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团头鲂皮特不动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1
作者 张瑞轩 曹景龙 +2 位作者 王卫民 罗毅 黎洁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8,共8页
为了精准识别和监测鱼类中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的感染,针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源皮特不动杆菌的管家基因rpo B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反应体系和条件(包括反应温度、时间、Mg^(2+)浓度以及内、外、环引... 为了精准识别和监测鱼类中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的感染,针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源皮特不动杆菌的管家基因rpo B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反应体系和条件(包括反应温度、时间、Mg^(2+)浓度以及内、外、环引物用量比)优化及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建立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Mg^(2+)最优浓度为6.0 mmol/L,内、外、环引物最优用量比为8∶1∶4,在63℃恒温条件下反应30 min即可检测到皮特不动杆菌,反应60 min可获得最优结果;该LAMP方法的灵敏度是常规PCR方法的100倍,最低检出量为1.4 cfu/m L;在特异性检测方面,该方法仅能检测出皮特不动杆菌,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以及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等7种常见致病菌均无交叉反应;此外,该方法既可以通过检测体系的颜色变化直观读取结果,也可以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由此可见,本研究中所建立的针对团头鲂源皮特不动杆菌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可用于水产养殖业皮特不动杆菌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皮特不动杆菌 细菌性败血症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RPOB 反应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学的皮特不动杆菌JW535甲烷氧化代谢途径分析
2
作者 代宇菲 杨庆 +6 位作者 赵彬 范玉婧 葛姗姗 高志岭 刘春敬 李响 耿仕呈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9,共11页
畜禽养殖和水稻种植是温室气体甲烷(CH_(4))的重要排放源。甲烷氧化菌是大气CH_(4)的重要汇,从垃圾填埋场覆土中分离出1株甲烷氧化菌JW535,经生理生化、16S rRNA及平均核苷酸一致性分析,鉴定其为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 畜禽养殖和水稻种植是温室气体甲烷(CH_(4))的重要排放源。甲烷氧化菌是大气CH_(4)的重要汇,从垃圾填埋场覆土中分离出1株甲烷氧化菌JW535,经生理生化、16S rRNA及平均核苷酸一致性分析,鉴定其为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批式培养试验表明,与对照菌株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OB3b相比,培养120 h后,JW535的D_(600 nm)和CH_(4)氧化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分别为0.48和83%。采用三代PacBio结合二代Illumina全基因组测序解析了JW535的CH_(4)氧化代谢通路,其基因组大小为8012886 bp,经直系同源蛋白数据库(COG)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注释到的基因分别为4916、3073个。JW535全基因组序列中注释到甲烷氧化单加氧酶、甲醇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的编码基因pmoA、mxaJ和fdoI,推测其具有相对完整的CH_(4)异化代谢通路。JW535同化代谢与丝氨酸循环有关,且具有完整的三羧酸循环。基于JW535的pmo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出其pmoA为低CH_(4)亲和力型,其pmoA蛋白含有AMO氨单加氧酶,在进化中相对保守。本研究解析了Acinetobacter pittii JW535的甲烷氧化代谢通路,可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甲烷氧化菌种资源、减少农业CH_(4)排放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特不动杆菌 甲烷氧化 PMOA 全基因组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医院不动杆菌及皮特不动杆菌实验室检出情况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湘宁 刘鑫 +1 位作者 龙姗姗 喻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9-1094,共6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21—2023年间鲍曼不动杆菌、医院不动杆菌以及皮特不动杆菌各成员单位分离鉴定及报告情况,以及各菌株科室、标本分布和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为临床微生物菌种鉴定以及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W... 目的分析四川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21—2023年间鲍曼不动杆菌、医院不动杆菌以及皮特不动杆菌各成员单位分离鉴定及报告情况,以及各菌株科室、标本分布和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为临床微生物菌种鉴定以及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WHONET5.6软件对2021—2023年四川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共111家单位上报数据中上述3种细菌的科室分布、标本及药敏结果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问卷星对四川省细菌耐药监测核心网成员单位进行基质辅助激光基质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51918株细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占98.6%,皮特不动杆菌占1.2%,医院不动杆菌占0.2%。