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松弛素B改善冷冻引起的猪卵母细胞皮质颗粒迁移障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婉君 徐皆欢 +3 位作者 何孟纤 孔钰婷 张德福 戴建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99-2010,共12页
旨在揭示冷冻后的猪GV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细胞骨架与皮质颗粒迁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所采集猪卵巢样品来自上海市嘉定区五丰上食屠宰场的健康经产母猪,每次采样选用体重70~90 kg、生产性能良好的浦东白母猪300头左右采取卵巢... 旨在揭示冷冻后的猪GV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细胞骨架与皮质颗粒迁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所采集猪卵巢样品来自上海市嘉定区五丰上食屠宰场的健康经产母猪,每次采样选用体重70~90 kg、生产性能良好的浦东白母猪300头左右采取卵巢样品,采集卵巢数量120~150枚·次^(-1),挑选胞质分布均匀且紧密的GV期卵母细胞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组至少30枚细胞,利用细胞骨架稳定剂细胞松弛素B (cytochalasin B,CB)冻前处理猪GV期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经体外成熟培养,检测卵母细胞存活率、各时间点微丝与皮质颗粒荧光共定位情况、卵丘扩散程度、第一极体排出率、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水平和发育能力等指标。结果显示,冷冻前用CB处理可有效提高GV期卵母细胞解冻后存活率(44.11%vs. 27.91%,P<0.01)。在新鲜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可观察到皮质颗粒与微丝存在共迁移。冷冻会引起皮质颗粒-微丝迁移异常,而冷冻前CB的添加会缓解冷冻引起的迁移障碍,表现为CB处理组的微丝与皮质颗粒均成功迁移至质膜的比例更高,迁移均匀分布于质膜效果更好。冷冻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CB预处理的第一极体排出率((26.79±2.37)%vs.(8.13±0.30)%,P<0.01)、GSH水平(23.12±2.65 vs. 7.27±0.79,P<0.01)和孤雌激活后的卵裂率((20.91±2.84)%vs.(5.64±0.37)%,P<0.01)与囊胚率((5.00±0.03)%vs.(0.41±0.01)%,P<0.05)均有显著提高。本研究表明,微丝细胞骨架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胞内皮质颗粒由内部向质膜迁移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且两者存在一定共定位关系,通过冻前添加CB孵育可有效影响细胞微丝骨架与皮质颗粒的迁移程度,减轻了冷冻引起的细胞骨架异常分布,缓解了由冷冻引起的皮质颗粒-微丝迁移障碍,进而提升细胞抗冻能力,表现为促进胞质成熟的同时,提高了冷冻卵母细胞存活率、核成熟率与胚胎体外发育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颗粒 微丝 玻璃化冷冻 猪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对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透明带消化时间和皮质颗粒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武彩红 李玲 +3 位作者 张斌 於敏 刘运镇 谭菊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80-281,共2页
采集猪卵巢表面直径2~5 mm卵泡中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经体外成熟后进行玻璃化冷冻,观察其解冻后透明带消化所需时间和皮质颗粒分布状况,探讨冷冻对体外成熟卵母细胞透明带消化时间和皮质颗粒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 采集猪卵巢表面直径2~5 mm卵泡中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经体外成熟后进行玻璃化冷冻,观察其解冻后透明带消化所需时间和皮质颗粒分布状况,探讨冷冻对体外成熟卵母细胞透明带消化时间和皮质颗粒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透明带消化时间显著缩短,皮质颗粒仍呈线状排列于细胞质膜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冷冻 透明带 皮质颗粒 体外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直径的绵羊卵泡中卵母细胞核相及皮质颗粒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寒阳 李捷鑫 +7 位作者 李文瑞 刘爱菊 曹慧 郝永兰 苏欣 王春霞 孙树春 田树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55-1262,共8页
