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城湿地大米草对有机污染物净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秋华 刘德启 +2 位作者 陆路露 武银华 顾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13,50,共3页
盐城沿海湿地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不仅是潮间带脆弱光滩环境促淤、护岸等方面的先锋植物,而且也是该区水环境挥发酚类等有机污染物净化的先锋植物。实验结果显示大米草叶面对水中的有机酚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在静水、避光(夜晚)... 盐城沿海湿地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不仅是潮间带脆弱光滩环境促淤、护岸等方面的先锋植物,而且也是该区水环境挥发酚类等有机污染物净化的先锋植物。实验结果显示大米草叶面对水中的有机酚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在静水、避光(夜晚)条件下,大米草对苯酚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规律:q=1.3×10-8C0.08314;同时,大米草种群密度、淹水深度、水流紊动与苯酚的浓度等也影响其对苯酚吸附净化。在光照(白天)条件下。大米草对苯酚又具有光催化降解功能,在同等条件下,与夜晚相比,阴天、晴天光辐射2h后大米草对苯酚的去除率分别可提高9.3和12.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湿地 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 有机酚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湿地类型时空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怀清 唐晓旭 +1 位作者 刘锐 周金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206,共5页
以盐城湿地主要分布的3个县市:射阳、大丰和东台作为研究区,通过1988年至2006年每隔6 a的4期TM遥感影像,开展盐城湿地类型的动态变化分析,根据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利用基于BP神经元网络的湿地演化CA模型进行湿地类型的变化预测分析。结果... 以盐城湿地主要分布的3个县市:射阳、大丰和东台作为研究区,通过1988年至2006年每隔6 a的4期TM遥感影像,开展盐城湿地类型的动态变化分析,根据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利用基于BP神经元网络的湿地演化CA模型进行湿地类型的变化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从1988年到2006年,耕地、居民用地、养殖场、米草、碱蓬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滩地、芦苇和盐田呈急剧减少的趋势。大面积的滩涂开发是造成变化最主要的原因。预测结果为:未来的20 a内居民用地和养殖场将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米草逐渐占据优势物种的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湿地 遥感 动态监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湿地沉积物环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秋华 顾俊 刘德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5-118,共4页
盐城沿海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面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威胁。为了有效地保护和恢复其受损的生态功能,文章通过实地采样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盐城湿地底泥氮、磷及有机物含量与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盐城湿地受潮流与河流... 盐城沿海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面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威胁。为了有效地保护和恢复其受损的生态功能,文章通过实地采样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盐城湿地底泥氮、磷及有机物含量与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盐城湿地受潮流与河流水动力条件的长期综合作用,该区从陆地向海洋方向,沉积物粒度呈现由细变粗的总体变化规律。潮间带沉积物中氮、磷及有机碳在空间上也呈现出从光滩向高潮位区逐渐增加的趋势。沉积物中营养物释放与微小颗粒物的再悬浮成为潮间带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湿地 沉积物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盐城湿地公园的生态价值及效益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凯红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第12期101-103,共3页
本文对盐城湿地生态价值以及评估方式进行介绍,并与湿地公园相结合,对其意义进行分析,为今后湿地公园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 盐城湿地公园 经济价值 生态服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恢复视角下海滨湿地景观模拟——以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华兵 韩爽 +2 位作者 王娟 刘玉卿 于英鹏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47,共7页
