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程平 李义 +5 位作者 毛霞 王秋香 王兰兰 关军 周英 程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6-422,共7页
目的:探讨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3年1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诊治的11例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ENKTL... 目的:探讨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3年1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诊治的11例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ENKT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50(32-80)岁。起病时均以不同形式的皮肤损害为首发临床症状,表现为皮疹、溃疡性肿块、皮肤痛性结节、浸润性斑疹等,皮损累及部位多为四肢及躯干,也可单独出现于下肢。5例初诊时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LH),8例存在B症状。所有患者诊断时临床分期晚(Lugano分期Ⅳ期),危险分层为高危(PINK-E评分≥3分)。病损皮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56、EBER阳性率均为100%,中位Ki-67指数75%(50%-80%)。血浆EBV-DNA检测均为阳性(≥5×10^(2) copies/ml)。诱导化疗方案多为含培门冬酶或左旋门冬酰胺酶的联合化疗(MESA、p-Gemox、SMILE)或联合PD-1单抗免疫治疗,或选择HLH的方案(HLH-04方案、L-DEP)治疗。中位随访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均为4.5(0.5-27)个月,随访期内未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的8例患者全部死亡,死因多为疾病快速进展。3例患者接受了ASCT治疗,1例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复发死亡,2例存活。接受ASCT的3例患者OS分别为21、27和19个月,PFS分别为11、20和13个月。移植后不定期监测血浆EBV-DNA拷贝数,EBV的载量与病情的变化呈现一致性。结论: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ENKTL患者早期临床症状更不典型,早期诊断尤为困难,疾病进展迅速,预后很差,最佳治疗策略仍无统一标准。大剂量诱导化疗获得完全缓解后尽快行ASCT可使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 皮肤损害 化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2
作者 程平 关军 +1 位作者 冯燕 程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7-783,共7页
目的:报告1例原发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CD8^(+)PCAECTL)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案及预后,以加强对该罕见类型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CD8^(+)PCAECT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目的:报告1例原发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CD8^(+)PCAECTL)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案及预后,以加强对该罕见类型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CD8^(+)PCAECT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患者为42岁女性,以鼻面部及背部皮肤浸润性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经病损皮肤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影像学等检查,确诊CD8^(+)PCAECTL,T3aN_(0)M_(0)期。予以CHOP/HD-MTX(甲氨蝶呤,6g/m^(2))方案交替化疗,4周期后评估达到完全缓解;DHAP方案(顺铂100mg/m^(2),d1+阿糖胞苷2g/m^(2),q12h,d2+地塞米松40mg/d,d1-4)化疗后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成功采集到足够数量的CD34+细胞。以BEAM方案进行预处理,然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巩固治疗。AHSCT后随访20个月,仍处于无病生存状态。结论:CD8^(+)PCAECTL临床极为罕见,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以亲表皮的CD8^(+)细胞毒性T细胞增生及侵袭性临床过程为主要特征。目前最佳治疗方案仍无统一标准,预后很差,诱导化疗缓解后行AHSCT巩固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 化疗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3
作者 张炎 刘洁 张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一组原发于皮肤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蕈样肉芽肿是最常见的CTCL类型,多数患者处于疾病早期,发展缓慢,以局部治疗为主。但进展期(ⅡB期~Ⅳ期)患者可累及淋巴结、血液和内脏器官,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进展期患者预...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一组原发于皮肤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蕈样肉芽肿是最常见的CTCL类型,多数患者处于疾病早期,发展缓慢,以局部治疗为主。但进展期(ⅡB期~Ⅳ期)患者可累及淋巴结、血液和内脏器官,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进展期患者预后不佳,5年生存率仅为47%。近年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认识加深,出现多种新型疗法,如单克隆抗体和抗体偶联药物、表观遗传学修饰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该文对CTCL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t细胞淋巴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CD_(30)^+间变性大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9
4
作者 邢传平 李宁 +1 位作者 哈英娣 陈菊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9-180,共2页
