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橙皮苷、茁-七叶皂苷、丹参酮等局部外用对甲皱皮肤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岳学状 朱文元 +2 位作者 马慧军 王大光 李诚让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27-429,共3页
目的:研究局部外用8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对皮肤微循环的影响。方法:给受试者中指甲皱处分别涂1%植物提取物,并安放激光多普勒检测探头,稳定5min后开始记录甲皱皮肤血流灌注量,以后每5min记录1次,每次1min,共观察30min,取平均值。基质作对... 目的:研究局部外用8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对皮肤微循环的影响。方法:给受试者中指甲皱处分别涂1%植物提取物,并安放激光多普勒检测探头,稳定5min后开始记录甲皱皮肤血流灌注量,以后每5min记录1次,每次1min,共观察30min,取平均值。基质作对照。对有效成分进一步观察浓度为0.10%、0.01%药物对皮肤血液灌注量的影响,并用毛细血管微循环仪观察其对红细胞血流速度的影响。结果:1.00%、0.10%橙皮苷可以显著增加皮肤的血液灌注量,外用0.10%橙皮苷亦可使红细胞的血流速度显著增加。结论:橙皮苷局部外用可以改善皮肤的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微循环 橙皮苷 激光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经声信息对经脉线皮肤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郑利岩 郭述金 +1 位作者 林庶如 吴成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685-686,共2页
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低频声循经传导时 ,对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经脉线皮肤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经络输声后 ,两经经脉线的皮肤微循环血流量明显增加 (P <0 0 5 ) ,而非经脉线皮肤微循环血流量没有显著统计学... 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低频声循经传导时 ,对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经脉线皮肤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经络输声后 ,两经经脉线的皮肤微循环血流量明显增加 (P <0 0 5 ) ,而非经脉线皮肤微循环血流量没有显著统计学变化。这一结果的产生 ,证明了中医经络的客观存在 ,表明经络系统与微循环系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系统 皮肤微循环 激光多普勒 循环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督脉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的特点及艾灸命门穴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郭扬 马亮 +5 位作者 刘沛东 汪天骅 付天聪 杨正飞 郭义 杨华元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4期2026-2029,2035,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健康人体本态下背部督脉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及艾灸命门后对其影响,为经络(穴)的特异性及灸法的作用原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19例健康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激光散斑血流视频监... 目的:通过观察健康人体本态下背部督脉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及艾灸命门后对其影响,为经络(穴)的特异性及灸法的作用原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19例健康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激光散斑血流视频监测系统监测安静状态下艾灸命门30 min、灸后30 min督脉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探寻督脉皮肤微循环灌注量特征。结果:安静状态下健康人体督脉皮肤血流微循环灌注量高于膀胱经第一侧线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P<0.05);艾灸命门可使健康人督脉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升高。结论:督脉与膀胱经穴位微循环灌注量存在差异;艾灸命门后,督脉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可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脉 膀胱经 命门 孙络 艾灸 激光散斑 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改善皮肤微循环的功效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聂园进泽 罗元 +3 位作者 李欣洋 尹雅婷 易帆 孟宏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4-309,共6页
