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与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左丹英 王琰 陶咏真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2-26,共5页
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人工皮肤的构建中起着关键作用,为种子细胞提供了黏附、生长、迁移、增殖、分化和代谢的环境,是皮肤组织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对组织工程化皮肤支架近几年的材料、制备方法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皮肤组织工... 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人工皮肤的构建中起着关键作用,为种子细胞提供了黏附、生长、迁移、增殖、分化和代谢的环境,是皮肤组织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对组织工程化皮肤支架近几年的材料、制备方法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组织工程 合成高分子支架 天然高分子支架 支架材料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材料与皮肤组织工程支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启龙 狄传霞 《国外丝绸》 2007年第3期10-11,22,共3页
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机体无毒性,无致敏和刺激作用,又可部分生物降解,其降解产物本身不仅对组织无毒副作用,还对如皮肤、牙周组织等有营养与修复的作用,上述性质决定了丝素蛋白材料是一种优秀的生物材料。本文从皮肤组织工... 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机体无毒性,无致敏和刺激作用,又可部分生物降解,其降解产物本身不仅对组织无毒副作用,还对如皮肤、牙周组织等有营养与修复的作用,上述性质决定了丝素蛋白材料是一种优秀的生物材料。本文从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具备的性质入手,分析了丝素蛋白材料适用于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皮肤组织工程支架 丝素蛋白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具有毛囊结构的组织工程皮肤及移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史明艳 高雪 +2 位作者 杨学义 窦忠英 许尚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97-2104,共8页
旨在构建具有毛囊、汗腺等皮肤附属器官的组织工程皮肤,为人类毛发移植和受损皮肤修复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试验以山羊毛囊干细胞和真皮细胞为种子细胞,以羊膜、Ⅰ型胶原为支架材料,进行组织工程皮肤的体外构建,并将组织工程皮肤移... 旨在构建具有毛囊、汗腺等皮肤附属器官的组织工程皮肤,为人类毛发移植和受损皮肤修复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试验以山羊毛囊干细胞和真皮细胞为种子细胞,以羊膜、Ⅰ型胶原为支架材料,进行组织工程皮肤的体外构建,并将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到山羊体内(试验组,同时以羊膜代替组织工程皮肤进行移植作为对照组),观察和检测其对受损皮肤的修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经体外培养25d后,发现有毛囊结构形成;人工皮肤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表皮细胞出现角质化;移植30、60、90d后的瘢痕面积显示,试验组创面恢复平整,瘢痕面积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移植270d后,活体组织切片检测发现,试验组真、表皮结构已发生重建,可见分化明显的基底层、毛囊结构,而对照组为致密的结缔组织。综上表明,本研究首次以山羊毛囊干细胞和毛囊真皮细胞为种子细胞,成功构建了具有毛囊器官的组织工程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毛囊 干细胞 组织工程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组织工程皮肤体外生物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杨 李秀兰 师宜健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S1期28-,共1页
目的利用自体皮肤细胞分离获得的种子细胞,与生肌液载药支架构建载药组织工程皮肤,考察载药支架对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生肌液对皮肤种子细胞增殖的影响:培养液原液、1:40生肌液、1:60生肌液、1:100生肌液、1:60当归提取液、1:60牛地... 目的利用自体皮肤细胞分离获得的种子细胞,与生肌液载药支架构建载药组织工程皮肤,考察载药支架对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生肌液对皮肤种子细胞增殖的影响:培养液原液、1:40生肌液、1:60生肌液、1:100生肌液、1:60当归提取液、1:60牛地提取液、EGF。第3代角质形成细胞(KC)、成纤维细胞(FB)分别消化成为单细胞,调细胞浓度为4×104个/ml,接种于96孔板。培养1 d待细胞完全贴壁后分别更换条件培养液。条件培养液培养1、3、5、7 d分别进行MTT检测。载药支架对细胞黏附的影响:第3代KC、FB分别消化成为单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皮肤 支架 KC 细胞浓度 载药 生肌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皮肤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5
