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莓粗多糖对UVB诱导的小鼠皮肤光损伤的防护作用
1
作者 王雨婷 王学红 +5 位作者 陆杰 米尔扎提·阿不力米提 车广学 韩乐 姬一鸣 杨永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采用树莓粗多糖(RCP)(剂量分别为50、100、200mg/kg)对BALB/c小鼠中波紫外线(UVB)皮肤光损伤模型进行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微板法测定小鼠皮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研究树莓... 采用树莓粗多糖(RCP)(剂量分别为50、100、200mg/kg)对BALB/c小鼠中波紫外线(UVB)皮肤光损伤模型进行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微板法测定小鼠皮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研究树莓粗多糖对UVB皮肤光损伤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RCP可明显改善BALB/c小鼠皮肤红斑、脱屑和皱纹,并减轻皮肤局部角化过度、表皮增厚、纤维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相较于模型组,低剂量RCP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了16.1%,同时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含量分别减少了22.1%与43.3%;中剂量RCP组丙二醛(MDA)含量下降18.9%,TNF-α水平降低37.4%,MMP-1和MMP-3含量分别减少35%和48.2%;而在高剂量RCP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分别增强了21.3%和34.3%,MDA含量下降了24.8%,白细胞介素-6(IL-6)与TNF-α水平分别降低了33.3%和56.6%,此外,MMP-1和MMP-3的含量也分别减少了35%和63.3%。以上结果说明RCP可通过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含量、减轻炎症反应及缓解氧化应激来改善UVB引起的小鼠皮肤光损伤,且RCP高剂量组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莓粗多糖 小鼠皮肤光损伤 中波紫外线 基质金属蛋白酶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花粗多糖对紫外线诱导小鼠皮肤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赖梓漩 宋雨轩 +4 位作者 段雪伟 刘诗芸 刘冰 张敏君 杨慧文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9-1077,共9页
研究构树花粗多糖对紫外线诱导小鼠皮肤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雌性昆明鼠建立长波紫外线(UVA)诱导小鼠皮肤光损伤模型,并对小鼠背部皮肤进行评分。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sson染色考察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皮肤... 研究构树花粗多糖对紫外线诱导小鼠皮肤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雌性昆明鼠建立长波紫外线(UVA)诱导小鼠皮肤光损伤模型,并对小鼠背部皮肤进行评分。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sson染色考察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皮肤厚度和胶原纤维的变化;考察皮肤组织Hyp、抗氧化酶SOD、GSH-Px、CAT和MDA,TNF-α、IL-1β、IL-6的含量,MMPs、Nrf2、HO-1和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构树花粗多糖凝胶可不同程度改善皮肤粗糙溃烂现象,抑制皮肤增厚,提高真皮层胶原含量,使胶原纤维排列趋于紧密;提高皮肤组织中SOD、GSH-Px和CAT活力,降低MDA含量(P<0.05);降低皮肤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P<0.05);MMP-1和MMP-3含量明显降低(P<0.05),Nrf2蛋白和HO-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p65/p65蛋白表达比例显著降低(P<0.05)。可见,构树花粗多糖对紫外线致小鼠皮肤光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构树花粗多糖激活Nrf2通路、增强SOD等抗氧化酶活性,抑制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花粗多糖 皮肤光损伤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Nrf2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菊与芦荟醇提物对UVB导致的小鼠皮肤光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阳 史友航 +2 位作者 吕青遥 焦鸿雁 焦士蓉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7-1354,共8页
雪菊和芦荟在保护皮肤光损伤方面有极大的潜力。文章研究了雪菊和芦荟的乙醇提取物对户外紫外线(Ultraviolet radiation B,UVB)诱导的小鼠皮肤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对照组(MC组)、雪菊醇提物组(SCAE... 雪菊和芦荟在保护皮肤光损伤方面有极大的潜力。文章研究了雪菊和芦荟的乙醇提取物对户外紫外线(Ultraviolet radiation B,UVB)诱导的小鼠皮肤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对照组(MC组)、雪菊醇提物组(SCAE组)、芦荟醇提物组(AVAE组)、雪菊芦荟醇提物组(SCAE+AVAE组)。通过对受损皮肤中抗氧化指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和小鼠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的测定,初步揭示预防小鼠皮肤光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MC组相比,三个干预组对UVB诱导的小鼠皮肤外观均有明显改善,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得出,SCAE+AVAE组和SCAE组比AVAE组效果更好,小鼠皮肤更加健康有弹性。三个干预组也可降低UVB诱导小鼠皮肤的氧化应激损伤,SCAE+AVAE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仅为(28.18±4.25) nmol/mgprot,显著低于其他组;SCAE+AVAE组三种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也显著升高。