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化检测原代皮质神经元细胞氧糖剥夺再复氧后自噬流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磊 戴朝 +4 位作者 韩延峰 李阳 胡玉奇 陈富雷 赵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用几种高度精细灵敏的方法检测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后神经元自噬流不同阶段的变化。方法原代皮质神经元细胞经过OGD/R后将实验分为OGD/R组及OGD/R+bafilomycin A1(BafA1)组,用RFP-GFP串联荧光标记LC3基因转染检测自噬小体和溶酶... 目的用几种高度精细灵敏的方法检测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后神经元自噬流不同阶段的变化。方法原代皮质神经元细胞经过OGD/R后将实验分为OGD/R组及OGD/R+bafilomycin A1(BafA1)组,用RFP-GFP串联荧光标记LC3基因转染检测自噬小体和溶酶体的融合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自噬的超微结构,SQSTM1/p62结合LC3蛋白翻转实验检测p62与LC3蛋白的定量,p62免疫染色观测其分布与含量。结果荧光显微镜下OGD/R组自噬溶酶体与自噬小体比值明显增高;TEM可观测到不同阶段的自噬结构变化;可溶性p62的比值结合LC3Ⅱ/Ⅰ的比值共同反映了自噬流的活化;p62荧光染色后在BafA1组中分布居多。结论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点,不同方法和指标能够精准地反映神经元OGD/R后自噬流在不同阶段的具体变化,掌握并应用好这些方法能有效从自噬角度探索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神经元细胞 自噬 自噬流 OGD/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后自噬对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磊 李阳 +5 位作者 胡玉奇 许晖 朱超 王旭 赵冬 贺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90-597,共8页
目的 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后自噬对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18只出生在24 h内的新生SD大鼠,采用机械分离胰蛋白酶消化法提取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7 d后,建立OGD/R模型,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OGD/R组、OGD/R联合巴弗洛... 目的 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后自噬对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18只出生在24 h内的新生SD大鼠,采用机械分离胰蛋白酶消化法提取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7 d后,建立OGD/R模型,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OGD/R组、OGD/R联合巴弗洛霉素A1(BafA1)组。采用CCK-8法和乳酸脱氢酶(LDH)实验检测细胞活力,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双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反转录PCR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 P62及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LC3、 P62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采用红色荧光蛋白-绿色荧光蛋白-LC3(RFP-GFP-LC3)腺病毒转染神经细胞检测自噬荧光强度,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体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GD/R组神经细胞活力明显降低,LDH释放水平明显升高,凋亡增加;LC3、 P62、 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RFP荧光强度增加,自噬体增加且自噬溶酶体更加聚集,加用自噬晚期抑制剂BafA1后RFP荧光强度显著降低。结论 OGD/R诱导了神经元细胞的自噬和凋亡,抑制自噬后加重了神经细胞的损伤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神经元细胞 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 细胞凋亡 自噬 巴弗洛霉素A1(Baf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非那嗪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冬洁 李建其 +3 位作者 黄丽瑛 苏定冯 沈甫明 奚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6-720,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非那嗪奈(fenazinel dihydrochloride,F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线拴法制备大鼠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24h)模型。测定脑梗死面积;检测缺血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乳酸(LA)... 目的探讨盐酸非那嗪奈(fenazinel dihydrochloride,F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线拴法制备大鼠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24h)模型。测定脑梗死面积;检测缺血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乳酸(LA)含量;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制备大鼠原代神经元细胞撤血清损伤模型及N-甲基-D-门冬氨酸(NMDA)损伤模型,检测FD对损伤细胞死亡率、SOD活性及MDA、LA含量的影响。结果FD可明显降低脑梗死面积,升高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LA含量,减轻脑组织病理学损害;在细胞水平上,FD降低损伤细胞死亡率,升高SOD活性,降低MDA、LA含量。结论F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兴奋性氨基酸损伤、清除氧自由基及改善能量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非那嗪奈 局灶性脑缺血 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