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芪附益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脏炎症状态的影响
1
作者 李倩蓉 支晓东 +5 位作者 蒋兵 王春玲 任春贞 赵信科 刘凯 李应东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35-2541,共7页
目的探讨芪附益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脏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大鼠以腹腔注射阿霉素法诱导6周建立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22.5 mg/kg)和芪附益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2.84、5.67、11.34 g... 目的探讨芪附益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脏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大鼠以腹腔注射阿霉素法诱导6周建立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22.5 mg/kg)和芪附益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2.84、5.67、11.34 g/kg),另取正常不造模的大鼠作为空白组。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ELISA法检测血清NT-proBNP、TNF-α、IL-6、IL-1、CRP水平;HE及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RT-qPCR法心肌组织TLR4、MyD88、NF-κB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LVEF、LVFS值降低(P<0.01),LVEDD、LVESD值和血清NT-proBNP、TNF-α、IL-6、IL-1、CRP水平均升高(P<0.01);心肌组织有炎性细胞聚集,胶原纤维沉积增加(P<0.01);心肌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和mRNA表达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和芪附益心颗粒中、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和LVEF、LVFS值升高(P<0.05,P<0.01),LVEDD、LVESD值和血清NT-proBNP、TNF-α、IL-6、IL-1、CRP水平降低(P<0.05,P<0.01);炎性浸润减少,胶原纤维沉积减少(P<0.05,P<0.01);心肌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芪附益心颗粒可减轻阿霉素致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炎症,改善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附益心颗粒 心力衰竭 炎症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益心颗粒通过线粒体KATP通道改善缺氧H2C9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郑荣菲 曹亚选 +6 位作者 司春婴 陈玉善 李彬 崔琳 关怀敏 朱明军 王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906-3912,共7页
目的探索参附益心颗粒改善缺氧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筛选出参附益心颗粒含药血清实验研究的药物浓度。H2C9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缺氧组,缺氧+二氮嗪组,缺氧+参附益心颗粒组,缺氧+参附益心颗粒+5-羟基癸酸组.除正... 目的探索参附益心颗粒改善缺氧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筛选出参附益心颗粒含药血清实验研究的药物浓度。H2C9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缺氧组,缺氧+二氮嗪组,缺氧+参附益心颗粒组,缺氧+参附益心颗粒+5-羟基癸酸组.除正常组外,根据实验分组,缺氧处理前预先对细胞进行二氮嗪、5-羟基癸酸和参附益心颗粒含药血清处理,后将细胞置于缺氧的37℃的细胞培养箱中连续培养6 h。采用荧光素酶发光法检测细胞ATP的浓度,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测定线粒体KATP(mitoKATP)的蛋白Kir6.2和SUR2A的表达。结果根据CCK-8实验结果选择250μM的参附益心颗粒含药血清作为实验药物浓度。与正常组相比,缺氧H2C9心肌细胞ATP水平显著降低,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凋亡率增加,mitoKATP通道蛋白的Kir6.2和SUR2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1)。与缺氧组相比,二氮嗪和参附益心颗粒组的ATP浓度,细胞增殖能力和Kir6.2,SUR2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下降(均P<0.01)。而参附益心颗粒经mitoKATP阻断剂5-羟基癸酸作用后,细胞的ATP浓度,增殖能力和Kir6.2,SUR2A的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1),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参附益心颗粒可能通过mitoKATP通道改善缺氧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益心颗粒 能量代谢 线粒体KATP通道 缺氧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芪参益心颗粒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3
作者 陈玉林 蒋虎刚 +4 位作者 王新强 刘凯 李应东 安涛 赵信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081-1092,共12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揭示芪参益心颗粒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芪参益心颗粒有效化学成分信息;DisGeNET...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揭示芪参益心颗粒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芪参益心颗粒有效化学成分信息;DisGeNET、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HFpEF相关靶点;Metascape对芪参益心颗粒及HFpEF交集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网络图;对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用AutoDock Vina软件分子对接,用pymol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对结果分析出的重要蛋白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结果:共得到芪参益心颗粒66个成分及对应240个靶点,HFpEF对应靶点1931个,芪参益心颗粒与HFpEF二者交集靶点127个,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等;TNF、AKT1、IL-6、P53、JUN为核心靶点,分子对接显示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对接良好;主要涉及了基因表达正向调节、凋亡调控、细胞增殖和衰老、缺氧反应、炎症反应等,PI3K-Akt、AGE-RAG、MAPK、TNF、IL-17为主要相关信号通路。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阴性对照组TNF、AKT1、IL-6、P53及JUN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NF、IL-6、P53及JUN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AKT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参益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TNF、IL-6、P53及JUN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AKT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芪参益心颗粒可能是通过作用于TNF、AKT1、IL-6、P53、JUN等靶点,通过参与调节基因表达细胞凋亡和增殖、缺氧反应、炎症反应等作用,从而治疗HFp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芪参益心颗粒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作用机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扫描法测定益心颗粒中人参皂甙R_(g1)的含量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秀玉 安丽君 赫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86-186,共1页
以薄层扫描法测定益心颗粒剂中人参皂甙 Rg1 的含量。在现行的色谱条件下 ,薄层斑点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 ,人参皂甙 Rg1 斑点与其它组分分离度良好 ,方法专属性、稳定性、回收率试验均良好 ,为益心颗粒剂质量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薄层扫描法 人参皂甙RG1 含量 测定 中药 益心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益心颗粒对AngⅡ联合高脂诱导小鼠微循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5
作者 靳文芳 张珍妮 +7 位作者 朱田田 蒋虎刚 王新强 任春贞 邢喜平 刘凯 李应东 赵信科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5年第10期1982-1990,共9页