为了探讨绵羊体内卵母细胞的核相及皮质颗粒的分布特征,本研究根据绵羊卵泡直径将绵羊有腔卵泡分为早期有腔卵泡(l mm≤直径≤2.5 mm)与中期有腔卵泡(2.5 mm<直径≤7.5 mm)两组,用地衣红染色方法观察两组绵羊卵泡中卵母细胞的核相... 为了探讨绵羊体内卵母细胞的核相及皮质颗粒的分布特征,本研究根据绵羊卵泡直径将绵羊有腔卵泡分为早期有腔卵泡(l mm≤直径≤2.5 mm)与中期有腔卵泡(2.5 mm<直径≤7.5 mm)两组,用地衣红染色方法观察两组绵羊卵泡中卵母细胞的核相特征及所占比例,用FITC-PNA、Hoechst 33342双染方法观察两组绵羊卵泡中的不同核相时期的卵母细胞的皮质颗粒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绵羊早期有腔卵泡中的卵母细胞大部分处于GV1期,其核膜边缘不整齐,染色体呈细丝状,紧贴于核膜下均匀分布或集中于核膜下某处分布,皮质颗粒在胞质中密集、均匀的分布.绵羊中期有腔卵泡中的卵母细胞,大部分处于GV3~GV4期,其核膜边缘清晰、着色较轻,染色体短而粗,在核质中均匀分布,核质明显脱颗粒化,皮质颗粒开始向细胞膜迁移,部分卵母细胞的皮质颗粒在细胞膜下形成一圈密集的带状区域.由此可见,绵羊早期与中期有腔卵泡中的卵母细胞大部分处于GV期的不同阶段,其胞质中皮质颗粒开始发生迁移的时间早于生发泡破裂(GVBD)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卵母细胞 卵泡 染色体 皮质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熟培养时间对家猫卵母细胞皮质颗粒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新庄 秦佳晨 +2 位作者 任卫青 何俊丹 吕婧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5-99,共5页
对家猫卵母细胞皮质颗粒染色,以检测不同成熟培养时间对猫卵母细胞胞质成熟的影响。将成熟培养24,28,32,36,43 h的家猫卵母细胞,以3.7%的多聚甲醛固定,之后分别对各组卵母细胞进行FITC-LCA和PI染料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皮质颗... 对家猫卵母细胞皮质颗粒染色,以检测不同成熟培养时间对猫卵母细胞胞质成熟的影响。将成熟培养24,28,32,36,43 h的家猫卵母细胞,以3.7%的多聚甲醛固定,之后分别对各组卵母细胞进行FITC-LCA和PI染料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皮质颗粒(CGs)在卵母细胞胞质中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时间的卵母细胞处于MⅡ期时,CGs分布于整个家猫卵母细胞中,并未出现无皮质颗粒区(CGFD);与其他各组相比,32 h组卵母细胞皮质层中的CGs更多。通过皮质颗粒染色证明32 h组卵母细胞胞质成熟效果最好,32 h是家猫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最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猫 卵母细胞 皮质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卵母细胞的皮质颗粒与多精受精
5
作者 舒金辉 李秀林 +1 位作者 卞桂华 石德顺 《猪业科学》 2006年第12期12-15,共4页
猪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IVM)和体外受精(IVF)是进行体外生产胚胎(IVP)的重要方法。多精受精常会导致早期胚胎死亡。严重影响着猪胚的IVP技术。受精时皮质颗粒(CGs)中酶的释放使透明带(ZP)上的蛋白分子进行修饰,从而可阻止猪... 猪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IVM)和体外受精(IVF)是进行体外生产胚胎(IVP)的重要方法。多精受精常会导致早期胚胎死亡。严重影响着猪胚的IVP技术。受精时皮质颗粒(CGs)中酶的释放使透明带(ZP)上的蛋白分子进行修饰,从而可阻止猪卵的多精受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的卵母细胞 多精受精 皮质颗粒 皮质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素A及促性腺激素对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孙玉菡 丘彦 +3 位作者 幸贵邦 孟江萍 胡敏 秦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2-544,共3页
目的:探讨抑制素A(InhibinA,INHA)对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的影响。方法:从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hin,PMSG)组(使用PMSG组,16例)及无PMSG组(未使用PMSG组,20例)获得的生殖泡... 目的:探讨抑制素A(InhibinA,INHA)对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的影响。方法:从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hin,PMSG)组(使用PMSG组,16例)及无PMSG组(未使用PMSG组,20例)获得的生殖泡期(Germinal vescle,GV)卵母细胞在不同浓度INH A的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观察第一极体(The first polar body,PB1)排出和皮质颗粒(Cortical granules,CG)染色情况。