选择盐城典型淤泥质海滨湿地区,从生态恢复的视角,模拟预测未来海滨湿地景观可能的变化结果,为海滨湿地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参考。盐城海滨湿地是区域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在人类与自然的双重作用下,区域湿地景观变化显著。为维护区域... 选择盐城典型淤泥质海滨湿地区,从生态恢复的视角,模拟预测未来海滨湿地景观可能的变化结果,为海滨湿地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参考。盐城海滨湿地是区域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在人类与自然的双重作用下,区域湿地景观变化显著。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发挥湿地应有的功能,以2000年和2011年遥感影像为基础,结合土壤水分和盐度数据,采用景观过程模型,从生态恢复的视角,对2020年盐城海滨湿地景观演变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围堰、互花米草扩张和碱蓬沼泽退化是研究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2)人工管理区,至2020年,碱蓬沼泽比现状条件下模拟结果增加了18.46倍,互花米草沼泽减少了66.04%;景观多样性指数从1.007增加到1.150,景观均匀度指数从0.626增加到0.715。(3)自然条件区,至2020年,互花米草沼泽的面积比现状条件下模拟结果减少了82.32%,碱蓬沼泽增加了19.65倍;景观多样性指数从1.082增加到1.237,景观均匀度指数从0.780增加到0.8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过程模型 生态恢复 情景模拟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盐城湿地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简圣宇 孙彤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91-399,共9页
目的分析盐城的湿地文化资源,设计出具有盐城湿地文化意象的文创产品,丰富盐城文创市场的产品种类,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方法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盐城湿地文化进行文化意象分析,利用用户调查法梳理目标用户的需求,市场调研法进行竞品分析... 目的分析盐城的湿地文化资源,设计出具有盐城湿地文化意象的文创产品,丰富盐城文创市场的产品种类,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方法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盐城湿地文化进行文化意象分析,利用用户调查法梳理目标用户的需求,市场调研法进行竞品分析。结果提取和甄选湿地代表性元素,进行一系列具有用户偏好的盐城湿地文化风格的文创产品创意设计。结论运用文化意象分析的方法来深度发掘湿地文化资源并且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可以为盐城文创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提升盐城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意象 盐城湿地文化 文创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机会窗口理论的盐城湿地互花米草前缘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罗锋 代建成 +3 位作者 陈治澎 周光淮 周曾 张义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4,共9页
为分析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保护区互花米草前缘的时空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花米草繁殖方式和遥感反演最小无干扰时间的改进机会窗口模型,在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平均绝对误差对模型精度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花米草前缘的演变规律及其... 为分析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保护区互花米草前缘的时空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花米草繁殖方式和遥感反演最小无干扰时间的改进机会窗口模型,在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平均绝对误差对模型精度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花米草前缘的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98—2010年,互花米草前缘全面向海推进;2010—2020年,前缘自北向南呈现淤-蚀-淤-蚀-淤的W形态变化趋势;2020—2021年,前缘北部持续侵蚀后退,中部相对稳定,南部大面积向海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机会窗口 时空变化 遥感 盐城滨海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盐城滨海湿地互花米草扩张时空轨迹及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8
作者 徐雅 张华兵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5,共10页
