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合肥侏罗纪盆地性质及其与大别造山带沉积响应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亚琳
杨贵丽
徐春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2,共6页
从盆—山耦合关系角度研究大别造山带与合肥侏罗纪盆地的性质,提出伴随着大别山的第二次隆升,早侏罗世大别山北缘出现了最强的沉降—沉积,形成了合肥侏罗纪前陆盆地;随后中—晚侏罗世时盆地南部沉降—沉积强度显示出变弱的趋势,期间没...
从盆—山耦合关系角度研究大别造山带与合肥侏罗纪盆地的性质,提出伴随着大别山的第二次隆升,早侏罗世大别山北缘出现了最强的沉降—沉积,形成了合肥侏罗纪前陆盆地;随后中—晚侏罗世时盆地南部沉降—沉积强度显示出变弱的趋势,期间没有再出现沉降—沉积再加强的现象。简要介绍了盆地不同地区侏罗纪地层的沉积物特征及发育特点,在此基础上,从盆地结构、沉积物碎屑骨架组分、层序结构、沉积体系等角度研究了合肥侏罗纪盆地对大别造山带的响应,指出二者之间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响应
结构响应
盆地格架
层序
格
架
侏罗纪
盆地
性质
合肥
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构造应变与砂岩成岩的构造非均质性——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研究为例
被引量:
38
2
作者
李忠
张丽娟
+3 位作者
寿建峰
韩登林
沈杨
张惠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20-2330,共11页
孔隙性砂岩在应变过程中首先发生应变局域化并形成肉眼不易识别的变形条带(deforrnation band),这与低孔隙性的碳酸盐岩的应变效应迥然不同。实例分析说明,天山南缘库车坳陷后期构造变形强烈,自白垩纪以来构造应变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
孔隙性砂岩在应变过程中首先发生应变局域化并形成肉眼不易识别的变形条带(deforrnation band),这与低孔隙性的碳酸盐岩的应变效应迥然不同。实例分析说明,天山南缘库车坳陷后期构造变形强烈,自白垩纪以来构造应变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异的显著特征。结合盆地构造格架以及砂岩物性分布特征,本文提出了该区六类砂岩储层改造的构造样式,并描述了其中砂岩的构造非均质性。其中深层卷入型(3类)主要发育于盆地西部,而浅层卷入型发育于盆地东部,其分布受基底构造、盐煤等滑脱层、近南北向的调节断裂、盆山边界接触方式的控制。除变形条带外,研究发现本区最大埋深大于6500~7000m的白垩系致密砂岩的应变属性亲近灰岩,其由于后期抬升或深层次构造应变将容易导致裂隙的发育,这一点在有效储层预测中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构造
格
架
应变局域化
砂岩成岩
非均质性
塔里木
盆地
库车坳陷
structural
heterogeneity
Tarim
basin
northern
孔隙性
发育
构造变形
致密砂岩
应变效应
显著特征
条带
碳酸盐岩
实例分析
盆地
西部
盆地
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松辽盆地北部地温场模拟
被引量:
8
3
作者
施亦做
王社教
+4 位作者
肖红平
杜广林
饶松
胡圣标
汪泽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53,共8页
松辽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已进入中后期,盆地内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也逐渐显现。然而,受到钻井测温条件的限制,松辽盆地北部的地温场研究较为薄弱。为此,应用该盆地在石油勘探开发和最新地热调查中所取得的区域地质、钻井、地球物理、...
松辽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已进入中后期,盆地内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也逐渐显现。然而,受到钻井测温条件的限制,松辽盆地北部的地温场研究较为薄弱。为此,应用该盆地在石油勘探开发和最新地热调查中所取得的区域地质、钻井、地球物理、岩石物性及盆地热状态等资料,建立了松辽盆地北部的三维地质模型,在热边界条件的限制下利用三维热传递方程进行了区域地温场模拟,并通过与实测钻井测温曲线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①松辽盆地北部以热传导为主要热传递机制,区域地温场的分布主要受到基底热流、地层热物性及盆地构造格架的控制;②在1 km、2 km、3 km深度界面,地温分别介于40~60℃、75~110℃、115~150℃,中央坳陷区内的局部高温区位于大庆长垣及朝阳沟阶地,盆地东部基底隆起区域表现出更高温度;③沿近东西向,地温场等值界面呈近层状分布,基底隆起区对应地温等值线高值区,5 km深度地温介于200~225℃;④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间存在一定偏差,模型误差可能来自于局部对流活动的存在以及三维地质模型和边界条件的不精确性。结论认为,松辽盆地北部具有形成沉积盆地中低温水热型地热资源的地温场条件,其中下白垩统泉头组三段、四段为有利的目标热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
盆地
北部
地温场
盆地
构造
格
架
三维地质建模
地热资源
白垩系泉头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肥侏罗纪盆地性质及其与大别造山带沉积响应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亚琳
杨贵丽
徐春华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项目管理部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2094)
文摘
从盆—山耦合关系角度研究大别造山带与合肥侏罗纪盆地的性质,提出伴随着大别山的第二次隆升,早侏罗世大别山北缘出现了最强的沉降—沉积,形成了合肥侏罗纪前陆盆地;随后中—晚侏罗世时盆地南部沉降—沉积强度显示出变弱的趋势,期间没有再出现沉降—沉积再加强的现象。简要介绍了盆地不同地区侏罗纪地层的沉积物特征及发育特点,在此基础上,从盆地结构、沉积物碎屑骨架组分、层序结构、沉积体系等角度研究了合肥侏罗纪盆地对大别造山带的响应,指出二者之间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
关键词
沉积响应
结构响应
盆地格架
层序
格
架
侏罗纪
盆地
性质
合肥
盆地
Keywords
sedimentary response
structural response
basin structure
sequence architecture
Jurassic basin characteristics
the Hefei Basin
分类号
TE12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造应变与砂岩成岩的构造非均质性——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研究为例
被引量:
38
2
作者
李忠
张丽娟
寿建峰
韩登林
沈杨
张惠良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杭州石油地质研究院
长江大学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20-2330,共11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06CB202304)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47)资助.