结果:PMSG组获卵数为(17.2±2.6)个/只,无PMSG组获卵数为(15.9±1.8)个/只(P>0.05);PMSG组与无PMSG组的PB1率分别为57.7%、50.7%(P>0.05)。PMSG组中INH A200、350ng/ml组的PB1率较对照组高(P<0.05);无PMSG组中各INH A组PB1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NH A和PMSG对体外培养GV期卵母细胞核成熟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素A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皮质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鲫卵母细胞特异表达凝集素的抗体制备及其定位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红莹 周莉 桂建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5-300,共6页
银鲫卵母细胞特异的凝集素(Gibel carp oocyte-specific lectin,GOL)是经差减杂交筛选出来的。本研究采用原核表达方法,利用Pinpoint-T载体表达了该凝集素的部分肽段(从22到214个氨基酸),并经纯化用来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 银鲫卵母细胞特异的凝集素(Gibel carp oocyte-specific lectin,GOL)是经差减杂交筛选出来的。本研究采用原核表达方法,利用Pinpoint-T载体表达了该凝集素的部分肽段(从22到214个氨基酸),并经纯化用来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荧光共定位方法,证明该凝集素是卵母细胞中皮质颗粒的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 卵母细胞 凝集素 皮质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体外发育与体内发育成熟卵子胞浆成熟度和细胞骨架比较
8
作者 彭宇洪 庄广伦 +2 位作者 陈文芳 李涛 周灿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体外培养小鼠窦前卵泡得到成熟卵子,比较其与体内发育成熟卵子直径、谷胱甘肽含量、皮质颗粒分布以及纺锤体结构的差异,评估胞浆成熟度对卵子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出生10d小鼠,分离窦前卵泡,培养后得到326个MII期卵子... 【目的】体外培养小鼠窦前卵泡得到成熟卵子,比较其与体内发育成熟卵子直径、谷胱甘肽含量、皮质颗粒分布以及纺锤体结构的差异,评估胞浆成熟度对卵子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出生10d小鼠,分离窦前卵泡,培养后得到326个MII期卵子作为体外发育组。8~10周雌鼠经孕马血清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得到244个MII卵子作为体内发育组。酶法检测卵子谷胱甘肽含量,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显示纺锤体形态和皮质颗粒分布。【结果】体外发育成熟卵子直径(69.6±5.7)μm,明显小于体内发育成熟卵子直径(84.2±3.0)μm;体外发育成熟卵子谷胱甘肽含量(4.3±0.7)pmol明显低于体内发育成熟卵子(6.1±1.0)pmol;50个体外发育成熟卵子中18个(36%)皮质颗粒周边分布,40个体内发育成熟卵子中36个(90%)皮质颗粒周边分布(P<0.05);14个(28%)体外发育卵子出现无皮质颗粒区,34个(85%)体内发育成熟卵子出现无皮质颗粒区(P<0.05);120个体外发育成熟卵子中46个(38.3%)显示正常桶状纺锤体,84个体内发育成熟卵子中80个(95.2%)显示正常桶状纺锤体(P<0.05)。【结论】体外发育成熟卵子胞浆成熟度没有达到体内发育成熟卵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 组织培养 微管蛋白 皮质颗粒 谷胱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132对小鼠卵母细胞排卵后老化的调控作用
9
作者 李倩 赵振军 +3 位作者 崔龙波 石慧 刘晓玲 王敏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7-220,共4页
为了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小鼠卵母细胞排卵后老化的调控作用,找到抑制卵母细胞老化的方案,通过孤雌激活和胚胎发育试验系统研究了MG132在不同温度下对小鼠卵母细胞老化的调控作用,并通过体外受精发育以及细胞免疫组化试验,分别研... 为了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小鼠卵母细胞排卵后老化的调控作用,找到抑制卵母细胞老化的方案,通过孤雌激活和胚胎发育试验系统研究了MG132在不同温度下对小鼠卵母细胞老化的调控作用,并通过体外受精发育以及细胞免疫组化试验,分别研究了15℃时MG132对卵母细胞受精后胚胎发育能力、皮质颗粒分布与BCL2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5℃时卵母细胞在添加1μmol/L MG132的HCZB中培养12 h,然后在37℃恢复6 h,是筛选的抑制卵母细胞老化的优化方案,说明一定低温联合适当浓度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可以有效抑制小鼠卵母细胞排卵后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卵母细胞 MG132 老化 皮质颗粒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VC对小鼠卵母细胞排卵后老化的调控作用