该文以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案例区,以1983—2021年12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将景观生态学方法和GIS技术相结合,探究研究区互花米草时空轨迹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如下:①1983—2021年,互花米草扩张明显,面积增加了12.365... 该文以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案例区,以1983—2021年12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将景观生态学方法和GIS技术相结合,探究研究区互花米草时空轨迹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如下:①1983—2021年,互花米草扩张明显,面积增加了12.365倍;依次经历了初始扩张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停滞增长阶段,即将进入治理消除阶段;互花米草面积与时间线性关系显著。②互花米草时空轨迹呈现3组团特征,1983年、1988年、1992年和1997年为西部组团,以向东南方向移动为主;2000年、2002年、2006年和2009年为东部组团,以向东北方向移动为主,这2个组团都表现出向海的趋势;2011年、2014年、2017年和2021年为中部组团,方向上虽表现出无序性,但有明显向陆的趋势。③互花米草扩张对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的累积贡献率为43.352%,与互花米草面积扩张阶段一致,又表现出“低→高→低”的3个阶段。互花米草面积与区域景观格局指数显著相关;互花米草景观格局与区域景观格局相关明显,类型尺度的最大斑块指数(largest patch index,LPI)、总边缘长度(total edge,TE)、边缘密度(edge density,ED)、面积加权平均分维度(fractal dimension index of area-weighted mean,FRAC_AM)与区域景观格局指数在0.01水平下显著相关;互花米草面积与栖息地生境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互花米草扩张对景观格局与功能影响深刻,互花米草治理必须因地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时空轨迹 景观格局 景观变化贡献率 盐城滨海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滨海湿地水鸟类群生境适宜性及生态阈值研究:对栖息地景观结构恢复的启示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成 刘红玉 +5 位作者 李玉凤 王刚 董斌 陈浩 张亚楠 赵永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97-908,共12页
盐城滨海湿地作为以水鸟栖息地保护为主的新晋世界自然遗产地,其水鸟栖息地保护现状和面临的潜在问题备受各界关注。选取盐城滨海湿地5个主要水鸟栖息地,基于野外调查获得的鸻鹬类、雁鸭类和鹭类的环境和生境等数据,综合运用地理信息技... 盐城滨海湿地作为以水鸟栖息地保护为主的新晋世界自然遗产地,其水鸟栖息地保护现状和面临的潜在问题备受各界关注。选取盐城滨海湿地5个主要水鸟栖息地,基于野外调查获得的鸻鹬类、雁鸭类和鹭类的环境和生境等数据,综合运用地理信息技术、随机森林算法(RF)和阈值分析方法(TITAN),开展3类水鸟适宜生境识别和环境变量阈值分析。结果表明:鸻鹬类主要分布在条子泥栖息地和核心栖息地东缘;雁鸭类主要分布在条子泥和核心栖息地的农田和芦苇沼泽地;鹭类主要分布在各块栖息地的养殖塘和芦苇沼泽地;雁鸭类在5块栖息地内适宜区域面积占比均小于鸻鹬类和鹭类。影响3类水鸟在适宜区域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有生境类型、到水面距离、植被覆盖度、到芦苇距离、到主要道路/海堤距离和到农田距离,涵盖了生境类型、植被盖度和距离等环境指标。各水鸟类群内部对主要环境变量的正负响应阈值存在物种数量上的差异,同时类群间对环境变量的响应阈值也不同。最后提出了维护盐城滨海湿地水鸟种群多样性和恢复栖息地景观结构的建议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滨海湿地 水鸟类群 适宜生境 响应阈值 景观结构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时空动态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刘春悦 张树清 +2 位作者 江红星 王会 孙妍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9年第3期78-83,共6页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转移矩阵以及景观格局指数,对江苏盐城滨海湿地1992—2007年近15a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沿海经济发展和对土地需求的增加,江苏盐城滨海自然景观面积下...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转移矩阵以及景观格局指数,对江苏盐城滨海湿地1992—2007年近15a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沿海经济发展和对土地需求的增加,江苏盐城滨海自然景观面积下降728.09km^2,人工景观面积增加735.18km^2;碱蓬滩、芦苇滩及草滩等自然湿地景观保留率偏低,向人工景观大面积转移,斑块数量下降,平均规模缩小,总周长减少,分维数降低,野生动物栖息地空间持续萎缩,破碎化程度增大;外来物种米草面积已达144.92km^2,占据射阳河至梁垛河之间大面积泥滩,对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优势转移类型贡献率显示,近年来人类对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的开发不断加强,参与区域环境改造活动强度在逐步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滨海湿地 互花米草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景观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盐城海岸湿地景观生态系统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李杨帆 朱晓东 +1 位作者 邹欣庆 高建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51,共6页
