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与设计应用
1
作者 吴富章 张鹏礼 +3 位作者 章振华 何永兵 郭涛 孙和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6-410,418,共6页
目的解剖观察并设计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形态学依据。方法解剖成人国人腰臀区标本,观测第4腰动脉后支、臀上皮神经及分支走行、分布区域,在深筋膜穿出点的位置;测量第4腰动脉的后支外径,及... 目的解剖观察并设计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形态学依据。方法解剖成人国人腰臀区标本,观测第4腰动脉后支、臀上皮神经及分支走行、分布区域,在深筋膜穿出点的位置;测量第4腰动脉的后支外径,及臀上皮神经前支的粗壮中间支的长度等数据;在应用解剖学基础上,设计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并应用于修复骶尾部巨大创面12例。结果第4腰动脉后支穿出深筋膜处外径:(1.16±0.43)mm,30侧中19侧为单干,占63.3%。11例穿出深筋膜前分为2~3支后再穿出深筋膜,占27.7%。臀上皮神经前支的粗壮中间支长度(147.82±16.37)mm。皮瓣可切取范围:上界在旋转点上方2~4 cm,内侧达后正中线,外侧至腋后线,下界至臀中部。皮瓣切取面积17.4cm×12.5cm~25.4cm×18.3cm,皮瓣长宽比:(3~5):1。设计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创面12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该皮瓣血供主要来自第4腰动脉后支,臀上皮神经及分支支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此皮瓣设计容易,解剖恒定、清晰,覆盖面积大,手术操作简便,是修复骶尾部巨大创面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 第4腰动脉 解剖观察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供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傅小宽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9-490,共2页
关键词 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 血供 研究进展 皮神经营养血管 静脉回流 浅静脉营养血管 浅静脉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启旭 乔群 +5 位作者 陈宗基 严义坪 刘志飞 赵振河 王亚荣 殷凤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为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0侧成人下肢标本铅丹乳胶液动脉灌注,运用各种方法观察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的分支分布,分析以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形成感觉皮瓣的可行性。结果:股外侧皮神... 目的:为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0侧成人下肢标本铅丹乳胶液动脉灌注,运用各种方法观察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的分支分布,分析以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形成感觉皮瓣的可行性。结果:股外侧皮神经,股中间皮神经,股内侧皮神经解剖恒定,有内外两套血管系统,与皮下诸层次血管网互相沟通,构成股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基础。结论: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可设计不同形式的岛状皮瓣对会阴部组织器官缺损进行感觉性修复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 皮神经营养血管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动脉近侧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肘部皮肤缺损 被引量:6
4
作者 魏在荣 孙广峰 +2 位作者 唐修俊 王达利 王玉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4-606,共3页
目的探讨尺动脉近侧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肘部皮肤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尺动脉近侧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肘部创面患者12例,年龄20~52岁。7例单纯皮肤缺损,5例伴有骨外... 目的探讨尺动脉近侧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肘部皮肤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尺动脉近侧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肘部创面患者12例,年龄20~52岁。7例单纯皮肤缺损,5例伴有骨外露,2例伴尺神经缺损。神经缺损采用游离腓肠神经移植桥接,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约4.0cm×5.0cm~6.0cm×8.0cm。供区游离植皮。结果12块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范围5.0cm×6.0cm~7.0cm×9.0cm。8例获随访(包括电话随访)1个月至2年,皮瓣色泽、质地与外形良好,肘关节可自由活动。2例尺神经缺损病例随访6~10个月,爪形手畸形明显改善。结论尺动脉近侧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修复肘部皮肤缺损,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皮神经营养血管 尺动脉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动脉近段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基础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超勇 岳素琴 +3 位作者 魏在荣 林加福 郑和平 张发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为尺动脉近段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①前臂内侧皮神经的走行与分布;②尺动脉近段穿支与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 目的为尺动脉近段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①前臂内侧皮神经的走行与分布;②尺动脉近段穿支与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结果①前臂内侧皮神经前支较粗长,与贵要静脉伴行,在前臂沿尺侧腕屈肌内侧缘或尺侧腕屈肌与掌长肌肌腱之间的浅筋膜中下行,分布于前臂掌面尺侧,远侧可达腕横纹;②营养血管为多节段、多源性,其中尺动脉近段穿支的位置相对恒定,自尺动脉起始后,先经指浅、深屈肌之间,后沿指浅屈肌与尺侧腕屈肌之间下行,在肱骨内上髁下8.7 cm处穿过深筋膜浅出至皮下组织中,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前臂内侧皮神经的神经旁和神经干血管链的分支密切吻合,在指浅屈肌与尺侧腕屈肌之间形成顺沿肌间隙和前臂内侧皮神经纵轴的血管丛。穿支蒂干长(2.0±0.2)cm,外径(0.9±0.2)mm。结论可形成尺动脉近段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肘部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部损伤 穿支 皮神经营养血管 移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带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再评价 被引量:47
