523、灰比诺、1103P、黑虎香、Freedom、贵人香和3309C;对盐敏感的品种有巨峰、高尾、玫瑰香、沈553、Glorie、裘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盆栽 盐害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碱性盐胁迫对紫穗槐形态和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江远芳 王竞红 薛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0-33,64,共5页
依据东北地区边坡土壤不同坡段土壤的pH值的变化情况,采取不同浓度的Na2CO3、NaHCO3及二者混合盐对2年生紫穗槐幼苗进行人工模拟胁迫;采用叶片表象及生理指标,比较不同浓度、不同盐分的胁迫处理对紫穗槐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150 mmol... 依据东北地区边坡土壤不同坡段土壤的pH值的变化情况,采取不同浓度的Na2CO3、NaHCO3及二者混合盐对2年生紫穗槐幼苗进行人工模拟胁迫;采用叶片表象及生理指标,比较不同浓度、不同盐分的胁迫处理对紫穗槐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150 mmol·L-1浓度下,Na2CO3、NaHCO3处理45 d后的紫穗槐叶片受害表象最明显,叶片出现大量黄化、甚至脱落;电导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脯氨酸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胁迫程度、胁迫时间呈正相关,叶片相对含水量与胁迫程度呈负相关;高浓度(150 mmol·L-1)Na2CO3胁迫下,紫穗槐生理指标变化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盐害症状 叶片表象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榆无性系生长特性及离子分布对NaCl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5
4
作者 苏丹 殷小琳 +3 位作者 董智 慕德宇 张晓晓 贾淑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57,共10页
白榆是滨海盐碱地最重要的潜在造林树种,以白榆无性系EC7和EC51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5种NaCl浓度(0、50、85、120、155 mmol/L)下2个无性系生长状况及Na^+、Cl^-和K^+在各器官的积累特点,以期探索白榆无性系各器官离子分... 白榆是滨海盐碱地最重要的潜在造林树种,以白榆无性系EC7和EC51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5种NaCl浓度(0、50、85、120、155 mmol/L)下2个无性系生长状况及Na^+、Cl^-和K^+在各器官的积累特点,以期探索白榆无性系各器官离子分布与积累特征及其对NaCl的响应,比较2个无性系的耐盐性,为白榆无性系在滨海盐碱地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1)盐胁迫条件下,白榆无性系叶片黄化、干枯等盐害症状会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加重,在155 mmol/L的高盐浓度胁迫下,EC7植株死亡而EC51无死亡现象,且在相同NaCl浓度下EC7的盐害症状较EC51严重;NaCl胁迫明显抑制了白榆无性系生物量的积累,地上部位的抑制现象更加明显,在大于50 mmol/L的盐浓度胁迫下EC7各部分的生物量显著减少(P<0.05),EC51的生物量变化更加稳定,适应性更强。2)EC7和EC51各器官Na^+和Cl^-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Na^+的分布特点为根>茎>叶。Cl^-的分布特点为根>叶>茎。在大于85 mmol/L的盐浓度胁迫下,EC51各器官的Na^+含量增加幅度较EC7小;EC51根中的Cl^-积累较叶中多,而EC7在叶中积累较多。EC51的离子分配模式减少了盐害离子在光合器官的积累。Cl^-含量在茎中最少,由此推断,茎器官可能只是一种传输通道。3)K^+在各器官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EC7的降幅较大,在根和叶中尤为明显,EC51在大于85 mmol/L的盐浓度下K^+含量变化较稳定,且EC51各器官中K^+含量均高于EC7。EC51在茎和叶中K^+/Na^+离子比值高于同浓度下EC7,表明EC51更能适应盐胁迫的高渗环境。研究表明,白榆无性系EC7和EC51均有一定的耐盐能力,能够在小于85 mmol/L的环境中良好生长,在盐浓度大于85 mmol/L的胁迫条件下,EC51较EC7有更强的适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榆无性系 盐害症状 生物量 离子分布 能力 滨海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