为探究红花及其与桃胶复合提取物对皮肤微循环的影响及化妆品原料应用前景。在提取了红花及其与桃胶复合物活性成分后,采用以激光多普勒检测技术为主,生物红外热成像等检测技术为辅的检测方法,对比受试者使用前后血流灌注量、红外温度... 为探究红花及其与桃胶复合提取物对皮肤微循环的影响及化妆品原料应用前景。在提取了红花及其与桃胶复合物活性成分后,采用以激光多普勒检测技术为主,生物红外热成像等检测技术为辅的检测方法,对比受试者使用前后血流灌注量、红外温度、皮肤粗糙度、水分含量和水分散失量的数据变化,以及受试者皮肤状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涂抹红花提取物及红花与桃胶的提取复合物7d后,受试者的皮肤血流灌注量、面部温度、皮肤水分含量、水分散失量和皮肤鳞屑指数均有提高;红花提取物降低了细胞脱落数量,而红花和桃胶的复合提取物使细胞脱落数量增加。表明红花含有能够改善并促进皮肤微循环的活性物质,与桃胶制成复合物之后具有促进皮肤微循环的功效,可用作化妆品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红花和桃胶复合提取物 活性成分 皮肤微循环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的皮肤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功能
5
作者 刘承煌 苏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20-123,共4页
关键词 皮肌炎 皮肤微循环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表层微循环氧输运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伟 陆夕云 +1 位作者 庄礼贤 王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1-492,共12页
本研究建议了一种数学模型来研究皮肤外层氧的输运特性 ,它包括表皮和真皮乳头中的各个组织层及微循环。特别针对外界为一个标准大气压的空气和外界无氧两种情况下氧分压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文中进一步对血流速度发生变化时所引... 本研究建议了一种数学模型来研究皮肤外层氧的输运特性 ,它包括表皮和真皮乳头中的各个组织层及微循环。特别针对外界为一个标准大气压的空气和外界无氧两种情况下氧分压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文中进一步对血流速度发生变化时所引发的皮肤微循环非稳态演化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 ,皮肤从空气中通过扩散输运所获取的氧仅限于表皮角化层 ,而不能到达表皮生发层。我们还认识到 ,微血管中血流率影响了皮肤组织的氧输运 ,同时微血管环的逆流结构促进了氧从微血管到皮肤组织的扩散输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微循环 氧输运 微血管环 数学模型 表皮 真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素的皮肤美容作用及其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赫龙 郑大威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05-409,共5页
依据辣椒素的药理作用,提出将其应用于皮肤美容的领域。通过理论分析、动物试验以及人体皮肤实验,提出并验证了辣椒素对皮肤的美容效果的产生机理。结果,确定了含辣椒素的乳膏中所添加辣椒素的最佳浓度。给出了应用含辣椒素乳膏时不同... 依据辣椒素的药理作用,提出将其应用于皮肤美容的领域。通过理论分析、动物试验以及人体皮肤实验,提出并验证了辣椒素对皮肤的美容效果的产生机理。结果,确定了含辣椒素的乳膏中所添加辣椒素的最佳浓度。给出了应用含辣椒素乳膏时不同使用部位的最佳辣椒素含量的差别。对辣椒素在皮肤美容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美容 皮肤微循环 最佳浓度 动物试验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形成机理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8
8
作者 胡翔龙 许金森 +3 位作者 汪培清 许小洋 高凌云 吴宝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5-180,I001,I002,共8页
论述了皮肤的微循环状态和经脉线下深部组织中的传热通道 ,是形成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IRRTM)的两个主要因素 ,尤以后者更为重要 .该通道由深及浅 ,由多种已知的组织组成 ,可能还有一些未知的因素参与 .该处氧分压和组织温度较高 ,微循环... 论述了皮肤的微循环状态和经脉线下深部组织中的传热通道 ,是形成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IRRTM)的两个主要因素 ,尤以后者更为重要 .该通道由深及浅 ,由多种已知的组织组成 ,可能还有一些未知的因素参与 .该处氧分压和组织温度较高 ,微循环旺盛 ,能量代谢活跃 ,为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和传递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图 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经络 皮肤微循环 热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光学仪器
9
《中国光学》 CAS 2004年第3期98-98,共1页
TH773 2004032356 皮肤微循环无损伤光学成像技术的新进展=New progressin noninvasive methods for skin blood flow imaging in microcirculation[刊。
关键词 皮肤微循环 成像技术 新进展 无损伤 精密仪器 清华大学 光学仪器 光学技术 医用 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分钟运动好处多
10
作者 江梅 《农电管理》 2001年第1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腹式呼吸 脑血管疾病 冷水浴 冷水澡 皮肤微循环 健身锻炼 消食化痰 零星时间 中老年 内脏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