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力竭运动后大鼠脑皮质运动区谷氨酸受体NR2A蛋白含量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白宝丰 张蕴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0-403,433,共5页
目的:观察力竭运动前后大鼠脑皮质运动区NR2A蛋白含量及其自身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变化,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探讨中枢兴奋信号在运动中的传递机理以及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进行一次性力竭跑台运动。采用抗N... 目的:观察力竭运动前后大鼠脑皮质运动区NR2A蛋白含量及其自身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变化,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探讨中枢兴奋信号在运动中的传递机理以及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进行一次性力竭跑台运动。采用抗NR2A抗体和抗磷酸酪氨酸单抗以免疫沉淀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皮质运动区NR2A蛋白含量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力竭运动后即刻,大鼠脑皮质运动区NR2A蛋白含量与安静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运动后1小时与安静组和运动后即刻比较显著升高(P<0.05,P<0.01),运动后3小时NR2A蛋白含量下降,运动后恢复24小时大鼠脑皮质中NR2A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安静组和运动后即刻组(P<0.01,P<0.05)。NR2A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力竭运动后与对照组相比呈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NR2A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与NR2A蛋白含量变化无显著相关。结论:(1)大鼠在力竭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过程中,大脑皮质运动区NR2A蛋白含量变化表现为下降,上升,再下降,表明运动过程中NR2A蛋白含量变化具有较敏感的可调控性,力竭运动后即刻NR2A蛋白含量的下降可能是导致中枢抑制的一个因素。(2)NR2A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在力竭运动后呈升高趋势,可能有利于维持中枢的兴奋性,提示运动过程中NR蛋白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受体蛋白含量与受体活性之间可能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磷酸化水平 NR2A 蛋白含量 谷氨酸受体 力竭 大脑皮质运动区 含量变化 运动过程 运动性疲劳 免疫印迹法 免疫沉淀法 磷酸酪氨酸 运动后恢复 显著性差异 A蛋白 水平变化 运动前后 相关关系 中枢机制 兴奋信号 跑台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扣带回与大脑皮质运动区的神经纤维联系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艳 曹宇 汤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9-242,共4页
本研究采用皮质内微电极刺激和双重逆行荧光标记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了扣带回与大脑皮质一级运动中枢不同机能代表区之间的纤维联系。在确定颜面、前肢和后肢在大脑皮质的机能代表区的基础上 ,将逆行性荧光物质分别微量注入到上述各部位 ... 本研究采用皮质内微电极刺激和双重逆行荧光标记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了扣带回与大脑皮质一级运动中枢不同机能代表区之间的纤维联系。在确定颜面、前肢和后肢在大脑皮质的机能代表区的基础上 ,将逆行性荧光物质分别微量注入到上述各部位 ,观察和计数在扣带回被逆行标记的细胞。结果表明 ,投射到颜面机能代表区的神经元分布在扣带回的吻、腹侧部 ;投射到前肢机能代表区的神经元分布在尾、背侧部 ;未见到从扣带回投射到后肢机能代表区的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内微电极刺激 逆行荧光标记 扣带回 大脑皮质运动区 大鼠 神经纤维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腰痛患者和健康人多裂肌大脑运动皮质区地形图的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鑫 葛乐 +2 位作者 林科宇 彭婉婷 王楚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采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绘制地形图的技术,对比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患者和健康人大脑皮质运动区地形图。方法:选取20例cLBP患者(10男,10女)与10例健康对照者(5男,5女),记录cLBP... 目的:采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绘制地形图的技术,对比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患者和健康人大脑皮质运动区地形图。方法:选取20例cLBP患者(10男,10女)与10例健康对照者(5男,5女),记录cLBP患者患侧和健康对照组双侧多裂肌的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绘制多裂肌皮质运动代表区的地形图,对比地形图的重心位置(center of gravity,CoG)、面积和体积。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LBP组多裂肌在运动皮质代表区的位置和CoG出现明显的向后和向内侧移动。结论:cLBP患者多裂肌皮质运动代表区神经网络组织的结构或功能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经颅磁刺激 多裂肌 初级运动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肌肉疲劳过程中大脑运动皮质区运动相关电位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51,57,共11页
目的:观察健康成年受试者上肢指屈肌次最大随意等长收缩诱发运动性疲劳过程中大脑运动皮质区运动相关皮层电位(movement-related cortical potentials,MRCPs)的变化。方法:对疲劳组(n=15)和非疲劳组(n=13)受试者在进行200次的30%MVC的... 目的:观察健康成年受试者上肢指屈肌次最大随意等长收缩诱发运动性疲劳过程中大脑运动皮质区运动相关皮层电位(movement-related cortical potentials,MRCPs)的变化。方法:对疲劳组(n=15)和非疲劳组(n=13)受试者在进行200次的30%MVC的间断性等长握力收缩过程中的肌力、肌电以及脑电进行同步测量。将200次收缩分为4个模块,观察最大握力以及肌电均方根振幅(RMS)的变化。将200次收缩分为前、后2个大模块,分析在脑电信号中提取出的MRCPs电位。结果:研究表明,疲劳组受试者在指屈肌渐进性疲劳过程中最大握力(P<0.001)及其对应的肌电幅值(P<0.001)显著性下降,在4个运动模块中指深屈肌肌电的RMS幅值逐渐增加(P<0.01);运动皮质区的运动执行电位(motor potential,MP)和运动准备电位(readiness potential,RP)幅值随着疲劳发生发展显著增加。非疲劳组受试者以上指标没有显著性变化。与非疲劳组受试者相比,疲劳组受试者运动头皮运动区MRCPs有向头部前方和运动同侧移动的趋势。结论:在指屈肌次最大随意收缩诱发的渐进性疲劳过程中大脑运动皮质区运动相关皮层电位激活水平增高,激活面积弥散,且有向头部前方和运动同侧移动的特点,这可能是中枢为了弥补肌肉力量下降动员更多肌纤维而采用的中枢策略。另外,运动执行电位与肌肉疲劳密切相关,而运动前准备电位受肌肉疲劳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肌肉疲劳 握力 运动皮质 事件相关电位 运动相关皮层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截肢者大脑运动皮质区神经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郝莹 郭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01-804,共4页
