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南攀西地区下侏罗统益门组蜥脚类足迹:分类学与潜在的造迹者(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邢立达 Lockley Martin G +6 位作者 尤海鲁 彭光照 唐翔 冉浩 王涛 胡健 Persons Ⅳ W Scott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1-855,共5页
恐龙足迹和骨骼的记录往往出现在不同的地区。然而,一些地层显示了关系紧密的骨骼和足迹,它们都指向同一个来源。报道了来自四川省攀西地区会理县通安镇通保村下侏罗统益门组中上部的蜥脚类足迹(雷龙足迹Brontopodus),其地理和地层归属... 恐龙足迹和骨骼的记录往往出现在不同的地区。然而,一些地层显示了关系紧密的骨骼和足迹,它们都指向同一个来源。报道了来自四川省攀西地区会理县通安镇通保村下侏罗统益门组中上部的蜥脚类足迹(雷龙足迹Brontopodus),其地理和地层归属均与真蜥脚类的何氏通安龙极为接近。通保足迹与造迹者的关联是可能的,但目前还需要更多的证据。通保的雷龙足迹是攀西地区首次发现侏罗纪的蜥脚类足迹,这也表明,在早侏罗世,原始蜥脚类和基干蜥脚型类共存于中国西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足迹 蜥脚类 益门组 下侏罗统 通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会理早侏罗世一新的蜥脚类恐龙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奎 杨春燕 +1 位作者 刘建 王正新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5-202,共18页
记述了四川会理下侏罗统益门组的蜥脚类化石。经研究,将化石归于马门溪龙科,建立新属新种何氏通安龙Tonganosaurus hei gen.et sp.nov.。通安龙具有进步蜥脚类的特点:颈椎细长、荐前椎发育侧凹、前肢较长,为后肢的0.80等;同时,通安龙也... 记述了四川会理下侏罗统益门组的蜥脚类化石。经研究,将化石归于马门溪龙科,建立新属新种何氏通安龙Tonganosaurus hei gen.et sp.nov.。通安龙具有进步蜥脚类的特点:颈椎细长、荐前椎发育侧凹、前肢较长,为后肢的0.80等;同时,通安龙也具有原始蜥脚类的特点:脊椎骨组织坚实不中空、肱骨和股骨骨干粗而圆。从国内外已有的资料看,原始蜥脚类主要发现于侏罗纪早期,而进步蜥脚类则主要发现于侏罗纪中晚期。由于通安龙兼具原始蜥脚类和进步蜥脚类的特点,且时代为早侏罗世,因此,通安龙化石材料的发现对中国西南地区早期蜥脚类的系统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会理 早侏罗世 益门组 蜥脚类 通安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