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益气养血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象、骨髓象及IL-17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现辉 郭晓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益气养血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的血象、骨髓象及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10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59例CA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n=29例,予以西药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30例,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补肾益气养血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的血象、骨髓象及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10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59例CA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n=29例,予以西药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补肾益气养血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象指标;对比骨髓增生程度及百分率、非造血细胞百分率等骨髓象指标;并对比血清白IL-17及IL-17 m RNA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7%(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ReT)明显升高(P<0.05),淋巴细胞百分率(Ly)、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明显降低(P<0.05),且升高或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髓增生程度及百分率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非造血细胞百分率(40.87±8.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72±7.94)%(P<0.05)。IL-17:治疗后,两组IL-17以及IL-17 mRNA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IL-17以及IL-17 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益气养血法治疗CAA,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象和骨髓象,提高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IL-17及IL-17 mRNA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象 补肾益气养血法 IL-17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气养血法对老年营养不良患者小分子代谢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维佳 姚惠 +2 位作者 郑培奋 王丽君 杨敏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1378-1383,共6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养血法对老年营养不良患者小分子代谢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老年营养不良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30例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健脾益气养血法治疗42 d。采用GC-MS代谢组...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养血法对老年营养不良患者小分子代谢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老年营养不良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30例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健脾益气养血法治疗42 d。采用GC-MS代谢组学检测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小分子代谢物质的变化差异。结果:对老年营养不良患者接受健脾益气养血法治疗前后血清代谢差异性产物进行分析,得到可能的小分子代谢物7种,分别为L-脯氨酸、L-肉毒碱、5-羟色胺、脱氧肌酐、N-乙酰-L-酪氨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结论:健脾益气养血法治疗后能使老年营养不良患者7种小分子代谢物血清水平基本恢复至正常,说明该疗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老年患者 营养不良 健脾益气养血法 小分子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血通络法对类风湿关节炎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温伟强 黄胜光 +1 位作者 谭宁 朱辉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7期1682-1685,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通络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疗效及血红蛋白、血小板(PLT)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益气养血通络方联合来氟米特、甲氨喋呤治疗;对照组30例用琥珀酸亚铁片联合来氟...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通络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疗效及血红蛋白、血小板(PLT)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益气养血通络方联合来氟米特、甲氨喋呤治疗;对照组30例用琥珀酸亚铁片联合来氟米特、甲氨喋呤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测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尿常规,中医症候、休息痛、晨僵时间、握力、关节肿胀数(SJC)、关节压痛数(TJC)及患者和医生的总体评价积分、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4%,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晨僵、握力、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休息痛的改善,提高血红蛋白含量、降低ESR、CRP、RF、PLT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血通络方对RA疗效显著,能降低血小板计数,提高患者血红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益气养血通络 血红蛋白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血化瘀解毒法干预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一 赵彤 +2 位作者 凌云 张曦 周春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78-2580,共3页
目的:通过益气养血化瘀解毒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联合治疗手段,改善患者的急性期症状,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 目的:通过益气养血化瘀解毒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联合治疗手段,改善患者的急性期症状,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激素泼尼松联合抗生素头孢呋辛,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以益气养血化瘀解毒为法的中药汤剂口服。两组均在出现放射性肺炎症状时开始治疗,共观察6周。各组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症状缓解效果、TGF-β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干咳、气喘、呼吸困难这3个症状的改善显著,缓解率更高(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益气养血化瘀解毒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相比单纯的西医常规方式治疗放射性肺炎,在主要临床症状的缓解上有一定的优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安全性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TGF-β1水平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放疗 益气养血化瘀解毒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中医不同治法对COPD大鼠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程羽 陈静 +4 位作者 张晓梅 田守征 卫娜 袁嘉丽 宋学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1755-1757,共3页
目的:比较益气养血活血法、益气法、益气养血法和益气活血法对COPD干预作用的异同。方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治法方药进行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COPD大鼠肺组织SIg A、VEGF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分析比较差异。结果:模型组S... 目的:比较益气养血活血法、益气法、益气养血法和益气活血法对COPD干预作用的异同。方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治法方药进行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COPD大鼠肺组织SIg A、VEGF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分析比较差异。结果:模型组SIg A、VEGF、TGF-β1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养血活血中、低剂量组,益气低剂量组,益气养血与益气活血高、中、低剂量组SIg 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养血活血与益气中、低剂量组,益气养血与益气活血高、中、低剂量组VEGF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TGF-β1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治法之间比较结果显示:益气养血活血法方药调节SIg A水平效果较好(P〈0.05);益气法方药调节VEGF水平效果较好(P〈0.05);益气活血法和益气法方药对于调节TGF-β1效果较好(P〈0.05)。结论:本实验4种治法均可不同程度的干预调节COPD大鼠SIg A、VEGF和TGF-β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益气养血活血 益气 益气养血法 益气活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