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脾益肾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特色与优势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旭生 揭西娜 +1 位作者 卢钊宇 彭苏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6期471-472,共2页
刘旭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肾病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慢性肾脏病)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大组长之一,牵头重点病种慢性肾衰竭及尿血病... 刘旭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肾病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慢性肾脏病)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大组长之一,牵头重点病种慢性肾衰竭及尿血病协作研究。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全国第二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广东省中医院名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肾脏病防治联盟理事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执行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首届“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荣誉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脏病 补脾益肾法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广东省中医院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专业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肺健脾益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谢天 张炜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173-176,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病因病机主要由外感时邪入侵,损伤肺气,病程迁延日久,最终导致肺脾肾三脏亏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培固肺脾肾三脏正气,采用补肺健脾益肾法治疗,则可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复发次数,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补肺健脾益肾法 从肺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解郁益肾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建军 张建艳 张楠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323-324,共2页
目的:探求安全、有效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综合方法,观察运用疏肝解郁益肾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解郁消痤汤(柴胡、香附、牡丹皮、黄芪、龙胆草等)加减并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66例为... 目的:探求安全、有效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综合方法,观察运用疏肝解郁益肾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解郁消痤汤(柴胡、香附、牡丹皮、黄芪、龙胆草等)加减并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66例为治疗组;采用口服罗红霉素治疗的59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5%,2组比较(P<0.05)。结论: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注重精神调节的作用,运用疏肝解郁补肾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痤疮/中医药疗 精神紧张 心理疏导 疏肝解郁益肾法/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肺益肾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艳 祝庆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18例,治疗组给予具有补肺益肾之功的代表药物平喘固本汤,每日2次口服,疗程3个月;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观察期前后分别...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18例,治疗组给予具有补肺益肾之功的代表药物平喘固本汤,每日2次口服,疗程3个月;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观察期前后分别测定第1S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FVC。结果:治疗组FEV1、FVC、FEV1/FVC均明显提高。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补肺益肾法对COPD稳定期肺功能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肺功能/中医药治疗 补肺益肾法/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益肾法防治ITP患者激素减撤反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宏良 谢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7X期83-83,86,共2页
目的:探讨滋阴益肾法防治ITP患者激素减撤反跳的疗效。方法:将62例激素减撤阶段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激素减撤反跳率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32例,治疗后4例出现反跳,反跳率为12.5%... 目的:探讨滋阴益肾法防治ITP患者激素减撤反跳的疗效。方法:将62例激素减撤阶段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激素减撤反跳率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32例,治疗后4例出现反跳,反跳率为12.5%,对照组30例,治疗后10例出现反跳,反跳率为3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滋阴益肾法可以稳定ITP患者激素减撤时血小板数,减少反跳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益肾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激素减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痰瘀证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晓政 闫彩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9-20,82,共3页
目的从肾立论探索益肾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痰瘀证临床疗效。方法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执行中国代谢综合征建议诊断标准。证候诊断标准和症状分级标准采用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标准(草案)。采用两相关样本六组的研究方法,42例符合纳入标准自... 目的从肾立论探索益肾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痰瘀证临床疗效。方法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执行中国代谢综合征建议诊断标准。证候诊断标准和症状分级标准采用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标准(草案)。采用两相关样本六组的研究方法,42例符合纳入标准自愿口服中药者,男26例,女16例,年龄39~60岁,平均年龄46.4岁。均匀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糖尿病组。纳入病例无严重的合并症和并发疾病。观察指标:证候积分、症状积分、血糖、血脂、血尿酸。结果代谢综合征组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2例;2型糖尿病组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2例。2组症状改善以头晕目眩和肢体沉重改善最为显著,观察指标改变率多元方差检验Hotelling's Trace,F=16.51,P=0.00。指标改善依次递减顺序为高密度脂蛋白、血尿酸、三酰甘油;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率表现出相似的水平。结论从肾立论治疗代谢综合征痰瘀证可以获得较好的症状、证候和指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法 代谢综合征 痰瘀证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肺健脾益肾法治疗特发性水肿63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靳锋 王文海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3期82-83,共2页
