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腹壁人工网片无张力双侧顶端悬吊盆底重建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娜 王朕华 +3 位作者 牛倩倩 陈贵芹 罗穗豫 董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83-1689,1695,共8页
目的观察经腹壁人工网片无张力双侧顶端悬吊盆底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因盆腔脏器脱垂行经腹壁人工网片无张力双侧顶端悬吊盆底重建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共85例,同期行腹腔镜下骶骨固... 目的观察经腹壁人工网片无张力双侧顶端悬吊盆底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因盆腔脏器脱垂行经腹壁人工网片无张力双侧顶端悬吊盆底重建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共85例,同期行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后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并分为保留子宫组、切除子宫组两个亚组。随访至2024年4月30日,分析其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并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及其分量表(PFDI-20)、排尿困扰量表(UDI-6)、结直肠肛门困扰量表(CRADI-8)和盆腔器官脱垂困扰量表(POPDI-6)、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短表(PFIQ-7),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问卷(PISQ-12)对患者术前、术后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3.13个月,客观治愈率96.47%,再次手术率1.18%,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切除子宫)、4.35%(保留子宫),网片暴露率1.61%(切除子宫)。对照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3.76个月,客观治愈率92.5%,再次手术率2.5%,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切除子宫)、33.33%(保留子宫),网片暴露率8.82%(切除子宫)。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客观治愈率、再次手术率无差异,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排气快、住院时间短、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网片暴露率低,尤其是保留子宫的患者,优势更明显。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组内比较时,术后1年与术前POP-Q的各指示点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PFDI-20、UDI-6、CRADI-8、POPDI-6、PFIQ-7、PISQ-12量表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进行组间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壁人工网片无张力双侧顶端悬吊盆底重建术是治疗前、中盆腔脱垂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脱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骶骨固定术有相似的临床效果,尤其适用于保留子宫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中盆腔器官脱垂 经腹壁人工无张力双侧顶端悬吊盆底重建术 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经编盆底修补网片的制备与热定型工艺 被引量:2
2
作者 鲁瑶 陈艳春 张佩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1-217,共7页
聚乳酸(PLA)生物相容性较好,在人体内可降解且产物的安全性较高。采用直径为0.138mm的国产PLA单丝,选用编链衬纬的经编网孔组织结构,在机号为E20的经编小样机上进行编织,制备得到可降解的PLA盆底修补网片。探讨了热定型工艺中的时间、... 聚乳酸(PLA)生物相容性较好,在人体内可降解且产物的安全性较高。采用直径为0.138mm的国产PLA单丝,选用编链衬纬的经编网孔组织结构,在机号为E20的经编小样机上进行编织,制备得到可降解的PLA盆底修补网片。探讨了热定型工艺中的时间、温度对PLA网片的结构参数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定型温度的升高,网片的断裂强力增加,顶破强力降低,抗弯刚度增加,缝线拉脱力降低。网片在过高温度定型后性能改变明显,即网片变得更加脆硬并且易受冲击影响而发生断裂。网片在120和130℃下热定型后力学性能相近,但是高温更有利于稳定网片的尺寸和形状。热定型时间对网片的性能的影响基本无固定规律可寻,但是时间过长易导致网片的纵向弯曲刚度增加。因此基于稳定的强力和较低的弯曲刚度,PLA网片的热定型工艺选择温度为130℃,热定型时间为10min。以此工艺定型后的网片生物相容性显示:PLA网片厚重的结构和刚硬的性能特点导致网片暴露(发生率为13.33%),但是也使网片具有较低的收缩率(2.15±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修补 聚乳酸 热定型 暴露 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