10
作者 李倩 崔龙波 赵振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3-119,共7页
为研究抗氧化剂维生素C(Vitamin C,VC)对小鼠卵母细胞排卵后老化的调控作用,找到有效抑制卵母细胞老化的方法,通过孤雌激活和胚胎发育试验系统研究了VC在不同温度下对小鼠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敏感性的抑制以及对胚胎发育能力的维持情况,初... 为研究抗氧化剂维生素C(Vitamin C,VC)对小鼠卵母细胞排卵后老化的调控作用,找到有效抑制卵母细胞老化的方法,通过孤雌激活和胚胎发育试验系统研究了VC在不同温度下对小鼠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敏感性的抑制以及对胚胎发育能力的维持情况,初步筛选了有效抑制卵母细胞老化的方案;并通过体外受精发育试验和细胞免疫组化试验,分别研究了本筛选方案对卵母细胞受精及受精后胚胎发育的能力,以及对皮质颗粒分布和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卵母细胞在添加200μmol/L VC的HCZB中于15℃培养24 h后,37℃恢复培养6 h是本试验筛选的能有效抑制小鼠卵母细胞排卵后老化的优化方案,说明一定浓度的抗氧化剂VC联合适当低温可以有效抑制卵母细胞的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卵母细胞 老化 VC 皮质颗粒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在哺乳动物卵子受精过程中的作用
11
作者 肖雄 刘贞伟 李跃民 《草食家畜》 2004年第4期36-40,共5页
蛋白激酶C(PKC)被认为是在哺乳动物受精期间卵母细胞激活的主要调节者。在哺乳动物卵子的受精过程中,PKC可能作为卵子活化过程中Ca2+的重要下游靶分子,启动皮质颗粒的排放,并使卵子突破MⅡ期阻滞,促使细胞周期恢复和原核形成。早期采用... 蛋白激酶C(PKC)被认为是在哺乳动物受精期间卵母细胞激活的主要调节者。在哺乳动物卵子的受精过程中,PKC可能作为卵子活化过程中Ca2+的重要下游靶分子,启动皮质颗粒的排放,并使卵子突破MⅡ期阻滞,促使细胞周期恢复和原核形成。早期采用药物激活和抑制PKC获得了大量支持上述观点的证据,然而,有些研究结果与PKC调节卵子激活的作用相矛盾,故目前无法得到确切的结论。由于哺乳动物的卵子表达许多不同的PKC亚型,并且它们的空间结构、辅助因子和作用底物存在区别。因此,需要更为全面地重新认识卵子中PKCs的作用。本文就PKC的生物化学特性、最近有关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PKC作用的实验证据以及某些PKC亚型在受精-诱导卵子激活中具有的特殊作用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子 蛋白激酶C(PKC) 激活 蛋白激酶C 作用 PKC亚型 皮质颗粒 受精过程 哺乳动物 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卵母细胞在GV期与MⅡ期的冷冻保存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国权 权国波 +2 位作者 吕春荣 邵庆勇 洪琼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07-812,共6页
为比较猪卵母细胞在GV期与MⅡ期的冷冻保存效果,试验在这两个成熟阶段对其进行玻璃化冷冻,GV期卵母细胞解冻后培养至成熟,MⅡ期卵母细胞解冻后恢复2h,然后采用免疫荧光标记、Western blotting和链霉蛋白酶溶解方法分别检测它们的皮质颗... 为比较猪卵母细胞在GV期与MⅡ期的冷冻保存效果,试验在这两个成熟阶段对其进行玻璃化冷冻,GV期卵母细胞解冻后培养至成熟,MⅡ期卵母细胞解冻后恢复2h,然后采用免疫荧光标记、Western blotting和链霉蛋白酶溶解方法分别检测它们的皮质颗粒分布、CD9蛋白表达水平和透明带消化时间上的差异。结果表明,GV期卵母细胞在解冻后2h的存活率显著低于MⅡ期卵母细胞(P<0.05),但极体排出率与对照卵母细胞无明显差异(P>0.05);在冷冻MⅡ期卵母细胞中,皮质颗粒的皮质区分布比例和CD9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但冷冻GV期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后则无明显变化(P>0.05);冷冻GV期与MⅡ期卵母细胞均不会影响透明带的消化时间(P>0.05)。由此可见,猪卵母细胞在GV期的冷冻存活率虽然较MⅡ期低,但其体外成熟后极体排出率、皮质颗粒分布和CD9蛋白表达水平均未受到冷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卵母细胞 玻璃化冷冻 皮质颗粒 CD9 透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