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覆引发颏部皮瘘1例
1
作者 郭玉苏 周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80-280,共1页
颌面部牙源性皮瘘多见于青年人.慢性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是引起颌面部皮瘘的常见原因^[1]。在临床上常见到皮肤瘘道相对应的患牙出现深龋洞、残根、残冠或治疗史。经过对病灶牙根管治疗或拔除病灶牙后,病变均愈合。现将我科诊治的1... 颌面部牙源性皮瘘多见于青年人.慢性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是引起颌面部皮瘘的常见原因^[1]。在临床上常见到皮肤瘘道相对应的患牙出现深龋洞、残根、残冠或治疗史。经过对病灶牙根管治疗或拔除病灶牙后,病变均愈合。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由深覆[牙合]引起下前牙咬合创伤。从而引发颏部皮瘘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牙源性皮瘘 深覆[牙合] 颏部 引发 慢性根尖周炎 颌面部皮瘘 智齿冠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0例面颈部皮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子忠 林先军 张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7-328,共2页
关键词 面颈部 皮瘘 口腔颌面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皮瘘的颌骨转移癌 被引量:1
3
作者 薛毅 李凤和 +1 位作者 李向飞 王戟 《临床误诊误治》 2004年第3期227-227,共1页
关键词 皮瘘 颌骨转移癌 X线检查 病理诊断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萌出继承恒牙根尖周炎伴面部皮瘘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瑰琦 蒋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74-375,共2页
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其下方牙根已形成2/3的未萌出继承恒牙发生慢性根尖周炎并伴发面部皮瘘,临床上极少见,我们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11周岁,因右面下部包块伴流脓1月就诊。患者1月前右下后牙出现疼痛及右侧面肿胀,当... 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其下方牙根已形成2/3的未萌出继承恒牙发生慢性根尖周炎并伴发面部皮瘘,临床上极少见,我们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11周岁,因右面下部包块伴流脓1月就诊。患者1月前右下后牙出现疼痛及右侧面肿胀,当地医院消炎治疗5d后,右侧面部肿痛明显消退,随后见右面下部出现局限性隆起包块,皮下化脓,切破后流出脓血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尖周炎 面部皮瘘 萌出 慢性根尖周炎 病例报告 面部肿痛 乳磨牙 牙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牙源性皮瘘1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彭学生 尤丽娜 马筱娟 《安徽医学》 2002年第1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颌面部皮瘘 牙源性皮瘘 鉴别诊断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牙源性皮瘘的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郑承宏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5期497-497,共1页
关键词 颌面部牙源性皮瘘 临床分析 颌面部 2003年6月 牙源性感染 1991年 误诊误治 医疗条件 生活水平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皮瘘根管治疗疗效观察
7
作者 马一文 李莉 孙慧斌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8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对牙源性皮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牙源性皮瘘患者6例,通过X线片确定诊断,对病源牙行严密彻底的根管治疗,分别比较术前、术后1年病源牙的根尖周炎症消退情况及皮瘘的愈合程度。结果经过严密彻底的根管治疗的病源牙,牙...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对牙源性皮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牙源性皮瘘患者6例,通过X线片确定诊断,对病源牙行严密彻底的根管治疗,分别比较术前、术后1年病源牙的根尖周炎症消退情况及皮瘘的愈合程度。结果经过严密彻底的根管治疗的病源牙,牙齿炎症逐渐完全消失,皮瘘全部愈合。结论严密彻底的根管治疗对于牙源性皮瘘的治疗效果显著,既消除了感染源又保留了牙齿,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皮瘘 根尖周炎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牙源性皮瘘纠误挽治一例
8
作者 闫磊 谢婷婷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S1期101-102,共2页
1病例资料男,10岁。因左下颌皮肤破溃流脓1年余就诊。患者1年前左侧下颌牙齿出现疼痛,夜间疼痛明显。就诊于当地乡卫生院,诊断为"淋巴结炎",予抗生素静脉滴注(具体药物不详)。
关键词 皮瘘 牙源性 误诊 淋巴结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皮瘘一例误诊
9
作者 张玉杰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4期332-332,共1页
关键词 皮瘘 误诊 颌面部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皮瘘的误诊误治
10
作者 章功杰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3期239-239,共1页
颌面部皮瘘时有误诊误治现象发生.从1990年1月~2004年2月,笔者共接诊17例颌面部皮瘘患者,其中6例被首诊科室误诊误治.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误诊误治 皮瘘 颌面部 首诊 接诊 患者 科室 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例口腔颌面部皮瘘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刘承德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2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面部皮瘘的发病原因、预防方法和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50例口腔颌面部皮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50例口腔颌面部皮瘘患者中牙源性皮瘘患者占64%,为该疾病的主要致病病因。对该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患... 目的观察分析面部皮瘘的发病原因、预防方法和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50例口腔颌面部皮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50例口腔颌面部皮瘘患者中牙源性皮瘘患者占64%,为该疾病的主要致病病因。对该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结论对颌面部皮瘘疾病的临床分析和治疗观察有助于该疾病的及早预防和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皮瘘 牙源性皮瘘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尖周囊肿致皮瘘1例报告
12
作者 李晓光 牛金城 +1 位作者 杜美娟 李晶晶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107-107,共1页
患者男,43岁,因发现颏部肿物1年余,多次治疗无效,于2013年11月2日来我院口腔科就诊。患者1年前无意中发现颏部一“黄豆粒”大小、略呈红色肿物,不久肿物破溃流脓,到当地诊所就诊,诊断为毛囊炎,给予外用药物治疗,肿胀症状时有... 患者男,43岁,因发现颏部肿物1年余,多次治疗无效,于2013年11月2日来我院口腔科就诊。患者1年前无意中发现颏部一“黄豆粒”大小、略呈红色肿物,不久肿物破溃流脓,到当地诊所就诊,诊断为毛囊炎,给予外用药物治疗,肿胀症状时有好转。1个月前就诊于临邑县人民医院,诊断为“粉瘤”,并给予手术切除,术后伤口迁延不愈。查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囊肿 皮瘘 伤口迁延不愈 药物治疗 县人民医院 手术切除 肿物 就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牙源性皮瘘10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秀芬 黄桃源 +3 位作者 何仁亮 陈阳霞 许教雄 陈翔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面部牙源性皮瘘常见皮肤科误诊的特点。方法:对10例面部牙源性皮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面部牙源性皮瘘患者,在皮肤科分别诊断为浆细胞性皮炎1例,化脓性肉芽肿4例,黄色肉芽肿1例,表皮囊肿2例,皮肤结核1例,... 目的:探讨面部牙源性皮瘘常见皮肤科误诊的特点。方法:对10例面部牙源性皮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面部牙源性皮瘘患者,在皮肤科分别诊断为浆细胞性皮炎1例,化脓性肉芽肿4例,黄色肉芽肿1例,表皮囊肿2例,皮肤结核1例,复发性丹毒1例。结论:对于面部反复出现的感染性结节,皮肤科医生应仔细询问病史、行皮肤和口腔检查及X线检查等,有效排除面部牙源性皮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瘘 牙源性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智齿冠周炎致颊部皮瘘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扬清 戴敏 李红求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2期211-212,共2页
