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滚筒式皮肤针循经滚刺对脑梗塞偏瘫的康复作用及血清SOD和MDA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雷龙鸣 胡跃强 +3 位作者 罗本华 黄锦军 粟胜勇 唐宏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0-722,共3页
目的:观察滚筒式皮肤针循经滚刺对脑梗塞偏瘫的康复作用及其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终末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梗塞偏瘫早期住院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采用相对... 目的:观察滚筒式皮肤针循经滚刺对脑梗塞偏瘫的康复作用及其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终末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梗塞偏瘫早期住院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采用相对统一的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良姿位摆放,观察组在常规神经内科中西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滚筒式皮肤针循经滚刺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改良的SSS记分及SOD、MDA等指标进行评分和检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90.48%,73.80%)、愈显率(57.14%,26.19%)及治疗后改良的SSS评分(13.24±3.51,19.67±5.7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两组患者血清SOD与MDA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滚筒式皮肤针循经滚刺对脑梗塞偏瘫早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对缺血缺氧脑组织起到的保护作用是其产生临床疗效的可能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偏瘫 针灸疗法 皮肤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针加火罐治疗肋软骨炎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建贤 王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37-238,共2页
关键词 TIETZE综合征 皮肤针疗法 火罐疗法 肋软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针简介
3
作者 森秀太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53-54,共2页
1 小儿针的历史作为一种专门技术的小儿针形成于何时?对此尚不很清楚,只记得在大阪有位对小儿针非常有研究的藤井秀二先生。其先祖江户时代的藤井秀孟曾著有《针灸辨惑》一书,传至藤井秀二先生已是第十三代。《针灸辨惑》这本距今250年... 1 小儿针的历史作为一种专门技术的小儿针形成于何时?对此尚不很清楚,只记得在大阪有位对小儿针非常有研究的藤井秀二先生。其先祖江户时代的藤井秀孟曾著有《针灸辨惑》一书,传至藤井秀二先生已是第十三代。《针灸辨惑》这本距今250年的书中有关于小儿针的记载,可见当时大阪已经有小儿针了。其次,大阪有许多擅长小儿针的针灸院。如“针中野”可谓是老字号,至今已是第十代。约200年前河内国平野乡的地图上就有中野村子供针的字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