6
作者 张世民 侯春林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2-83,88,共3页
关键词 皮神经营养血管 血供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背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24
7
作者 吴农欣 徐永清 +1 位作者 覃励明 朱跃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为足背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2侧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对足背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进行解剖,观察其起始、直径、走行、分支及分布情况。结果:足背外侧皮神经于外踝后方续于腓肠神经,起始处直径(2.... 目的:为足背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2侧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对足背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进行解剖,观察其起始、直径、走行、分支及分布情况。结果:足背外侧皮神经于外踝后方续于腓肠神经,起始处直径(2.65±0.57)mm,主干于外踝前下方(1.5±0.9)cm处发出分1~2条分支。足背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平均每侧4.8支,最为恒定的分支穿深筋膜时分别位于外踝后方平外踝最凸点,直径(0.75±0.16)mm;第5跖趾关节外侧近端(1.5±0.3)cm,直径(0.47±0.07)mm。结论:足背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可以用来修复足前端或足底外侧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外侧神经 皮神经营养血管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建明 徐达传 +1 位作者 王众 郭松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报道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的解剖特点与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在 1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新鲜下肢标本上 ,解剖观测股后皮神经血供及其筋膜皮支的分布范围 ,设计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窝、髋关节周围软... 目的 :报道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的解剖特点与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在 1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新鲜下肢标本上 ,解剖观测股后皮神经血供及其筋膜皮支的分布范围 ,设计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窝、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 6例。结果 :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主要来源臀下动脉、穿动脉和动脉后侧穿支的升皮支 ,并在股后区形成网状吻合营养股后侧皮肤。皮瓣 5例全部成活 ,1例皮瓣远端少量坏死 ,换药后愈合。经 12~ 44个月随访 ,皮瓣无破溃 ,膝、髋关节功能活动良好。结论 :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转位是一种修复窝、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良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后神经 皮神经营养血管 岛状 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林海滨 林涧 +1 位作者 郑晓晖 郑和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来源及其与前臂筋膜皮肤血供的相互关系,设计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转位修复手部、腕部及前臂远端软组织缺损14例。结... 目的:探讨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来源及其与前臂筋膜皮肤血供的相互关系,设计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转位修复手部、腕部及前臂远端软组织缺损14例。结果:术后14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3~30个月随访,皮瓣外形与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解剖位置恒定、血液供应良好,手术方法简单,适用于修复手部、前臂软组织的缺损,该供区较前臂其它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部位隐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皮神经营养血管 前臂内侧神经 贵要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楚炎 李文庆 +4 位作者 姚海波 朱小弟 陈传煌 毛仁群 WANG Wen-sheng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5-447,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足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共从住院病人组织缺损患者中选择10例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足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9例患者的皮瓣均顺利... 目的评价应用足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共从住院病人组织缺损患者中选择10例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足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9例患者的皮瓣均顺利成活。1例患者有皮瓣远端皮缘坏死现象,经切痂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5个月。皮瓣外形不臃肿,色泽、质地优良,耐磨无破溃。结论采用足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切取方便,其术后皮瓣质地柔软,外形美观,供区损伤小等特点,是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前足 神经 皮神经营养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内侧肌穿支蒂股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加福 郑和平 林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4-617,共4页
