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盐渍土盐分指标及其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被引量:71
- 1
-
-
作者
毛任钊
田魁祥
松本聪
山崎
素直
-
机构
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日本东京大学
-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26-330,共5页
-
文摘
用一元回归方法统计分析了南皮县涝洼盐荒地开发试区盐化土壤的盐分测定数据间的相关性。混合型土壤,全盐量0.1-1.5%范围,1:5土木比土壤浸提液电导率EC(mS/cm)与全盐(%)有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不同Cl/SO2-3比率的土壤中,同样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盐分组成不同,回归系数有所不同。混合类型土壤:全盐(%)=0.3445EC1:5-0.024;Cl/SO2-4>1类型土壤:全盐(%)=0.316EC1:5-0.01;Cl/SO2-5<1类型土壤:全盐(%)=0.326EC1:5。
-
关键词
土壤
盐渍土
盐分指标
相关性
化学组成
-
分类号
S156.41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植物的生理现象与土壤盐分相关规律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林彦芝
陈丽艳
王井士
郑学龙
-
机构
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
盘锦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出处
《垦殖与稻作》
2005年第3期38-40,共3页
-
文摘
本文阐述了植物对土壤盐分的反应,过量盐分对植物的毒害作用,以及植物种类同盐分的关系,分析了土壤盐分对植物叶绿体的影响。提出,应根据植物耐盐性,因地制宜选择种植,并依据植物生长异常时的土壤各种盐分指标指导生产。
-
关键词
植物的生理现象
土壤盐分
相关规律
盐分指标
指导生产
-
Keywords
botanic physiological
edaphic salinity
correlative discipline
index of salinity
guide production
-
分类号
S154.4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基于水稻冠层NDVI的土壤盐碱化信息预测研究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张俊华
贾科利
-
机构
宁夏大学新技术应用研究开发中心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3-116,120,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土壤与作物光谱特征的龟裂碱土盐碱化信息预测"(41001129)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作物光谱特征的龟裂碱土盐碱化程度反演研究"(NZ0909)
-
文摘
通过测定不同盐碱化程度土壤上覆植被光谱特征和土壤的盐碱化指标,探讨了通过上覆植被光谱与土壤盐碱化信息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冠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从返青期到孕穗期逐渐增大,孕穗期达到最大,然后开始下降;水稻全生育期冠层NDVI与土壤表层全盐、电导率(EC)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平均分别为0.608 2和0.623 9),孕穗期相关性达到最强;除返青期外,其它时期水稻冠层NDVI与土壤Na++K+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平均相关系数为0.564 8);全生育期水稻冠层NDVI与土壤HCO3-,Cl-,SO24-,Ca2+和Mg2+的相关性很差或不稳定,所以从分蘖期到乳熟期,根据冠层NDVI可以较准确地估测土壤全盐、EC和Na++K+,但不能准确估测土壤中的其它监基离子。
-
关键词
盐碱土
NDVI
盐分指标
-
Keywords
alkali-saline soil
NDVI
salt index
-
分类号
S143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微咸水对生物炭作用下盐碱土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 4
-
-
作者
王世斌
高佩玲
赵亚东
相龙康
孟庆梅
牛晓音
-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1-187,共7页
-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20ME25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03099)
淄博市校城融合项目(2019ZBXC245)。
-
文摘
为了合理利用微咸水资源并结合生物炭改良剂,在节水基础上探究施用生物炭微咸水矿化度对盐碱土水盐运移规律影响.以黄河三角洲中度盐碱土为研究对象,在室内进行一维垂直入渗试验,包括对照共设置8个处理:CK,W1,W2,W3,C1,W1C,W2C,W3C.结果表明:相同入渗时间下,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深度随微咸水矿化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低矿化度条件下,掺生物炭的土壤入渗性能优于未掺生物炭的,提升幅度2.16%~8.54%,且处理W2C效果最优,W1C略小于W2C,Kostiakov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微咸水矿化度对生物炭作用下盐碱土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相同土壤条件下,各处理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随着微咸水矿化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掺生物炭的土壤含水率比未掺生物炭高2.53%~3.95%,且处理W2C增幅显著,W1C略小于W2C.各处理的土壤含盐量随着微咸水矿化度增加而增加,生物炭处理的脱盐效果略小于未掺生物炭的,其中2 g/L微咸水处理的脱盐效果最优,脱盐率高达47.4%.综合考虑,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度盐碱土,建议掺加生物炭并采用2 g/L微咸水进行灌溉.
-
关键词
中度盐碱土
生物炭
微咸水矿化度
土壤含水率
盐分评价指标
-
Keywords
moderately saline-alkali soil
biochar
brackish water
soil moisture content
salinity evaluation index
-
分类号
S278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化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 5
-
-
作者
相龙康
高佩玲
张晴雯
赵亚东
王世斌
杨大明
-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出处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45-950,共6页
-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6EEM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03099)。
-
文摘
为了探究表层(0~20 cm)掺加不同改良剂对盐碱化土壤改良的效果,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度盐碱化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一维垂直积水入渗试验,表层掺加2种改良物质,即河沙、生物炭,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CK,S1,S2,S3,C1,C2,C3,以研究其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不同河沙、生物炭用量下,改良措施均能提高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其中生物炭改良措施显著提高了掺加层含水量,河沙改良措施显著提高了土壤掺沙层以下土壤含水率;不同改良处理下,河沙改良措施相较于生物炭改良措施更有利于盐碱化土壤脱盐,处理S3的平均脱盐率比掺生物炭处理提高14.5%~27.7%,脱盐区深度、达标脱盐区深度均超过了0~50 cm作物根系密度较大的土层.根据河沙和生物炭在室内一维垂直积水入渗试验结果,土壤表层掺沙可有效改良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化土壤的水盐分布,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
关键词
中度盐化土壤
掺沙
掺生物炭
土壤含水率
土壤盐分评价指标
-
Keywords
moderately saline-alkaline soil
mixing sand
mixing biochar
soil moisture content
soil salinity evaluation index
-
分类号
S277.9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