目的明确芪参益心颗粒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调控氧化应激改善小鼠微循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vascular endothelial dysfunction,VED)的作用机制。方法C57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芪参益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采... 目的明确芪参益心颗粒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调控氧化应激改善小鼠微循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vascular endothelial dysfunction,VED)的作用机制。方法C57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芪参益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采用长期输注AngⅡ配合高脂饮食建立小鼠VED模型,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4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Carstairs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微血栓形成情况;Heidenhain染色观察心肌缺血情况;电镜观察内皮细胞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血清中EMPs、ROS、NO、ET-1、TF、TM、VWF、TXA2含量;化学法检测MDA、SOD、GSH-Px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染色CD34检测心脏微血管密度及Nrf2、Keap1、HO-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Keap1、细胞质Nrf2及细胞核Nrf2、HO-1蛋白表达。结果芪参益心颗粒可有效改善小鼠心功能,缓解内皮细胞及内皮功能损伤,上调血清NO水平及SOD、GSH-Px活性,下调ROS及ET-1、VWF、TXA2、TF、TM、EMPs等血管炎症损伤因子表达,增加CD34、Nrf2、HO-1阳性计数及微血管密度,抑制MDA、Keap1、细胞质Nrf2蛋白表达,提升核内蛋白HO-1、Nrf2表达。结论芪参益心颗粒可能通过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改善VED小鼠血管内皮损伤,从而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Nrf2/HO-1信号通路 芪参益心颗粒 氧化应激 AngⅡ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心复脉颗粒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令康 张恒 +8 位作者 陈克研 齐静 任路 郝苗 陈晨 刘壮 李志爽 蔡欣彤 侯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7-70,I0028,I0029,共6页
目的 研究益心复脉颗粒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小鼠认知功能的治疗作用及效应机制。方法 从80只16~18月龄衰老小鼠中筛选出20只因衰老而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小鼠,随机分为老龄缓慢性心律失常组(BA)和益心复脉组(YXFM),10只正常心率的衰老小... 目的 研究益心复脉颗粒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小鼠认知功能的治疗作用及效应机制。方法 从80只16~18月龄衰老小鼠中筛选出20只因衰老而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小鼠,随机分为老龄缓慢性心律失常组(BA)和益心复脉组(YXFM),10只正常心率的衰老小鼠设为老龄正常心率组(NHR),每组各10只。益心复脉组小鼠采用灌胃法给予益心复脉颗粒2 g/(kg·d),连续给药4周。采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检测小鼠心率及心电图改变,Morris水迷宫法评估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及TUNEL染色评估脑组织病理改变及神经元凋亡情况,DHE染色检测脑组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脑组织促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核呼吸因子2(nuclear factor-like 2,Nrf-2)蛋白的表达。结果 心电图结果显示与正常心率组比较,缓慢性心律失常组小鼠心率明显下降,伴随窦性停搏、传导阻滞等改变,同时脑组织出现病理损伤,神经元细胞凋亡明显,ROS积聚显著,学习记忆能力下降,PGC-1α、Nrf-2蛋白的表达下降。而益心复脉组小鼠心率得以显著提升,脑损伤及学习能力也得到显著改善,PGC-1α、Nrf-2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结论 益心复脉颗粒在提升心率的同时,可能能够通过调控PGC-1α/Nrf-2通路起到非心率依赖性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认知功能 心脑同治 益心复脉颗粒 PGC-1α/Nr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心解毒颗粒对动物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高红 杨娟英 +2 位作者 卢露 郑伶俐 唐志书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228-229,共2页
目的:观察益心解毒颗粒对由CaCl2和乌头碱诱发动物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末次用药60min后,舌下注射CaCl2和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观察大鼠心电图变化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益心解毒颗粒3g/kg可明显提高CaCl2心律失常大鼠... 目的:观察益心解毒颗粒对由CaCl2和乌头碱诱发动物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末次用药60min后,舌下注射CaCl2和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观察大鼠心电图变化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益心解毒颗粒3g/kg可明显提高CaCl2心律失常大鼠的存活率;益心解毒颗粒1.5~6.0g/kg可推迟乌头碱致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结论:益心解毒颗粒对动物心律失常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中医药疗法 @益心解毒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心复脉颗粒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浆内酯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马晓升 汪晶 +3 位作者 王以宁 马晓霞 王靖 马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益心复脉颗粒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浆内酯素(visfat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及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0例,给... 目的探讨益心复脉颗粒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浆内酯素(visfat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及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0例,给予西医规范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益心复脉颗粒治疗,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血浆visfatin、MMP-9、NT-pro BNP变化,心脏每分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LVEF)变化,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血浆visfatin、MMP-9、NT-pro BNP及心功能、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主症及次症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visfatin、MMP-9、NT-pro 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O、SV、CI及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体力限制、情绪、症状及社会限制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阴两虚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采用益心复脉颗粒治疗有助于改善症状,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心复脉颗粒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内酯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心解毒颗粒对动物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
9
作者 高红 杨娟英 +2 位作者 卢露 郑伶俐 唐志书 《世界中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240-241,共2页
目的:观察益心解毒颗粒对由CaCl2和乌头碱诱发动物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于大鼠末次用药60min后,舌下注射CaCl2和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观察大鼠心电图变化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益心解毒颗粒3g/kg可明显提高CaCl2致大鼠心... 目的:观察益心解毒颗粒对由CaCl2和乌头碱诱发动物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于大鼠末次用药60min后,舌下注射CaCl2和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观察大鼠心电图变化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益心解毒颗粒3g/kg可明显提高CaCl2致大鼠心律失常的存活率;益心解毒颗粒1.5~6.0g/kg可推迟乌头碱致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结论:益心解毒颗粒对动物心律失常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中医药疗法 益心解毒颗粒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