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糖尿病合并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1
作者 刘瑛 杨秀萍 吴俊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及意义。方法临床药师全程参与1例2型糖尿病合并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诊疗过程,开展药学查房,评估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协助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和及时调整用药,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及意义。方法临床药师全程参与1例2型糖尿病合并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诊疗过程,开展药学查房,评估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协助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和及时调整用药,并实施药学监护,处理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感染有效控制,并发症消失,血糖恢复正常。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治疗实践,协助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并实施药学监护,有利于提高糖尿病合并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药物疗效和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 低蛋白血症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皮肤及软组织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研究进展
2
作者 周颖 曾菊绒 +3 位作者 刘焕 侯进 赵玉峰 汪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5-350,共6页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SSTI)是由微生物入侵皮肤及其周围组织引起的[1]。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acute bacterial skin and skin structure infections,ABSSSI)是指严重SSTI,包括蜂窝织炎、丹毒、...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SSTI)是由微生物入侵皮肤及其周围组织引起的[1]。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acute bacterial skin and skin structure infections,ABSSSI)是指严重SSTI,包括蜂窝织炎、丹毒、严重皮肤脓肿和病灶面积至少达75 cm2创口感染[2]。随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和广泛传播,MRSA在SSTI患者中的检出率快速增加[1]。在拉丁美洲的阿根廷,社区获得性MRSA在SSTI患者中的检出率高达88%,在墨西哥MRSA的检出率为38%,在巴西MRSA的检出率为4.5%~8.6%[3],在南美洲、亚洲和美国的某些地区MRSA的检出率超过60%[3-4]。2019—2021年期间来自中国19个省的22家儿童医院的2204例SSTI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62.6%,其中MRSA的检出率为1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和软组织化脓性感染临床分离株分子及毒力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耿文静 李文婷 +2 位作者 姚开虎 沈叙庄 齐宇洁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监测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皮肤和软组织化脓性感染(SSTIs)临床分离株的分子和毒力特征,为预防和治疗新生儿SSTI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NICU临床诊断为SSTIs的病例,对SA... 目的监测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皮肤和软组织化脓性感染(SSTIs)临床分离株的分子和毒力特征,为预防和治疗新生儿SSTI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NICU临床诊断为SSTIs的病例,对SA分离株进行agr、MLST、spa和SCCmec分型;通过PCR对SA菌株进行21种超抗原毒素基因、sas X、PVL基因检测。结果 44例SSTIs新生儿,男22例,中位年龄4.5(0-22)d,均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共分离出13例SA菌株,其中MRSA 7株,MRSA最常见的克隆是agrⅠ-MRSA-ST59-SCCmecⅣa,13株SA包含2-8种超抗原基因型,最常见的毒素基因型为sek-seb-seq,有6株SA PVL基因阳性,均不携带sas X基因。结论新生儿SSTIs中,SA携带率较低,agrⅠ-MRSA-ST59-SCCmecⅣa-t437是MRSA最主要的流行克隆,SA分离株超抗原基因携带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皮肤和软组织化脓感染 毒力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咬伤皮肤软组织感染继发血流感染1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道涵 苗玮 +3 位作者 王铭渝 鲍东博 朴喆宇 朴美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07-1310,共4页
多杀巴斯德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是罕见的人类致病菌,发生在大型猫科动物咬伤后导致人畜共患感染的报道较为少见,本文报告了中国首例老虎咬伤后伤口感染多杀巴斯德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病例。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BD PHOENIXTM100全自动微... 多杀巴斯德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是罕见的人类致病菌,发生在大型猫科动物咬伤后导致人畜共患感染的报道较为少见,本文报告了中国首例老虎咬伤后伤口感染多杀巴斯德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病例。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BD 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患者经伤口清创、手术干预及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后预后良好出院。本文旨在提示急诊医生在遇到罕见的大型猫科动物咬伤时,考虑多杀巴斯德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混合感染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巴斯德菌 嗜水气单胞菌 动物咬伤 虎咬伤 皮肤软组织感染 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感染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付菊芳 王丹丹 +6 位作者 于方方 王悦 刘冰 边冬梅 马瑛 刘云锦 柴艳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7-320,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患者皮肤扩张器置入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查阅病历结合电话询问获取相关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532例扩张器置入患者,其中发... 目的分析影响患者皮肤扩张器置入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查阅病历结合电话询问获取相关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532例扩张器置入患者,其中发生术后感染22例,感染率为4.14%,病例组共纳入14例感染患者。