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籽瓜破碎取籽机皮瓤分离装置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宗光 吴劲锋 +2 位作者 黄晓鹏 戴飞 史明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9-166,共8页
籽瓜破碎取籽机是籽瓜全利用加工生产线中的关键设备,而其皮瓤分离装置又直接影响到籽瓜瓜籽的损伤率和脱净率,进而影响到后续皮瓤处理的打浆分离效果,从而最终影响到籽瓜皮瓤的利用率和瓜籽的商品性。为解决该问题,借助自主研制的适用... 籽瓜破碎取籽机是籽瓜全利用加工生产线中的关键设备,而其皮瓤分离装置又直接影响到籽瓜瓜籽的损伤率和脱净率,进而影响到后续皮瓤处理的打浆分离效果,从而最终影响到籽瓜皮瓤的利用率和瓜籽的商品性。为解决该问题,借助自主研制的适用于籽瓜全利用加工生产线中的高产能籽瓜破碎取籽机,依据其皮瓤分离装置锥形分离辊的特征,通过改变影响整机加工效果的锥形分离辊的主要性能参数,先对其皮瓤分离装置的工作性能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在其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再对其皮瓤分离装置的工作性能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瓜籽损伤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皮瓤分离辊转速、分离辊刮板与筛网间的最小间距、分离辊锥度;影响瓜籽脱净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皮瓤分离辊转速、分离辊刮板与筛网间的最小间距、分离辊锥度。综合考虑试验因素对瓜籽损伤率和脱净率的影响大小与籽瓜的实际加工要求,皮瓤分离装置的优化工作参数为:皮瓤分离辊转速为98.5 r·min-1,皮瓤分离辊刮板与筛网间的最小间距为20 mm,皮瓤分离辊锥度为4°。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瓜籽损伤率小于2%,瓜籽脱净率大于98%。该研究可为相关籽瓜破碎取籽机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瓜 破碎取籽机 皮瓤分离装置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瓤分离玉米秸不同部分的化学成分、能量价值和瘤胃降解特性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涛 杨钦兰 +4 位作者 张统雨 周振明 任丽萍 孟庆翔 白元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0-326,共7页
本试验采用化学分析、模型预测和尼龙袋技术分析了皮瓤分离玉米秸不同部分的化学成分、能量价值和瘤胃降解特性。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模拟玉米秸茎皮作为建筑业新材料的秸秆分离工艺,将玉米秸人工分离为茎叶、苞叶、芯轴、茎... 本试验采用化学分析、模型预测和尼龙袋技术分析了皮瓤分离玉米秸不同部分的化学成分、能量价值和瘤胃降解特性。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模拟玉米秸茎皮作为建筑业新材料的秸秆分离工艺,将玉米秸人工分离为茎叶、苞叶、芯轴、茎皮和茎髓5个部分,以整株玉米秸作为对照。结果表明:1)皮瓤分离玉米秸各部分中,茎叶占全株比例最高(31.02%),茎皮(29.39%)次之,随后为芯轴(18.93%)、苞叶(10.87%)和茎髓(9.69%)。2)玉米秸各部分间化学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以茎髓(10.7%和0.67%)为最高;全株玉米秸的粗脂肪、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分别0.85%、5.2%和4.8%,这3种成分在茎皮中的含量很低,仅为0.62%、2.9%和2.8%;茎皮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占粗蛋白质的比例远高于苞叶、茎叶、茎髓和芯轴,说明茎皮中蛋白质被瘤胃微生物利用的程度很低;玉米秸分离后各部分的纤维组分含量分布很不均匀,其中茎皮和芯轴的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洗木质素含量高于苞叶、茎髓、茎叶,表明茎皮和芯轴的营养价值低于茎髓、茎叶和苞叶。3)虽然玉米秸各部分中茎皮和芯轴的总能高于茎髓、苞叶和茎叶,但茎皮中消化能、代谢能、维持净能、泌乳净能和育肥净能几项可利用能量最低,苞叶最高,茎叶、茎髓和芯轴居中。4)玉米秸各部分干物质、有机物的瘤胃降解参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茎皮和芯轴的干物质、有机物潜在降解部分及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茎叶、苞叶和茎髓(P<0.05),茎皮的NDF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茎叶、苞叶、茎髓和芯轴(P<0.05),表明苞叶、茎髓和茎叶的营养价值较高,而茎皮和芯轴的营养价值较低。结论:皮瓤分离玉米秸各部分的营养价值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茎皮营养价值最低,其余部分营养价值从高到低的顺序为苞叶>茎髓>茎叶>芯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瓤分离 玉米秸 反刍动物 化学成分 能量价值 瘤胃降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皮瓤叶分离机械皮瓤分离机理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于克强 王德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9-51,共3页