目的:观察宣肺健脾益肾法治疗妇女特发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宣肺健脾益肾法治疗63例特发性水肿女性患者。结果:治愈55例,显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4%。结论:宣肺健脾益肾法治疗妇女特发性水肿疗效显著。
关键词 水肿 特发性 中医辨证论治 宣肺健脾益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肾法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玉洁 杜欣 王智怡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法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4联合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法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4联合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脾益肾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00, P=0.007<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水平分别为(4.46±0.67)×10^9/L、(131.56±18.00)g/L、(3.79±0.51)×10^9/L、(196.30±25.65)×10^9/L,对照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水平分别为(3.86±0.66)×10^9/L、(115.37±16.03)g/L、(2.53±0.29)×10^9/L、(115.67±15.09)×10^9/L,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75.26±6.3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58±6.5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51, P=0.000<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 P=0.038<0.05)。结论健脾益肾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效果确切,能够促进白细胞生成,对感染等不良反应预防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肾法 急性白血病 化疗 白细胞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浊祛瘀益肾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潘竞霞 张学群 +4 位作者 潘莹莹 曾燕静 何小莲 王晓东 刘柯兵 《江西中医药》 2009年第7期24-25,共2页
目的:观察泻浊祛瘀益肾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泻浊祛瘀益肾法的方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提高血红蛋白、降低Scr和BUN方... 目的:观察泻浊祛瘀益肾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泻浊祛瘀益肾法的方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提高血红蛋白、降低Scr和BUN方面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用泻浊祛瘀益肾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够清除代谢产物,减轻肾脏负担,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浊祛瘀益肾法 慢性功能衰竭 中西医结合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董宇翔教授“补脾益肾法”治疗经验总结及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二力 杨雪芹 +1 位作者 黄静波 谢天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董宇翔教授"补脾益肾法"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及探讨。[方法]收集董宇翔教授门诊病历处方200份,将药名统一规范化处理后录入Epdata3.1软件。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对高频次药物进行相关性分析、...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董宇翔教授"补脾益肾法"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及探讨。[方法]收集董宇翔教授门诊病历处方200份,将药名统一规范化处理后录入Epdata3.1软件。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对高频次药物进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结果]200张处方共涉及89种药物,用药总频次2249次。其中常用高频次药物25味,用药总频次1388次。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27组常用药对;通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分别得到9组常用药物组合和7个公因子。[结论]董宇翔教授在临床工作中善于运用补脾益肾法。通过数据挖掘,揭示了其运用补脾益肾法常用的单味药、药对、药物组合以及补脾、益肾法的主方,展现了其辨证思路及用药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脾益肾法 数据挖掘 中医药传承 董宇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脾益肾法治疗重症青春期功血6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宪鸣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重症青春期功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 113 例患者随机分为 2 组,治疗组 63 例,以补脾益肾、固冲摄血为原则,分出血期、经后期、经前期辨证治疗;对照组50例,出血期间用己烯雌酚片,后于撤退性出血的第 5d开始行雌孕激素... 目的:探讨治疗重症青春期功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 113 例患者随机分为 2 组,治疗组 63 例,以补脾益肾、固冲摄血为原则,分出血期、经后期、经前期辨证治疗;对照组50例,出血期间用己烯雌酚片,后于撤退性出血的第 5d开始行雌孕激素人工周期顺序疗法,在后 10d加服安宫黄体酮片治疗。2组各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停药3个月观察疗效。2组血红蛋白低于70g/L者,均加服勃隆。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比较,P均<0.01,差异显著。2 组止血时间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结论:补脾益肾法治疗重症青春期功血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脾益肾法 重症青春期功血 临床观察 中医药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姚石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0年第4期15-17,28,共4页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指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由于本病的病理过程复杂,证候表现多样,临床治疗颇感棘手。近年来,对该病的理论有所突破,除注意发病与湿毒血瘀,肝郁脾虚有密切关系外,特别强调肾虚病理因素影响本病的发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指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由于本病的病理过程复杂,证候表现多样,临床治疗颇感棘手。近年来,对该病的理论有所突破,除注意发病与湿毒血瘀,肝郁脾虚有密切关系外,特别强调肾虚病理因素影响本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益肾法为主治疗本病的临床价值,这对深入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法 乙型肝炎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毒益肾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4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金悦 徐素文 《中国民间疗法》 2006年第9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益肾法 治疗 祛毒 中医“痹证” 症状类 历节病 鹤膝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肾法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李轶群 黄学武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1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法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Ⅲb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和中医组。