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络皮部理论结合脊神经定位辅助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经验总结
1
作者 肖聪 陈国华 许秀玫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7期114-116,共3页
经络皮部理论结合脊神经定位辅助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效果良好。文章从理论基础、操作手法、现代医学机制等方面总结陈国华主任医师应用经络皮部理论结合脊神经定位辅助技术治疗CSR的临床思路及经验,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 经络皮部理论结合脊神经定位辅助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效果良好。文章从理论基础、操作手法、现代医学机制等方面总结陈国华主任医师应用经络皮部理论结合脊神经定位辅助技术治疗CSR的临床思路及经验,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经络皮部理论 脊神经定位辅助技术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部理论在临床治疗及预防保健中的运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雪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4-36,共3页
在经络系统的研究中,有关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等主要组成部分的论述十分丰富。相形之下,十二皮部理论的论述则不多见,其在临床运用的记载也较散,研究的深广度不尽人意。为此,笔者拟就皮部理论在临床治疗及预防保健中的运用予以... 在经络系统的研究中,有关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等主要组成部分的论述十分丰富。相形之下,十二皮部理论的论述则不多见,其在临床运用的记载也较散,研究的深广度不尽人意。为此,笔者拟就皮部理论在临床治疗及预防保健中的运用予以系统论述,冀以抛砖引玉,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部理论 预防保健 经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经》皮部理论浅析疫病发病规律 被引量:3
3
作者 沈娟娟 张文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9期945-947,共3页
疫病具有独特的传变规律,疫病的表里传变是自《黄帝内经》而始。《内经》 对外感病的传变包括表里传变、经脉传变等形式。皮部位于人体最外层,作为人体的卫外屏障,是疫病表里传变过程中的关键。溯源疫病的发展史,发现历代医家承袭《内... 疫病具有独特的传变规律,疫病的表里传变是自《黄帝内经》而始。《内经》 对外感病的传变包括表里传变、经脉传变等形式。皮部位于人体最外层,作为人体的卫外屏障,是疫病表里传变过程中的关键。溯源疫病的发展史,发现历代医家承袭《内经》之旨多从脏腑、气血方面辨析疫病的传变规律,鲜少从皮部理论方面阐述疫病。因此从《内经》皮部理论分析疫病的因机、传变具有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皮部理论 疫病 传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皮部理论 倡浅刺疗法 被引量:21
4
作者 罗庆道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3年第3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罗庆道 中医经验 皮部理论 浅刺疗法 《素问·皮部论》 临床应用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皮部理论腕踝针治疗慢性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壮 程玉莹 欧阳慧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8期136-138,16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皮部理论腕踝针治疗慢性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10月中山市中医院肿瘤科收治的中重度慢性癌性疼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采取盐酸羟考酮口服治疗,观察组32例在... 目的探讨基于皮部理论腕踝针治疗慢性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10月中山市中医院肿瘤科收治的中重度慢性癌性疼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采取盐酸羟考酮口服治疗,观察组32例在此基础上采取基于皮部理论的腕踝针治疗。评价两组疼痛控制效果、疼痛程度、生存质量,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重度慢性癌性疼痛患者采取基于皮部理论腕踝针治疗可提高疼痛控制效果,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癌性疼痛 皮部理论 腕踝针 疼痛程度 生存质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联合皮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6
作者 吕丽娜 许秀玫 +2 位作者 陈国华 肖聪 李晓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7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联合皮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汕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30例。对照1组采用皮部针刺治疗,对照2组采用脊... 目的:探讨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联合皮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汕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30例。对照1组采用皮部针刺治疗,对照2组采用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联合皮部针刺治疗。比较三组疼痛情况、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三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三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联合皮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皮部理论 脊神经定位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技术
7
作者 陈锐(审校) 《中国社区医师》 2013年第43期41-42,共2页
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技术依据络皮部理论,结合神经分布区,按照“循经分部,通督化瘀”的原则,采用“以经刺皮”的针法,结合临床疗效,反复实践,筛选出一组最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穴位(根痛1、根痛2、根痛3)... 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技术依据络皮部理论,结合神经分布区,按照“循经分部,通督化瘀”的原则,采用“以经刺皮”的针法,结合临床疗效,反复实践,筛选出一组最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穴位(根痛1、根痛2、根痛3)及最恰当的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最佳治疗 根性痛 踝三针 皮部理论 临床疗效 分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刺疗法作用机制及现代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8
作者 龚婷婷 王超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1期184-188,共5页
浅刺疗法是针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基于皮部理论、经络理论、卫气理论及五脏理论,结合现代皮肤神经系统、皮肤内分泌系统、皮肤免疫系统及筋膜系统相关机制的研究,并结合临床实验研究证实其具有较好疗效。现代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浅... 浅刺疗法是针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基于皮部理论、经络理论、卫气理论及五脏理论,结合现代皮肤神经系统、皮肤内分泌系统、皮肤免疫系统及筋膜系统相关机制的研究,并结合临床实验研究证实其具有较好疗效。现代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浅刺疗法有:皮肤针、滚针、浮针、腕踝针、揿针,其对大部分皮肤疾病、肌肉筋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一些内科疾病具有良好疗效。浅刺疗法相对于传统针刺疗法,其具有有低刺激、实用性、高效性、高安全性等特点,可提高患者依从性,有利于针刺治疗的推广及应用等优势。目前浅刺疗法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应用较少,主要原因为医者对其作用机制了解甚少,该文简要梳理总结近年浅刺疗法的作用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刺 作用机制 针刺深浅 皮部理论 筋膜系统 皮肤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