江苏盐城海岸湿地以其景观典型性成为科学研究的理想区域。根据野外观测与文献资料分析及现场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区域景观格局演变规律进行景观生态分类,进而分析景观生态系统的动力因素、结构、格局、生物多样性特征等。结果表... 江苏盐城海岸湿地以其景观典型性成为科学研究的理想区域。根据野外观测与文献资料分析及现场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区域景观格局演变规律进行景观生态分类,进而分析景观生态系统的动力因素、结构、格局、生物多样性特征等。结果表明:盐城海岸湿地景观生态系统生态多样性丰富,景观结构和格局的形成和演化是当地特定的非生物环境(气候、海洋水文和土壤等)、生物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景观格局的显著特征是动态变迁的带状景观空间异质性,高、低对比度兼有的景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海岸湿地 景观生态系统 景观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与ETM+遥感数据的盐城滨海自然湿地覆被分类 被引量:41
12
作者 肖锦成 欧维新 符海月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7496-7504,共9页
高效而精确的湿地遥感分类是大范围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与管理的必要保障。使用ETM+遥感数据,借助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滨海湿地覆被分类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江苏盐城沿海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的自然湿... 高效而精确的湿地遥感分类是大范围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与管理的必要保障。使用ETM+遥感数据,借助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滨海湿地覆被分类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江苏盐城沿海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的自然湿地覆被分类研究中。选择3、4、7、8波段作为输入层变量,单隐藏层设为10个节点,输出层变量对应待划分的8种覆被类型,构建三层式BP神经网络滨海湿地覆被分类模型。结果显示,BP分类总精度为85.91%,Kappa系数为0.8328,与最小距离法和极大似然法的分类总精度相比,分别提高了7.99%和6.08%,Kappa系数也相比提高。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分类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湿地遥感影像分类技术,能够提高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ETM+遥感影像 湿地覆被分类 盐城滨海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功能评价的湿地景观格局优化及其效应——以江苏盐城海滨湿地为例 被引量:78
13
作者 孙贤斌 刘红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57-1166,共10页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生态功能和过程影响的景观格局优化是提高景观效益和稳定性重要方法之一。选择江苏盐城海滨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2007年湿地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定量分析,并采...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生态功能和过程影响的景观格局优化是提高景观效益和稳定性重要方法之一。选择江苏盐城海滨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2007年湿地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阻力面模型研究景观格局优化途径。结果显示:(1)湿地景观生态功能强度空间差异性显著,影响区域湿地景观生态过程和功能。(2)以累积耗费距离面、生态源地、耗费路径为依据,构建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等景观组分优化景观格局。(3)景观格局优化改善景观连通度和生态流,废黄河口附近和大丰港附近等关键区域对景观连通性和生态流重要值最大,景观连通性受到显著影响,是景观生态节点优化的首要对象。(4)加强保护核心斑块源地、提高景观连通度是实现景观格局优化的关键。该研究结果为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优化 生态功能评价 效应 盐城海滨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功能评价的尺度效应——以盐城滨海湿地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欧维新 叶丽芳 +1 位作者 孙小祥 龚佳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70-3276,共7页
湿地功能与空间尺度大小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湿地功能的空间尺度效应对从功能上指导湿地系统的空间保护与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借助生态位理论构建了湿地功能的生态经济位评价模型,并以4个不同空间尺度为评价单元,探讨盐城滨海湿地功... 湿地功能与空间尺度大小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湿地功能的空间尺度效应对从功能上指导湿地系统的空间保护与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借助生态位理论构建了湿地功能的生态经济位评价模型,并以4个不同空间尺度为评价单元,探讨盐城滨海湿地功能评价的空间尺度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评价尺度变大,高生态功能和高经济功能湿地面积表现为减少且减幅不断加大,较低和较高功能级别的湿地面积则随着尺度的变大而成倍增加;各功能级别湿地的空间形态也随之变化,且较低和较高功能级别的湿地空间扩展形态变化尤为突出;其原因是评价单元的变化,改变了单元内的地类结构,从而使其对应的某个湿地功能的主导优势地位发生了变化。研究结论表明大尺度评价结果更符合盐城滨海湿地"滚动开发"模式的特点,在湿地功能区划和湿地资源利用规划与管理方面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评价 尺度效应 生态经济位模型 盐城滨海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为例 被引量:15
