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英国政治制度 被引量:3
1
作者 程汉大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6期39-43,共5页
盎格鲁撒克逊时代(5世纪中叶至1066年诺曼征服)是英国政治文明的起源时期。在此期间入侵不列颠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在征服原有居民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封建小王国,后经相互兼并,形成较稳定的7个王国,再后在抗击丹麦人入侵者的斗争中归... 盎格鲁撒克逊时代(5世纪中叶至1066年诺曼征服)是英国政治文明的起源时期。在此期间入侵不列颠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在征服原有居民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封建小王国,后经相互兼并,形成较稳定的7个王国,再后在抗击丹麦人入侵者的斗争中归于一统,形成英吉利国家。与此同时,创建了以国王为首的中央政府和三级地方管理体制,形成一套初具规模的政治法律制度。尽管直到诺曼征服前,各级政府机构还很不健全,各种制度都极不完善,但毕竟奠定了英国政治文化传统的基础,其中某些机构和制度历经不同时代的历史演变一直延续至今,因此,许多学者在探寻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渊源时,经常要追溯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演变 历史渊源 王室 世纪初 盎格鲁撒克逊 王国 贵族 起源 原始社会末期 统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莱茵模式 东亚模式 三种模式交织下的全球未来 被引量:4
2
作者 崔洪建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共1页
对于市场力量已经做大并挟持了政府和社会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来说,资本的自由放任属性不会轻易低头。而对于实行追求效率与公正的莱茵模式国家来说,并不都能及时甄别出假"公正"之名的惰性并拿出与"民意"
关键词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莱茵模式 东亚模式 市场力量 自由放任 政治勇气 公正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盎格鲁·撒克逊寓言诗的传统与继承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才宇 杨丽秋 《外语研究》 2001年第3期60-64,共5页
寓言诗是一种具有双重意义 (喻体和喻指 )的诗歌样式。现存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寓言诗有《豹》、《鲸》、《凤凰》等数首。寓言诗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但盎格鲁·撒克逊寓言诗的直接渊源在于《圣经》 ,与后来但丁、兰格兰... 寓言诗是一种具有双重意义 (喻体和喻指 )的诗歌样式。现存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寓言诗有《豹》、《鲸》、《凤凰》等数首。寓言诗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但盎格鲁·撒克逊寓言诗的直接渊源在于《圣经》 ,与后来但丁、兰格兰德、班扬、奥威尔的寓言体作品一脉相承。我国的寓言文学也很丰富 ,如李贺的《猛虎行》、郭沫若的《凤凰涅 般木》 ,都是寓言诗的范例。据笔者拙见 ,郭沫若的《凤凰涅 般木》很可能受过盎格鲁·撒克逊寓言诗《凤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言诗词 盎格鲁·撒克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背景下对“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重新审视
4
作者 张亮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6-159,共4页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对"盎格鲁-撒克逊"发展模式的重新审视,这种模式在刺激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其过于强调自由竞争、忽略公平等局限性也值得警示。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英美等国家一直奉行的"盎格鲁-撒克逊"金...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对"盎格鲁-撒克逊"发展模式的重新审视,这种模式在刺激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其过于强调自由竞争、忽略公平等局限性也值得警示。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英美等国家一直奉行的"盎格鲁-撒克逊"金融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在宏观调控方式上要讲求市场和政府干预的结合,在改革步伐上应继续推行渐进式的改革,而不是盲目追求市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格兰的中央司法治理
5
作者 张建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5-129,共5页
盎格鲁—撒克逊人在英格兰立国之后,从颁布成文法典起,即对英格兰进行了有效的中央司法治理。初期的法典从重视宗族关系转向强调邻里关系,进而将国家的防卫职责置于全体自由人之上,并运用多种手段保护地方和平。到盎格鲁—撒克逊晚期,... 盎格鲁—撒克逊人在英格兰立国之后,从颁布成文法典起,即对英格兰进行了有效的中央司法治理。初期的法典从重视宗族关系转向强调邻里关系,进而将国家的防卫职责置于全体自由人之上,并运用多种手段保护地方和平。到盎格鲁—撒克逊晚期,法典中不仅出现重要的"王之和平",而且还有较为具体的"逐出法外"及"王之保护",在具体操作上,从制定法典、传播法典、实施法典到法庭罚金,国王都会介入。与中央层面司法治理相连的"私人司法权",国王在利用的同时加以限制,造成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格兰贵族"私人司法权"的弱小,从而对英格兰的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 中央司法治理 王之保护 私人司法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戒》:盎格鲁·撒克逊神话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英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z1期20-22,共3页