111家医院中仅7家医院(6.3%)有医院不动杆菌和皮特不动杆菌的报告。3种细菌主要分离于呼吸道样本,鲍曼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ICU、呼吸内科和神经内科,皮特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呼吸内科、神经外科和外科。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有抗菌药物耐药性均显著高于医院不动杆菌和皮特不动杆菌。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由于通过生化反应难以进行区分,造成微生物实验室通常并未区分至菌种,但由于上述3种细菌样本来源、分离科室以及耐药性均有明显差异,提示微生物实验室应尽量使用基质辅助激光基质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对菌种进行准确鉴定并加强耐药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经验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皮特不动杆菌 医院不动杆菌 准确鉴定 MOLDI-T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皮特不动杆菌对小鼠的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樊利虹 郭红瑞 +6 位作者 吴江 易军 马晓平 苟丽萍 谢跃 叶刚 左之才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0-238,共9页
为探究来源于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发病牛的皮特不动杆菌对小鼠的致病性,对其进行相关毒力基因的检测和小鼠致病性试验,试验内容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及半数致死量(LD_(50))和各器官载菌量的测定。结果显示... 为探究来源于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发病牛的皮特不动杆菌对小鼠的致病性,对其进行相关毒力基因的检测和小鼠致病性试验,试验内容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及半数致死量(LD_(50))和各器官载菌量的测定。结果显示,牛源皮特不动杆菌ZZCNC1807-6和ZZCSF1807-9菌株对小鼠均具有较强的致死性,对小鼠的LD_(50)分别为4.487×10~7 CFU·mL~(-1)和3.177×10~8 CFU·mL~(-1)。剖检死亡小鼠可见,牛源皮特不动杆菌主要造成小鼠皮下充血、肺淤血肿胀、肠道积气积液等症状,可引起心、肝、脾、肺、肾、脑等多种器官感染。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小鼠各器官病变均较轻微,主要表现在肝、肺中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脾中白髓细胞坏死和纤维增生,其中ZZCNC1807-6攻菌组的病变较ZZCSF1807-9攻菌组相对严重。载菌量分析结果显示,2株菌对小鼠肝、心、脾、肺和肾的侵袭力差异不大,但ZZCNC1807-6对脑的侵袭力强于ZZCSF1807-9。综上,ZZCNC1807-6菌株的毒力强于ZZCSF180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特不动杆菌 毒力基因 半数致死量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呼吸道皮特不动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樊利虹 王之盛 +5 位作者 左之才 才冬杰 易军 马晓平 苟丽萍 王巍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0-309,共10页
为探究分离自四川南充、宜宾和什邡3个地区肉牛呼吸道的皮特不动杆菌之间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本实验对5株皮特不动杆菌分别进行了细菌染色、培养特性、生化试验、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聚类分析以及MLST分型等研究。结果显示,5株分离自... 为探究分离自四川南充、宜宾和什邡3个地区肉牛呼吸道的皮特不动杆菌之间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本实验对5株皮特不动杆菌分别进行了细菌染色、培养特性、生化试验、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聚类分析以及MLST分型等研究。结果显示,5株分离自肉牛呼吸道皮特不动杆菌的菌体形态和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均相似;5株菌的生化特性并非完全一致,主要表现在ZZCSF1807-9的枸橼酸盐、精氨酸双水解试验为阳性,丙二酸盐为阴性,与其余4株菌相反;16S rDNA系统进化树显示,5株菌均聚集在同一分支,而gyrB基因系统进化树显示,ZZCSF1807-9与其余4株菌未在同一分支,存在进化距离;MLST分型结果显示,ZZCSF1807-9为ST214型,而另4株菌均与ST321型最为接近。上述结果表明,来源于呼吸道疾病肉牛的5株皮特不动杆菌在生化特性表型和gyrB基因,以及MLST型上存在一定差异,发生这些差异是否与各菌株的环境适应或因毒力变化有关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特不动杆菌 生化特性 同源性分析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皮特不动杆菌3K32菌株的发酵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鹏 车永梅 +5 位作者 李雅华 赵方贵 王耀斌 姚甲淋 刘月田 刘新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14-121,共8页