SCAE+AVAE组较单独醇提物组效果更佳,HYP含量达到了(4.12±0.18)μg/mg。三个干预组均可下调炎症因子含量,抑制炎症反应,其中SCAE+AVAE组效果更优,涂抹SCAE+AVAE使白细胞介素-1 (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活性分别降低了38.93%,43.31%,46.34%。雪菊和芦荟的协同作用在护肤美容等领域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菊 芦荟 UVB照射 皮肤光损伤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IGF-1R信号通路在皮肤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成仙叶 金轶 陈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93-396,共4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通过与细胞表面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结合,激活一系列下游信号通路,发挥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抑制凋亡等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IGF-1R)信号通路在皮肤成纤维...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通过与细胞表面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结合,激活一系列下游信号通路,发挥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抑制凋亡等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IGF-1R)信号通路在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同时能抑制紫外线(UV)诱导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癌变。因此,IGF-1/IGF-1R信号通路在UV照射引起的一系列皮肤损伤,如光老化及皮肤良性肿瘤,甚至是各种皮肤癌的发生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就IGF-1/IGF-1R信号通路在抗皮肤光老化及UV诱导皮肤肿瘤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紫外线 皮肤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雪藻提取物对皮肤UVB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罗文倩 黄国猛 +3 位作者 张谦华 邓文娟 林丽 杜志云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41-445,463,共6页
研究了极地雪藻提取物对氧化应激下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的保护作用及UVB辐射造成的皮肤光损伤的修复作用。采用MTT法测试极地雪藻提取物细胞毒性,通过给药后过氧化氢细胞损伤模型的存活率评价其对NIH-3T3细胞的保护作用;利用UVB辐... 研究了极地雪藻提取物对氧化应激下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的保护作用及UVB辐射造成的皮肤光损伤的修复作用。采用MTT法测试极地雪藻提取物细胞毒性,通过给药后过氧化氢细胞损伤模型的存活率评价其对NIH-3T3细胞的保护作用;利用UVB辐射昆明鼠剃毛区皮肤28天造模,造模成功后涂抹药物,通过H&E染色、胶原纤维染色(Masson染色)与免疫组化染色(IHC染色)检测IL-1、IL-6、TNF-α以评价其对UVB光损伤皮肤的修复作用。结果显示,极地雪藻提取物对NIH-3T3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并且能提高氧化应激状态下的NIH-3T3细胞存活率;H&E染色显示,UVB辐射小鼠皮肤导致皮肤表皮厚度增加,皮肤胶原量减少;IHC研究表明炎症因子IL-1、IL-6、TNF-α表达量增加;模型给药后,表皮厚度恢复正常,胶原量增加,IL-1、IL-6、TNF-α表达量降低。极地雪藻提取物对氧化应激下的NIH-3T3细胞有保护作用,并可以修复UVB辐射造成的皮肤损伤;推测极地雪藻的修复作用可能是通过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调节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雪藻提取物 成纤维细胞 氧化应激 皮肤光损伤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光老化组合物的药效学研究及凝胶面膜的制备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淇 金鑫 +3 位作者 杨小倩 郅慧 吴楠 张辉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92-1201,共10页
以人参皂苷、鹿茸肽、透明质酸钠和鳕鱼胶原蛋白为组合物,探究其抗光老化的功效,并制备凝胶面膜。通过紫外线(UVB)诱导人永生化角质细胞(HaCaT)和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α)建立光损伤模型,MTT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组合物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以人参皂苷、鹿茸肽、透明质酸钠和鳕鱼胶原蛋白为组合物,探究其抗光老化的功效,并制备凝胶面膜。通过紫外线(UVB)诱导人永生化角质细胞(HaCaT)和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α)建立光损伤模型,MTT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组合物对细胞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含量。将该组合物制备成凝胶面膜,以卡波姆用量、载药量、pH值为考察因素,以综合评分为指标,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50μg/mL组合物可以显著提高HaCaT细胞和HDF-α细胞活性,增加SOD和GSH-Px的分泌水平,降低MMP-9的分泌水平,对HaCaT细胞和HDF-α细胞光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响应面法的实验优化,得到凝胶面膜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卡波姆用量0.6%,载药量1.3 g,pH=6;按最优工艺参数制备的凝胶面膜外观光滑平整、均匀细腻、黏稠度适中、涂展性良好,为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光损伤 细胞活性 响应面优化 凝胶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