15
作者 周鑫 左平 +2 位作者 滕厚峰 邹欣庆 陈浩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6-661,共6页
长三角一体化与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使盐城滨海湿地面临空前的发展压力,如何正确认识滩涂的价值并加以合理利用是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前提。运用1987、1992、1997、2002、2007年共5个时相的Landsat数据来获得土地利用和景观的时... 长三角一体化与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使盐城滨海湿地面临空前的发展压力,如何正确认识滩涂的价值并加以合理利用是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前提。运用1987、1992、1997、2002、2007年共5个时相的Landsat数据来获得土地利用和景观的时空变化信息,综合运用直接市场价值法、间接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Costanza成果参数法等计算了保护区8项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滨海湿地蕴涵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20年内的均值约为683亿元。其中原生湿地提供的价值最大,平均为人工湿地及非湿地价值的31倍。滨海湿地提供的间接使用价值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贡献者,平均为直接使用价值的6.5倍。20年来,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先减后增再减,净损失了27.689亿元。保护区滨海湿地景观中以獐茅、碱蓬群落为代表的自然湿地的大幅减少和盐田、水产养殖池塘等人工湿地及农业用地等非湿地面积的显著增加,直接导致了近20年来直接使用价值的高速增长和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的持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 盐城滨海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Ripley's K-function的多尺度景观格局分析——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为例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东菊 左平 邹欣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03-2711,共9页
以1987,1992,1997,2002,2007年的遥感影像为例,首次尝试使用加权Ripley's K-function的多尺度格局分析方法,计算了20年来景观异质性在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趋势。通过对研究区的样带划分以及景观类型的点状化处理,... 以1987,1992,1997,2002,2007年的遥感影像为例,首次尝试使用加权Ripley's K-function的多尺度格局分析方法,计算了20年来景观异质性在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趋势。通过对研究区的样带划分以及景观类型的点状化处理,建立滨海湿地样带图层和1987—2007年间各类型景观的点格局数据库,从而分析滨海湿地不同类型景观的空间聚集特征变化。基于加权Ripley's K-function的计算表明,在各级空间尺度和时间变化上,各类型湿地的斑块都呈现出空间聚集分布状态,且1987年以来,不同湿地类型的聚集空间特征尺度和空间分布强度均出现了大幅的增减变化,除互花米草滩之外的自然湿地的聚集空间特征尺度和强度都有明显下降甚至少到无法被检测到,而人工湿地却呈现聚集特征尺度和强度的双增长,且该聚集程度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分析表明,既考虑样点的空间位置信息又考虑样点分布范围的加权Ripley's K-function方法能很好地表征湿地景观在多尺度上的变异,且与传统空间景观指数等分析方法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滨海湿地 景观空间格局 多尺度空间聚集分析 加权Ripley’s K-FUNCTION 空间特征尺度 空间分布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覆盖变化对盐城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邢伟 王进欣 +3 位作者 王今殊 仲崇庆 张维康 毛霞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6,81,共7页
应用Costanza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参考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依据当地市场价格,参考海岸带湿地生态服务价值已有文献确定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结果和遥感提取的盐城海岸带湿地两期土地覆被数据,分... 应用Costanza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参考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依据当地市场价格,参考海岸带湿地生态服务价值已有文献确定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结果和遥感提取的盐城海岸带湿地两期土地覆被数据,分析盐城海岸带湿地土地覆盖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992-2008年研究区土地覆盖发生了显著变化。自然湿地大量转化为生产用地,水产养殖塘和弃耕地面积变化最明显;自然湿地中芦苇和盐地碱蓬滩面积减少了75.27%和72.83%,而互花米草滩面积增加了369.09%。1992-2008年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25.349亿元,水产养殖塘的扩建是生态服务价值增加的主要原因;生态系统单项生态服务功能中,大气组分调节、水分调节、污染物降解、科考旅游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均大幅减少。各种土地覆盖类型中,水产养殖塘及互花米草滩的生态服务价值显著增加,而芦苇和盐地碱蓬滩的生态服务价值则大幅减少。自然湿地大量转化为生产用地以及互花米草的大范围入侵是导致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生态服务价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盖变化 盐城海岸带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食物网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欧志吉 姜启吴 左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9-157,共9页
