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地区二叠系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模式 被引量:42
1
作者 杨仁超 韩作振 +2 位作者 李文厚 樊爱萍 李义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目的 为研究鄂尔多斯地区二叠系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找出有利的天然气储集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方法 观察描述岩石露头剖面13条,钻井岩心62口;室内薄片鉴定158件、扫描电镜和粒度分析样品各50件。结果 探讨了两类三角洲沉积的... 目的 为研究鄂尔多斯地区二叠系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找出有利的天然气储集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方法 观察描述岩石露头剖面13条,钻井岩心62口;室内薄片鉴定158件、扫描电镜和粒度分析样品各50件。结果 探讨了两类三角洲沉积的形成机理,建立了两种不同的三角洲沉积模式;三角洲沉积体系是鄂尔多斯地区二叠系主体沉积类型之一,包括曲流河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二叠系三角洲沉积为一种以河流作用为主的建设性浅水三角洲;三角洲平原部分迅速向前推进并广泛分布,成为砂层集中发育带,分流河道砂体是其砂体骨架;河口砂坝和前缘席状砂不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构成三角洲前缘砂体骨架。结论 河流类型、盆地坡降、构造背景、水动力条件、水介质密度及喷流机制等是决定三角洲沉积类型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 三角洲沉积 沉积模式 鄂尔多斯地区 沉积特征 盆地坡降 水介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