文摘
孔隙性砂岩在应变过程中首先发生应变局域化并形成肉眼不易识别的变形条带(deforrnation band),这与低孔隙性的碳酸盐岩的应变效应迥然不同。实例分析说明,天山南缘库车坳陷后期构造变形强烈,自白垩纪以来构造应变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异的显著特征。结合盆地构造格架以及砂岩物性分布特征,本文提出了该区六类砂岩储层改造的构造样式,并描述了其中砂岩的构造非均质性。其中深层卷入型(3类)主要发育于盆地西部,而浅层卷入型发育于盆地东部,其分布受基底构造、盐煤等滑脱层、近南北向的调节断裂、盆山边界接触方式的控制。除变形条带外,研究发现本区最大埋深大于6500~7000m的白垩系致密砂岩的应变属性亲近灰岩,其由于后期抬升或深层次构造应变将容易导致裂隙的发育,这一点在有效储层预测中值得重视。
关键词
盆地
构造
格
架
应变局域化
砂岩成岩
非均质性
塔里木
盆地
库车坳陷
structural
heterogeneity
Tarim
basin
northern
孔隙性
发育
构造变形
致密砂岩
应变效应
显著特征
条带
碳酸盐岩
实例分析
盆地
西部
盆地
东部
Keywords
Sandstone reservoir Diagenesis Structural strain Deformation band Structural heterogeneity Kuqa subbasin
分类号
P58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松辽盆地北部地温场模拟
被引量:
8
3
作者
施亦做
王社教
肖红平
杜广林
饶松
胡圣标
汪泽成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长江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5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方法的松辽盆地北部现今热体制详细刻画”(编号:42102339)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科技项目“松辽盆地低孔低渗地热利用目标优选及关键技术研究”(编号:kt2021-20-01-01)。
文摘
松辽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已进入中后期,盆地内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也逐渐显现。然而,受到钻井测温条件的限制,松辽盆地北部的地温场研究较为薄弱。为此,应用该盆地在石油勘探开发和最新地热调查中所取得的区域地质、钻井、地球物理、岩石物性及盆地热状态等资料,建立了松辽盆地北部的三维地质模型,在热边界条件的限制下利用三维热传递方程进行了区域地温场模拟,并通过与实测钻井测温曲线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①松辽盆地北部以热传导为主要热传递机制,区域地温场的分布主要受到基底热流、地层热物性及盆地构造格架的控制;②在1 km、2 km、3 km深度界面,地温分别介于40~60℃、75~110℃、115~150℃,中央坳陷区内的局部高温区位于大庆长垣及朝阳沟阶地,盆地东部基底隆起区域表现出更高温度;③沿近东西向,地温场等值界面呈近层状分布,基底隆起区对应地温等值线高值区,5 km深度地温介于200~225℃;④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间存在一定偏差,模型误差可能来自于局部对流活动的存在以及三维地质模型和边界条件的不精确性。结论认为,松辽盆地北部具有形成沉积盆地中低温水热型地热资源的地温场条件,其中下白垩统泉头组三段、四段为有利的目标热储层。
关键词
松辽
盆地
北部
地温场
盆地
构造
格
架
三维地质建模
地热资源
白垩系泉头组
Keywords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Geothermal field
Basin tectonic framework
3D GeoModeller
Geothermal resource
Cretaceous Quantou Forma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合肥侏罗纪盆地性质及其与大别造山带沉积响应
王亚琳
杨贵丽
徐春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构造应变与砂岩成岩的构造非均质性——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研究为例
李忠
张丽娟
寿建峰
韩登林
沈杨
张惠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松辽盆地北部地温场模拟
施亦做
王社教
肖红平
杜广林
饶松
胡圣标
汪泽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