目的为股内侧肌穿支蒂股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以髌骨中点、收肌结节为观测标志解剖观测:①股中间皮神经走行与分布;②股内侧肌穿支与股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间的吻合关... 目的为股内侧肌穿支蒂股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以髌骨中点、收肌结节为观测标志解剖观测:①股中间皮神经走行与分布;②股内侧肌穿支与股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间的吻合关系。另用1侧新鲜标本进行摹拟手术。结果①股中间皮神经前支体表投影相当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与髌结连线(髌骨中点至收肌结节的连线)中点的连线;②股内侧肌穿支穿出点位于股内侧肌支体表投影线(腹股沟中点与收肌结节连线中、下1/3交界点至髌骨中点的表线)中点附近,相当于收肌结节上(9.4±2.4)cm、髌骨中点垂线内(4.1±1.0)cm处。穿支穿过深筋膜至皮下,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股中间皮神经的神经旁和神经干血管链(网)密切吻合,在大腿前内侧形成顺沿股中间皮神经纵轴的血管丛。结论可形成股内侧肌穿支蒂股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内侧肌穿支 股中间神经 皮神经营养血管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蒂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基础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磊 胡德庆 +4 位作者 王田佺 钮朋 洪旭 戚瑞林 郑和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1-604,共4页
目的为穿支蒂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上解剖观测:1足背中间皮神经的走行与分布;2足底弓第3足背穿支及其与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另在1侧新... 目的为穿支蒂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上解剖观测:1足背中间皮神经的走行与分布;2足底弓第3足背穿支及其与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结果 1足背中间皮神经主要为腓浅神经外侧支的延续,经十字韧带表面,径直前行至第4跖骨间隙近端附近分为第3、4跖背支,分布于部分足背和趾背皮肤;2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为多节段、多源性,与术式关系密切在第4跖骨间隙近端浅出的足底弓第3足背穿支位置相对恒定,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足背中间皮神经干或旁营养血管链的分支密切吻合。结论可形成以足底弓第3足背穿支蒂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弓第3足背穿支 足背中间神经 皮神经营养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逆行球拍状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狭长组织缺损20例
13
作者 田举 冯国友 +1 位作者 罗志军 王和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903-3905,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逆行球拍状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狭长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对清创后需行皮瓣修复的狭长创面,设计改良逆行球拍状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20例狭长创面设计改良逆行球拍状皮神经营养血... 目的:观察改良逆行球拍状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狭长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对清创后需行皮瓣修复的狭长创面,设计改良逆行球拍状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20例狭长创面设计改良逆行球拍状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中均可顺利找到神经及静脉等解剖标志,操作简单,术后皮瓣成活良好。结论:改良球拍状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狭长创面易于操作,减少了皮瓣的旋转角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球拍状皮神经营养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跖骨间隙近端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飞 林涧 +3 位作者 洪旭 林海青 薛来恩 郑和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0-152,156,共4页
目的评估第1跖骨间隙近端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3月至2019年11月,根据第1跖骨间隙近端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式的解剖资料,在足背内侧切取面积为6.0 cm×4.9 cm^3.0 cm×2.1 c... 目的评估第1跖骨间隙近端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3月至2019年11月,根据第1跖骨间隙近端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式的解剖资料,在足背内侧切取面积为6.0 cm×4.9 cm^3.0 cm×2.1 cm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前足损伤8例。结果8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供区创面修复良好,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良好,触之有弹性,色泽与周围无明显差异,患者对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第1跖骨间隙近端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丰富,为前足软组织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选择,手术方法简便实用、血供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神经营养血管 第1跖骨间隙近端穿支 创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远端创面应用解剖 被引量:24
15
作者 冯运垒 招健明 冯仕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0-372,共3页