结合组用化疗联合自拟"补脾益肾消积汤"治疗,中医组单纯使用中药治疗。结果①中医组...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法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Ⅲb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和中医组。结合组用化疗联合自拟"补脾益肾消积汤"治疗,中医组单纯使用中药治疗。结果①中医组在改善乏力方面明显优于结合组。中医组与结合组在改善咳嗽、血痰、发热、气短方面,无显著性差异;②结合组获PR16例,NC11例,PD3例,有效率为53.33%;中医组获PR3例,NC20例,PD7例,有效率为10%;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③治疗后LBT及T细胞亚群方面,中医组较结合组有明显改善;④治疗后两组卡氏评分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⑤体质量方面,两组比较,P<0.05,提示中医组优于结合组;⑥两组比较,结合组在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恶心呕吐及腹泻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中医组。结论补脾益肾消积汤在减轻症状、增加体重、提高免疫力、稳定瘤体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并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肾法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毒益肾法为主治疗慢性肾衰75例临床观察
15
作者 朱遵贤 杨丽君 《现代中医药》 CAS 2002年第6期4-5,共2页
采用泻毒益肾法治疗慢性肾衰75例效果显著,提示本治疗方法在中医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泻毒益肾法 治疗 慢性 临床观察 中医药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肾法治疗多发性末梢神经炎40例
16
作者 周嵘 《江西中医药》 2002年第2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健脾益肾法 治疗 多发性末神经炎 中医药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采用补肺益肾法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8期206-207,共2页
目的探讨补肺益肾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76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双仁润肠口服液治疗,观察组采取补肺益肾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排便间隔时... 目的探讨补肺益肾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76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双仁润肠口服液治疗,观察组采取补肺益肾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排便间隔时间、排便困难程度、大便干结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益肾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便秘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肺益肾法 老年习惯性便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斌运用健脾益肾法治疗小儿遗尿 被引量:2
18
作者 孔慧敏 陶嘉磊 袁斌 《江西中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22-25,共4页
袁斌对于小儿遗尿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小儿遗尿主要责之于脾肾,涉及心肺;该病基本病机为脾肾虚弱,肺脾气虚,心肾不交;治疗贵在健脾益肾,缩尿止遗。他根据中医理论基础,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灵活辨证用药治疗小儿遗尿,自创固脬醒神... 袁斌对于小儿遗尿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小儿遗尿主要责之于脾肾,涉及心肺;该病基本病机为脾肾虚弱,肺脾气虚,心肾不交;治疗贵在健脾益肾,缩尿止遗。他根据中医理论基础,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灵活辨证用药治疗小儿遗尿,自创固脬醒神汤,还提出药物治疗同时需注重家庭护理干预,每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尿 小儿 健脾益肾法 袁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肾法治疗慢性肾病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美棣 孙伟 《国医论坛》 2018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法治疗慢性肾病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期刊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健脾益肾法可以用于多种慢性肾病的治疗,诸如痛风肾、IgA肾病、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该法可以有效改善血尿酸和肾...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法治疗慢性肾病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期刊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健脾益肾法可以用于多种慢性肾病的治疗,诸如痛风肾、IgA肾病、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该法可以有效改善血尿酸和肾功能,降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结论:健脾益肾法治疗慢性肾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肾法 慢性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肾法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概况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诗雨 高明利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2期21-25,共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血清中产生多种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为其主要病理改变,机体任何器官都可受累,由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或抗体的直接侵入,在中小血管中发生管壁炎症和坏死,继发性血栓形成使管腔变窄,导致局部组织...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血清中产生多种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为其主要病理改变,机体任何器官都可受累,由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或抗体的直接侵入,在中小血管中发生管壁炎症和坏死,继发性血栓形成使管腔变窄,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和功能障碍。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为0.02%,以20~40岁育龄期女性多见。活动期患者可有发热、疲倦乏力等全身表现,亦可累及皮肤黏膜、关节肌肉、肾、肺、心、血液和神经系统。中医将本病归属"蝴蝶疮""阴阳毒""痹证"等范畴,病理特征为本虚标实,肝脾肾亏虚为本,热毒、瘀血为标。经正规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可得到控制或缓解,脾肾两虚多处于恢复期,在临床最为常见,症状表现为疲乏体倦,肢节疼痛,腰膝酸软,尿少浮肿,腹胀便溏,有时低烧,肢冷面热,口干咽燥。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治以益气健脾,补肾利水。文章重点对健脾益肾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了解健脾益肾法治疗本病的研究成果,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两虚 健脾益肾法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中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