报告 1例罕见的原发于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女 ,18岁 ,头顶部不明原因的反复出现结节状肿物。病理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CD3 0 + 、CD3 + 、LCA+ 、EMA+ 、CEA-、CD2 0 -。对肿瘤局部放射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 皮肤CD^+30t细胞淋巴 病理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0^+皮肤T细胞淋巴瘤并发大疱性类天疱疮
5
作者 王明悦 徐辉 +2 位作者 张凡 陈喜雪 涂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5,共3页
报告1例CD30^+皮肤T细胞淋巴瘤并发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男,77岁。因躯干四肢皮疹伴偶痒3个月入院。皮损和淋巴结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提示CD30^+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在入院期间出现局限性水疱,组织病理及免疫荧光检查证实为大疱性... 报告1例CD30^+皮肤T细胞淋巴瘤并发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男,77岁。因躯干四肢皮疹伴偶痒3个月入院。皮损和淋巴结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提示CD30^+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在入院期间出现局限性水疱,组织病理及免疫荧光检查证实为大疱性类天疱疮。给予泼尼松30 mg/d口服;重组人干扰素α-2b 300万U肌内注射,隔日1次,皮损较前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皮肤 CD30^+t细胞 类天疱疮 大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K-1蛋白阳性的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9
6
作者 李薇 冉玉平 +6 位作者 李甘地 刘卫平 郭立新 张文燕 王琳 熊琳 郭在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4-576,共3页
报告1例ALK-1蛋白阳性的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儿女,6岁。因左下眼睑包块5个月就诊。入院检查见左下眼睑一2.5cm×3.0cm×0.5cm红色包块,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内大片大细胞浸润,细胞核呈间变性;免疫组化染色示U... 报告1例ALK-1蛋白阳性的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儿女,6岁。因左下眼睑包块5个月就诊。入院检查见左下眼睑一2.5cm×3.0cm×0.5cm红色包块,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内大片大细胞浸润,细胞核呈间变性;免疫组化染色示UCHL-1(+)、CD30(+)、ALK-1(+),EBER原位杂交为阴性。ALK蛋白表达模式为细胞质与细胞核。回顾相关文献,该例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检测到ALK蛋白阳性表达系国内首例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细胞 皮肤间变性 CD30^+ ALK-1蛋白 EPStEIN-BARR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16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马蕾 宣红梅 +1 位作者 姚志远 汪晨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干扰素(IFN)-α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重组人IFN-α联合NB-UVB治疗。结果:治疗后16例患者完全缓解率为37.5%,有效率为87.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IFN... 目的:观察干扰素(IFN)-α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重组人IFN-α联合NB-UVB治疗。结果:治疗后16例患者完全缓解率为37.5%,有效率为87.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IFN-α联合NB-UVB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皮肤t细胞 干扰素 紫外线 中波 窄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细胞γ受体、IgH基因重排 被引量:6
8
作者 孔蕴毅 王坚 +4 位作者 束木娟 孙孟红 施达仁 许越香 孔今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C-ALCL)临床病理特点和基因诊断方法。方法:对6例C-ALCL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并用PCR方法对石蜡标本进行T细胞γ受体(TCRγ)和重链免疫球蛋白(IgH)基因重排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C-ALCL)临床病理特点和基因诊断方法。方法:对6例C-ALCL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并用PCR方法对石蜡标本进行T细胞γ受体(TCRγ)和重链免疫球蛋白(IgH)基因重排检测。结果:临床起病以孤立性结节多见,病情进展缓慢,个别可自行消退。5例患者经治疗病情稳定,1例死于淋巴结及肝脏转移。镜下以75%以上CD30+间变性大细胞弥漫浸润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为特点,多数瘤细胞表达T细胞免疫表型。5例标本TCRγ基因重排阳性。结论:C-ALCL是少见的原发皮肤的低度恶性T细胞性淋巴瘤,预后较好。综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及基因重排检测有助于本病的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t细胞 皮肤 基因重排 t细胞γ受体 免疫球蛋白 重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芽肿性松弛皮肤病——一种罕见皮肤T细胞淋巴瘤类型 被引量:7
9
作者 刘艳辉 庄恒国 +3 位作者 李楠 陈广峰 骆新兰 罗东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 :报道肉芽肿性松弛皮肤病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其临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进行研究。结果 :临床表现为腋窝及腹股沟巨大垂吊皮肤肿块伴四肢腹部红色斑丘疹。组织学呈弥漫性小淋巴细胞、多核巨细胞及组织细胞浸... 目的 :报道肉芽肿性松弛皮肤病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其临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进行研究。结果 :临床表现为腋窝及腹股沟巨大垂吊皮肤肿块伴四肢腹部红色斑丘疹。组织学呈弥漫性小淋巴细胞、多核巨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真皮及皮下组织 ,弹性纤维消失。免疫组化显示小淋巴细胞呈CD3+、CD4 +、CD4 5RO +、CD8-、CD15 -、CD2 0 -、CD30 -、CD5 6 -、TIA 1-和GranzymeB - ;多核巨细胞及单核细胞呈lysozyme +、CD6 8+和Mac387- ;S 10 0蛋白阳性细胞散在分布。分子生物学检查示T细胞受体γ链基因重排。