目的:为远端蒂足背内侧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远端皮肤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1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足背内侧皮神经分支分布特点,6侧新鲜足标本观测皮神经血供分规律。结果:足背内侧皮神经及其分支恒定的血供来源,... 目的:为远端蒂足背内侧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远端皮肤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1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足背内侧皮神经分支分布特点,6侧新鲜足标本观测皮神经血供分规律。结果:足背内侧皮神经及其分支恒定的血供来源,近端主要来自胫前动脉末端或足背动脉发出的皮支,外径0.8 ̄1.0mm,内、外侧支远端来自由足底内侧动脉的皮支和第2跖背动脉末端的皮支,皮动脉外径在0.5 ̄0.8mm。皮动脉分支营养神经及神经及浅静脉,在神经和静脉旁分支间形成链式吻合,与筋膜皮肤的血管互相吻合。结论:足背内侧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足背皮瓣可设计两种远端蒂修复足远端创面,(1)以第1跖趾关节内侧近端1.3 ̄1.5cm为旋转轴点。(2)以距第2趾蹼游离缘1.5cm为旋转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神经营养血管 足背内侧神经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皮瓣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论坛会议纪要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达传 丁自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6-546,共1页
关键词 皮神经营养血管 穿支 会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论坛 学术论文报告 中华医学会 学术交流会 纪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同指末节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17
作者 卜凡玉 顾黎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912-3912,共1页
对于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临床上常用各种类型皮瓣进行修复,但是何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好,尚在讨论之中。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自1992年由Masquelet等[1]报告以来,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 对于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临床上常用各种类型皮瓣进行修复,但是何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好,尚在讨论之中。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自1992年由Masquelet等[1]报告以来,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应用同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19例,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神经营养血管 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 逆行修复 指背侧 肢体软组织缺损 瓣修复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皮瓣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论坛通知
18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2-392,共1页
关键词 神经营养血管 穿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临床应用的改进 被引量:38
19
作者 宋一平 张发惠 +4 位作者 刘宏滨 雷会宁 童讯 张传开 刘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临床应用的改进的效果。方法: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血管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远端蒂皮瓣旋转点降至外踝尖上2cm,术中结扎远端蒂小隐静脉以及复合瓣设计,临床应用15例。伤因及伤情:车祸...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临床应用的改进的效果。方法: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血管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远端蒂皮瓣旋转点降至外踝尖上2cm,术中结扎远端蒂小隐静脉以及复合瓣设计,临床应用15例。伤因及伤情:车祸伤6例,砸伤6例,机器绞伤3例。创面有骨与肌腱外露或在足跟负重区,其中足背创面5例,足跟创面3例,前足背4例,胫前创面2例,小腿远段创面伴胫骨缺损1例。皮瓣修复方式:低旋转点远端蒂皮瓣13例,远端蒂腓骨皮瓣1例,远端蒂腓肠肌皮瓣1例。结果:临床15例皮瓣全部一期成活,2例皮瓣边缘皮肤坏死,最大占皮瓣总面积的1/10,脱痂后自行愈合。经1月至8月的随访,皮瓣质地良好,厚薄均匀,颜色一致,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与邻近肌、骨、皮营养血管同源,临床对严重的外伤造成的骨不连、骨缺损和大的死腔,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修复是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皮神经营养血管 远端蒂复合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4
20
作者 黄群武 廖进民 +4 位作者 谢华 吕端远 魏建华 陈应佳 孔禄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提供带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在32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周围皮肤的血供情况。结果:腓浅神经(皮下段)近侧的血供为腓浅动脉深支的皮动脉、第1支肌间隔动脉,起始处外... 目的:提供带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在32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周围皮肤的血供情况。结果:腓浅神经(皮下段)近侧的血供为腓浅动脉深支的皮动脉、第1支肌间隔动脉,起始处外径分别为0.8mm、1.1mm;第1支肌间隔动脉穿出深筋膜前长为1.8cm。远侧则为腓动脉穿支之升支、降支的皮支和足背动脉皮支,起始处外径分别为0.9mm、0.7mm和0.8mm,穿出深筋膜前长分别为1.2cm、0.7cm和0.8cm。其神经支在神经干内或旁彼此吻合,构成纵向链式血管网,并借分支与皮肤、皮下及筋膜血管网沟通。结论:可设计带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浅神经 皮神经营养血管 筋膜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