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摩擦纳米发电机用皮芯结构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1
作者 于梦菲 高文丽 +3 位作者 任婧 曹雷涛 彭若铉 凌盛杰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共9页
针对具有皮芯结构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用纤维传统制备工艺复杂的难题,采用微流控纺丝技术,以高介电常数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为皮层材料,丝素蛋白-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离子液体(SE)溶液为导电芯层材料,一步法制备了... 针对具有皮芯结构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用纤维传统制备工艺复杂的难题,采用微流控纺丝技术,以高介电常数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为皮层材料,丝素蛋白-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离子液体(SE)溶液为导电芯层材料,一步法制备了单电极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丝素蛋白离子液体(PSE)摩擦纳米发电机用纤维(PSE-TENG纤维)。分别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万用材料力学测量仪对PSE-TENG纤维的形貌、结构、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使用疲劳测试机进行运动模拟,采用示波器对PSE-TENG纤维的电输出性能进行信号采集。探讨了纺丝参数对PSE-TENG纤维结构的影响,评估了PSE-TENG纤维的力学性能,并探究了PSE-TENG纤维在不同机械运动条件下的输出性能和长期使用稳定性。研究发现:PSE-TENG纤维具有稳定的皮芯结构,拉伸断裂强度为(3.32±0.19)MPa,拉伸断裂应变为(176.83±27.14)%;在不同频率的机械运动下,PSE-TENG纤维的电压信号峰值与频率呈正相关;在超过2万次接触-分离运动后,PSE-TENG纤维仍可稳定输出信号。所制备的PSE-TENG纤维具有优异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力学稳定性,能够为可穿戴技术提供稳定且高效的自供能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纳米发电机 皮芯结构纤维 微流控技术 丝素蛋白离子液体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 纺丝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储热密度皮芯结构相变调温纤维的同轴湿纺制备与表征
2
作者 曹慧 徐之光 +1 位作者 张涛 赵燕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针对相变纤维存在储热密度较低以及相变材料泄漏的问题,以相变材料十八烷(OD)作乳液分散相、聚丙烯腈(PAN)溶液作连续相制备油包油型乳液作为芯层纺丝液,并以PAN溶液作为皮层纺丝液,通过同轴湿纺制备相变调温纤维。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 针对相变纤维存在储热密度较低以及相变材料泄漏的问题,以相变材料十八烷(OD)作乳液分散相、聚丙烯腈(PAN)溶液作连续相制备油包油型乳液作为芯层纺丝液,并以PAN溶液作为皮层纺丝液,通过同轴湿纺制备相变调温纤维。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相变纤维具有皮芯结构,对OD具有良好的包覆性能,加热8 h后OD泄漏率低于3%;制备的相变纤维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极高的热密度,吸热、放热温度分别为27.5~29.4℃和21.0~24.1℃,与纯OD相似,吸/放热密度最高可达172.4 J/g,经过100次加热-冷却循环后热密度没有明显下降,具有较高的可重复利用性,在人体热管理和储热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纤维 油包油型乳液 皮芯结构 同轴湿纺 热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壳聚糖皮芯结构微纳米纤维膜制备
3
作者 房磊 刘秀明 +5 位作者 贾娇娇 蔺志浩 任燕飞 侯凯文 巩继贤 扈延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共9页
