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0例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芳 赵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72-1973,共2页
介绍了40例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的护理,强调急性期应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发热护理、皮肤黏膜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患儿出院后应注意患儿及其家长教育,做好随访,促进患儿康复。
关键词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病情观察 发热护理 皮肤黏膜护理 延续护理 护理 家长教育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发生冠状动脉损伤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淑敏 李雪军 +2 位作者 张奕星 姜之炎 肖臻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532-2539,共8页
背景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即川崎病(KD),发病率逐年上升,KD所致的冠状动脉损伤(CAL)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KD发生CAL相关,但不同个体的原始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目的系统评估M... 背景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即川崎病(KD),发病率逐年上升,KD所致的冠状动脉损伤(CAL)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KD发生CAL相关,但不同个体的原始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目的系统评估MP感染与KD发生CAL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以便进行早期、及时、有效的干预,提高KD患儿的生存质量,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有关KD的观察性研究,暴露组为KD合并MP感染(MP-IgM阳性),对照组为单纯KD,结局指标为发生CAL。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04-03。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信息,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估量表(NOS)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估。使用Stata 15.0软件、RevMan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篇文献,包含6131例研究对象。NOS质量评价平均得分为7分,总体质量较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暴露组发生CAL的风险高于对照组〔RR=1.65,95%CI(1.40,1.94),P<0.00001〕。根据组间基线是否统一进行亚组分析,组间基线统一的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暴露组发生CAL的风险高于对照组〔RR=1.92,95%CI(1.71,2.16),P<0.00001〕。组间基线不统一的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CAL发生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8,95%CI(0.91,1.06),P=0.65〕。分别以IgM>1∶160、IgM定性、未描述作为MP诊断标准的亚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暴露组发生CAL的风险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以依据年龄、根据比值、未描述作为CAL诊断标准的亚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暴露组发生CAL的风险均高于对照组(P<0.05)。Egger's和Begg's检验发表偏倚提示31篇文献存在发表偏倚(P<0.05)。但剪补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RR=1.32,95%CI(1.13,1.54),P<0.00001〕与剪补前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对比发现,剪补前后结果未发生逆转,说明本研究结果相对稳定。结论MP感染增加了KD患儿发生CAL的风险。早期检测MP,并在早期进行有效的干预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川崎病 肺炎支原体 冠状动脉损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16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邓蕾丽 彭之琳 +2 位作者 陈路 李仕章 钱永如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37-140,共4页
本文总结了儿科医院1984~1986两年中收治的166例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患儿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揭示了重庆为本病之高发区,且发病多集中于冬春季节,呈小流行表现。系统观察了本病时心血管病变,有较完整的心电图及二维超声心动图资料并发... 本文总结了儿科医院1984~1986两年中收治的166例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患儿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揭示了重庆为本病之高发区,且发病多集中于冬春季节,呈小流行表现。系统观察了本病时心血管病变,有较完整的心电图及二维超声心动图资料并发现本症时ECG双峰T波较多见(44.9%)。对17例病儿测定了IgG亚类及循环免疫复合物,发现IgG_1、IgG_3明显增高,8例循环免疫复合物高于对照组。结合临床及随访资料对本病之发病率、病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粘膜 淋巴结 综合征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早期误诊原因分析
4
作者 姚静婵 胡国华 +1 位作者 王有成 季秀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03-403,共1页
关键词 川崎病 MCLS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误诊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滴治疗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34例
5
作者 黄凯风 赵华新 余耀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68-168,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大剂量 免疫球蛋白 静滴 IVIG 意疗 A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66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葛一飞 宁顺华 +2 位作者 谢孝榕 幸琳琳 李桂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皮肤粘膜淋巴结 综合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59例皮肤黏膜表现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心声 乔娜 付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16-718,共3页
