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活络中药组分配伍对高糖高脂环境下人肾小球细系膜细胞NF-κB蛋白表达影响,探究益气解毒活络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高脂模型组、中药组(第1组、...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活络中药组分配伍对高糖高脂环境下人肾小球细系膜细胞NF-κB蛋白表达影响,探究益气解毒活络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高脂模型组、中药组(第1组、第2组、第3组);Western Blot法检测0、15、30、60、90 min高糖高脂模型组NF-κB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60、90 min 5组NF-κB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F-κB核转运。结果:(1)模型组第90 min NF-κB蛋白表达达到峰值。(2)各中药配伍组中第3组下调60 min NF-κB蛋白表达效果最佳;第1组下调90 min NF-κB蛋白表达效果最佳。(3)各组60、90 min NF-κB核转运比较发现:细胞免疫荧光显示,正常对照组p65主要分布在细胞质部分,模型对照组p65主要分布在细胞核部分,各中药配伍组p65明显分布在细胞质内,提示各中药配伍组60、90 min的NF-κB核转运作用被抑制。结论:益气解毒活络中药组分配伍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途径来保护受损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从而起到减缓DN病程进展,保护受损肾脏的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活络中药组分配伍对高糖高脂环境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PPAR-γ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探讨益气解毒活络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GMC),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高脂模型组、中药...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活络中药组分配伍对高糖高脂环境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PPAR-γ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探讨益气解毒活络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GMC),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高脂模型组、中药组(第1组、第2组、第3组),qRT-PCR法检测各组24、48 h PPAR-γ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24、48 h PPAR-γ蛋白活性的表达。结果:(1)各组24、48 h PPAR-γmRNA表达比较:24 h: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中药配伍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配伍组PPAR-γmRNA表达均明显上升,且有显著差异(P<0.01),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1组PPAR-γmRNA表达最高(P<0.01)。48 h:与正常组比较除去第1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及其余各用药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配伍组PPAR-γmRNA表达均明显上升,且有显著差异(P<0.01);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1组PPAR-γmRNA表达最高(P<0.01)。正常组24、48 h两时间点PPAR-γmRNA表达未见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及第1、2、3组48h PPAR-γmRNA表达显著高于24 h PPAR-γmRNA表达(P<0.01)。(2)各组24、48h PPAR-γ蛋白表达比较:GMC细胞24 h PPAR-γ蛋白表达比较:模型对照组PPAR-γ蛋白低表达,各中药配伍组均能够调高PPAR-γ的表达,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1组调高PPAR-γ作用最显著。GMC细胞48 h PPAR-γ蛋白表达比较:模型对照组PPAR-γ蛋白低表达,各中药配伍组均能够调高PPAR-γ的表达,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1组调高PPAR-γ作用最显著。结论:益气解毒活络中药有效成分可能是通过上调PPAR-γ表达水平的作用来保护受损的GMC,从而起到减缓糖尿病肾病病程进展,保护受损肾脏的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活络中药组分配伍对高糖高脂环境下人肾小球细系膜细胞NF-κB蛋白表达影响,探究益气解毒活络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高脂模型组、中药组(第1组、第2组、第3组);Western Blot法检测0、15、30、60、90 min高糖高脂模型组NF-κB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60、90 min 5组NF-κB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F-κB核转运。结果:(1)模型组第90 min NF-κB蛋白表达达到峰值。(2)各中药配伍组中第3组下调60 min NF-κB蛋白表达效果最佳;第1组下调90 min NF-κB蛋白表达效果最佳。(3)各组60、90 min NF-κB核转运比较发现:细胞免疫荧光显示,正常对照组p65主要分布在细胞质部分,模型对照组p65主要分布在细胞核部分,各中药配伍组p65明显分布在细胞质内,提示各中药配伍组60、90 min的NF-κB核转运作用被抑制。结论:益气解毒活络中药组分配伍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途径来保护受损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从而起到减缓DN病程进展,保护受损肾脏的作用。
文摘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活络中药组分配伍对高糖高脂环境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PPAR-γ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探讨益气解毒活络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GMC),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高脂模型组、中药组(第1组、第2组、第3组),qRT-PCR法检测各组24、48 h PPAR-γ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24、48 h PPAR-γ蛋白活性的表达。结果:(1)各组24、48 h PPAR-γmRNA表达比较:24 h: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中药配伍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配伍组PPAR-γmRNA表达均明显上升,且有显著差异(P<0.01),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1组PPAR-γmRNA表达最高(P<0.01)。48 h:与正常组比较除去第1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及其余各用药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配伍组PPAR-γmRNA表达均明显上升,且有显著差异(P<0.01);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1组PPAR-γmRNA表达最高(P<0.01)。正常组24、48 h两时间点PPAR-γmRNA表达未见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及第1、2、3组48h PPAR-γmRNA表达显著高于24 h PPAR-γmRNA表达(P<0.01)。(2)各组24、48h PPAR-γ蛋白表达比较:GMC细胞24 h PPAR-γ蛋白表达比较:模型对照组PPAR-γ蛋白低表达,各中药配伍组均能够调高PPAR-γ的表达,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1组调高PPAR-γ作用最显著。GMC细胞48 h PPAR-γ蛋白表达比较:模型对照组PPAR-γ蛋白低表达,各中药配伍组均能够调高PPAR-γ的表达,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1组调高PPAR-γ作用最显著。结论:益气解毒活络中药有效成分可能是通过上调PPAR-γ表达水平的作用来保护受损的GMC,从而起到减缓糖尿病肾病病程进展,保护受损肾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