高分子量壳聚糖因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可促进细胞和组织生长以及可降解等特性,被认为是促进伤口愈合的优良材料;然而高分子量壳聚糖纺丝液黏度大,用常规静电纺丝法难以制成微纳米纤维。为解决这个问题,采用溶液喷射纺丝法制备了高分子量... 高分子量壳聚糖因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可促进细胞和组织生长以及可降解等特性,被认为是促进伤口愈合的优良材料;然而高分子量壳聚糖纺丝液黏度大,用常规静电纺丝法难以制成微纳米纤维。为解决这个问题,采用溶液喷射纺丝法制备了高分子量壳聚糖/聚氧化乙烯微纳米纤维,纺丝液含有质量分数为1.6%的高分子量壳聚糖和2.5%~5.0%的聚氧化乙烯(相对分子质量为10万)。所制备的微纳米纤维呈直线形,表面呈不光滑波纹状。通过MatLab对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进行识别和计算,结果表明,当聚氧化乙烯质量分数从2.5%增加到5.0%时,纤维平均直径从133 nm增加到210 nm,直径分布变宽;微纳米纤维材料中大孔隙增多,孔隙率在0.69左右,变化不大;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高分子量壳聚糖/聚氧化乙烯喷射纺丝微纳米纤维具有皮芯结构,其中,聚氧化乙烯位于皮层,高分子量壳聚糖构成微纳米纤维的内芯;动物实验初步证明了高分子量壳聚糖皮芯结构微纳米纤维可以促进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敷料 溶液喷射纺丝法 壳聚糖 聚氧化乙烯 微纳米纤维 皮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氧化过程中PAN纤维皮芯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杰 李佳 +2 位作者 王雷 马兆昆 梁节英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7-184,共8页
借助红外测试(FT-IR)、元素分析(EA)、扫描量热分析(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系统研究了五种聚丙烯腈(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纤维皮芯结构的变化、差异、规律及其与热化学反应、结构变化的关联。结果表明:预氧化过程中PAN纤维皮芯比... 借助红外测试(FT-IR)、元素分析(EA)、扫描量热分析(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系统研究了五种聚丙烯腈(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纤维皮芯结构的变化、差异、规律及其与热化学反应、结构变化的关联。结果表明:预氧化过程中PAN纤维皮芯比的变化与纤维组成、结构和致密性等化学与物理性质密切相关。在一定预氧化条件下,皮芯比的变化与纤维热化学反应特性的差异、直径收缩率和密度的变化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最终预氧化纤维的皮芯比与炭纤维的力学性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聚丙烯腈(PAN) 预氧化 皮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ocell纤维皮芯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建春 施楣梧 +1 位作者 朱华 来侃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0,共4页
本文依据各种处理破坏后Lyocell纤维的刚果红染料染色光学显微拍照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拍照等方法,首次发现Lyocell纤维具有明显的皮芯结构并建立了模型。从化学纤维的处理技术和结构理论出发,对皮芯结构及皮层和芯层的不... 本文依据各种处理破坏后Lyocell纤维的刚果红染料染色光学显微拍照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拍照等方法,首次发现Lyocell纤维具有明显的皮芯结构并建立了模型。从化学纤维的处理技术和结构理论出发,对皮芯结构及皮层和芯层的不同性能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OCELL纤维 皮芯结构 结构模型 性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AMAN光谱研究碳纤维皮芯结构随热处理温度的演变规律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福杰 范立东 +1 位作者 王浩静 朱珍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19-1822,共4页
用Raman光谱研究碳纤维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其皮芯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碳纤维表面和内部的Raman光谱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同时,表征碳纤维表面和内部石墨化程度的Rs与Rc值均越来越小,且Rs值减小得更快,说明... 用Raman光谱研究碳纤维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其皮芯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碳纤维表面和内部的Raman光谱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同时,表征碳纤维表面和内部石墨化程度的Rs与Rc值均越来越小,且Rs值减小得更快,说明碳纤维的石墨化程度越来越高,并且表面的石墨化程度提高的更快,这是因为碳纤维表面和内部的碳有着不同的石墨化物性。前者接近于软碳,易于石墨化;后者接近于硬碳,难于石墨化,可能是树脂碳。文章提出并采用皮芯结构因子Rsc(=Rs/Rc)来表征了碳纤维的皮芯结构程度。当Rsc等于1时,碳纤维是完全均质的。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碳纤维的Rsc趋向于零,说明其皮芯结构越来越严重。碳纤维的皮芯结构加重是最终导致其抗拉强度不断降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皮芯结构 RAMAN光谱 热处理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皮芯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被引量:10