目的:了解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皮肤黏膜表现,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59例pS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pSS患者中,21例有皮肤黏膜表现,发生率为35.6%,其中表现为紫癜、瘀斑8例(38.1%),口腔溃疡4例(19.0%),皮肤干燥3... 目的:了解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皮肤黏膜表现,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59例pS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pSS患者中,21例有皮肤黏膜表现,发生率为35.6%,其中表现为紫癜、瘀斑8例(38.1%),口腔溃疡4例(19.0%),皮肤干燥3例(14.3%),下肢红斑结节4例(19.0%),雷诺现象2例(9.5%)。结论:pSS的皮肤黏膜表现并不少见,可能使患者直接到皮肤科就诊,所以皮肤科医生应了解pSS的相关知识并予以重视,这有助于pSS早期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皮肤 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hcet综合征患者皮肤黏膜损害的护理
8
作者 计莉 叶云姣 曾令济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8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BEHCET综合征 皮肤黏膜损害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46例唐氏综合征患儿相关皮肤黏膜疾病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蔡庆生 朱文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305,共3页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46例唐氏综合征(DS)患儿的相关皮肤黏膜疾病。方法:对门诊确诊的46例DS患儿进行皮肤黏膜相关疾病诊断,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46例患儿中发现的皮肤黏膜疾病共计25种,其中湿疹发病率最高,为52.17%。裂纹舌发病率...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46例唐氏综合征(DS)患儿的相关皮肤黏膜疾病。方法:对门诊确诊的46例DS患儿进行皮肤黏膜相关疾病诊断,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46例患儿中发现的皮肤黏膜疾病共计25种,其中湿疹发病率最高,为52.17%。裂纹舌发病率为23.91%,且该病发病率随着患儿年龄增加而上升。结论:随着DS患儿的存活年龄增加,应加强对其皮肤黏膜疾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皮肤黏膜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539例HIV感染者皮肤黏膜表现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黄晓婕 高艳青 +3 位作者 汪习成 孙欣 张彤 吴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707-711,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HIV感染者/AIDS患者皮肤黏膜表现的种类数及严重程度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比值的关系,评估皮肤黏膜病变作为预测和评估患者免疫状态的临床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对北京佑安医院2001年5月~2006年4月收... 目的通过研究HIV感染者/AIDS患者皮肤黏膜表现的种类数及严重程度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比值的关系,评估皮肤黏膜病变作为预测和评估患者免疫状态的临床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对北京佑安医院2001年5月~2006年4月收集的539例住院及门诊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350例出现不同皮肤黏膜表现及189例无皮肤黏膜表现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CD4^+/CD8^+比值,观察HIV感染人群中各种皮肤病的发生率,并研究出现皮肤病的种类数、严重程度与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结果HIV阳性患者的皮肤病发生率为65%,其中口腔黏膜念珠菌感染最常见。HIV阳性有皮肤黏膜表现组CO4^+T细胞计数的平均数与CD4^+/CD8^+比值(分别为53.04个/山与0.2024)明显低于无皮肤黏膜表现组(分别为281.97个/μL与0.312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且CD4^+T细胞计数与所患皮肤病的种类数及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常见皮肤病临床表现,即患者皮肤疾病的种类数、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CD4^+T细胞计数呈负相关,某些皮肤黏膜表现可以作为预测和评估资源有限国家患者免疫状态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相关机会性感染 皮肤黏膜表现 CD4^+T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htner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绍梅 张丽萍 +3 位作者 杨林 段建召 严喆 谭会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2-272,共1页
患者男,53岁,因尿检异常1个月入院。1个月前查体发现蛋白(++-4-),无自觉症状。查体:BP145/80mmHg,皮肤黏膜无出血点及淤斑,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下肢无浮肿。血常规:
关键词 综合征 尿检异常 自觉症状 皮肤黏膜 出血点 血常规 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kott-Aldrich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玉灿 钱小青 +2 位作者 杨引 陈冠荣 刘宇隆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88-1088,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儿,男,2个月28 d,因反复皮肤黏膜出血点28 d入院。28 d来患儿反复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点,以躯干为多,当地医院予丙球、泼尼松治疗未见好转,现伴腹泻,每天6、7次,为黏液便,偶见血丝,吃奶可,尿量正常。患儿生后不久全身湿疹,时... 1临床资料 患儿,男,2个月28 d,因反复皮肤黏膜出血点28 d入院。28 d来患儿反复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点,以躯干为多,当地医院予丙球、泼尼松治疗未见好转,现伴腹泻,每天6、7次,为黏液便,偶见血丝,吃奶可,尿量正常。患儿生后不久全身湿疹,时轻时重,曾因"腹泻病"、"支气管肺炎"住院2次。余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KOTT-ALDRICH综合征 皮肤黏膜 支气管肺炎 出血点 临床资料 腹泻病 患儿 泼尼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川崎病合并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燕燕 王健 +2 位作者 贺兰 季丽娜 徐樨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6-761,共6页