为了研究玉米秸杆皮瓤叶分离机械的皮瓤分离机构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利用自行设计的皮瓤叶分离机械实验台,对玉米秸杆皮瓤叶分离过程中的皮瓤分离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皮瓤分离过程分析、皮瓤分离过程的受力分析和皮瓤... 为了研究玉米秸杆皮瓤叶分离机械的皮瓤分离机构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利用自行设计的皮瓤叶分离机械实验台,对玉米秸杆皮瓤叶分离过程中的皮瓤分离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皮瓤分离过程分析、皮瓤分离过程的受力分析和皮瓤分离过程的运动分析。通过研究,确定玉米秸秆皮瓤分离全过程为3个阶段,即展压阶段、接触剥瓤阶段和抛瓤阶段。由受力分析可知,当剖瓤辊转速增加时,切刀对秸瓤的作用力增加;由运动分析可知,剖瓤辊旋转1周,每把切刀对秸秆的作用距离与切刀和支持底板的距离有关。以上结论为研制高效的玉米秸秆皮瓤叶分离机械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皮瓤分离 分离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皮瓤分离碾压揭皮辊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8
4
作者 任德志 白雪卫 +2 位作者 刘德军 宫元娟 高智惠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99,共7页
为提高玉米秸秆皮瓤分离效率,达到皮瓤分类利用,以秸秆群为研究对象,设计辊齿式碾压揭皮辊,实现秸秆皮瓤有效分离。采用密度理论法(SIMP)设计了辊齿式碾压揭皮辊,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仿真分析,确定了碾压揭皮辊半径为33 mm,齿型刀片齿刃... 为提高玉米秸秆皮瓤分离效率,达到皮瓤分类利用,以秸秆群为研究对象,设计辊齿式碾压揭皮辊,实现秸秆皮瓤有效分离。采用密度理论法(SIMP)设计了辊齿式碾压揭皮辊,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仿真分析,确定了碾压揭皮辊半径为33 mm,齿型刀片齿刃高2 mm、厚度2 mm、刃角30°。为寻找最佳参数组合,以皮瓤分离率为试验指标,碾压揭皮辊转速、辊齿间隙、切段长度为试验因素,进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运用Design-Expert进行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与试验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参数进行优化,确定玉米秸秆皮瓤分离碾压揭皮辊的最佳参数组合为:碾压揭皮辊转速为295 r/min,辊齿间隙为5 mm,切段长度为22 mm时,皮瓤分离率为85%。经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与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皮瓤分离 碾压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皮瓤分离机
5
《现代农业装备》 2004年第7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玉米秸秆皮瓤分离 分离 分净率 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皮瓤分离机问世
6
《山东农机化》 2004年第8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玉米秸秆皮瓤分离 分离 分净率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秸秆皮瓤分离机获国家专利
7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2年第12期59-59,共1页
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产品加工利用研究所研制开发的玉米秸秆皮瓤分离机.能将直径为15—40mm的农作物秸秆的皮、瓤及叶一次分离。秸秆皮瓤分离率为95%,分净率为99%。
关键词 玉米秸秆皮瓤分离 农作物秸秆 辽宁省 国家专利 农业科学院 加工利用 研究所 副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脲醛树脂胶玉米秸秆皮碎料板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红杰 张显权 卢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9-101,共3页
研究了玉米秸秆的结构及组成、玉米秸秆中皮、瓤、叶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及皮与瓤的化学组成,分析探讨了合理的玉米秸秆的皮、瓤、叶分离工艺,对分离后玉米秸秆皮原料的加工处理工艺进行了探索。为确定改性脲醛树脂胶玉米秸秆皮板的制板工... 研究了玉米秸秆的结构及组成、玉米秸秆中皮、瓤、叶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及皮与瓤的化学组成,分析探讨了合理的玉米秸秆的皮、瓤、叶分离工艺,对分离后玉米秸秆皮原料的加工处理工艺进行了探索。为确定改性脲醛树脂胶玉米秸秆皮板的制板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对比分析了4个因素(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密度和施胶量)对碎料板性能指标的影响,确定较佳的玉米秸秆皮板生产工艺为:热压温度155℃、热压时间4 min(板厚度10mm)、施胶量12%、密度为0.7 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改性脲醛树脂胶 皮瓤分离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