作者 董莹莹 冯彦 +2 位作者 谢仙萍 何霞 王斌全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3-96,共4页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7种不同类型的组织工程皮肤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entral、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数据库,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17年5月,纳入比...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7种不同类型的组织工程皮肤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entral、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数据库,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17年5月,纳入比较不同类型的组织工程皮肤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人移植皮肤优于湿性敷料、胎盘、组织工程真皮、羊膜、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皮肤优于胎盘、组织工程化真皮、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工程化表皮、胎盘、羊膜优于脱细胞真皮基质;其他各种类型的组织工程皮肤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合皮肤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最佳选择,在未来的研究当中,应当关注不同类型组织工程皮肤剂量成本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足 溃疡 组织工程皮肤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李秀兰 张杨 师宜健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S1期26-27,共2页
当皮肤遭受严重烧伤、创伤、感染及糖尿病顽固性皮肤溃疡等损害时,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成为棘手的难题。尤其是在皮肤这种半开放创面上如何有效解决移植感染问题将是组织修复领域的研究焦点。实验研究旨在将生肌液这一高效免疫... 当皮肤遭受严重烧伤、创伤、感染及糖尿病顽固性皮肤溃疡等损害时,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成为棘手的难题。尤其是在皮肤这种半开放创面上如何有效解决移植感染问题将是组织修复领域的研究焦点。实验研究旨在将生肌液这一高效免疫激活因素与载体支架复合后构建细胞—载药载体复合物,使生肌液发挥对KC及FB的促增殖作用,加强局部抗感染能力,激活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活性物质,促进新血管和肉芽组织再生,从而有效缩短皮肤缺损的愈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皮肤 免疫活性细胞 活性物质 免疫细胞 皮肤缺损 载药 生肌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胶原蛋白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文娟 陆景华 +1 位作者 蔡霞 唐胜建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以胶原蛋白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体外培养理想方法。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利用本室自制胶原蛋白,制备胶原凝胶和胶原海绵两种组织工程支架;在成功构建人工真皮的基础上,种植角朊细胞,构建人... 目的探讨以胶原蛋白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体外培养理想方法。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利用本室自制胶原蛋白,制备胶原凝胶和胶原海绵两种组织工程支架;在成功构建人工真皮的基础上,种植角朊细胞,构建人工复合皮肤,并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制备的胶原海绵孔径平均100~150μm,孔隙率89%,组织相容性良好;两种皮肤替代物免疫组化染色显示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N)和层粘连蛋白(Laminin)阳性,HE染色可见均具有表皮和真皮双层结构,厚度约3mm,在形态结构上与正常皮肤相似。结论培养的人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种植于胶原蛋白支架上气-液界面培养可构建出具有类似天然皮肤结构的组织工程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胶原蛋白 胶原支架 组织工程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皮肤及其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洋 伍津津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9期85-88,共4页
组织工程是一门生物科学和工程科学密切交叉的前沿学科,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已广泛地应用于人体器官修复领域。组织工程皮肤是通过组织工程相关技术来构建人工皮肤替代物,并具有暂时性乃至永久性替代自身皮肤的功效,目前主要有人工表皮... 组织工程是一门生物科学和工程科学密切交叉的前沿学科,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已广泛地应用于人体器官修复领域。组织工程皮肤是通过组织工程相关技术来构建人工皮肤替代物,并具有暂时性乃至永久性替代自身皮肤的功效,目前主要有人工表皮、人工真皮和人工复合皮等。灌注式生物反应器是成功培养组织工程皮肤的关键技术,具有培养基的连续供给、气液界面的维持和相对低的应力环境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皮肤 生物反应器 人工表皮 人工真皮 人工复合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科大学组织工程学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田晓红 柏树令 +4 位作者 敖强 侯伟建 范军 佟浩 徐赫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8-769,共2页
组织工程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从198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式确立这一概念到现在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历程。这期间组织工程学的发展经历了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相关的研究论文呈井喷之势增长,截止到2015年10月底,Pub... 组织工程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从198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式确立这一概念到现在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历程。这期间组织工程学的发展经历了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相关的研究论文呈井喷之势增长,截止到2015年10月底,Pubmed上可检索到118000多篇研究报道。此外,组织工程皮肤、角膜等产品的获批和上市为成千上万的患者带来了希望和福音,并极大地鼓舞了研究者的信心。笔者就这些年本教研室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教学方式 中国医科大学 PUBMED 组织工程皮肤 交叉学科 边缘学科 研究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志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1-522,537,共3页