报道1例川崎病合并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MERS)患儿的临床诊疗经过,并回顾相关文献报道,总结疾病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例患者为7岁余男... 报道1例川崎病合并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MERS)患儿的临床诊疗经过,并回顾相关文献报道,总结疾病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例患者为7岁余男孩,持续高热6 d,伴草莓舌、双眼球结膜充血、全身大片红斑样充血样皮疹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丙种球蛋白(2 g/kg)静脉滴注24 h后患儿仍有发热,且出现头痛、嗜睡表现,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显示胼胝体压部局限性梭形肿胀,T1稍低、T2稍高异常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es,DWI)呈明显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呈明显低信号,提示MERS,予甲泼尼龙2 mg/(kg·d)静脉滴注,数小时后患儿热退,头痛、嗜睡症状消失。1周后复查头颅MRI正常,出院时没有神经系统异常和冠状动脉扩张。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外文文献12篇,未检索到中文文献,共报道17例川崎病合并MERS患儿,中位年龄6.5岁(1~14岁),其中5岁以上儿童11例,合并冠状动脉扩张者4例。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幻视、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头颅MRI符合MERS影像学改变,经积极治疗,所有患儿的神经系统症状完全消失,其中13例患儿复查了头颅MRI,影像学改变均恢复正常,所有患儿均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川崎病合并MERS的病例报道非常少见,并发MERS的川崎病多发生在5岁以上年长儿童,头颅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积极治疗可以使MERS病情短期内逆转,不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斑息肉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文艳 韩军 朱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86-1087,共2页
黑斑息肉综合征(P-J综合征)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上极少见,我院接诊1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儿,男,12岁,皮肤黏膜黑斑11+年,反复大便带血4+年,再发3个月入院。11+年前患儿口唇出现黑色斑点,针尖至米粒大小,边界清楚,不... 黑斑息肉综合征(P-J综合征)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上极少见,我院接诊1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儿,男,12岁,皮肤黏膜黑斑11+年,反复大便带血4+年,再发3个月入院。11+年前患儿口唇出现黑色斑点,针尖至米粒大小,边界清楚,不突出皮肤,随年龄增长斑点逐渐增大,部分融合成片,并延及口腔黏膜、手指末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息肉综合征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P-J综合征 临床资料 皮肤黏膜 黑色斑点 大便带血 口腔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山西2164例经血传播HIV/AIDS患者的皮肤表现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高艳青 吴昊 +5 位作者 黄晓婕 张可 孙欣 刘翠娥 刘安 黄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03-505,共3页
目的:观察和统计经血感染HIV/AIDS患者各种皮肤病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河南、山西两地2164例经单采血浆或输血传播的HIV/AIDS住院和门诊患者皮肤病的发病情况进行总结,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T细胞计数,并将CD4+T细胞计数和... 目的:观察和统计经血感染HIV/AIDS患者各种皮肤病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河南、山西两地2164例经单采血浆或输血传播的HIV/AIDS住院和门诊患者皮肤病的发病情况进行总结,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T细胞计数,并将CD4+T细胞计数和皮炎湿疹类疾病及念珠菌感染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这一人群中皮肤病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最常见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其次为口腔念珠菌感染和浅部真菌病。结论:HIV感染/AIDS患者皮肤病高发,河南、山西两地经血传播HIV人群中以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及真菌感染最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人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皮肤黏膜表现 CD4^+T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及防控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辉 《河南畜牧兽医》 2023年第12期35-35,共1页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skindisease,LSD)又称牛结节疹、牛结节性皮炎或牛疙瘩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毒(LSDV)感染引起的牛全身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广泛性结节、皮肤水肿、淋巴结肿大、鼻部溃疡、发热、消...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skindisease,LSD)又称牛结节疹、牛结节性皮炎或牛疙瘩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毒(LSDV)感染引起的牛全身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广泛性结节、皮肤水肿、淋巴结肿大、鼻部溃疡、发热、消瘦以及奶牛产奶量急剧下降等,不同发病个体症状可能有差异。剖检可见痘变从皮肤延伸至肌肉层、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发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痘病毒 淋巴结肿大 牛结节性皮肤 皮肤水肿 肌肉层 奶牛产奶量 痘病毒科 黏膜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转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02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庆国 张艳灵 徐春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288-3288,共1页
