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生理指标检测优选特应性皮炎润肤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松根 杨西晓 +1 位作者 莫立乾 周冼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67-974,共8页
目的探讨以神经酰胺、透明质酸钠、丹皮酚、山茶籽油为主要成分研制润肤剂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AD)动物模型,并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L9(34)正交实验表设计4种主要成分的配比,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安排实验,将4~6周BALB/c小鼠制备的A... 目的探讨以神经酰胺、透明质酸钠、丹皮酚、山茶籽油为主要成分研制润肤剂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AD)动物模型,并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L9(34)正交实验表设计4种主要成分的配比,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安排实验,将4~6周BALB/c小鼠制备的AD动物模型分为9组,分别涂抹9种主要成分浓度不一的润肤剂,通过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皮肤含水量、经皮水分丢失(TEWL)筛选最优处方,并进行药效学及皮肤刺激性实验。结果通过正交表的极差分析以及方差分析得出神经酰胺对皮肤含水量影响最大,山茶籽油对TEWL影响最大,最优的处方为1号,主要成分的配比为D1E1F1G1;药效学实验显示高、中、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的皮肤含水量、pH值、TEWL值均明显改善,且P值均<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为0分,无刺激性。结论该润肤剂能明显改善AD小鼠皮肤含水量、pH、TEWL,可用于修复AD小鼠的皮肤屏障,且无刺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润肤剂 皮肤屏障 皮肤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除湿解毒方治疗寻常痤疮肠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卢静 刘秀敏 +1 位作者 韩晓东 刘洪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清热除湿解毒方对寻常痤疮肠胃湿热证皮肤生理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寻常痤疮,且中医辨证为肠胃湿热证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丹参酮... 目的探讨清热除湿解毒方对寻常痤疮肠胃湿热证皮肤生理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寻常痤疮,且中医辨证为肠胃湿热证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丹参酮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清热除湿解毒方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4周,分别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皮肤生理指标(皮肤水分含量、皮肤油脂及pH值),同时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和干扰素(INF-γ)水平,对治疗前后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皮损程度积分、皮损数量积分、皮损颜色积分、皮损肿痛积分、皮损总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1);2组治疗期间心、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后2组皮肤水分均显著升高(P<0.01)、皮肤油脂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的IL-2、INF-γ均显著升高(P<0.01),IL-4、IL-10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优于你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除湿解毒方可以显著改善寻常痤疮肠胃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复发率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皮肤的生理功能及提高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除湿解毒方 痤疮 肠胃湿热证 皮肤生理指标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