《魔戒》是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个人的神话体系,本文对其进行美学意义上的澄清,认为托尔金基于中古语言文字的创造赋予了作品独特的盎格鲁·撒克逊美学底蕴,并通过讨论作品和古英语诗歌《贝奥武夫》契合,阐释《魔戒》和《贝奥武夫》... 《魔戒》是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个人的神话体系,本文对其进行美学意义上的澄清,认为托尔金基于中古语言文字的创造赋予了作品独特的盎格鲁·撒克逊美学底蕴,并通过讨论作品和古英语诗歌《贝奥武夫》契合,阐释《魔戒》和《贝奥武夫》一样是抒情的而不仅仅是叙事的。它从主题上表达了盎格鲁·撒克逊世界观,并继承了盎格鲁·撒克逊文学哀婉的风格,从而证明《魔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体系 中古 盎格鲁·撒克逊 <贝奥武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城镇的起源及其动力因素分析
7
作者 邱红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74,共8页
中世纪英国城市的起源、兴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英国历史学家詹姆斯·泰特(James Tait)根据考古资料指出,英国最初的城镇产生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本文通过对翻译成现代英语的英国中古文献的研究发现,早在公元7世纪以后,... 中世纪英国城市的起源、兴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英国历史学家詹姆斯·泰特(James Tait)根据考古资料指出,英国最初的城镇产生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本文通过对翻译成现代英语的英国中古文献的研究发现,早在公元7世纪以后,就出现了诸如要塞(ceaster)、贸易小镇(wik、wic、wich)、堡(burh、borough)、市场(port)等多种形式的城镇,而这些城镇的起源是国王与贤人会议、教会、商人、入侵者之间博弈的结果,即国王造就了城镇。对英国中古文献中有关盎格鲁-撒克逊城镇起源的研究结果,印证了英国考古学及泰特的观点,从而为英国城市兴起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盎格鲁-撒克逊 城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吉利民族与英帝国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本英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6,共6页
英吉利民族之所以能从众多欧洲民族中脱颖而出,不列颠之所以从一个西欧岛国不间断地向外扩张,最后建成疆土与势力范围遍及全球的庞大帝国,有着某种历史的必然性。除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制度文明,英吉利民族本身具有的民族特性,英... 英吉利民族之所以能从众多欧洲民族中脱颖而出,不列颠之所以从一个西欧岛国不间断地向外扩张,最后建成疆土与势力范围遍及全球的庞大帝国,有着某种历史的必然性。除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制度文明,英吉利民族本身具有的民族特性,英国社会各个阶层与英帝国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它包括盎格鲁撒克逊人固有的种族优越感,整个民族对海外冒险和进取精神的崇尚,帝国存在的本身对千百万英国人的生存方式以及帝国观念形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吉利民族 英帝国 盎格鲁撒克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普通法令状的起源及其嬗变 被引量:3
9
作者 屈文生 《东方法学》 2009年第5期135-146,共12页
在英国法学史上,早在中世纪时期,就有一大批著名法学家如格兰威尔、布拉克顿、科克等人曾对令状制及相关问题有过深入细致的研究。近代以后,许多法学家如布莱克斯通、梅因、波洛克和梅特兰等人,也均对令状制度研究青睐有加。20世纪以后... 在英国法学史上,早在中世纪时期,就有一大批著名法学家如格兰威尔、布拉克顿、科克等人曾对令状制及相关问题有过深入细致的研究。近代以后,许多法学家如布莱克斯通、梅因、波洛克和梅特兰等人,也均对令状制度研究青睐有加。20世纪以后,霍兹沃斯、甄克思、普拉克内特、哈默、密尔松、贝克及霍尔特等英国法学家在令状研究领域曾有过丰富的研究成果。此外,比利时著名法学家卡内冈也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令状 普通法令状 王室令状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特殊关系”中的血缘文化情结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贞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9-103,共5页
英美“特殊关系”这一概念强调英美关系的特殊性,强调两国间的关系有别于与第三国的关系。本文的镜头焦点将聚集在英美血缘文化情结这一潜在文化意识形态因素上,认为两国之间的种族血缘纽带、价值观念、盎格鲁—撒克逊主义等因素对英美... 英美“特殊关系”这一概念强调英美关系的特殊性,强调两国间的关系有别于与第三国的关系。本文的镜头焦点将聚集在英美血缘文化情结这一潜在文化意识形态因素上,认为两国之间的种族血缘纽带、价值观念、盎格鲁—撒克逊主义等因素对英美“特殊关系”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特殊关系” 血缘文化情结 盎格鲁撒克逊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英国普通法的起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联华 《现代法学》 1986年第1期51-54,共4页
英国法通常被看作是由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其中以普通法的历史最为悠久,衡平法乃是普通法的补充和完善,而制定法则是其具体体现。因此,对于英国法的研究,必须首先探索普通法的起源。一○六六年秋,诺曼底... 英国法通常被看作是由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其中以普通法的历史最为悠久,衡平法乃是普通法的补充和完善,而制定法则是其具体体现。因此,对于英国法的研究,必须首先探索普通法的起源。一○六六年秋,诺曼底公爵的私生子威廉率领军队征服不列颠,这在英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它不仅加速完成了英国封建化的进程,使封建制度在英国最终确立和巩固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普通法 盎格鲁撒克逊 诺曼底公国 英国法 英国人 诺曼底征服 习惯法 起源 制定法 罗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廉·戈尔丁和他的《蝇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国富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79-81,70,共4页
