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VEGF,TGF-β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8
1
作者 夏鹏 童文祥 +4 位作者 喻永敏 李刚莲 马智华 杨里 万立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67-1171,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 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探讨VEGF、TGF-β1能否在法医学判断损伤时间... 目的:通过研究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 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探讨VEGF、TGF-β1能否在法医学判断损伤时间方面作为一个指标。方法:用大鼠建立皮肤切创模型,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正常对照组和死后损伤组,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 stochemistry,IHC)方法对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VEGF、TGF-β1的表达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VEGF、TGF-β1在创伤周围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及死后伤组(P<0.05);VEGF在创伤后3~24h主要在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表达,阳性表达的强度与创伤后时间正相关;2d出现在新生肉芽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于伤后4d达到峰值;以后各组阳性细胞逐渐减少,呈弱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GF-β1的生前伤后变化规律与VEGF基本相似。结论:VEGF、TGF-β1在创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呈现时序性规律,可以为法医学损伤时间推断提供一种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切创 VEGF TGF-Β1 损伤时间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人和鼠腹部皮肤切创缘壁伤后不同时间纤维连接蛋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赵子琴 张其英 +3 位作者 陈忆九 顾云菊 沈蕾 李洪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05-108,共4页
作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PAP 法对人体腹部4小时以内切创缘 FN 进行染色观察,发现在切创早期创缘 FN 随着时间延长就有明显变化。为法医鉴定早期切创时间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还发现鼠和人腹部切创经过时间虽相同,但创缘 FN 染色强度却不同。
关键词 蛋白变化 纤维连接 不同时间 皮肤切创 腹部 免疫组织化学PAP法 人和 染色观察 时间延长 法医鉴定 FN 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磷酸化 p38MAPK 表达及其与时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建军 官大威 杨大利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21-324,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损伤区磷酸化p38MAPK(p-p38MAPK)的表达情况,以及不同损伤时间p-p38MAPK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33例小鼠皮肤切创后各个时间段p-p38MAPK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织中有少... 目的探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损伤区磷酸化p38MAPK(p-p38MAPK)的表达情况,以及不同损伤时间p-p38MAPK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33例小鼠皮肤切创后各个时间段p-p38MAPK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织中有少量的p-p38MAPK表达。伤后3~12h损伤区p-p38MAPK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中,1~5dp-p38MAPK阳性表达主要为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7~14dp-p38MAPK阳性表达主要以成纤维细胞为主。阳性细胞率3~12h逐渐升高,1d有所下降,3、5d阳性细胞率保持在高水平,7~14d阳性细胞率逐渐降低。Westernblot显示各个时间段均有p-p38MAPK的表达。其中12h和3d为2个p-p38MAPK含量的高峰。结论在小鼠切创愈合过程中p-p38MAPK在损伤区对诱导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凋亡起重要的作用,同时p-p38MAPK的规律性表达可用于损伤时间的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 皮肤切创 凋亡 P-P38MAPK 损伤时间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腹部皮肤切创缘电镜酶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忆九 张其英 赵子琴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45-147,F002,共4页
大白鼠腹部皮肤切创组织电镜酶组织化学研究发现:三磷酸腺苷酶(ATPase)定位于皮肤毛细血管质膜内侧和毛囊外根鞘。生前损伤15分钟,毛细血管质膜 ATPase 活性降低,酶颗粒减少;毛囊外根鞘酶活性丧失。死后酶活性与对照组无差异。
关键词 酶组织化学研究 皮肤切创 大鼠腹部 电镜 毛囊外根鞘 三磷酸腺苷酶 ATPase 毛细血管 研究发现 腹部皮肤 生前损伤 活性降低 酶活性 大白鼠 对照组 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皮肤切创后calpain 1和calpain 2的表达
5
作者 张巍 官大威 +1 位作者 赵锐 张建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81-83,F0002,共4页
目的观察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calpain1和calpain2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小鼠皮肤切创后calpain1和calpain2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的calpain1和calpain2均有表达,伤后1d calpain1阳性细胞率显著增加,达最大值。伤... 目的观察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calpain1和calpain2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小鼠皮肤切创后calpain1和calpain2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的calpain1和calpain2均有表达,伤后1d calpain1阳性细胞率显著增加,达最大值。伤后3d阳性细胞比率显著下降。伤后5d阳性细胞比率再次显著增加,以后逐渐下降。伤后1d calpain2阳性细胞比率显著增加,伤后3d阳性细胞比率显著下降,达最低值。伤后5d阳性细胞比率再次显著增加,达最大值。伤后7d至10d,阳性细胞比率逐渐下降。结论小鼠皮肤切创后,calpain1和calpain2的表达随愈合时间而呈现双峰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PAIN 皮肤切创 损伤时间 法医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SP的表达及其死后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海 蒋朴 +2 位作者 李虹 王全芳 邓世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感觉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P,SP)表达变化规律及法医学意义。方法:建立大鼠皮肤切创模型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皮肤创伤后不同时间点SP的表达变化及其死后稳定性,每个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样品在400... 目的:探讨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感觉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P,SP)表达变化规律及法医学意义。方法:建立大鼠皮肤切创模型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皮肤创伤后不同时间点SP的表达变化及其死后稳定性,每个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样品在400倍率下分别随机观察5个不同的视野,测定SP阳性细胞率,取其平均值,试验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生前造创组于皮肤切创后1h,SP即在中性粒细胞有阳性表达,伤后4d达峰值,以后开始下降,持续至伤后8d,SP在损伤区及其周围皮肤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死后伤组与正常对照组SP仅在表皮,皮脂腺,汗腺上皮细胞呈弱阳性表达,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死后稳定性各组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各时间点SP表达与死后即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SP的表达变化具有时序性规律,且死后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小,其稳定性较好,可望作为法医学损伤时间推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法医病理学 皮肤切创 死后稳定性 免疫组织化学 损伤时间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第23卷中文文题索引(期:页)
7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76-480,共5页
关键词 法医学鉴定 法医鉴定 司法鉴定 基因座 皮肤切创 STR 汉族群体 遗传多态性 基因多态性 损伤程度鉴定 伤病关系 汉族人群 DNA 个体识别 赵子琴 文题索引 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