7
作者 胡秀颖 王成国 +2 位作者 王启芬 卢文博 王延相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71-74,共4页
皮芯结构是一种缺陷结构,存在于从PAN初生纤维到碳纤维的各个阶段,严重影响了最终碳纤维的力学性能。综述了PAN基碳纤维皮芯结构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皮芯结构形成与演变的机理,结合自己的研究结果评述了工艺条件对皮芯结构形成与演变的影... 皮芯结构是一种缺陷结构,存在于从PAN初生纤维到碳纤维的各个阶段,严重影响了最终碳纤维的力学性能。综述了PAN基碳纤维皮芯结构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皮芯结构形成与演变的机理,结合自己的研究结果评述了工艺条件对皮芯结构形成与演变的影响,以期为减弱甚至消除皮芯结构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碳纤维 皮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状和皮芯结构对生产高性能碳纤维组织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延相 王成国 +3 位作者 朱波 季保华 何东新 王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5-330,共6页
为了研究聚丙烯腈纤维各级超分子结构形态及结晶的微观形态 ,弄清楚制备碳纤维的过程与所得到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凝胶网络和皮芯结构的形成及预氧化和炭化过程中纤维结构的演变历程。结果表明 :原丝具有明显... 为了研究聚丙烯腈纤维各级超分子结构形态及结晶的微观形态 ,弄清楚制备碳纤维的过程与所得到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凝胶网络和皮芯结构的形成及预氧化和炭化过程中纤维结构的演变历程。结果表明 :原丝具有明显的皮芯结构 ,外表层凹凸不平 ,从表层至心部是一层过渡区 ,表层的片层较心部的薄且致密。碳纤维网络骨架间接点的密集程度和原丝的密集程度有直接关系 ,原丝网络骨架的接点密集度低及晶粒组织大 ,随后得到的最终碳纤维密集度低及晶粒组织也大 ,其强度和模量明显高。碳纤维强度主要是纤维中弥散分布的“小晶区”做出的贡献 ;原丝微观结构中 ,“晶区”数量、大小和弥散分布情况以及构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致密程度决定了预氧丝和碳纤维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凝胶网络 皮芯结构 网络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丝变形纱的皮芯结构及其参数 被引量:7
9
作者 姜岩 王业宏 +2 位作者 姜丽 张大庆 王善元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0-33,共4页
在变形纱中,空气变形类和异收缩变形类纱线具有皮芯结构,有必要对其成形原理和结构模型加以概括和总结。借助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认为虽然上述2种变形纱皮芯结构的成形原理不同,但模型都可以描述为紧密网络扭结的芯层和松散圈弧... 在变形纱中,空气变形类和异收缩变形类纱线具有皮芯结构,有必要对其成形原理和结构模型加以概括和总结。借助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认为虽然上述2种变形纱皮芯结构的成形原理不同,但模型都可以描述为紧密网络扭结的芯层和松散圈弧形态的皮层结构。结合EIB实验验证,可以进一步确认变形纱的皮芯结构参数主要包括纱线平均直径、纱芯平均直径和丝圈丝、弧高度等指标,因而也可断定变形纱皮芯结构与变形纱膨松度、变形纱条干均匀度以及变形纱毛羽的各项特性指标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变形纱 异收缩空气变形纱 皮芯结构 毛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预氧丝皮芯结构的影响因素与防控措施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美杰 王威强 +3 位作者 王启芬 马婕 胡秀颖 王成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9-1022,共4页