EBER1/ 2原位杂交呈阴性反应。结论 :肉芽肿性松弛皮肤病是CD4 +辅助性T细胞淋巴瘤的罕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松弛皮肤 皮肤t细胞淋巴 罕见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曹斌 张智弘 +1 位作者 顾建华 李百周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患者的皮损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观察原发性皮肤CD30+ALCL组织病理学特征及CD45、CD3、CD20、CD30、EMA、HMB45等抗体染色结果。结果:3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患者的皮损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观察原发性皮肤CD30+ALCL组织病理学特征及CD45、CD3、CD20、CD30、EMA、HMB45等抗体染色结果。结果:3例患者临床上均表现为皮下结节。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肿瘤细胞异形性明显,呈多形性,胞质丰富,核大,核仁明显。CD30标记阳性,不表达T细胞标记CD45RO及CD3。结论:原发性皮肤CD30+ALCL是具有独特形态特点及临床特征的肿瘤,根据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CD30阳性,可与其他恶性肿瘤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CD30+ 间变性大细胞 皮肤 临床病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T细胞淋巴瘤并发原发性皮肤曲霉病1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红 顾菊林 +2 位作者 温海 廖万清 孙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4-385,共2页
报道1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并发土曲霉引起的原发性皮肤曲霉病。患者女性,41岁,左胫前2处相连的大黑痂。刮取物直接镜检有透明的分枝分隔菌丝。组织病理检查见较多粗细均匀的有隔菌丝,菌丝呈Y型分枝。菌种定为土曲霉。
关键词 皮肤t细胞淋巴 原发性皮肤曲霉病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T细胞淋巴瘤皮损与外周血中TCRγ基因重排的检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薛峰 沈小雁 +3 位作者 施若非 李霞 陈小英 郑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66-768,共3页
目的:了解已确诊为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患者的皮损和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γ链基因重排(TCRγGR)情况。方法:利用PCR测定21例CTCL患者皮损及外周血TCRγG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及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检测。结果:CTCL患者皮损中TCRγGR阳性率显... 目的:了解已确诊为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患者的皮损和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γ链基因重排(TCRγGR)情况。方法:利用PCR测定21例CTCL患者皮损及外周血TCRγG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及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检测。结果:CTCL患者皮损中TCRγGR阳性率显著高于外周血(P<0.05);病程≥12个月的患者外周血中TCRγGR阳性率显著高于病程<12个月的患者(P<0.05);年龄≥60岁患者皮损和外周血中TCRγGR阳性率显著高于<60岁患者(P<0.05)。结论:在CTCL患者中存在TCRγGR,早期出现在皮损中的TCRγGR可作为CTCL辅助诊断,并有益于CTCL的早期诊断,外周血中检测出TCRγGR可作为皮损阳性结果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t细胞 皮肤 受体 t细胞 γ链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部NK/T细胞淋巴瘤累及皮肤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洁 何志新 +3 位作者 谢勇 方凯 高子芬 王宝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14-517,共4页
为了探讨鼻部NK/T细胞淋巴瘤累及皮肤的临床表现、病理、免疫表型及EB病毒相关性。通过临床表现及病程,分析原发及累及部位。通过UCHL-1,CD56,多克隆CD3,CD8,CD20,TIA-1,粒酶B(GrB)等对肿瘤细胞免疫表型进行研究,E-BV-EBER探针原位杂交... 为了探讨鼻部NK/T细胞淋巴瘤累及皮肤的临床表现、病理、免疫表型及EB病毒相关性。通过临床表现及病程,分析原发及累及部位。通过UCHL-1,CD56,多克隆CD3,CD8,CD20,TIA-1,粒酶B(GrB)等对肿瘤细胞免疫表型进行研究,E-BV-EBER探针原位杂交检测肿瘤细胞阳性率分析其病因及发病。结果本例皮肤及鼻部取材组织病理表现为坏死及中等大小的异型性肿瘤细胞增生浸润,UCHL-1+,CD56+,CD3+,CD8-,CD20-,TIA-1+,granzymeB+,为NK/T细胞淋巴瘤表型。EBV瘤细胞阳性率达60%,进一步证实为鼻部NK/T细胞淋巴瘤,EBV相关性。支持鼻部NK/T细胞淋巴瘤是具有特殊免疫表型,与EB病毒有高度相关性的独立疾病,临床进展迅速,病程短,提示为高度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部 NK/t细胞淋巴 免疫表型 组织病理 皮肤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感染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红阳 单易非 +2 位作者 王平 邱丙森 王松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研究皮肤T细胞淋巴瘤 (CTCL)患者中是否存在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 (HTLV Ⅰ )的感染。方法 检测CTCL患者血清中的HTLV Ⅰ抗体以及患者外周血细胞和活检标本中的前病毒DNA。结果 PCR法检测CTCL患者外周血样 5 7例 ,其中HT... 目的 研究皮肤T细胞淋巴瘤 (CTCL)患者中是否存在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 (HTLV Ⅰ )的感染。方法 检测CTCL患者血清中的HTLV Ⅰ抗体以及患者外周血细胞和活检标本中的前病毒DNA。结果 PCR法检测CTCL患者外周血样 5 7例 ,其中HTLV Ⅰ前病毒DNA阳性患者 6例 ;ELISA法检测CTCL患者 5 4例 ,其中 1例为可疑阳性 ;Western印迹法检测CTCL患者 18例 ,其中HTLV Ⅰ抗体阳性者 4例 ,此 4例患者前病毒DNAPCR结果也为阳性。结论 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存在HTLV Ⅰ病毒感染 ,CTCL与HTLV Ⅰ有一定的关系。