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探讨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巧英
张丽
蒋本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保留子宫组和切除子宫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和...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保留子宫组和切除子宫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保留子宫组手术时间、保留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切除子宫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切除子宫组(P<0.05),PFDI-20评分、PFIQ-7评分均显著低于切除子宫组(P<0.05),PISQ-12评分显著高于切除子宫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6/40)显著低于切除子宫组25.0%(10/40)(P<0.05)。结论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恢复
保留子宫全
盆底
重建术
生活质量
改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穴位针灸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及血清IL-6、IL-1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206-209,共4页
目的分析穴位针灸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及血清IL-6、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盆底康复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穴位针灸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及血清IL-6、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针灸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lβ)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盆底肌力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PFIQ-7、PFDI-20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IL-6、IL-lβ水平均下降,其中观察组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痔疮、膀胱膨出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针灸疗法能够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盆底肌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且能够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盆底
功能
障碍
穴位针灸疗法
盆底功能恢复
盆底
肌力
血清炎症因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探讨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巧英
张丽
蒋本贵
机构
浙江省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妇四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127-12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保留子宫组和切除子宫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保留子宫组手术时间、保留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切除子宫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切除子宫组(P<0.05),PFDI-20评分、PFIQ-7评分均显著低于切除子宫组(P<0.05),PISQ-12评分显著高于切除子宫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6/40)显著低于切除子宫组25.0%(10/40)(P<0.05)。结论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盆底功能恢复
保留子宫全
盆底
重建术
生活质量
改善作用
Keywords
Reservation uterus of total 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
Pelvic floor function recovery
Quality of life
Improvement role
分类号
R713.4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穴位针灸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及血清IL-6、IL-1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力
机构
舟山市中医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206-209,共4页
文摘
目的分析穴位针灸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及血清IL-6、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针灸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lβ)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盆底肌力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PFIQ-7、PFDI-20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IL-6、IL-lβ水平均下降,其中观察组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痔疮、膀胱膨出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针灸疗法能够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盆底肌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且能够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产后
盆底
功能
障碍
穴位针灸疗法
盆底功能恢复
盆底
肌力
血清炎症因子
并发症
Keywords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acupoint acupuncture therapy
pelvic floor function recovery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complications
分类号
R245.9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探讨
陈巧英
张丽
蒋本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穴位针灸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及血清IL-6、IL-1β水平的影响
王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