在恒温和梯度升温两种模式下,对不同纤度、横截面形状的3种聚丙烯腈原丝进行了预氧化处理,采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元素分析等技术研究了预氧丝的皮芯结构及氧元素的扩散。结果表明,对于恒温模式,在250℃加热1h的预氧丝已经产生了明... 在恒温和梯度升温两种模式下,对不同纤度、横截面形状的3种聚丙烯腈原丝进行了预氧化处理,采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元素分析等技术研究了预氧丝的皮芯结构及氧元素的扩散。结果表明,对于恒温模式,在250℃加热1h的预氧丝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皮芯结构,而对于梯度升温模式,直到275℃才开始出现皮芯结构;原丝的横截面形状不影响氧的扩散,在相同加热条件下,肾形截面预氧丝的皮层厚度与圆形截面的相同;原丝纤度越小,越容易获得均质的预氧丝。原丝的细旦化以及适当的梯度升温预氧化工艺是获得优质预氧丝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碳纤维 原丝 预氧丝 皮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蚀刻法研究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的皮芯结构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秀颖 王成国 +6 位作者 于美杰 王雯 卢文博 井敏 朱波 王延相 王启芬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25-1828,共4页
预氧化各温区纤维经超声蚀刻处理后,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皮层和芯部的形貌差异,并借助Raman光谱证实了预氧化纤维皮层和芯部的化学结构差异。结果表明预氧化初期195~225℃预氧化纤维整体预氧化程度低,纤维皮层和芯部的结构几乎没... 预氧化各温区纤维经超声蚀刻处理后,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皮层和芯部的形貌差异,并借助Raman光谱证实了预氧化纤维皮层和芯部的化学结构差异。结果表明预氧化初期195~225℃预氧化纤维整体预氧化程度低,纤维皮层和芯部的结构几乎没有差异;预氧化中后期235~265℃预氧化纤维芯部的稳定化程度较皮层低,芯部被蚀刻溶解,皮、芯形貌差异明显;经275℃预氧化后,纤维芯部稳定化程度提高,无论皮层还是芯部都呈现不溶性;最终的预氧化纤维出现了宽化的石墨特征Raman散射峰,但皮层的衍射峰较芯部更为宽化,反映出皮、芯化学结构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预氧化 超声蚀刻 皮芯结构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基炭纤维皮芯结构的高温演变规律 被引量:6
12
作者 苏灿军 高爱君 +1 位作者 罗莎 徐樑华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8-293,共6页
以T300聚丙烯腈(PAN)炭纤维为研究对象,在1500℃~2500℃进行石墨化处理,采用元素分析、XRD、TEM和Raman测试手段从成分含量、聚集态结构、碳化学结构、微晶结构等方面分析研究PAN炭纤维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皮芯结构的演变规律及机理。... 以T300聚丙烯腈(PAN)炭纤维为研究对象,在1500℃~2500℃进行石墨化处理,采用元素分析、XRD、TEM和Raman测试手段从成分含量、聚集态结构、碳化学结构、微晶结构等方面分析研究PAN炭纤维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皮芯结构的演变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氮元素含量和d002逐渐减少,碳含量和石墨微晶网面宽度(La)不断增加。超过1900℃后La增加显著。由径向4点的Raman结果可知,皮层的G峰强度比芯层强(1700℃时G峰位置无变化)。然而,2500℃热处理后,从纤维芯向皮层的G峰位置从1 588.2移至1582.2 cm-1处,G峰和D峰的半峰宽强度分别从46.3降至28.9cm-1,46.9降至36.7cm-1处。不同热处理后皮芯微观结构的差异与氮元素的脱除和温度有密切关系。低于1900℃时,由于较短的分散通道和较高的皮层温度,接近皮层的氮元素更易脱除,这导致随温度的升高,皮层比芯层的La增加缓慢。超过1900℃时,氮元素完全脱除,皮层石墨化快于芯层,导致皮芯差异加剧,皮层呈较高的模量和芯层呈较高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芯结构 径向结构 高温热处理 石墨微晶 石墨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纺聚丙烯腈纤维的截面形貌与皮芯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葛曷一 王成国 +1 位作者 陈娟 刘建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0-152,共3页