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扩张器置入个数(OR=1.58,95%CI:1.20~2.32)、埋置部位(OR=1.75,95%CI:1.30~2.32)、患者居住环境(OR=1.87,95%CI:1.84~2.65)、是否常规消毒(OR=2.66,95%CI:1.76~4.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居住环境(OR=1.55,95%CI:1.15~2.25)、是否常规消毒(OR=3.66,95%CI:2.86~3.22)是进入回归方程的2个主要因素,均P〈0.01。结论患者居住环境以及是否常规消毒是影响患者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点加强对围手术期患者及主要照顾者预防感染知识教育,建立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扩张器置入 感染 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林志青 黄延玲 +1 位作者 黄萍 陈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58-866,880,共10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现已发表的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优于万古霉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Ovi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及...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现已发表的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优于万古霉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Ovi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网络资源,并查阅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Meta分析。纳入用英文或中文发表的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采用Jadad量表及随机分配方案隐藏方法评估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采用2检验鉴定研究间异质性,使用随机效应或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研究。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探讨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656例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可评估患者中,利奈唑胺组治疗结束后[OR 3.78,95%CI(1.18,12.08),P=0.02]及随访结束后[OR 2.15,95%CI(1.46,3.17),P=0.0001]的临床治愈率优于万古霉素组,而在意向性治疗患者中,利奈唑胺组随访结束后[OR 1.37,95%CI(0.98,1.92),P=0.07]的临床治愈率相当于万古霉素;同时,在微生物学可评估患者中,其随访结束后的微生物学总治愈率[OR 2.32,95%CI(1.42,3.79),P=0.0008]、金葡菌清除率[OR=2.73,95%CI(1.82,4.09),P<0.00001]、MRSA清除率[OR=4.00,95%CI(2.31,6.93),P<0.00001]方面,利奈唑胺组亦优于万古霉素组,而在链球菌清除率[OR=1.17,95%CI(0.23,5.97),P=0.85]及肠球菌清除率[OR=6.43,95%CI(0.23,181.82),P=0.28]方面,利奈唑胺相当于万古霉素。结论在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中,利奈唑胺疗效优于或相当于万古霉素。但还需要更严格设计的、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革兰阳性球菌 皮肤软组织感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儿童皮肤软组织感染90例病原菌耐药性和分子分型 被引量:6
7
作者 石迎迎 潘芬 +7 位作者 杜青青 王春 蒋婕 于方圆 余绍兵 孙燕 秦惠宏 张泓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9-596,共8页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所致儿童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特征、耐药性、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以了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软组织感染患儿金葡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全年该院临床皮肤软组织感染患儿90例临...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所致儿童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特征、耐药性、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以了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软组织感染患儿金葡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全年该院临床皮肤软组织感染患儿90例临床信息以及分离的90株金葡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PCR技术检测金葡菌的杀白细胞毒素pvl等15种毒力基因,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葡萄球菌蛋白A(SPA)分型以及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菌株的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SCCmec)分型。结果90株金葡菌中44株MRSA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未发现对利福平、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米诺环素及替加环素耐药菌株。儿童皮肤软组织感染分离金葡菌中肠毒素基因以sei的检出率最高(66.7%),杀白细胞毒素pvl亦有较高检出率(58.9%),黏附毒素基因icaA及clfA基因和溶血素基因hla的检出率均为100%。ST15-t437-SCCmec IV、ST22-t437-SCCmec IV、ST22-t437-SCCmec V、ST22-t309-SCCmecV是MRSA分离株最常见的流行分型(9.1%);ST22-t309(15.2%)和ST59-t309(15.2%)是MSSA分离株最常见的流行分型。结论儿童皮肤软组织感染MRSA组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与耐药率均普遍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组。ST22-t309、ST22-t437、ST59-t309为金葡菌最常见的流行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儿童 皮肤软组织感染 临床特征 耐药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检测与常规培养在中重度皮肤软组织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谢昆 李湘燕 +2 位作者 朱赛楠 齐心 郑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60-565,共6页