HTLV Ⅰ病毒感染可能是CTCL发病的诱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t细胞淋巴 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 感染 CtCL HtLV-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7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芳 王卓 +5 位作者 章星琪 廖绮曼 何定阳 曹光玲 刘涛 韩建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87-1290,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KTCL-N)的临床特点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患者的皮疹特点、有无皮肤外损害,并进行临床分期、评价预后及记录实验室检查结... 目的:探讨皮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KTCL-N)的临床特点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患者的皮疹特点、有无皮肤外损害,并进行临床分期、评价预后及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7例病例HE染色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结果。结果: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41.7±22.7)岁,平均病程31.4(2~48)个月。7例患者中6例(85.7%)患者皮损累及四肢,全部患者皮疹均具有多发性和多形性的特点及慢性溃疡的表现,溃疡大小不一,圆形或椭圆形、深在、边缘整齐;在发现皮肤损害时,6例(85.7%)患者同时有皮肤外损害;7例患者中,4例(57.1%)死亡,3例(42.9%)带瘤生存。6例(85.7%)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亦有6例(85.7%)患者EB病毒抗体阳性。皮损处组织病理表现为致密的肿瘤细胞浸润真皮和皮下脂肪,并侵及血管;瘤细胞多数为中等大小,常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显示全部患者异型的T细胞相关标志CD45RO/UCHL-1阳性及EB病毒原位杂交阳性,CD56阳性者3例(42.9%)。结论:本病呈多形性、多发性,并以慢性溃疡为主的皮损可能是发现ENKTCL-N的线索,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可能对疾病诊断有提示作用,而皮肤组织病理见大量异形淋巴细胞及侵血管现象对诊断很有价值,最后确诊需要结合病理组织、免疫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淋巴 NK/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CD30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苏群英 黄炳臣 +3 位作者 吴雪铭 王娟 王兴枝子 龙喜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3-764,共2页
患者女性,63岁,因发现右前臂、颈背部病灶,逐渐增大伴局部溃疡、渗液半年余。2020年7月20日患者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自诉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右前臂、颈背部有“米粒”大小的结节性淡红色病灶,曾多次于我院皮肤科行“封闭注... 患者女性,63岁,因发现右前臂、颈背部病灶,逐渐增大伴局部溃疡、渗液半年余。2020年7月20日患者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自诉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右前臂、颈背部有“米粒”大小的结节性淡红色病灶,曾多次于我院皮肤科行“封闭注射”治疗,但病灶日渐隆起增大,范围明显增宽,并伴局部溃烂、渗液,自感疼痛、瘙痒,影响日常睡眠及生活。实验室检查无明显改变,缺乏特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 CD30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艳 李珊山 +1 位作者 郑华 宋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3-294,共2页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1985年首先由Stein等报告,临床上分系统性和皮肤原发性.皮肤原发性临床少见,现报告1例.
关键词 淋巴 细胞 CD30+间变性 皮肤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CD4^+多形性小/中T细胞淋巴瘤1例临床病理观察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佳 孙建方 曾学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0-152,共3页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CD4+多形性小/中T细胞淋巴瘤。患者女,45岁。右膝右上方反复红斑、结节15年。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全层及皮下脂肪层弥漫性结节性致密小到中等大淋巴样细胞浸润。细胞有异形,其间混杂少量炎性细胞,无亲表皮现象。免疫组...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CD4+多形性小/中T细胞淋巴瘤。患者女,45岁。右膝右上方反复红斑、结节15年。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全层及皮下脂肪层弥漫性结节性致密小到中等大淋巴样细胞浸润。细胞有异形,其间混杂少量炎性细胞,无亲表皮现象。免疫组化检查示全T抗原缺失的Th表型。诊断:原发性皮肤CD4+多形性小/中T细胞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皮肤 原发性 多形性 小/中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NK/T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海艳 徐宏俊 +1 位作者 刘艳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报告1例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女,31岁。躯干、四肢斑块1年,手、足肿痛伴关节痛半年。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散在暗红色浸润性斑块,部分有坏死、结痂。根据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结果确诊为结外NK/T细胞淋... 报告1例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女,31岁。躯干、四肢斑块1年,手、足肿痛伴关节痛半年。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散在暗红色浸润性斑块,部分有坏死、结痂。根据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结果确诊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 皮肤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原发性CD30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平金良 章步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79-679,共1页
关键词 皮肤 淋巴 细胞 抗原 CD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