目的分析下颌智齿冠周炎并发颊部皮瘘的临床特点,提出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下颌智齿冠周炎所致颊部皮瘘的临床资料。结果下颌智齿冠周炎所致颊瘘患者,智齿冠周有急性炎症者占63.6%,局部无急性炎症者占36.4%;颊瘘与外斜线相连,... 目的分析下颌智齿冠周炎并发颊部皮瘘的临床特点,提出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下颌智齿冠周炎所致颊部皮瘘的临床资料。结果下颌智齿冠周炎所致颊瘘患者,智齿冠周有急性炎症者占63.6%,局部无急性炎症者占36.4%;颊瘘与外斜线相连,与下颌第一磨牙根尖不相通连。拔除智齿后瘘管可自行愈合。临床误诊率达50.5%。结论下颌智齿冠周炎所致颊部皮瘘易被误诊误治,应加强临床鉴别,提高对该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智齿冠周炎 颊部皮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智齿冠周炎致面部皮瘘12例报告
15
作者 郭成庆 王丽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下颌智齿冠周炎 面部皮瘘 颌面部感染 根管治疗 脂腺囊肿 磨牙牙髓炎 临床资料 手术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新液在面部皮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16
作者 杨晓林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31期77-77,共1页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在面部皮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80例面部皮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住院号的单双号平均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的40例患者和对照组的4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在面部皮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80例面部皮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住院号的单双号平均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的40例患者和对照组的4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的40例患者中,显效的患者是23例(57.5%),有效的患者是15例(37.5%),无效的患者是2例(5%),总有效率是95%。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显效的患者是15例(37.5%),有效的患者是12例(30%),无效的患者是13例(32.5%),总有效率是67.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面部皮瘘患者来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进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面部皮瘘 临床疗效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背中线瘘管及先天性皮样囊肿的治疗 被引量:5
17
作者 易彬 石润杰 +3 位作者 王珮华 陈东 孙艺渊 吴晴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7期356-359,共4页
目的分析并回顾鼻背中线瘘管及先天性皮样囊肿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8~2012年共收治的13例鼻背中线瘘管及先天性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之前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随访观察6~54个月无一... 目的分析并回顾鼻背中线瘘管及先天性皮样囊肿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8~2012年共收治的13例鼻背中线瘘管及先天性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之前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随访观察6~54个月无一例复发,9例术后外形恢复满意,4例尚需进一步随访。结论鼻背中线瘘管及先天性皮样囊肿应在排除颅内侵犯后,尽早手术治疗,定期随访。较为复杂的病变建议用内镜辅助手术。术后局部出现缺损或发育畸形可在成年后再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囊肿 皮瘘 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定位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程勇 裴利军 左自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5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X线定位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0年11月采用X线定位MPCNL术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150例患者的资料,对皮肾通道穿刺成功率、手术... 目的探讨X线定位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0年11月采用X线定位MPCNL术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150例患者的资料,对皮肾通道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为单通道取石,建立皮肾通道成功率为100%,Ⅰ期碎石术124例,Ⅱ期碎石术25例,Ⅲ期碎石术1例,总结石取尽率为88%,手术时间0.8~3.0 h,平均1.8 h,术中出血量20~250 mL,除1例发生术后肾出血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肾穿刺造取石术 肾结石 输尿管上段结石 钬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的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8期42-43,共2页
目的对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采用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 目的对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采用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建立通道后寻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时间(18±7)min,平均手术时间(56.5±15)min,肾造瘘管平均置留时间为(4.5±0.5)d,平均住院时间为(7.0±0.5)d,清石率90%,有6例患者有小于0.7vm的残留结石存在,并进行了体外冲击结石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且在治疗过程中均无大出血、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出现。结论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造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上段结石 重度肾积水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仰卧位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本根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6期30-31,共2页
目的:对斜仰卧位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收治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96例,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俯卧位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组采用斜仰卧位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 目的:对斜仰卧位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收治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96例,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俯卧位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组采用斜仰卧位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所用手术时间显著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临床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可采用斜仰卧位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其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安全性高,且手术中术者和患者更为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仰卧位 微造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上段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