目的探讨分子检测方法在中重度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病原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1—10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中重度SSTI病例,符合入组标准共50例,留取伤口深部组织,分别行常规培养及细菌涂片检查;提取各标本DNA,... 目的探讨分子检测方法在中重度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病原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1—10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中重度SSTI病例,符合入组标准共50例,留取伤口深部组织,分别行常规培养及细菌涂片检查;提取各标本DNA,以9种常见细菌基因组保守区为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行PCR-膜杂交法检测细菌结果;将分子检测、常规培养及涂片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常规培养38份阳性,分子检测结果28份阳性,细菌涂片仅8份阳性,培养结果在检测的9种细菌范围内,分子检测与常规培养检查结果的完全符合率为82.1%(32/39),分子检测结果为多种细菌,而培养结果为单一细菌者占7.7%(3/39);分子检测结果为阳性而培养结果为阴性者占5.1%(2/39)。结论分子检测技术可以对中重度SSTI常见致病菌进行检测及鉴定,并在复合细菌混合感染的病原检测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感染 培养 分子检测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特征及多位点序列分型 被引量:4
9
作者 温伟洪 徐令清 +3 位作者 李玉珍 李介华 汤英贤 黄延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5-520,共6页
目的了解血流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耐药特征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特征。方法采用BD Phoenix^(TM) 100进行金葡菌鉴定与药敏检测,采用WHONET 5.6软件及SPSS 19.0软件对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MLST方法对金葡菌... 目的了解血流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耐药特征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特征。方法采用BD Phoenix^(TM) 100进行金葡菌鉴定与药敏检测,采用WHONET 5.6软件及SPSS 19.0软件对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MLST方法对金葡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共收集47株血流感染金葡菌和62株皮肤软组织感染金葡菌,血流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金葡菌中MRSA检出率分别为21.3%(10株)和61.3%(38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夫西地酸和高水平莫匹罗星耐药菌株。血流感染MRSA株MLST分型以ST59为主(40.0%,4/10),MSSA株以ST7、ST188为主(各16.2%,6/37)。皮肤软组织感染MRSA株以ST338为主(47.4%,18/38),MSSA株以ST5、ST88为主(各12.5%,3/24)。结论血流感染MRSA检出率低于皮肤软组织感染(P<0.05),血流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MRSA株优势ST分别为ST59和ST338,MSSA株ST呈多样化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多位点序列分型 血流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软组织感染临床分离株的分子特征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明姣 王丽娟 +11 位作者 刘颖超 李向梅 孙静 王传清 邓秋莲 郑跃杰 刘岚 李昌崇 尚云晓 赵长安 杨永弘 沈叙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葡菌(CA-MRSA)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s)的临床分离株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儿科CA-MRSA SSTIs患儿60例,对CA-MRSA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基因分型(MLST分型)、SC-Cmec分型及spa分型,同时检测... 目的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葡菌(CA-MRSA)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s)的临床分离株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儿科CA-MRSA SSTIs患儿60例,对CA-MRSA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基因分型(MLST分型)、SC-Cmec分型及spa分型,同时检测pvl基因,并进行15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在60例SSTIs患儿中,脓肿25例(41.7%),脓疱疮12例(20.0%),其他23例(38.3%)。60株临床分离株共分出12种ST型,ST59 29株,占48.3%,ST88和ST1均为6株,各占10.0%;SCCmec分型共有4种,SCCmecⅣ型占55.0%(33/60),SCCmecⅤ型28.3%(17/60),SCCmecⅢ型15.0%(9/60),SCCmecⅡ型1.7%(1/60)。在21种spa基因型中,t437占46.7%。分离株pvl携带率50.0%。该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甲氧苄胺-磺胺甲口恶唑、利福平、夫西地酸和莫匹罗星的耐药率分别是90.0%、80.0%、46.7%、38.3%、38.3%、33.3%、28.3%、11.6%、3.3%和3.3%。多重耐药率为73.3%。结论儿童SSTIs的CA-MRSA临床分离株最常见的克隆是MRSA-ST59-SCCmecIVa-t437和MRSA-ST59-SCCmecV-t437,多重耐药率高,在儿童CA-MRSA SSTIs的经验性治疗中不宜首选红霉素和克林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皮肤软组织感染 细菌分型技术 抗生素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和糖肽类抗生素对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治疗效果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志峰 林志青 +1 位作者 黄萍 陈琪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68-275,共8页
目的对现已发表的利奈唑胺和糖肽类抗生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优于糖肽类抗生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Ovi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及... 目的对现已发表的利奈唑胺和糖肽类抗生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优于糖肽类抗生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Ovi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网络资源,并查阅所有纳入的参考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纳入用英文或中文发表的、比较利奈唑胺和糖肽类抗生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χ2检验鉴定研究间异质性,使用随机效应或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研究。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探讨试验结果的稳定性。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3 248例革兰阳性球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可评估患者中,利奈唑胺治疗结束后[OR 1.92,95%CI(1.18,3.14),P=0.009]及随访结束后[OR 1.59,95%CI(1.24,2.05),P=0.000 3]的临床治愈率优于糖肽类抗生素;而在意向性分析集患者中,利奈唑胺随访结束后[OR 1.37,95%CI(0.98,1.92),P=0.07]的临床治愈率相当于糖肽类抗生素;在微生物学可评估患者中,其随访结束后的微生物学总治愈率[OR 1.57,95%CI(1.18,2.10),P=0.002]、金葡菌清除率[OR=2.34,95%CI(1.63,3.37),P<0.000 01]、MRSA清除率[OR=2.27,95%CI(1.20,4.31),P=0.01]方面,利奈唑胺亦优于糖肽类抗生素,而在链球菌清除率[OR=1.17,95%CI(0.23,5.97),P=0.85]及肠球菌清除率[OR=6.43,95%CI(0.23,181.82),P=0.28]方面,利奈唑胺与糖肽类抗生素相仿。