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天草凹陷油气生成的盆地数值模拟及油气资源远景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卫东 周永章 +2 位作者 郝银全 张虎权 付善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利用BASIMS盆地模拟系统对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天草凹陷白垩系烃源岩的油气生成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白垩系烃源岩的油气生成过程经历了早白垩世早中期初步生排烃阶段,早白垩世中晚期大规模生排烃阶段和晚白垩世以来生排烃停滞阶... 利用BASIMS盆地模拟系统对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天草凹陷白垩系烃源岩的油气生成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白垩系烃源岩的油气生成过程经历了早白垩世早中期初步生排烃阶段,早白垩世中晚期大规模生排烃阶段和晚白垩世以来生排烃停滞阶段3个时期,全区累计生烃1836 80Mt,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烃源岩是天草凹陷的主力烃源岩层系,其生排烃量占总量的90%。用聚集系数法计算的天草凹陷的总资源量为0 74×108t,在同规模、同等勘探程度的油气勘探新区中是很有资源远景的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生成 盆地数值模拟 凹陷 天草 远景分析 油气资源 内蒙古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 早白垩世 主力烃源岩 巴音戈壁组 生排烃 模拟研究 模拟系统 模拟结果 生成过程 晚白垩世 下白垩统 资源远景 油气勘探 勘探程度 白垩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区域探井数模分析与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伟 何家雄 +2 位作者 胡杨 刘菊 李晓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131,共11页
在深入分析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西南部边缘Y1井油气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Petro Mod软件开展了该区油气地质及地球化学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仅始新统流沙港组二段暗色泥岩达到较好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标准,但其成熟度较低,尚... 在深入分析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西南部边缘Y1井油气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Petro Mod软件开展了该区油气地质及地球化学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仅始新统流沙港组二段暗色泥岩达到较好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标准,但其成熟度较低,尚未达到成熟生烃门限。迈陈凹陷总体上地温场偏低,综合判识确定其成熟生烃门限为埋深2 600 m,比涠西南凹陷及乌石凹陷始新统烃源岩成熟生烃门限明显偏深。由于Y1井未处在生烃凹陷成熟烃源岩有效生烃灶供给范围内,故其不能获得充足的烃源供给,乃至在其局部构造及圈闭中富集成藏,而最终导致Y1井钻探圈闭为无油气聚集的空圈闭。因此,研究区今后应重视寻找古近系烃源岩有效供烃系统之内的有利区带及圈闭目标,以期获得商业性油气勘探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数值模拟 热演化生烃史 成熟生烃门限 烃源供给系统 迈陈凹陷 北部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地埋藏史恢复的计算机模型建立——面向对象方法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闫宝珍 朱炎铭 +2 位作者 赵洪 唐兴文 汤昆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39,共3页
面向对象方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逐渐成为软件分析、设计、开发领域的一种先进的主流技术。文章基于这种技术对盆地埋藏史数值模拟进行分析与设计,以反演的回剥法为沉积物埋藏史基础模型,初步建立相关模型——回剥计算数学模型,最终... 面向对象方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逐渐成为软件分析、设计、开发领域的一种先进的主流技术。文章基于这种技术对盆地埋藏史数值模拟进行分析与设计,以反演的回剥法为沉积物埋藏史基础模型,初步建立相关模型——回剥计算数学模型,最终目标把笔者所抽象出来的地质模型转化为计算机模型,进而编写出相应的程序软件,同时针对埋藏史计算顺序及不整合处理方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从而降低了软件实现过程中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方法 埋藏史恢复 盆地数值模拟 计算机模型 回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地层压力演化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欢 马立元 +4 位作者 罗清清 陈纯芳 韩波 李超 郑晓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66-1180,共15页
为揭示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地层压力演化特征及异常压力形成机理,基于现今储层压力状态分析,结合泥岩压实研究及包裹体测试古压力恢复结果,采用盆地数值模拟系统,定量分析了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异常压力演化史。研究表明,杭... 为揭示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地层压力演化特征及异常压力形成机理,基于现今储层压力状态分析,结合泥岩压实研究及包裹体测试古压力恢复结果,采用盆地数值模拟系统,定量分析了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异常压力演化史。研究表明,杭锦旗地区储层现今处于异常低压状态,目的层在早白垩世末达到最大埋深,泥岩剩余压力最大值集中在上石盒子组中下部—下石盒子组盒3段,不同区带最大剩余压力大小有所差异,西部区带剩余压力最大(15~20 MPa),东部区带剩余压力居中(10~15 MPa),北部区带剩余压力最小(5~10 MPa)。地层压力演化与构造运动具有同步性,三叠纪末印支运动时期,剩余压力开始形成,中侏罗世早期燕山运动时期,剩余压力略微下降,白垩纪晚燕山运动时期,剩余压力达到最大,随后发生大规模构造抬升剥蚀,剩余压力迅速下降,形成现今储层异常低压和盖层残余不同程度剩余压力的状态。杭锦旗地区现今储层异常低压形成主要原因是天然气扩散,其次为构造抬升引起的温度降低和剥蚀卸载。烃源岩层、盖层及储层古异常高压成因有所差异,烃源岩层以生烃作用为主,盖层以泥岩欠压实作用为主,储层古异常高压形成与砂泥岩配置关系有关,盒3段以泥包砂沉积为主,受泥岩欠压实作用影响较大,下部以砂泥互层或砂包泥为主,泥岩欠压实作用影响减弱甚至消失,以构造挤压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欠压实 剩余压力 盆地数值模拟 异常压力演化 上古生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沾化凹陷沙河街组异常高压分布及形成机制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效美 张立强 +2 位作者 罗晓容 刘魁元 段卫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39,共3页
利用数值盆地模拟方法 ,应用部分井内实测的地层压力作为标定 ,模拟计算了沾化凹陷沙河街组地层压力及剩余压力的分布特征及演化过程。研究表明 :沾化凹陷的超压异常主要出现在沙三段下亚段和沙一段 ,主要分布于洼陷区及斜坡带 ,盆地边... 利用数值盆地模拟方法 ,应用部分井内实测的地层压力作为标定 ,模拟计算了沾化凹陷沙河街组地层压力及剩余压力的分布特征及演化过程。研究表明 :沾化凹陷的超压异常主要出现在沙三段下亚段和沙一段 ,主要分布于洼陷区及斜坡带 ,盆地边缘为常压。泥岩不平衡的压实作用、有机质生烃是该区异常高压形成的主要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现象 沾化凹陷 数值盆地模拟技术 地层压力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指标层析法介绍
6
作者 钱晓军 费琪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1-75,共5页
参数值是影响模拟结果正确可信的重要因素。介绍了一、二维模拟中参数值确定的动态指标层析法,以及作为其发展基础的由多种热指标确定古热流的反演方法。
关键词 盆地数值模拟 动态指标层析法 压实-流体流动模拟 热指标 古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3-3,共1页
"七·五"以来,石油大学(华东)勘探系石油地质教研室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大力开展科研工作,承担和参加了多项国家和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及数十项横向科研课题。研究领域涉及石油地质学科若干方向,既有方法、... "七·五"以来,石油大学(华东)勘探系石油地质教研室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大力开展科研工作,承担和参加了多项国家和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及数十项横向科研课题。研究领域涉及石油地质学科若干方向,既有方法、理论研究,又有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完成这些科研成果的教师,均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我校积极申请首批进入"211工程"的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成果 重点科技攻关 教学任务 盆地数值模拟 层序地层学 储层特征研究 教学质量 油气藏形成 含油气盆地 油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