威廉·戈尔丁是荣获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他是继温斯顿·邱吉尔1963年获得此项文学奖之后的三十年中第一位英国获奖者。据瑞典科学院宣称,戈尔丁之所以获奖是因为他的小说对现实的描写“阐明了当今世界的人类状况”... 威廉·戈尔丁是荣获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他是继温斯顿·邱吉尔1963年获得此项文学奖之后的三十年中第一位英国获奖者。据瑞典科学院宣称,戈尔丁之所以获奖是因为他的小说对现实的描写“阐明了当今世界的人类状况”。他的获奖作品有《蝇王》、《塔尖》、《金字塔》、《看得见的黑暗》等。1911年戈尔丁出生于英国康沃尔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他从小就想当作家。但是起初他入牛津大学学习理工,两年之后才弃理从文,潜心研究盎格鲁撒克逊文学。大学毕业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戈尔丁 蝇王 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 拉尔夫 三十年 盎格鲁撒克逊 英国 大学毕业 五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者和版权所有者——兼谈版权的归属
13
作者 沈仁干 《中国出版》 1984年第12期53-56,共4页
某大学有一位讲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写了一本语言和语法方面的书稿,拟送出版社出版,先请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审读,这两位主任对书稿作了一些修改,随后大笔一挥,把自己的名字署在这位讲师名字的前面,这位讲师觉得不妥,提出异议,两位主... 某大学有一位讲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写了一本语言和语法方面的书稿,拟送出版社出版,先请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审读,这两位主任对书稿作了一些修改,随后大笔一挥,把自己的名字署在这位讲师名字的前面,这位讲师觉得不妥,提出异议,两位主任十分恼火,说:这本书稿是我们帮你修改定稿的,我们的劳动就不算数?我们就不能署名?另有一个研究所,大量翻印出版社出版的该所一位工程师写的书,在同行业公开征订发行,出版社发现后要求该所停止翻印,该所回答:这本书是我们所的人写的,版权是我们的,出版社不应干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权法 所有者 电影作品 版权所有 电影剧本作者 出版社 创作 盎格鲁撒克逊 罗马法系 电影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修道生活试析中世纪英国贵族妇女的社会地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建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33,共7页
在中世纪英国,大部分修道妇女都出身贵族家庭,因而分析妇女修道生活可以透视当时贵族妇女的社会地位。本文通过对盎格鲁—撒克逊前期、盎格鲁—撒克逊后期和诺曼征服之后三个时期妇女修道生活的分析比较,发现盎格鲁—撒克逊前期英国贵... 在中世纪英国,大部分修道妇女都出身贵族家庭,因而分析妇女修道生活可以透视当时贵族妇女的社会地位。本文通过对盎格鲁—撒克逊前期、盎格鲁—撒克逊后期和诺曼征服之后三个时期妇女修道生活的分析比较,发现盎格鲁—撒克逊前期英国贵族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当高,但是后两个时期她们的社会地位整体降低了,而下层贵族妇女的地位又明显低于以王室妇女为首的上层贵族妇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 诺曼征服 修道院 修女院 贵族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WASP主流文化与传统教育史学卡伯莱模式
15
作者 王赛芬 王京彩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0,36,共5页
本文从分析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WAS P即"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文化",以及美国传统教育史学代表人物卡伯莱及其代表作《美国公立教育》出发,探讨了卡伯莱教育史观的WAS P文化倾向,以达到进一步加深对以卡伯莱为代表的美国... 本文从分析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WAS P即"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文化",以及美国传统教育史学代表人物卡伯莱及其代表作《美国公立教育》出发,探讨了卡伯莱教育史观的WAS P文化倾向,以达到进一步加深对以卡伯莱为代表的美国传统教育史学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传统教育史学 卡伯莱 美国公立教育 盎格鲁-撒克逊 白人-新教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成因和特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陶飞亚 鲁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94-100,共7页
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成因和特点陶飞亚,鲁娜十三世纪中叶,封建的议会制度在英国产生,它标志着英国议会君主政体的确立。在这种政体下,君主虽然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不享有无限的权力,作为等级代议机构的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 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成因和特点陶飞亚,鲁娜十三世纪中叶,封建的议会制度在英国产生,它标志着英国议会君主政体的确立。在这种政体下,君主虽然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不享有无限的权力,作为等级代议机构的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君主和议会共同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议会制度 中世纪 贤人会议 国王 盎格鲁·撒克逊 诺曼王朝 英国贵族 城市经济 末日审判书 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捷克福利体系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
17
作者 郭鹏 《当代经济管理》 2011年第1期84-89,共6页
捷克福利体系由社会保险、家庭政策和社会救助三部分组成。通过对转型期捷克福利体系三个组成部分实施的改革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尽管捷克福利模式没有实施养老金私有化等自由主义倾向明显的改革措施,但总体上仍然向着盎格鲁撒克逊自由主... 捷克福利体系由社会保险、家庭政策和社会救助三部分组成。通过对转型期捷克福利体系三个组成部分实施的改革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尽管捷克福利模式没有实施养老金私有化等自由主义倾向明显的改革措施,但总体上仍然向着盎格鲁撒克逊自由主义福利模式转变,国家责任逐渐减少,市场力量逐步增强。结合捷克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提出对中国养老金改革的一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家庭政策 社会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