许多植物根际微生物能够将土壤中难溶的磷和钾等元素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通过土壤微生物提高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是提高作物产量及减少化学肥料用量的有效措施。3K32菌株是自烟草根际土壤筛选出的一株具有解钾、解磷和固氮作用... 许多植物根际微生物能够将土壤中难溶的磷和钾等元素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通过土壤微生物提高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是提高作物产量及减少化学肥料用量的有效措施。3K32菌株是自烟草根际土壤筛选出的一株具有解钾、解磷和固氮作用的多功能菌株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为提高其增殖效率,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其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3K32菌株最优培养基含葡萄糖15 g·L^(-1)、胰蛋白胨14 g·L^(-1)、MgSO_(4)0.4 g·L^(-1)、K_(2)HPO_(4)2 g·L^(-1);最优发酵条件为温度30.21℃、pH 8.05、转速140 r·min^(-1)、接种量4%、装瓶量20%。优化后3K32菌株生物量达到2.7×10^(9)CFU·mL^(-1),为优化前的2.27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特不动杆菌菌株3K32 培养基优化 培养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特不动杆菌、医院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同源性 被引量:6
7
作者 邓德耀 袁文丽 +7 位作者 张唤 龙湖波 吕红玲 沈彦均 王筱棽 杨宝瑞 侯霞 顾津伊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了解某院皮特不动杆菌、医院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同源性。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分离自该院临床送检感染标本的335株醋酸钙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ACB)非重复菌株,采用16S-23S rRNA基因间隔区序列分析鉴定到种,比较皮... 目的了解某院皮特不动杆菌、医院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同源性。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分离自该院临床送检感染标本的335株醋酸钙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ACB)非重复菌株,采用16S-23S rRNA基因间隔区序列分析鉴定到种,比较皮特不动杆菌、医院不动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PCR方法检测3种细菌OXA-51基因,并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的同源性。结果 335株ACB包括皮特不动杆菌18株,医院不动杆菌23株和鲍曼不动杆菌284株,其他不动杆菌10株。鲍曼不动杆菌和皮特不动杆菌/医院不动杆菌分离患者间ICU入住率、侵入性操作情况、肺部感染率、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鲍曼不动杆菌。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均未见OXA-51基因扩增阳性,284株鲍曼不动杆菌OXA-51基因PCR检测均阳性。RAPD技术将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分为4个不同的克隆,同源性分析显示,克隆A和克隆F分别为皮特不动杆菌、医院不动杆菌的流行株。结论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应被视为与鲍曼不动杆菌不同的临床菌株而区分对待,OXA-51基因扩增可以考虑作为一种简便快捷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的快速鉴定。应加强对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特不动杆菌 医院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鉴定 临床特点 基因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鉴定及同源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嵇金如 沈萍 +6 位作者 应超群 郭丽华 喻玮 张静 吕继芳 郑焙文 肖永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我院血流感染样本中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的鉴定及同源性分析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5年4月我院非重复血流感染标本,对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初... 目的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我院血流感染样本中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的鉴定及同源性分析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5年4月我院非重复血流感染标本,对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初步鉴定为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的菌株,开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用MALDIBiotyper软件和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并用16S r RNA及rec 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验证。结果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20株VITEK 2无法鉴定到种的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展开了有效的鉴定,其中9株为医院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nosocominalis),11株为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两种细菌的质谱图中均含有特异性的峰图,能有效地将两类细菌进行区分。同源性分析结果将菌株分为2大簇(I型11株,II型9株),II型又分为3小簇(IIa4株,IIb3株,IIc2株)。I型、II型分布在我院4个病区。结论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鉴定方面具有精准、快速的优点,可以鉴别出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MALDI-Biotyper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十分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 医院不动杆菌 皮特不动杆菌 同源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大豆根际促生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与效果鉴定