运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了盐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来源,示踪了食物网的主要碳流途径,提出了估算消费者的营养级的新模型并进行了相应计算,最终构建了江苏滨海湿地简化食物网模型。主要结论:(1)主要初级生产者的δ13 C介于... 运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了盐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来源,示踪了食物网的主要碳流途径,提出了估算消费者的营养级的新模型并进行了相应计算,最终构建了江苏滨海湿地简化食物网模型。主要结论:(1)主要初级生产者的δ13 C介于-28.856×10-3与-10.952×10-3之间,δ15 N介于1.219×10-3与6.496×10-3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消费者个体的δ13 C介于-27.564×10-3与-11.641×10-3之间,δ15 N介于4.462×10-3至10.339×10-3之间;(2)研究区生态系统可以划分成潮间带和潮上带两个亚生态系统,其中潮上带的主要食物源为芦苇,潮间带的主要食物源为互花米草及微体藻类,盐蒿对两个亚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食物贡献率,但均不高。(3)研究区的大型底栖生物及草食性哺乳类大部分占据第二营养级;(4)研究区动物可以划分为8个主要功能类群,即植食性哺乳类、植食性昆虫、鸟类、淡水游泳类、咸水鱼类、底内动物、底上动物以及浮游动物。总之,潮间带动物比潮上带动物的食物组成多样性略高,与研究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基本吻合。另外,潮间带生物的食物竞争十分激烈,光滩上分布有一定重叠的优势种并存在一定的食物生态位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氮同位素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 食物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盐城海岸湿地景观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华兵 刘红玉 郝敬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6-229,共4页
以盐城海岸湿地为研究对象,根据1987,1997,2007年3个时相的景观资料,运用RS和GIS技术,选取景观转移概率、质心两大指标,对两个时段海岸湿地景观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景观结构变化。1987-2007年,自然湿地比重不断下降,由... 以盐城海岸湿地为研究对象,根据1987,1997,2007年3个时相的景观资料,运用RS和GIS技术,选取景观转移概率、质心两大指标,对两个时段海岸湿地景观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景观结构变化。1987-2007年,自然湿地比重不断下降,由42.45%降至21.44%;人工湿地比重不断上升,由18.19%上升到58.88%。景观转移主要由自然湿地向人工湿地和非湿地转移:1987-1997年自然湿地向人工湿地和非湿地转移了45.40%;1997-2007年自然湿地向人工湿地和非湿地转移了37.91%。景观异质性呈现先升后降的特征。(2)景观质心变化。1987-1997年人工湿地向东南偏移了58.17km,自然湿地向东南偏移了6.15km;1997-2007年人工湿地向东南偏移了12.67km,自然湿地向东南偏移了7.15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转移矩阵 质心 盐城海岸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生态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以盐城海滨湿地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媛 黄震方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3-118,共6页
旅游地的发展都要依托社区,只有从社区的角度出发,处理好社区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才有可能获得旅游发展新的突破.本文在资料研究、实地考察和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对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丰麋鹿国家级... 旅游地的发展都要依托社区,只有从社区的角度出发,处理好社区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才有可能获得旅游发展新的突破.本文在资料研究、实地考察和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对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的社区居民的旅游感知差异进行了分析,发现总体上社区居民对现有旅游开发持较为理智的支持态度.还没有形成明显的矛盾支持者和中立者,目前仍以积极支持者和谨慎支持者为主.并在此基础上,从旅游相关性、居住地、年龄等内生变量的角度分析感知差异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参与 生态旅游 盐城海滨湿地 旅游感知 内生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