利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研究了聚丙烯腈在湿法纺丝工艺中的横截面形貌与皮芯结构。结果表明凝固浴温度会影响初生纤维的横截面形貌与芯部结构。在较高的凝固浴浓度下,较高的凝固浴温度可使双扩散速率增加,扩散比较充分,纤维横截面形状... 利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研究了聚丙烯腈在湿法纺丝工艺中的横截面形貌与皮芯结构。结果表明凝固浴温度会影响初生纤维的横截面形貌与芯部结构。在较高的凝固浴浓度下,较高的凝固浴温度可使双扩散速率增加,扩散比较充分,纤维横截面形状趋于圆形,芯部空洞减少,密度提高,其原丝具有较优的物理机械性能。原丝扫描电镜分析证实,原丝为皮芯多层结构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 截面形貌 皮芯结构 芯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固浴条件对湿纺PAN初生纤维截面形状和皮芯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公秋 温月芳 +2 位作者 杨永岗 刘朗 张兴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42,共3页
借助光学显微镜及图像处理软件研究了凝固浴质量分数、温度、喷丝头牵伸倍率对湿纺PAN初生纤维截面形状和皮芯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高的凝固浴质量分数(70%)、较高的凝固浴温度能使双扩散比较充分,所得初生纤维截面形状规整趋于... 借助光学显微镜及图像处理软件研究了凝固浴质量分数、温度、喷丝头牵伸倍率对湿纺PAN初生纤维截面形状和皮芯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高的凝固浴质量分数(70%)、较高的凝固浴温度能使双扩散比较充分,所得初生纤维截面形状规整趋于圆形,并且芯部致密无孔洞。此外,随着牵伸倍率的升高,皮层厚度降低,皮芯差异增加,牵伸倍率为负牵伸是制备皮芯差异较小初生纤维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芯结构 截面形状 凝固浴条件 芯部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氧丝皮芯结构对碳纤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建文 徐樑华 +3 位作者 廉信淑 孔令强 刘长清 于湧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7-119,147,共4页
在使用PAN.F(聚丙烯腈原丝)为前躯体制备PAN.CF(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过程中,经过预氧化反应生成的PAN.OF(聚丙烯腈基氧化纤维,俗称预氧丝)是其非常重要的中间过程,PAN.OF的皮芯结构直接影响着PAN.CF的力学性能。借助超薄切片机、电子显... 在使用PAN.F(聚丙烯腈原丝)为前躯体制备PAN.CF(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过程中,经过预氧化反应生成的PAN.OF(聚丙烯腈基氧化纤维,俗称预氧丝)是其非常重要的中间过程,PAN.OF的皮芯结构直接影响着PAN.CF的力学性能。借助超薄切片机、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材料试验机等表征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PAN.OF的皮芯结构对PAN.CF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认为:通过原丝的细旦化和预氧化过程条件的优化可以有效控制或消除PAN.OF的皮芯结构,得到抗拉强度5600MPa以上,弹性模量290GPa以上的碳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原丝 氧化纤维(或预氧丝) 皮芯结构 碳纤维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纺中空纤维皮芯结构的动力学模拟──冷却条件对皮芯差异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华平 余晓蔚 韩淑丽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3-146,共4页
本文基于纺丝动力学模拟模型及理论,在讨论了卷绕速度、泵供量、熔体温度、切片粘度对速度梯度、皮芯温差的影响的基础上,更详尽地讨论了冷却条件对温度、速度、张力三场及速度梯度、皮芯温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吹风条件的改变,即吹... 本文基于纺丝动力学模拟模型及理论,在讨论了卷绕速度、泵供量、熔体温度、切片粘度对速度梯度、皮芯温差的影响的基础上,更详尽地讨论了冷却条件对温度、速度、张力三场及速度梯度、皮芯温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吹风条件的改变,即吹风速度的提高(从 2m/s到 5m/s),吹风长度的增加(从8cm到20cm),吹风起点的上移(从2cm到8cm)都能加速成形,其中以吹风速度、吹风起点的影响最为明显。另外,吹风速度,吹风起点对皮芯温差影响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 皮芯结构 熔融纺丝 纺丝 冷却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涤皮芯结构粗纱参数对其细纱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明瑞 顾银华 高卫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62,共6页