9
作者 马晓迪 宫智勇 +9 位作者 张格格 朱烨 历铭 洪宇轩 刘灿 程玲 唐晓倩 韩琴 张奇 李培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8-1026,共9页
大豆根际细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大豆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的研究重点,长江流域地理条件优越,有利于大豆的种植和生长。本文以长江流域大豆根际土及根瘤为材料,分离纯化124株大豆根际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根际细菌对黄曲霉抑制作用,筛... 大豆根际细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大豆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的研究重点,长江流域地理条件优越,有利于大豆的种植和生长。本文以长江流域大豆根际土及根瘤为材料,分离纯化124株大豆根际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根际细菌对黄曲霉抑制作用,筛选到4株(ZM-3、S1-7、B2-9和M2-5)明显抑制黄曲霉的菌株,经16S rDNA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鉴定,这四株菌分别为皮特不动杆菌、纳米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深海微杆菌。4株菌分别与黄曲霉共接种,黄曲霉对花生的侵染指数分别为50%、57.33%、23.33%和66.33%,皆低于对照组侵染指数74.33%,表明菌株均能不同程度抑制黄曲霉侵染花生。最后通过盆栽实验进一步揭示这四株菌均对大豆的生长和结瘤能力有促进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大豆提质增产减毒提供菌株资源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际细菌 黄曲霉 结瘤 皮特不动杆菌 纳米细菌 枯草芽孢杆菌 深海微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根际高效解磷菌的筛选鉴定及促生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广超 叶青 +3 位作者 车永梅 李雅华 安东 刘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9-187,共9页
为获得优质的解磷促生菌种资源,助力农业生产减肥增效,对山东省高密市方市乡烟草根际土壤解磷菌进行筛选,将筛选得到的高效解磷菌3P29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研究其解磷性能及促生能力。菌株3P29鉴定为皮特不动杆菌,其对卵磷脂的转化量为... 为获得优质的解磷促生菌种资源,助力农业生产减肥增效,对山东省高密市方市乡烟草根际土壤解磷菌进行筛选,将筛选得到的高效解磷菌3P29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研究其解磷性能及促生能力。菌株3P29鉴定为皮特不动杆菌,其对卵磷脂的转化量为13.38 mg/L,磷酸钙的转化量为19.83 mg/L,具有高效分解有机磷及无机磷的功能。烟草盆栽试验表明,烟草主根变长且有更多侧根产生,从而增强根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烟草叶片全氮磷钾含量在无磷营养液条件下提高了71%、49%和134%,可为解磷菌肥的研发与利用提供优良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作用 根系发育 烟草 皮特不动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e的生物合成及其抗菌、催化性能的研究
11
作者 万光仪 孙维良 武超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35-4141,共7页
利用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在黑暗好氧条件下还原亚碲酸钠合成碲纳米棒(Te NRs),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光谱(EDS)、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谱(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 利用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在黑暗好氧条件下还原亚碲酸钠合成碲纳米棒(Te NRs),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光谱(EDS)、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谱(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合成的Te NRs进行表征,同时研究Te NRs的抗菌活性以及催化活性。结果显示,Acinetobacter pittii合成的Te NRs呈棒状,在210 nm左右处有最大吸收峰,以晶体形式存在;Te NRs处理细菌可产生明显的抑菌圈,且在SEM下观察到细菌表面凹陷、破裂;同时Te NRs能显著加速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PMS)降解罗丹明B(RhB)。研究表明Acinetobacter pittii合成的Te NRs对革兰氏阴性菌(Escherichia coli)和革兰氏阳性菌(Bacillus subtilis)有明显的抗菌活性,推测Te NRs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导致细菌凋亡;催化实验中Te NRs通过促进PM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_(4)^(-)·)和羟基自由基(HO·),进攻C=N和C=O键和苯环,导致RhB加速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特不动杆菌 Te NRs 抗菌活性 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