上肢截肢后发生的神经传导阻滞、本体感觉缺失和幻肢痛都可能引起大脑神经可塑性变化,镜像神经元系统也对学习能力有重要影响.但相关研究甚少,上肢截肢者残肢或假肢的运动控制与学习的中枢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上肢截肢 大脑 运动皮质 神经可塑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动作协调能力与运动区皮质静息功能连接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亚茹 文世林 +6 位作者 张雪冬 李文意 陈功和 李雅 王子鑫 李倩倩 魏兵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0-179,共10页
目的:明确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动作协调能力与运动区皮质静息功能连接的关系。方法:共招募11名ASD儿童和20名典型发展儿童(TD)。应用儿童协调能力测量量表(M-ABC2)测试动作协调能力,用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监测运动区皮质静息态的... 目的:明确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动作协调能力与运动区皮质静息功能连接的关系。方法:共招募11名ASD儿童和20名典型发展儿童(TD)。应用儿童协调能力测量量表(M-ABC2)测试动作协调能力,用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监测运动区皮质静息态的血氧信号变化,并用“FC-NIRS”软件计算运动区皮质的静息功能连接(RSFC)强度。结果:ASD组的M-ABC2总分显著低于同龄的TD组[t_((n=29))=-11.550,p=0.000],且精细动作能力(U=0,Z=-4.561,p=0.000)、手眼协调能力[t_((n=29))=-10.204,p=0.000]及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t_((n=29))=-5.752,p=0.000]存在显著差异。ASD组的RSFC强度均值显著低于TD组[在HbO信号水平上,t_((n=29))=-3.740,p=0.001],且脑右侧运动区存在差异的功能连接“边”的数量多于左侧。M-ABC总分与运动区RSFC均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在HbO信号水平上,r=0.497,p=0.004],但在M-ABC2各二级指标上均与RSFC无相关性。结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运动区静息功能连接强度的发展均滞后于同龄的典型发展儿童,但是动作协调能力的损伤不一定与运动区功能连接强度的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动作协调能力 运动皮质 静息功能连接 近红外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生长发育期小鼠大脑皮质锥体细胞脊髓前角细胞形态结构的研究
7
作者 万丽丽 柴戬臣 吴子樱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6-86,共1页
实验选用18~20日龄同窝雄性小鼠4对,随机分配于运动组和对照组各1只。运动组进行多种内容的活动8周。处死小鼠,剥离椎管,取脊髓腰膨大组织约4 mm,断头开颅,取大脑皮质运动区组织约3 mm。Niss/法染色,制片。选择背景清晰、胞核及核红清... 实验选用18~20日龄同窝雄性小鼠4对,随机分配于运动组和对照组各1只。运动组进行多种内容的活动8周。处死小鼠,剥离椎管,取脊髓腰膨大组织约4 mm,断头开颅,取大脑皮质运动区组织约3 mm。Niss/法染色,制片。选择背景清晰、胞核及核红清楚且为单核仁细胞。在光镜2000倍油镜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细胞 小鼠大脑皮质 脊髓前角细胞 生长发育期 形态结构 胞核 目镜测微计 核仁 脊髓腰膨大 大脑皮质运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万细胞移植促进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大脑皮质锥体神经元和红核神经元的存活 被引量:5
8
作者 吴立志 曾园山 +2 位作者 丁英 郭家松 李海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施万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神经元和脑干红核神经元存活的影响。 [方法]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移植吸附施万细胞的胶原或明胶,术后3个月计数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锥体神经元和脑干红核神经元密度以... [目的]探讨施万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神经元和脑干红核神经元存活的影响。 [方法]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移植吸附施万细胞的胶原或明胶,术后3个月计数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锥体神经元和脑干红核神经元密度以及红核体积。同时以单纯移植胶原或明胶或不移植物体的脊髓损伤大鼠为对照。[结果]脊髓全横断损伤后,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锥体神经元密度和脑干红核神经元密度明显较正常大鼠相应区域内的神经元密度降低;移植施万细胞的两个组(胶原施万细胞组和明胶施万细胞组)上述两个区域的神经元密度较未移植施万细胞的3个组(对照组,胶原组和明胶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移植施万细胞的两个组之间比较或未移植施万细胞的3个组之间比较,上述区域的神经元密度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脊髓全横断损伤可导致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锥体神经元和脑干红核神经元发生死亡,施万细胞移植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后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锥体神经元和脑干红核神经元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施万细胞 移植 红核 皮质感觉运动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是人脑的信息自组织功能
9
作者 周碧松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7-50,共4页
人类之所以能在整个自然界中占居如此优越的地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类既能主动地探索、认识自然,又能有效地改造自然,使大自然为己所用。即她具有一种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关键词 机能结构 信息自组织 人脑 皮质 外来信息 皮质运动区 认识能力 分层结构 网状系统 定向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