为探究皮芯粗纱参数对粗纱—细纱两步法纺制棉/涤皮芯结构短纤纱的外观形貌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皮芯粗纱纺纱工艺、粗纱定量、粗纱捻度,以及芯纤维含量等因素对棉/涤皮芯结构短纤纱的芯纤维外露比例和纱线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借助图像处理... 为探究皮芯粗纱参数对粗纱—细纱两步法纺制棉/涤皮芯结构短纤纱的外观形貌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皮芯粗纱纺纱工艺、粗纱定量、粗纱捻度,以及芯纤维含量等因素对棉/涤皮芯结构短纤纱的芯纤维外露比例和纱线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借助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芯纤维外露比例的定量化测试。结果表明:当粗纱工序输出须条宽度由10.2 mm增至16.3 mm,皮芯粗纱中芯纤维束偏心度由26.5%降低至19.2%,细纱芯纤维外露比例降低11.3%(29.2 tex)和12.3%(19.4 tex);粗纱定量增大或捻系数减小,芯纤维外露比例降低;芯纤维涤纶含量由15%增加至25%,芯纤维外露比例增加35.6%(29.2 tex)和30.5%(19.4 t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芯结构短纤纱 芯纤维含量 芯纤维外露比例 粗纱 细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纺中空纤维皮芯结构的动力学模拟──泵供量、卷绕速度、熔体温度、切片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华平 余晓蔚 韩淑丽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1-74,共4页
本文基于纺丝动力学模拟模型及理论,根据计算机模拟结果详尽讨论了卷绕速度、泵供量、熔体温度、切片粘度对速度梯度、皮芯温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泵供量、卷绕速度、切片粘度对速度梯度影响较大,从而影响纺丝成形;泵供量、熔体温度... 本文基于纺丝动力学模拟模型及理论,根据计算机模拟结果详尽讨论了卷绕速度、泵供量、熔体温度、切片粘度对速度梯度、皮芯温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泵供量、卷绕速度、切片粘度对速度梯度影响较大,从而影响纺丝成形;泵供量、熔体温度对皮芯温差影响较大,从而影响皮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 皮芯结构 熔融纺丝 化纤 纺丝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皮芯结构的表征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林 霍冀川 秦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9-120,123,共3页
碳纤维的性能主要由其微观结构决定,皮芯结构作为碳纤维的一种缺陷结构,会严重影响其力学性能。综述了碳纤维皮芯结构的表征方法,主要有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及拉曼光谱。
关键词 碳纤维 皮芯结构 表征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引发聚合法制备PAN-FeCl3/PPy皮芯结构纳米纤维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大伟 王清清 +3 位作者 霍健 蔡以兵 魏取福 董晓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4,共3页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含有一定质量FeCl3的聚丙烯腈/氯化铁(PAN/FeCl3)复合纳米纤维,并在表面引发聚合吡咯。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纤维的整体形貌进行表征;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纤维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借助热重(TG...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含有一定质量FeCl3的聚丙烯腈/氯化铁(PAN/FeCl3)复合纳米纤维,并在表面引发聚合吡咯。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纤维的整体形貌进行表征;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纤维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借助热重(TG)分析了表面引发聚合吡咯后对复合纳米纤维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备出了以PAN-FeCl3为芯层,聚吡咯(PPy)为皮层的复合纳米纤维,且纤维表面形貌规整均匀,热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引发聚合法 聚吡咯 静电纺丝 皮芯结构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