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滋阴益气补肾法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8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尹新中 贾英杰 +1 位作者 李艳梅 刘旻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8期477-477,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滋阻益气补肾法 养心汤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补肾法对裸鼠乳腺癌骨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姚勇伟 朱飞叶 +1 位作者 刘云霞 匡唐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88-2690,I0006,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补肾方法对于乳腺癌骨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的机制。方法:将雌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注射裸鼠左心室,制作乳腺癌动物模型,分别予以益气补肾中药及生理盐水口服,通过骨ECT检... 目的:探讨益气补肾方法对于乳腺癌骨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的机制。方法:将雌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注射裸鼠左心室,制作乳腺癌动物模型,分别予以益气补肾中药及生理盐水口服,通过骨ECT检查及病理检查明确其骨转移情况,然后通过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每组裸鼠血清中BSP、OPN,MMP-1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裸鼠骨转移发生率为80%,而治疗组的发生率为46.67%,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裸鼠骨转移的发生率要明显降低;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治疗组中的MMP-1和OPN的表达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BSP的表达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补肾中药能有效减少乳腺癌骨转移裸鼠模型的骨转移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对MMP-1,BSP,OPN的表达抑制,减少了乳腺癌细胞的脱落、迁移,并最终通过OPG-RANKL-RANK系统,抑制了破骨细胞的分化和骨的重吸收,减少了乳腺癌的转移和骨组织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裸鼠 益气补肾法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补肾法对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脾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丽娟 王向群 叶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将中医的益气补肾法应用于小鼠自然流产模型,观察其对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脾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性成熟的雌性CBA小鼠40只、雄性DBA/2小鼠20只8,~10周龄,建立自然流产小鼠模型,分四组:阴性对照组、中药组、环孢素组、中西医... 目的:将中医的益气补肾法应用于小鼠自然流产模型,观察其对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脾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性成熟的雌性CBA小鼠40只、雄性DBA/2小鼠20只8,~10周龄,建立自然流产小鼠模型,分四组:阴性对照组、中药组、环孢素组、中西医结合组。于孕第9天1、4天,用颈椎脱臼法分批处死小鼠,用75%的乙醇消毒后,钝性分离皮肤及腹膜,取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方对孕早期脾脏CD4+T细胞表达具有下调作用,且具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对孕早期脾脏CD8+T细胞表达具有上调作用趋势,但不具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对孕早期脾脏CD4+T/CD8+T表达具有下调作用趋势,但不具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对孕中晚期脾脏CD4+T、CD8+T、CD4+T/CD8+T无明显调节趋势。结论:益气补肾中药在免疫细胞分子学水平对母胎免疫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补肾法 自然流产模型 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补肾法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明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833-1834,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法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化疗同时开始口服中药,观察2个疗程;对照组64例仅进行常规化疗,不服中药。结果: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治疗组为26.5%,对照组62....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法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化疗同时开始口服中药,观察2个疗程;对照组64例仅进行常规化疗,不服中药。结果: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治疗组为26.5%,对照组62.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3%,对照组6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肾法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减少 中医药治疗 益气补肾法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5
作者 辛元元 袁胜利 +2 位作者 佟珺 罗静 崔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60例...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60例。3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A组给予穴位贴敷治疗,B组给予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方治疗,C组给予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3组均持续治疗9个月。比较治疗9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9个月后的6min步行距离(6 min walking distance,6MWD)、劳累程度、生活质量、呼吸困难指数、血气指标及炎性因子。结果治疗9个月后,C组总有效率为88.33%(53/60),高于A、B组的55.00%(33/60)、73.00%(44/60),B组高于A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9个月后,3组6 MWD均延长,且C组长于A、B组,B组长于A组;劳累评估量表(Borg)评分、慢阻肺患者评估测试(COPD patient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CRP)水平均降低,且C组低于A、B组,B组低于A组;3组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升高,且C组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P<0.05),而3组酸碱度(pH)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缓解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减轻患者劳累程度及炎症反应,并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患者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穴位贴敷 益气通络、健脾 血气指标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补肾活血法防治家兔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贺宪 陈孝银 +4 位作者 尚平 唐勇 刘志祥 才忠民 江永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0-143,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法对家兔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模型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成4组,用制动法复制OA模型。造模1周后,A、B组用生理盐水,C组用壮骨关节丸,D组用益气补肾行血方灌胃。于灌胃后...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法对家兔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模型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成4组,用制动法复制OA模型。造模1周后,A、B组用生理盐水,C组用壮骨关节丸,D组用益气补肾行血方灌胃。于灌胃后第7、13周,对组织病理学、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进行观察。结果:第7、13周,D组病理总积分明显低于B、C组(P<0.01)。第7周,在增殖指数上,D组明显高于C组(P=0.000);在凋亡指数上,C、D组低于B组(P<0.01),C、D组间无明显差异(P=0.567)。第13周,在增殖指数上,B、C、D各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凋亡指数上,D组明显低于C组(P=0.025)。结论:益气补肾活血法可以明显改善实验家兔OA病理积分,并能有效抑制关节软骨细胞过度凋亡和促进其增殖。推测其作用机制,在OA的初中期,通过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和抑制其凋亡同时起作用;而在中晚期主要靠抑制其过度凋亡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 骨性关节炎 关节软骨 中医内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补肾活血法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凌丽琴 张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2553-2555,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法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NPDR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8例(益气补肾活血法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照...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法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NPDR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8例(益气补肾活血法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照组48例(羟苯磺酸钙),治疗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灶面积(mm^2)、血管瘤个数及黄斑厚度(μm)变化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底病变明显减轻(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病变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00%(48/48),对照组89.53%(43/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肾活血法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NPDR的疗效优于西药单独应用益气补肾活血法;羟苯磺酸钙;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 羟苯磺酸钙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