结论在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中,利奈唑胺疗效优于糖肽类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糖肽类抗生素 革兰阳性球菌 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乙醇持续湿敷治疗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凤梅 肖红杰 +3 位作者 高洁 马海英 王金施 范钟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8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75%的乙醇持续湿敷治疗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疗效,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80例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按就诊单、双日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感染局部用75%的乙醇持续湿敷;对照组(35例)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感染局部破溃处... 目的观察75%的乙醇持续湿敷治疗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疗效,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80例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按就诊单、双日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感染局部用75%的乙醇持续湿敷;对照组(35例)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感染局部破溃处每日用聚维酮碘消毒3次。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采用75%的乙醇持续湿敷治疗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疗程短、疗效高,连续应用无任何不良反应,且安全经济、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乙醇 湿敷 皮肤软组织 感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例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细菌学及药物敏感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伟 白祥军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 :为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 88例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脓液或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88例中有 5 0例检测出病原细菌 ,葡萄球菌属是主要致病菌 ,对头孢菌素类及第三代喹... 目的 :为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 88例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脓液或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88例中有 5 0例检测出病原细菌 ,葡萄球菌属是主要致病菌 ,对头孢菌素类及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高。结论 :临床上治疗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经验性用药可首选头孢菌素类及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感染 细胞学 药物敏感分析 药物疗法 治疗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静滴液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毅 张慧琳 张谊之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4-297,共4页
氧氟沙星静滴液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共65例,每日400mg分2次静滴,疗程7~10d,35例尿路感染均有基础病,痊愈率为74.28%,有效率为97.14%,细菌清除率100%。皮肤软组织感染30例,痊愈... 氧氟沙星静滴液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共65例,每日400mg分2次静滴,疗程7~10d,35例尿路感染均有基础病,痊愈率为74.28%,有效率为97.14%,细菌清除率100%。皮肤软组织感染30例,痊愈率86.67%,有效率96.67%,2例治后金葡球菌未被清除,细菌清除率94.12%,两组均取得良好疗效,副作用轻,发生率7.58%,体外抗菌活性表明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均有强大的抗菌活性,与依诺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噻肟钠、阿米卡星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尿路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南瓜藤软膏箍围法治疗中度皮肤与软组织感染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思嘉 李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79-884,共6页
目的采用上海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复方南瓜藤软膏箍围法治疗皮肤与软组织感染中度患者,进行疗效以及安全性的研究,对传统中医外科外治疗法及中药外用制剂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从而指导临床应用,为新药的开发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 2009年... 目的采用上海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复方南瓜藤软膏箍围法治疗皮肤与软组织感染中度患者,进行疗效以及安全性的研究,对传统中医外科外治疗法及中药外用制剂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从而指导临床应用,为新药的开发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6月期间于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采集门诊及住院病人共90例进行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脱落4例。按照Stata软件制定随机数字表,随机将病人分为2组:复方南瓜藤软膏组(42例)和鱼石脂软膏组(44例)。在2组患者性别、治疗前证候积分以及红肿范围具有可比性的情况下,同时校正多中心因素和年龄因素。结果总有效率比较:复方南瓜藤软膏组无效1例,好转6例,显效23例,痊愈12例;鱼石脂软膏组无效8例,好转30例,显效5例,痊愈1例;复方南瓜藤软膏组有效率为91.11%,鱼石脂软膏组有效率为82.22%,2组有效率经Logistic回归显示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临床研究证明了复方南瓜藤软膏箍围法治疗中度皮肤与软组织感染患者确实有效。在改善局部的炎症反应"红、肿、热、痛"方面优于对照组(鱼石脂软膏组)。在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南瓜藤软膏 鱼石脂软膏 皮肤软组织感染 箍围法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育春 徐祖森 +3 位作者 陈如 邓云华 陈岚 陈兴平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7期419-421,共3页