病例1患者女,42岁,以面色苍白,乏力,易感冒1年为主诉,于2010年1月10日入院。人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可见散在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触及,胸骨无压痛。入院后查血常规:Hb65g/L,RBC2.3×1012/L... 病例1患者女,42岁,以面色苍白,乏力,易感冒1年为主诉,于2010年1月10日入院。人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可见散在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触及,胸骨无压痛。入院后查血常规:Hb65g/L,RBC2.3×1012/L,WBC2.6×109/L,PLT25×109/L.Ret0.2%.白细胞分类:N35%,L65%。骨髓检查:增生减低,粒系占30%。红系10%,淋系55%相对增高,浆细胞占3%,网状细胞占2%细胞形态正常。未见巨核细胞,骨髓小粒中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未见病态造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态造血现象 造血细胞 浅表淋巴结 白细胞分类 面色苍白 皮肤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定量分析技术评估川崎病患儿左心房功能
18
作者 耿笑端 刘云 +1 位作者 栗河舟 吴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观察应变定量分析技术评估川崎病(KD)患儿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43例拟接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的KD患儿(KD组),包括23例冠状动脉扩张(扩张亚组)及20例无扩张(无扩张亚组);以5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于KD急... 目的观察应变定量分析技术评估川崎病(KD)患儿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43例拟接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的KD患儿(KD组),包括23例冠状动脉扩张(扩张亚组)及20例无扩张(无扩张亚组);以5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于KD急性期(IVIG前10~12 h)、亚急性期(治疗后1周)及恢复期(治疗后6~10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收缩期存储应变(LASr)、舒张早期管道应变(LAScd)、舒张晚期收缩应变(LASct),以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纵向应变(LS);比较组间及KD亚组间不同时期左心房应变参数,以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急性期KD患儿左心房与左心室应变参数的相关性。结果KD组急性期、亚急性期LASr、LAScd、LASct、LVGLS及左心室各节段LS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KD组恢复期基底段LS低于对照组(P<0.05)。KD组内,相比急性期,亚急性期LASr、LAScd、LASct、LVGLS及左心室各节段LS均明显增加(P均<0.05),恢复期LASr、LAScd、LASct、LVGLS、中间段LS及心尖段LS均较亚急性期进一步增加(P均<0.05)。急性期KD患儿LASr、LAScd与LVGLS、中间段LS、心尖段LS均呈正相关(r=0.43~0.67,P均<0.05)。亚组间急性、亚急性期左心房LS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扩张亚组恢复期LASr、LAScd均低于无扩张亚组(P均<0.05),亚组间LAS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D患儿左心房功能改变与其左心室收缩功能密切相关,且在KD恢复期受冠状动脉扩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心房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评估川崎病心肌缺血的价值
19
作者 李益卫 赵瑞芳 +3 位作者 沈燕丽 施磊峻 徐丽特 张碧颖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7-590,598,共5页
目的 探讨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评估儿童川崎病心肌缺血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9年8月—2021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有川崎病病史且经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有冠状动脉瘤者78例,行腺苷负荷MPI,分... 目的 探讨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评估儿童川崎病心肌缺血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9年8月—2021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有川崎病病史且经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有冠状动脉瘤者78例,行腺苷负荷MPI,分析腺苷负荷试验的安全性,并检测冠状动脉明显狭窄(≥75%)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组腺苷负荷MPI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78例患儿均完成腺苷负荷试验,无严重副作用发生。其中44例负荷试验阴性者未行静息显像,减少了56.4%(44/78)的辐射暴露。腺苷负荷MPI检测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60.6%(40/66)。冠状动脉无狭窄组40.3%(21/52)、轻中度狭窄组35.7%、明显狭窄组66.7%的患儿负荷试验阳性,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69,P=0.205)。结论 腺苷负荷试验在儿童中安全可行,负荷优先成像策略可减少辐射暴露,腺苷负荷MPI对评估、监测川崎病患儿心肌缺血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冠状动脉病变 心肌缺血 心肌灌注显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李玉华 吴本清 +2 位作者 黄若谷 肖智辉 王慧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649-2651,共3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和临床特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以发热3~5 d收治我院儿科,最后确诊为KD的10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无MP感染组和合并MP感染组。对两组患儿外周血...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和临床特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以发热3~5 d收治我院儿科,最后确诊为KD的10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无MP感染组和合并MP感染组。对两组患儿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进行对比分析,并统计两组的治疗与转归。结果 107例KD患儿中合并MP感染者36例,占33.64%。合并MP感染组患儿hs-CRP、PCT、ALT、CK-MB水平高于无MP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MP感染组与合并MP感染组WBC、PLT、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MP感染组冠状动脉异常19例(占26.76%),合并MP感染组21例(占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P<0.05)。无MP感染组平均住院时间(6.5±2.1)d,合并MP感染组(8.9±3.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P<0.05)。1~3个月后复查心脏彩超,两组冠状动脉损害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MP感染KD患儿hs-CRP、PCT、GPT、CK-MB水平高于无MP感染的KD患儿,且病程长,冠状动脉损害多,合并其他脏器损害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肺炎 支原体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