自1987年提出“组织工程”概念以来,无论在基础研究、临床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组织工程皮肤、软骨细胞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缺损已获得美国FDA批准进人市场;组织工程骨、软骨、肌腱、神经等已有部分临床应用成功的报道。从“组织... 自1987年提出“组织工程”概念以来,无论在基础研究、临床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组织工程皮肤、软骨细胞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缺损已获得美国FDA批准进人市场;组织工程骨、软骨、肌腱、神经等已有部分临床应用成功的报道。从“组织工程”概念发展起来的“再生医学”已被广大科学工作者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皮肤 关节软骨缺损 细胞移植治疗 临床应用 FDA批准 组织工程 科学工作者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组织工程取得明显创新成绩
11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1期8-8,共1页
2005年10月22日-25日在上海召开第八届国际组织工程协会年会。从会议上获悉,在“十五”期间,我国组织工程肌腱构建技术、组织工程皮肤制备工艺、组织工程骨构建与材料结合、亚全能干细胞可塑性、干细胞分离纯化技术、新型血液调控因... 2005年10月22日-25日在上海召开第八届国际组织工程协会年会。从会议上获悉,在“十五”期间,我国组织工程肌腱构建技术、组织工程皮肤制备工艺、组织工程骨构建与材料结合、亚全能干细胞可塑性、干细胞分离纯化技术、新型血液调控因子、种子细胞扩增技术、神经损伤再生套管等项目均取得明显的原始创新性。国家组织工程中心主任曹谊林教授报告了我国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领先国际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肌腱 干细胞可塑性 组织工程骨构建 成绩 “十五”期间 组织工程皮肤 分离纯化技术 神经损伤再生 原始创新性 构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活性人造皮肤问世
12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3期1-1,共1页
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组织工程产业化产品——活性人造皮肤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研制成功。日前,“活性人造皮肤”已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这标志着我国组织工程皮肤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进入了产业化时代。
关键词 自主知识产权 人造皮肤 活性 组织工程皮肤 第四军医大学 产品注册 医疗器械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三维支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远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5-81,共7页
近十年,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突飞猛进,国内外学者对于医学应用领域中炙手可热的生物高分子——壳聚糖的研究更是有如井喷之势。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在组织工程应用研究领域中的多种壳聚糖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特性,尤其着重... 近十年,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突飞猛进,国内外学者对于医学应用领域中炙手可热的生物高分子——壳聚糖的研究更是有如井喷之势。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在组织工程应用研究领域中的多种壳聚糖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特性,尤其着重综述了骨组织工程领域和皮肤组织工程领域中的多种壳聚糖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和特性。并对壳聚糖复合支架在组织工程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增强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提高复合支架的力学性能,将是未来几年中壳聚糖复合支架研究的重心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壳聚糖支架 组织工程 皮肤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进展(一) 被引量:7
14
作者 奚廷斐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4年第3期184-188,F003,共6页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医疗器械 一次性输注器具 敷料 人工皮肤 组织工程皮肤 整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杂志》编委简介
15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共1页
伍津津教授,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现任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委员、全军激光医学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激光医学主任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伍津津教授,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现任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委员、全军激光医学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激光医学主任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长期从事皮肤性病学的基础与临床工作,先后获得国家863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医学 编委简介 中国光学学会 市医学会 中国医师协会 中华医学会 中西医结合 色素性皮肤 毛发疾病 组织工程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