目的 :了解目前引起皮肤及其软组织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用ATBExpression系统鉴定细菌 ,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共分离G+ 菌 72株 ,G- 菌 13株。G+ 菌、G- 菌对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及... 目的 :了解目前引起皮肤及其软组织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用ATBExpression系统鉴定细菌 ,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共分离G+ 菌 72株 ,G- 菌 13株。G+ 菌、G- 菌对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及庆大霉素均较敏感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氯霉素及复方磺胺甲唑均较敏感 ,但对红霉素、阿奇霉素、青霉素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对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用药应以药敏试验为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感染 皮肤感染 抗菌药物 敏感性 病原菌 药敏试验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耻垢分枝杆菌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金翌 马序竹 李妮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1-682,共2页
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是快速生长非结核分枝杆菌,首先从梅毒下疳和包皮垢中分离发现,因此命名为耻垢分枝杆菌[1].耻垢分枝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可以在皮肤黏膜正常存在,由非结核分枝杆菌导致的感染中,耻垢分枝... 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是快速生长非结核分枝杆菌,首先从梅毒下疳和包皮垢中分离发现,因此命名为耻垢分枝杆菌[1].耻垢分枝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可以在皮肤黏膜正常存在,由非结核分枝杆菌导致的感染中,耻垢分枝杆菌所占比例甚少.本文拟通过1例耻垢分枝杆菌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探讨对此少见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垢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皮肤软组织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致皮肤软组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1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烨 宋言峥 +5 位作者 钱雪琴 邓桂林 朱益军 陈辉 李洪伟 王培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79-980,共2页
结核分枝杆菌(Mtb)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导致相应组织器官的结核病,但以肺结核最为多见。近年来,由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引起的医院感染事件屡见报道11],但病原菌为结核分枝杆菌皮肤软组织院内感染罕有报道。我院2011年2月至201... 结核分枝杆菌(Mtb)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导致相应组织器官的结核病,但以肺结核最为多见。近年来,由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引起的医院感染事件屡见报道11],但病原菌为结核分枝杆菌皮肤软组织院内感染罕有报道。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共收治11例经穴位注射治疗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患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皮肤软组织 穴位注射 临床报告 非结核分枝杆菌 组织器官 医院感染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皮肤软组织感染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分型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申丽 姜南 袁文常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51-554,共4页
目的:研究新疆乌鲁木齐成年人皮肤软组织感染(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SSTIs)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community-acquired staphylococcus aureus,CA-SA,简称金葡菌)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6年5月分离自... 目的:研究新疆乌鲁木齐成年人皮肤软组织感染(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SSTIs)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community-acquired staphylococcus aureus,CA-SA,简称金葡菌)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6年5月分离自成人SSTIs的非重复CA-SA 126株。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金葡菌A蛋白(SPA)和葡萄球菌mec基因盒(SCCmec)分型等方法对菌株进行分型,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对其耐药谱情况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26株CA-SA中检出6株MRSA,120株甲氧西林敏感型金葡菌(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 MSSA)。主要流行的CA-MRSA为ST59-SCCmecⅣ克隆。主要流行的CA-MSSA有ST22、ST398、ST121、ST5、ST188及ST7共6种克隆,尤其是ST22具有较高的检出率(40%)。药敏试验显示6株MRSA均为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 MDR)菌株,120株MSSA中有52株为MDR菌株。结论:引起乌鲁木齐地区成人SSTIs的CA-SA主要为MSSA,流行的MRSA以ST59-SCCmecⅣ克隆为主。而MSSA以ST22和ST398等6种克隆为主,MSSA菌株呈现多重耐药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感染 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子分型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罐配合甲硝唑治疗急性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艳荣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4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拔罐配合甲硝唑溶液治疗急性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效果。方法将54例急性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脓肿切开后采用拔罐配合甲硝唑治疗,对照组患者脓肿切开后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 目的探讨拔罐配合甲硝唑溶液治疗急性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效果。方法将54例急性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脓肿切开后采用拔罐配合甲硝唑治疗,对照组患者脓肿切开后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9.97%,对照组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脓肿切开后拔罐配合甲硝唑溶液治疗急性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经济实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软组织化脓感染 脓肿切开 拔罐 甲硝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